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的研究现状及价值分析
2017-02-27傅志平何正英安婧
傅志平+何正英+安婧??
摘 要:网络时代的发展要求大学生具备相应的网络媒介素养,通过对国内外网络媒介素养的发展及现状的述评,分析其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为当代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的进一步研究指明方向。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生态;媒介素养 ;研究现状;研究价值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7)01-0138-02
一、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现状述评
(一)国外研究现状
网络媒介素养由媒介素养演变而来的。媒介素养是20世纪下半叶出现在欧洲、北美洲以及拉丁美洲、亚洲等地区的。媒介素养的定义目前较多,它最初由英国学者提出的。目前被普遍认可的定义:媒介素养就是指人们对于媒介信息的选择、理解、质疑、评估、创造和生产的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1]。媒介素养教育的定义首次出现在英国学者ER·利维斯和他的学生丹尼斯·桑普森在其文学批评著作《文化和环境:培养批判意识》中[2]。他们认为,新媒体所提倡和推广的文化,往往是具有一定的商业动机,是一种“低水平的满足”,这是最容易误导人的精神追求,尤其是对于青少年学生的影响。鉴于此,社会必须通过教育来培养青少年对于网络媒介的批判意识,以此来抵制大众传媒的影响。在1930年到1960年期间这种观点得到了世界各国学者的普遍认同。此阶段被认为“诡辩与抵制”范式阶段。
20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时代的发展,各国学者对于新媒体一些功能的认识也逐渐有了提高,他们开始不断反思自身对于媒介的抵制态度,所以在对媒介素养教育的态度上慢慢趋于理性,转变为培养对于媒介辨别能力的“大众文艺”范式阶段。在这个阶段中不要求学生直接反对和排斥媒介,而是教育青少年学生学会区别和判断媒介。在媒介素养的概念认识上各国学者还存在着较大的分歧,但是在推广媒介素养教育方面是大家所共同研究和认可的主题。直到现在发达国家的素质教育已将媒介素养教育列为重要部分。
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各国学者对于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进入 “表现”范式阶段。在这一阶段研究中,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任务不再是讨论媒介透明与否的问题,而是讨论媒介是如何“表现”的,其中包括媒介是怎样表现现实的,怎样分辨媒介中渗透的意识形态等等。此后,由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于媒介素养的积极关注和介入,世界各国的人们开始慢慢重视起青少年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其中美国成立了“媒介素养研究中心”;英国的媒介素养教育发展迅速,在此时期该国的许多学院都开设了媒介素养教育教师的培训项目;1999年起,加拿大各省将媒介素养教育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纳入到课堂中;澳大利亚则积极在各级青少年学生中普及媒介素养教育,并为了增强媒介素养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研究的力度将媒介素养教育设置为独立的学科;而在德国,在政治、社会常识和社会研究等课程中常常讲授有关媒介素养的知识;1990年以来,日本、印度、韩国、菲律宾等亚洲国家也结合自身的国情,开始大力推广和普及媒体素养教育,并取得了相当可观的效果[3]。显然,媒体素养教育运动正在全世界范围内蓬勃开展,表明其受到世界各国越来越广泛的重视。
(二)国内研究现状
在我国,1997年才真正提出了媒介素养和媒介素养教育,目前对于网络媒介素养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我国的第一篇系统论述媒介素养教育的论文是中国社科院卜卫发表的《论媒介教育的意义、内容和方法》[4]。此后,才逐渐有相关的论文发表。由于我国起步较晚,在最初的研究中,国内学者对此研究主要是通过翻译、阅读相关国外的研究成果,如《英国的媒介素养教育:超越保护主义》[5]、《西方学者论媒介素养》[6]等。2004年,由上海交通大学谢金文博士主编并出版的著作《新闻·传媒·传媒素养》是我国第一部针对大学生进行的传媒素养教育[7]。18年124篇的研究论文,标志着我国在媒介素养这一领域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而我国网络的快速普及和发展与这一研究现状形成了鲜明的反差。随着我国全球化和信息化进程的加快,网络媒介素养教育显得尤其迫切。大学生的网络认知素养、自我约束素养、道德法律素养、安全素养等显得尤为重要。上海交通大学在2004年9月第一次针对本科生开设了传媒素养教育的课程。2004年10月,以“信息社会中的媒介素养教育”为主题的中国首届媒介素养国际研讨会在中国传媒大学举办。会议明确指出,中国的媒介环境正不断丰富,社会大众所面对的信息越来越多,民众对于媒体的态度逐渐发生了改变,从最初的绝对信任到相对质疑、从被动接受到主动选择。2004年10月,国内第一个媒介素养专业网站(http://medialit.banzhu.com)在复旦大学创建并正式开通了;2005年9月中国传媒大学面对全体学生正式开设媒介素养课程;2006年6月,复旦大学成立了媒介素养研究中心。同时,国内相关的研究案例研究不断涌现。2007年4月东北师范大学媒介素养课程研究中心作为中国首家媒介素养课程研究中心正式成立。自2007年以来有关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研究及其论文逐步增多,大部分研究主要集中在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的现状、问题、原因、对策的研究。
我国港台地区的网络媒介教育发展非常的迅速,香港地区形成了一个媒介教育网络教育,它借助于优质教育基金,推动了课程、教材与国际交流之间的互动。台湾地区的网络媒介教育也取得了突出成果,主要在理论研讨、教材开发、师资培训及教育实践等五个方面;2002年台湾公布了《媒体素养教育政策白皮书》,此书的公布开创了亚洲地区由政府部门主管媒介素养教育的先例。
总体说来,自1997年卜卫的第一篇系统的媒介素养教育的文章发表以来,国内关于此项的研究理论发展迅速,在高校和各科研机构的共同推动下,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正在逐步推进,也取得了一些理论和实践研究成果,但仔细分析存在以下问题:第一,前期的研究主要停留在对国外著作的翻译、介绍或是定性研究上;第二,在各类研究中就具体问题分析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合理方案的论著很少。由于我国此项研究开展的时间较晚,而结合我国大学生实际情况的,适合国情并对实践操作有指导意义的理论研究相对更少;第三,定性分析的研究远多于定量研究。目前针对大学生的相关研究成果大部分停留在主观评述的水平。在目前现有的研究成果中,基于定量调查的、能够对大学生媒介素养状况进行分析的研究成果还很少。这方面研究成果的欠缺,使得学者们无法在基于丰富而准确的数据的基础上提出解决之策。最后,由于国内研究者针对此领域的研究最初是从传统大众传媒的视角来研究和探讨的,研究媒介素养教育演变的历程是从网絡生态视角来研究的,将其与优化对策相结合的理论成果几乎没有。
二、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统计报告,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网民的规模和互联网的普及率非常高,分别是5.64亿和42.1%。同时,该报告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网民中尤其以大学生群体上网最为普遍和频繁。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大学生在面对网络这一信息庞杂、影响力强大的传播媒介时,他们对网络媒介的认知和态度、接触和应用、传播内容的甄别与判断、传播信息的吸收和剔除等等,这些都关系到大学生們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基于此考虑,笔者试图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研究:第一,结合现有的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依据研究者对媒介素养、网络媒介素养、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相关概念的界定,结合我国的国情,从概念的内涵、外延的角度界定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的概念。第二,通过分析比较国内外针对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的演变过程,总结出发展的趋势和规律,借鉴有利于、可行的策略。第三,利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从网络生态的视角通过对我国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发展演变历程的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揭示其发展的规律。具体从信息意识、网络接触行为中自我管理能力、网络媒介特性的认知及网络安全意识等方面分析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现状。从学校、家庭、社会以及个体四位一体的因素来分析原因。第四,从发展理念、体制保障、内容设计、实施方式四个方面来提升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借此来引导大学生们正确理解并积极运用网络媒体,增强他们对网络信息的全面认识和辨别能力,从而确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传媒观。具体为,发展理念:合理定位网络媒介素养教育;体制保障:建立联动教育体制;内容设计:全方位构建多层次模式框架;实施方式:打造多元化的教育平台。
本文在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的基础上,分析目前针对大学生媒介素养研究的不足,并提出了从网络生态的视角对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进行研究的命题,阐释了其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最终能有效地提高大学生对网络媒介的认识和态度、增强大学生对网络信息的全面解读和批判的能力、加强大学生在运用网络中的自我约束和控制能力、提高大学生在网络运用中的道德和法律意识,能够将各种媒介信息运用到工作以及生活中的能力,促使大学们在信息量庞杂而复杂的网络资源中能始终明晰自身前进的目标,能运用网络中有用的知识不断完善自我、提升自我,并通过自身的努力积极参与到社会文明的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 POTTER W J. Argument for the Need for a Cognitive Theory of Media Literature[J].American Behavioral Scientist,2004,(48):266-272.
[2] 张志安,沈国麟.媒介素养:一个函待重视的全民教育课题[J].新闻记者,2004(5).
[3] 宋小卫.学会解读大众传播(上)一一国外媒介素养教育概述[J].当代传播,2000(3).
[4] 卜卫.论媒介教育的意义、内容和方法田[J].现代传播,1997(1).
[5] (英)大卫·帕金翰.英国的媒介素养教育:超越保护主义[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2(2).
[6] 宋小卫译.西方学者论媒介素养[J].国际新闻界,2000(4).
[7] 谢金文.新闻·传媒·传媒素养[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
[责任编辑:艾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