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期党组织之于上海工人阶级的引导与启示

2022-05-31吴匡文

南北桥 2022年2期
关键词:工人阶级工人俱乐部

[ 作者简介 ]

吴匡文,男,浙江绍兴人,上海市普陀区文旅发展管理中心,文博初级,本科,研究方向:文博。

[ 摘要 ]

旧中国,伴随着上海的开埠,上海工人阶级就深受剥削与压迫,处于社会的最底层,在政治上没有任何权利。五四运动爆发后,上海工人阶级的政治觉悟明显提高。但是,上海作为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殖民中心,想要开展工人运动依旧困难重重。于是,早期党组织通过各种方式方法,对工人进行引导与启示。最终,于1925年,将上海工人运动推向了高潮。

[ 关键词 ]

政治觉醒;引导与启示;马列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

中图分类号:D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2.02.010

上海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发源地之一,也是拥有工人数量最多的城市。由于深受帝国主义、封建势力以及资产阶级的三重压迫,上海工人一直在为了改变自身的命运而进行着斗争。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在早期党组织的引导与启示下,上海工人运动开始走向了马列主义道路,并在1925年推向了高潮。因此,正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让上海工人运动凝聚起强大的力量。

1 1919年之前上海的工人运动

1843年11月17日,上海正式开埠,这座传统内贸港埠成为中国最早开埠的城市之一。随着公共租界(英美租界)、法租界的辟设,外商企业、民族资本企业纷纷在上海建立工厂,大量外国殖民者在此定居,来自五湖四海的中国劳动人民也来此谋生。

作为最早的移民城市,外乡人来到上海,人生地不熟,往往会寻求同乡人的帮助,以减轻对这座城市的陌生感。在上海的移民中,大多數来自三个地区:广东、江南(浙江宁波籍为主)、江苏北部。由于中国幅员辽阔,各地区文化差异、习俗不同,导致不同地区的工人阶级间产生了严重的隔阂。

来自广东的移民原本大多为水手、造船厂工人,来到上海后依旧从事其老本行,他们在上海成立的行会具有广州当地特色,为广东籍的工人提供就业机会、医疗保障。与之相对应的是宁波籍工人,他们从事的职业以工匠为主,聚集的“同乡会”,同样也极具江南特色。无论是广州行会,还是宁波同乡会,他们都有极大的排外性,其发动的斗争也往往为了保障同籍人的利益。

来自江苏北部的移民大多都来自北方农村。鸦片战争以后,由于外国殖民者的入侵,严重破坏了北方农村原本自给自足的自由经济平衡,导致大量北方农民破产,为了谋生,他们只能去大城市,从事最底层的工作。可以说,他们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统治下最严重的迫害者。由于文化水平低下,收入微薄,为了生存,他们来到上海后不得不求助于另一种封建产物——帮会。在帮会的庇护下,他们会得到工作机会,从事非技术行业(如黄包车、缫丝、纺织等)。在工作中,他们需听从工头的指挥,而这些工头往往也具有帮会背景。因此,北方工人的罢工斗争往往都听从于工头的领导,其罢工目的也仅仅是为了维护帮会与工头的利益,具有防御性。

尽管南方的移民在收入上会略好于北方的非技术工人,但是他们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的下层阶级,深受剥削与压迫,在政治上也没有任何权利。

2 “六三”罢工——工人阶级的政治觉醒

1919年,北京爆发“五四”运动。6月3日,北洋政府大规模逮捕爱国学生。消息传来后,引起了上海各界的极度不满。6月5日,上海沪西小沙渡日商内外棉三、四、五厂共六千多名工人,率先举行罢工。随后,上海的烟厂、船厂、铁厂、印刷厂、铁路、电车、汽车、码头等各行各业的工人加入了这场罢工,导致上海全市瘫痪。 从6月5日至11日,约十一万上海各行各业的工人参与了这场罢工洪流。在上海工人的影响下,全国第一次爆发了“三罢”斗争。

“六三”罢工涉及行业之广、参与罢工人数之多,是中国工运史上的第一次,这凸显了工人阶级的力量,也展示了工人阶级的政治觉悟。这场由学生发起的运动,最终在中国最大的工业城市为期六天的工人罢工中,迫使北洋军阀释放了爱国学生,并在随后的巴黎和会上拒绝签字。这对中国先进分子认识工人阶级的历史作用和强大力量,接受马克思主义并到工人群众中去开展宣传活动,促进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有着重要的影响。

“六三”罢工象征着工人以独立的姿态走向了政治舞台。但是,当时的工人运动还处于新生阶段,他们也将面临来自方方面面的困难与挑战。

3 上海工人运动困难的原因分析

1921年,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同年八月,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在上海成立,这是一个领导中国工人运动的总机关。从1922年到1923年2月,全国开始了第一次工人罢工高潮,其间共产党领导罢工不下九十余次,包括海员工人的罢工、铁路工人的罢工、矿山工人的罢工等。

上海作为全国的工业中心,拥有的产业工人数量最多。但在这次罢工高潮中,尽管也有日华纱厂、英美烟厂、机器工人及印刷工人等几次罢工,但总体影响却远不及内地,早期党组织遭遇的困难也是前所未有的,其原因有:

第一,上海是帝国主义殖民中国的大本营,从1843年上海开埠起,帝国主义在上海已有八十多年压迫工人的经验,加上当时的中国共产党刚刚成立,领导工人运动的水平尚属起步阶段,根本不是帝国主义的对手。

第二,上海工人的成份比起其他城市工人的成分复杂。除了上述说到不同地域的人因文化习俗的差异而产生隔阂外,在上海的纱厂、丝厂、烟厂等适合女性工作的工厂里集中了大量的女工、童工,她们的战斗力要远远低于成年男性工人。

第三,在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成立前后,上海出现了很多形形色色的招牌工会。此类工会是由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政客流氓、工头等人物所发起和组织的,他们表面上强调阶级调和,即工人与资本家应当携手合作,但其实质却是资产阶级欺骗工人,争取使工人阶级成为他们驯服的劳动工具。他们不仅不是真正工人组织的工会,更是工人组织自己阶级工会的极大障碍。

正如邓中夏所说:“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便在上海做职工运动,但是,总做不起来,做起来一点,便又覆灭。”因此,在上海想要取得工人运动的胜利,组织起属于工人自己的工会,必须因地制宜地改变方式与方法。

4 引导与启示

4.1 开办工人学校,以工人的方式教育工人

1920年秋,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成员李启汉就来到沪西小沙渡地区,在槟榔路(今安远路)的锦绣里开办了沪西工人半日学校,这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工人学校。

小沙渡地处公共租界与华界的交汇处,有大量的日商纱厂与民族资本企业都建造在那里,同时也栖息着大量中国底层劳动人民。阶级的对立、民族的矛盾使小沙渡成为当时工人阶级斗争的摇篮地之一。尽管当时的沪西地区也有几所学校,但那都是外国资本主义开办的,普通的中国工人根本读不起。锦绣里原本是日商内外棉八厂的工房,把学校开在这里,相当于直接把学校开在了工人家门口。学校不仅学费全免,且作息时间也是根据工人的做工时间来制定的,以方便工人来学校上课学习。

尽管在1920年下半年,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办了两种专门给工人看的刊物:《劳动界》与《上海伙友》,利用刊物向工人进行阶级教育,但由于工人阶级文化程度低,光用文字宣传是不够的。于是,李启汉开始学习工人的语言,尝试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对工人传授马列主义思想。有一次,一个工人在上课时说:“资本家说我们工人是不能出头的,因为‘工字出头就是‘土,说明我们工人一出头就要出土(死)。”面对工人的无奈,李启汉是这样回答的:“我们来看下‘天字怎么写,上面一个‘工、下面一个‘人,连起来就是‘天,说明我们工人就是‘天”。在教育工人要团结时,又有一个工人提问:“资本家们有权有势,手里还有枪,我们工人却一无所有,怎么与资本家斗争?”李启汉就用筷子来举例:“一根筷子易折断,一捆筷子折不断。”正是在这种潜移默化的教导中,工人开始明白了阶级斗争的重要性,团结的重要性。在后面的二月罢工中,共有22家纱厂,3.5万工人参与了这场同盟大罢工。无论日本资本家如何的威逼利诱,软硬兼施,3.5万名工人始终团结在一起,最终取得罢工的胜利。正如杨之华回忆的:“我第一次看到工人阶级强大的力量与严密的组织性、纪律性,无论在组织纠察队,或者交代具体任务时,工人们那种爽快,不急价钱、坚决服从工会的精神,使我深为感动”

4.2 成立工友俱乐部,发展工人党员

1921年8月,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成立后,将学校改名为“上海第一工人补习学校”。然而,随着1922年6月李启汉在租界被逮捕 ,劳动组合书记部被封,工人半日学校也被迫停办。1922年秋,社会主义青年团的两名成员嵇直与徐玮又在小沙渡开设了两个工人补习学校。1924年,邓中夏又将两所学校合并成沪西工人补习学校。最终,在邓中夏、项英、李立三等人的共同努力下,在补习学校的基础上,正式成立了沪西工友俱乐部。俱乐部内设识字班、文化补习班、演讲会,许多早期优秀共产党员都来俱乐部为工人上过课,做过演讲。大量的工人愿意到俱乐部来学习,并培训发展了如顾正红、陶静轩、孙良惠、郭尘侠、王有福、孔燕南等一批工人党员,他们都成为后来罢工运动中的中坚力量。

刘贯之说:“共产党的组织就是从这个俱乐部而开始打进产业工人群众中去的,在这以前,共产党的组织还是以学界为主要发展对象。”通过俱乐部,党在工人中发展了大量党员干部,为工人运动积蓄力量。小沙渡第一个党小组——中共小沙渡小组就是诞生在俱乐部内,第一个地区党支部——中共沪西党支部也是在俱乐部的基础上建立的。

正当沪西小沙渡工人运动搞得如火如荼之时,在沪东杨树浦地区,党的工运工作亦不逊色。1924年下半年,党在那里办起了沪东工人进德会,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杨树浦党小组。沪西工友俱乐部与沪东工人进德会遥相呼应,并在“二月”罢工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4.3 运用多种方式,打破工人间的隔阂

沪西工友俱乐部成立后,邓中夏、刘华等俱乐部负责人拟定了《滬西工友俱乐部草章》,其中规定:凡是沪西工人,不分男女,愿意遵守本部章程的,均可为本部部员。部员不分地域、职位、不得彼此斗争、排斥、倾轧。这个《沪西工友俱乐部草章》充分说明,沪西工友俱乐部打破了地域、行会、帮会的界限,避免了工人内部的内耗,让工人更加团结。

当时,在小沙渡日商内外棉五厂,有个叫顾乳舫的工头,听工友介绍后也想来俱乐部学习文化,但又担心其身份,怕俱乐部不肯接受他。邓中夏、刘华等了解情况后及时地找他沟通,指出:大家都是中国人,只要能站在工人一边,一起对抗资本家,就算是工头俱乐部也欢迎。后来,他不仅自己加入了沪西工友俱乐部,还发动了不少工人加入俱乐部。

介于当时的工人很多都有帮会背景,为了进一步团结工人,无论是早期来到小沙渡开展工作的李启汉,还是后来从工人中发展出来的党员陶静轩,他们都有加入帮会的经历。尤其是陶静轩,他来自湖北江陵,参加过辛亥革命,来到上海先落脚湖北同乡会馆,是湖北帮会的一员。后来,他来到小沙渡的日商内外棉十五厂当工人。在做工时,他看到资本家近乎非人道的压迫,也看到一些工人为了联合抗击压迫加入了帮派,但由于缺少明确的目标,不但起不到抗击压迫作用,还加重了工人间的内耗与隔阂。在加入俱乐部学习后,他利用自己的演说能力与组织能力,加之其原本加入帮会的经历,把厂里不同帮派的工人组织在了一起,并最终使其成为工人阶级中的一股力量。

针对当时上海女工比例较高的情况,早期的女党员杨开慧、杨之华、向警予等到俱乐部,专门为女工演讲、教育。此外,杨之华亲自到英美烟厂做工,对女工进行阶级意识的教育。正是在这样的教育与感召下,女工也开始了斗争,并投身于后来的“五卅”运动。

4.3 利用突发事件,激起工人阶级对帝国主义的仇恨

1925年,上海爆发了两次影响深远的罢工运动——“二月”罢工与“五卅”运动,两场运动的起因都源于突发事件。“二月”罢工的起因是日本资本家无故殴打女童,而震惊中外的“五卅”反帝爱国运动,其导火索正是沪西小沙渡工人——共产党员顾正红的壮烈牺牲。

顾正红是在沪西工友俱乐部成长起来的党员,也是一名普通工人。他出生于苏北农村,由于遭受帝国主义的压迫,不得不背井离乡,到上海当一名底层工人,最终为了工人的共同利益,惨遭日本资本家杀害,年仅20岁。他的凄惨人生,引起了工人阶级的共鸣与愤慨。

当时,正值上海华界反对租界越界筑路及“四提案”期间,加之牺牲顾正红惨案,三股反帝潮流汇合而成。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5月30日,广大学生及工人纷纷进入租界,开展演讲示威活动,他们喊出了“收回租界”“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等20世纪的最强音。

学生与工人的爱国游行遭到了帝国主义的血腥镇压——“五卅”惨案,造成了13人死亡,几十人重伤的悲剧。在13名死难者中,有3名学生代表,9名工人,1名洋货商人,这些数据亦能反映出这次反帝爱国运动的主力军依旧是工人阶级。在9名殉难工人中,有一名叫唐良生的工人,生前是英商华洋德律风公司的接线生,他在工作中长期遭到英帝国主义的欺压。5月30日,他也来到公共租界,参加这场反帝运动。临终时他仍念念不忘反帝爱国:“学生是国民,我也是国民,不得不表爱国的同情。”“我因爱国而死,何痛之有?”这充分展现了工人阶级已将自身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了一起。五卅烈士的鲜血给遭受八十多年殖民统治的上海行了个礼,表现出中国民众的真实力量。

帝国主义者的枪弹,烧得上海人民沸腾起来!6月1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上海总工会成立,建立各阶级反帝统一战线,发动全上海罢工、罢课、罢市,并推动全国乃至全世界无产阶级者的响应。“五卅”运动不仅在经济上,更在政治上给帝国主义造成了沉重地打击,它是中国革命斗争史上的一次里程碑,在中国近代工运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页。

尽管在之后的斗争中,由于遭到国民黨右派的背叛,上海工人又再一次陷入了低谷,中国共产党也将战略目标从城市转向了农村,但早期党组织对于上海工人运动的影响与启示却从没有消失,这里,真正实现了马列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在随后的白色恐怖、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上海工人阶级亦在做着卓越的斗争,并在1949年迎来了民族的彻底解放。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 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1921—1949)上册[M]. 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41.

[2]邓中夏. 中国职工运动简史(1919—1926)[M]. 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16:15.

[3]谭抗美. 上海纺织工人运动史[M]. 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97.

[4]任建树,张铨. 五卅运动简史[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77.

猜你喜欢

工人阶级工人俱乐部
为了不吃预制菜,打工人有多努力
重读《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对当代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进行再认识
《曼斯菲尔德庄园》的政治经济学:范尼·普莱斯与大西洋的工人阶级
调配工人
基层关工人的梦
一名关工人的中国梦
论马尔库塞的阶级一体化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