减负背景下农村干部工作中存在的现实困境及出路
2022-05-31沈新玥
摘 要:对农村干部的减负工作是基层减负工作中的重要一环,村党支部委员会和村民自治委员会是与村民联系最直接的服务主体,也是与基层政府联系最紧密的组织。推进农村干部的减负有助于推动基层自治的发展,发挥好干部引领的示范作用,提高治理效能。在江苏省Y村的调研中发现,当前在农村减负过程中还存在干部队伍建设不完善、残留形式主义、思想不到位、职责权限不够明晰等问题。从完善队伍建设、研精覃思政策目标、完善激励保障机制、厘清事务权责清单四个方面对提出优化农村干部减负工作的路径。
关键词:农村工作;减负;村干部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2)13-0025-03
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角度来看,通过推进农村减负有利于破解存在于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将主要精力都用在办理公共事务和推动公益事业,维护农民的基本权益,做人民和基层政府之间的桥梁纽带,维护农村的政治秩序和社会秩序,从而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一、农村减负推进过程中干部工作的现实困境
在党中央到地方基层的共同努力下,农村干部减负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Y村的形式主义之风得到了遏制,上级发文和会议有所减少,减轻了村干部们的部分工作负担。但在推进过程中还存在诸如干部队伍建设不完善导致人均事务繁重,形式主义残留导致目标管理冲突,思想错位、缺位导致服务效能不佳,职责权限不明晰导致集体经济发展滞后等问题。
(一)村级干部队伍建设不完善导致人均事务繁重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是对农村工作的生动写照,若干决策的落实者都是村干部。当过多的事务无法在量少的人数之间进行合理分配的时候就导致了村干部们的压力过大。Y村在年初换届选举后实行村党支部书记、主任“一肩挑”制度,两委成员共7人,均为大专及以上学历。
影响村级发展的原因之一是人员数量过少,人均事务多,压力大。村级事务涉及党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建设与生态环境、社会治理、社会事业、综合执法、行政审批等八大类50余个条线工作。按照上级发文要求,村干部的人数应设立在“组+1”,村支部书记主持村党总支和村委会全面工作,剩余7人每人均负责镇级7个工作条线事务的处理且均为兼职网格员,这是典型的“一对多”的组织架构。仅8人却要负责村子所有的条线任务并兼职网格员,对所辖网格内的大小事务还要一一过问。这就导致大量的事务集中在一个人身上,在有重大活动和年底之时更是应接不暇,身心俱疲。在农村这种“一对多”的组织架构、编制紧缺、人手紧张,以及有些部门仍存在“全部下沉”基层的任务指标分配等现状导致村级干部负担过重。
(二)形式主义残留导致目标管理冲突
虽然部分形式主义得到了控制,上级组织和部门对村一级的发文数量有明显的减少,但在“聚焦痕迹”以及“软件资料存档”方面的要求并没有减少。不同单位不同部门对村委会中的“挂牌”仍有一定的硬性要求。具体表现为在不同时间段的不同上级部门检查,村委会要挂不同内容的展板,卫生部门来检查要展出卫生方面的展板,别的部门来检查时要换成别的内容,村干部们只能定做一块可拆卸展板。在填报材料上面,上级部门下发的材料中有许多部门的材料形式不同但内容一样,村干部们的相当部分时间用在了重复填报材料上,非必要材料的重复填报给村干部增加了许多不必要的工作量。
基层工作的本身特性决定了减负与留痕、目标与管理的复杂性、冲突性。部分基层工作目标存在一定的模糊性、多样性,相关工作是否开展、开展质量好不好,很大程度上需要通过软件资料、痕迹管理来评价,基层减负在减少痕迹管理、软件资料等工作的同时,也给上级考核评价体系和基层工作的过程管理和目标实现带来了一定挑战。上级部门下发的政策是为了达到服务民生的目的,但在基层部门执行时变为了“完成任务”式工作,忽略了政策的根本目的,造成了上级组织部门政策目的和农村管理目标之间的冲突。
(三)思想错位、缺位导致服务效能不佳
村干部们在思想政治方面,整体上思想上进,但在处理日常事务的过程中还存在着思想错位的现象,缺乏对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条式地完成上级的要求和任务,没有发挥主观能动性去解决问题。上级部门出台“百元购买意外险”的惠民政策,其出发点是“惠民”,但是在实施过程中演变成为固定任务——村中购买的人数必须达到一定数额。村干部们为了完成任务每日进村“推销”,甚至硬性要求党员带头购买,这就把惠民政策质变为“商业行为”,村民很是反感,购买的人更是寥寥无几。
另外,村干部的思想缺位也会导致服务效能的低下。部分兼职网格员应上级部门相关“软件资料存档”要求机械处理网格事务。在网格巡查违章建筑的过程中,该村网格员发现一处村民存在搭建违章建筑的行为,第一反应是拿出手机拍照上传,而不是对村民的沟通劝导以及相关政策的宣传;做到了网格巡查工作的及时反馈,但却忽视了该项工作的及时解决,同时失去了一次与群众进行良性沟通的宝贵机会。
(四)职责权限不明晰导致权小责大
村委会不属于行政组织架构中的一环,因此它在上级政府的委托之外缺少乡镇政府所具备的行政权力,这就与实际上所要履行的众多职责之间造成了矛盾,典型的表现就是在财政上。该村依托特色古琴、漆器、毛绒玩具等产业,打造“党建+电商”品牌,但是均为个体零售为主的单一模式,未形成抱团式发展,对村级集体收入增长贡献不大。该村集体经济发展问题表现在:收入渠道单一和支出多,债务负担较重。2020年,该村总支出约258.9万元,其中环境整治、道路建设等公益事业建设支出占比61.4%,資产负债率为38.5%。虽然近年来有上级部门的相关政策、资金支出,村级资产负债率逐年下降,但是村级支出的逐年增加会形成新的经济负担,经济收入减少意味着村一级缺少财权,除去必要的经济支出,只剩余极少的流动资金进行投资建设与发展。281C1894-11D8-4464-A7BE-27C7D0572966
财权是一个典型的代表,从侧面反映出村委会“权小责大”的现状,承担着发展的重任,却没有相应的权力支撑,反映了村与上级组织部门之间联动不到位。当前,上层各级各部门纷纷把服务的末梢延伸到村,本质上也是想让群众得到更多更好的服务。但是由于村一级缺少相应的财权人权物权,在落实上级决策部署和引领发展方面的自主权很小,有些应对工作出现情况及问题的灵活性思路得不到有效落实,也由于自身素质的影响,导致村级推行力过弱,出现“责大权小”的问题。
二、优化农村干部减负工作的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基层干部是加强基层工作的关键”,“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基层干部积极性、主动性、創造性,决定了基层工作成效。”村干部是基层自治组织的核心,承担着连接政府与人民群众的重要枢纽作用,因此提高村干部服务效能迫在眉睫。针对分析现状提出的问题,提出了以下四个方面对策。
(一)“量体裁衣”式完善队伍建设,优化职能配置
“一对多”的组织构架中固定导致了村干部们手头事务应接不暇,感觉到疲惫不堪。针对这个问题,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方法解决。
1.向外“不拘一格”选人才。综合考量人口密度、地域资源、经济结构等因素,积极向上争取村干部、专职网格员招录额数。打破地域、职业等条件限制,走出“条框”限制,面对优秀的退伍士兵、高校毕业生、民营企业管理者、知识青年等,可以向上级部门申请固定编制,将其作为后备干部培养,打造村级干部人才蓄水池。选派机关优秀年轻干部赴村任职党组织书记,鼓励有志服务乡村振兴的留村任职。在农闲的时候,考虑到村内也有优秀、有能力的农村青年,可以采取聘用志愿者的方式,做到“有事即用,无事解散”的原则来帮助村干部们减轻工作压力。
2.在内“面面俱到”育人才。以推进职能转变为切入点,优化基层职能配置。转变工作组织方式,持续深化转职能转方式转重心,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提升在工作中的能力,以此来提供优质公共服务、实施综合管理。自下而上提升“全科型”培养,从“机械处理”走向“分类治理”。注重从理论灌输和实践活动两方面着手,通过“全员轮训+精准滴灌”这样因人而异的方法对村干部进行轮训。首先,要设置出符合岗位特点和任职要求的培训计划。其次,在培训形式上,要改变单一的课堂教学形式,可以增加新型多媒体教学方式、引入经典案例分析、实证精确考察、定时反馈反思等形式,确保每年累计集中培训时间不少于10天、业务培训次数不少于5次,提升村干部职业素养,避免出现事项机械处理、过度痕迹管理的现象。
(二)研精覃思政策目标,准确把握行动尺度
上级下发的政策往往具有多重目标,需要村干部明确政策目标与上级达到一致。这就要求村书记首先对政策目标进行细化分类,确定党建、改革、民生建设、组织培养等方面的目标,对不同种类的目标予以整合,使得村干部们充分理解上级政策,工作任务达到一致性,避免执行者在执行过程中出现顾此失彼甚至不同工作目标相互违背的情况。特别是既要确保村干部负担得到直接减少,同时还要考虑基层政府和村民群众不因减负而利益受损,确保对村干部的减负政策执行得到各方面参与者的拥护。
对于上级政府而言,保证工作管理目标的一致性就得从上至下地将政策标准精细化,结合实际情况对原则性、概念性的表述充分解释,充分考量政策标准的严谨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减少模糊的“兜底条款”,特别要区分政策标准中的“相对指标”和“绝对指标”。
(三)完善激励保障机制,落实政治生活待遇
村干部思想的错位和越位导致服务效能不佳,其原因就在于村干部自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没有被激发。“完成任务”式的工作态度使他们缺少主动性,不愿费精力去思考上级部署战略,不花时间去学习中央文件精神,也就无法高效率地完成上级布置的任务。因此合理利用考核晋升机制,实现工资动态增长,激发村干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村干部的思想正位就显得尤为重要。优化绩效考核机制是激发村干部执行力的重要内容,以考核工作中的减压赋能破解村级高质量发展中的形式主义,推动党员干部集中精力干事创业。考核时,平时工作能够掌握情况的不要求提供总结材料,电子材料能说明情况的不要求提供纸质材料,减轻农村干部的考核压力,从形式主义中脱离出来,将精力更好地集中到为人民办实事上去,发挥好农村基层治理的主体作用。
1.要保证生活待遇。第一,根据村干部工作年限、工作岗位、工作实绩等情况按照岗位类别设置岗位等级,薪酬待遇创新性地采取“基本报酬+考核报酬+集体经济发展创收奖励”模式,将个人待遇与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成果正向挂钩,考核评价与评优评先、组织调整以及退休待遇成正相关。第二,提高村干部退休后的待遇,遵照国家有关规定享有年休假,定期体检等福利,保证村干部退休后的工资不低于企业相近工龄职工的领取水平,根据村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适当提供相应补贴,完善考核和激励机制,以此来激发村干部工作的积极性。
2.要保证政治待遇。以问题为导向,借鉴“1+7”村干部职业体系经验做法,聚集村干部选、育、管、评、用、激六大方面,将村干部纳入专职化管理,科学定制村干部职业发展体系和晋升体系,让符合条件的其他两委委员进入“跨地域”人才选拔队伍,有机会在别的村进行村书记选举任用。
(四)厘清事务权责清单,明确部门职责分工
村作为属地责任主体,在服务一方的过程中往往会碰到“权小责大、人少事多”的工作窘境,所以必须对属地管理做出科学规范。要明确部门职责分工,就要做到以下几点。
1.推进实现属地管理事项权责精细化。在系统汇总、充分论证的基础上,针对“属于部门法定职责,实践中需要乡镇以及村协同落实的事项”,梳理归纳,形成区镇村三级权责清单。对于有明确法律法规依据的,直接根据相关内容进行权责划分;对于法律法规未严格明确主体责任和配合责任的,本着最大程度为基层减负的原则,明确区直部门为主体责任,乡镇或村为配合责任,并在基层政府行使权力时给予适当的弹性空间,最大程度明晰权责边界,为村干部减负赋能。281C1894-11D8-4464-A7BE-27C7D0572966
2.推进实现主体责任和配合责任清单落地务实化。在前期形成区镇村“属地管理”三级权责清单的基础上,须务实化推动“依单派单、依单履职”有效融入基层运行。在对清单履职流程相关细节反复模拟打磨后,编制“属地管理”的事项责任清单工作指南,依托动漫视频宣传、培训指导等方式让村干部们一看就懂、一用就灵,减少推诿扯皮现象。
3.推进实现相关配套运行机制常态化。针对聚焦农村反映集中的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城乡建设、综合执法等重点工作方面的问题,建议推动技术驱动嵌入式管理,完善大数据指挥调度平台功能,精准实现村与上级部门之间的“属地管理”事项上报、流转、处置、反馈、办结等流程,为依单考核、依单问责可追溯、可寻迹打下基础,使农村“属地管理”工作与智慧网格治理有机融合。此外,还可以建立直职能部门,有效框紧交办事项准入的标准,并明确准入后有关经费、培训事项等一系列保障措施,并将履行情况纳入考核体系和相应问责机制,提高村一级工作的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 王振兴.基层减负背景下乡镇政府的制度激励优化研究[D].长沙: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20.
[2] 彭勃.干部激励要在减负增能上下功夫[J].人民论坛,2021,(8):42-44.
[3] 程宁.临汾市城市基层社区治理减负增效问题研究[D].太原:山西师范大学,2017.
[4] 姜信宇.基层减负问题初探[D].济南:山东大学,2020.
[5] 陈明.为基层减负,重在“简”[J].工会信息,2021,(5):17.
[6] 张成龙.我国社区减负政策执行的阻碍及其对策研究[D].北京:中国劳动关系学院,2021.
[7] 孫钦磊.加强定密管理 切实为基层减负[J].秘书工作,2021,(6):39-40.
[8] 习近平谈基层改革:改革方案要满地生根 把改革落准落细落实[EB/OL].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15-10-14.
[9] 卢宏婷.切实推进基层减负路径研究[D].中共湖北省委党校,2020.
收稿日期:2022-01-06
作者简介:沈新玥(1998-),女,江苏盐城人,硕士研究生,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81C1894-11D8-4464-A7BE-27C7D0572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