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龙鳞装的艺术收藏价值研究

2022-05-31张叶青

收藏与投资 2022年5期
关键词:研究价值艺术价值

摘要:本文从时代、实用、自然三个角度探析龙鳞装产生的原因以及背后的艺术价值,通过探析古代美学了解中国在不同时期的审美特点。在这个倡导文化自信的时代,寻找属于中国美的定位,传承与发展是必经之路,龙鳞装的研究将会带给我们不一样的艺术体验。

關键词:研究价值;龙鳞装;艺术价值;收藏价值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深厚久远,书籍是人们直观了解这些历史最重要的工具之一。在时代的变化中,人们为了更好地保存书籍,一般会将书页进行装订,而装订的方式在社会背景及经济的影响下产生了很多形式,其中,龙鳞装(亦称旋风装)具有很强的美感。龙鳞装因其独特的气质具有很高的研究与收藏价值,对这项技艺的保护和传承有着重大的意义。龙鳞装的装订形式已经失传,但无论是从实用性还是装饰性上看,它都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这种装订方式逐渐离我们远去。对于现代人来讲,这是一份历史的礼物,要想保留这份来自古代的美,继承中国传统美学,在传承中寻找现代设计的方向,了解和研究她们是关键。

一、概述

古代书籍历经千年,它如一位老者,拥有着独特的气质与内涵,它带着历史的印记讲述着久远的故事。书籍的演变与形成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不同时期的书籍体现了不同的时代背景和人文风格,书籍的形成以及书籍的装订形式也蕴含着古人丰富的智慧以及审美感知。书籍的装帧方式有很多,大致分为卷轴装、经折装、龙鳞装、蝴蝶装以及后来的线装。其中,龙鳞装也称旋风装,看到它的名称,仿佛有飓风来袭的感觉。

唐朝是古代政治、经济发展的巅峰时期,基于此,唐诗的发展迎来了黄金时代。这些诗都需要记录下来装订成册,对当时的书籍装订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唐朝流行的装订形式是卷轴装,这种装订方式有其弊端,它在使用时比较复杂。为了满足唐朝文化教育发展下书籍大量翻检的使用需求,有效减少使用者翻检的不便,人们在卷轴装的基础上研究出了新的书籍装帧形式—龙鳞装,其中有名的代表是《唐写本王仁昫刊谬补缺切韵》。龙鳞装主要形式是底部用厚纸,首页裱装于卷首,然后依次向左裱贴在卷底上。这种装订方式便于使用者翻阅,而且可以很好地保护书页。

书籍是文字的载体,书籍装帧的方式受当时不同因素的影响。中华民族的传统理念反映在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审美。在传统理念中,自然也是一种美的体验,自然界的宏大与人类智慧结合,推动了文字载体的发展,同时也影响着书籍装订的审美方式。古代书籍装帧是古人智慧的沉淀,它的美是多方面的集合,是时代的产物,是人类思想理念以及使用功能的集合,是人与自然的共生作品。中国美学映射在书籍装订中,以可视化的形式表现出来,形成了其独有的艺术风格。

二、龙鳞装的时代价值

对于艺术而言,其需要一定的社会背景作为支撑。装订形式之所以发生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时人的需求。龙鳞装出现时,正值我国经济、政治进入平稳、昌盛的时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使人们的精神需求日益增长,书籍需求的增加促使装帧方式发生变化。龙鳞装除了具备使用功能外,它的造型也非常具有美感,这都是时代的产物。

除了受到政治、经济的影响外,文化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中国自古以来的文化氛围以及思想体系都影响着书籍装订、排版、文字的艺术风格。例如龙鳞装“天头”与“地脚”的大小、文字竖排方式、从右向左的翻阅方式,这些也与古人的认知以及社会背景有很大的联系。

中国传统书籍排版以竖排为主,一方面是因为竖排更符合文字的间架结构,另一方面与它的文化起源有着密切的联系。商周时期,垂直成列的行书方式就已经出现,关于这样的排列方式形成的原因说法很多。文字没有产生之前,人们利用绳子打结来记录无法解释的天文地理现象,例如地震、日全食、星辰陨落等,但由于绳子很容易腐蚀且无法很好地保存,后来人们模仿此形式,不同的是,将从前的绳子标记刻在陶器上,又因绳子是垂直的,便使得竖排流传下来。还有学者认为是骨头多为狭长的缘故,刻在甲骨上的文字不易横排。吕敬人先生对此有独到见解,他认为“星辰运动决定文字竖排与横排”。

通过这些不同的看法,不难看出,虽然意见不同,但都涉及文化背景差异。美流传的基础是人的认可,只有符合当时的审美观,才能被流传下来,甚至影响现代人的设计思维。由此可见,在当时的文化背景下,审美观对人们所设计的书籍装帧形式有着很大的影响。

对于现代人而言,龙鳞装是一种先祖留下的美好遗产,对其的保护与发展可分为两部分,一方面是对文物本身的保护与重视,另一方面则在于对龙鳞装装订技艺的传承。这两方面应当同步进行,一些现代的珍藏类书籍可以使用龙鳞装的方式装订,这对提升书籍本身的艺术性是一种良好的方式。

三、龙鳞装的实用价值

书籍装订可以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封面以及装订方式,另一部分则是内部的空间布局及排版,这两个部分组成了完整的书籍,而这两者的发展变化都有赖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例如纸的发明、墨的改良以及印刷术的广泛运用。

从之前的甲骨、竹简到纸,伴随着书写材质的变化,装订形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纸由于携带方便、价格低廉,多以天然植物作为原料,对书籍装订形式的影响巨大。书籍装订最主要的目的是保护书籍,纸的产生让书籍韧性更强,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易损坏,可以长期保存。正因如此,我们才有幸看到那么多文人墨客笔下的世界。

墨在中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书籍中,墨是必不可少的元素,浓醇的黑色墨汁在米白色的宣纸上留下了素雅的印记,在这样的环境下,自然而然也产生了一种清新雅致的美感,使读者沉浸其中,有利于陶冶情操。正是这种雅致的氛围,熏陶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形成了独有的中国韵味和中国美。

如果说前两者让书籍有了自己的调性,那么印刷技术的发展就是传播这种审美调性的有力帮手。印刷技术的不断发展,使书籍不再是不可复制的珍贵之物,书籍不再像以往一样一本难求,而是变成大众都可以拥有的普通之物。读书人、士大夫、隐士等知识分子拥有了更多的书籍,他们本质上受到“天人合一”的思想引导,重视从精神层面追求书籍帶来的高雅绝俗之趣。

龙鳞装作为一种装订书籍的方式,其实用性为第一功能,第二功能则是与人们审美的共鸣。任何设计的初衷都是满足人不同层面的需求,这种需求一方面是实用性需求,另一方面则是精神需求,即对美的追求。

龙鳞装的装订方式独特,从外观上来讲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装订形式独特,“如旋风飞舞”的美感优雅如一位窈窕淑女。翻开书籍后,我们可以发现,中国古代书籍的文字根据作用的不同,其字体大小、疏密关系也会有不同,像一个个音符,也像舞者,伴随着他们的节奏,读者仿佛可以感受到书籍内容传递出的情感,文字的魅力便在于此。除此之外,书籍中也会匹配相应的插图,但比现代的简单很多。在色彩上,古籍传承了黑白对比鲜明的单色,即使是朱墨本等彩色套印也以黑色为主,其他颜色作为备选,在一定区域内使用,整体给人清雅的感觉。

综上所述,传统的龙鳞装作为装帧方式之一,蕴含了富有中国韵味的优雅气质,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审美方式,同时,传统的审美方式也贯穿在书籍设计的方方面面。

四、龙鳞装的自然特征

无论从韵味还是使用的材质,书籍都与自然有关,在一定程度上,古籍中蕴含着古人丰富而朴素的世界观和自然观。古人将他们观察到的自然进行归纳、总结,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并将总结的规律运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

《易经》为群经之首,是我国古代人民对大自然的归纳与总结,对后世的影响也极大,一些四字词语如“九五之尊”“突如其来”“虎视眈眈”,甚至是现在提倡的“和谐社会”“与时俱进”,皆从《易经》而来,清华大学校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则来自孔子为《易经》所作的《象传》。

书籍装帧受到很多外界因素的影响,例如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民俗等诸多领域,而这些在本质上受传统的伦理思想影响,所以可以认为,传统的伦理思想从侧面影响着书籍的设计。举一个例子,古书中分别有“天头”和“地脚”,体现了先人的智慧。象鼻、书口、书耳等古书版式构成元素的名称,令“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的概念跃然书上。在古代,人们就已经形成了对于留白实用性及美感的追求,一方面是手工纸比较薄,翻阅时可能会产生磨损,所以版框将文字聚集,远离纸张边缘,以防纸张磨损而导致文字信息缺失。出于这种功用化的考虑,排版较为集中。另一方面,留白处给人思考空间,给人一种空灵的美感。《老子》中讲道:“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因此,天地万物都是“有无”的统一,这种统一可以让气流转,万物得以生生不息,所以在书籍的设计中留有较多的空白。

从材质上来讲,龙鳞装主要以麻纸和宣纸为主,麻纸由汉麻做成,汉麻在我国种植广泛,是一种丰富的可再生资源。汉麻制品具有吸湿、透气、耐热、抗菌等特性,用它做成纸张可以很好地保存。很早以前,古人就已经掌握了汉麻的处理方法。唐朝著名学者张彦远所著的《历代名画记》中,“宣纸”一词首次出现。根据多年来的生产实践,作为宣纸原料的青檀树皮,以两年生嫩枝的青檀树枝条的韧皮为最好。无论是麻纸还是宣纸,材料都来自大自然,带着自然的味道。

五、小结

传统书籍装帧形式是人类思想体系、文化内涵的外化表现,它包含了优秀的审美方式。龙鳞装只是漫漫历史长河中的一部分,龙鳞装的艺术价值在于大自然的纯粹、素雅之美,在于实用性与装饰性相统一的和谐之美,在于经时间洗礼后留下的风华之美。龙鳞装的美感是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值得我们去探究。

作者简介

张叶青,1997年8月生,女,汉族,河北鹿泉人,云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设计学专业2020级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视觉传达。

参考文献

[1]符芳友,王仕飞,贾耀芳,等.汉麻纸非织造复合材料的应用研究[J].中华纸业,2021(20):21-27.

[2]潘婷.基于文化体验下的泾县宣纸包装设计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21.

[3]杨雯.几种典型宣纸的植硅体分析研究[D].北京:北京印刷学院,2021.

[4]杨希璐.几种典型传统竹纸的植硅体分析研究[D].北京:北京印刷学院,2021.

[5]严西育.唐代书籍装帧中旋风装艺术风格演变钩沉[J].兰台世界,2015(15):122-123.

[6]张力方.古书之美—探究中国传统书籍版式的成因及其对当代书籍设计的影响[D].北京:北京服装学院,2013.

猜你喜欢

研究价值艺术价值
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的研究现状及价值分析
广元石窟摩崖题记的资料及其价值
内蒙古民办高校教育发展现状与提升的研究价值
赏析电影中的音乐
大型黄梅戏《余三胜轶事》艺术成果评析
浅析现代包装插画设计的商业应用
融合与创新:伪满洲国建筑研究
古城墙中所包含的艺术文化解析
浅谈当代艺术在传统文化中的价值研究
中日文化交流中往来物的研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