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下低碳旅游发展模式与提升策略
2022-05-31马勇江函哲
马勇 江函哲
碳中和战略是我国制定的长期、有效地缓解世界气候恶劣变化的重要举措。2020年9月,习总书记向世界庄严宣告我国确定实现碳中和的时间为2060年,碳中和战略的部署标志着我国正式踏上节能降碳、増汇中和的道路1。碳中和不仅是改善温室效应、调节气候变化的重要手段,同时也为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经济、环境协同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旅游业作为国家战略性支柱产业,为我国经济增长提供了长久动力,因而在努力达到碳中和总体目标上不应缺位。
低碳旅游是旅游业实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是多产业、多区域、多维度协同发展的突破口。旅游活动产生离不开旅游者、旅游目的地、旅游交通等多个要素相互配合。而在碳中和要求下,旅游企业应耦合低碳概念,将低碳技术应用于生产要素中。旅游者应培养低碳意识,将低碳行为融入旅游活动中,通过低碳旅游活动,辐射至其他产业低碳发展。鉴于旅游产业的综合性和整体性,探寻碳中和目标下低碳旅游发展模式与低碳旅游提升策略十分必要。
一、碳中和目标下低碳旅游发展模式
1. 以旅游综合体为驱动的零碳旅游社区模式
随着国民收入逐渐增加,以观光游览为主的旅游活动已无法满足现代人们对旅游体验的需求。以休闲体验为主的旅游综合体相继规划建设,这些旅游综合体涵盖酒店、餐饮、娱乐、观光等多项休闲功能2。一方面丰富了旅游者的游憩体验,提升了旅游者的休闲效益;另一方面旅游综合体建设同样能耦合多产业功能,推动旅游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水平,促使旅游向社区化、集聚化、融合化发展。全球首个零碳社区是英国威尔士的Parc Hadau零碳之家,将储能电池、创新通风系统、地源热泵和太阳能电池板等清洁技术应用于社区35个家庭中。旅游业实现碳中和目标可以充分引用零碳社区理念,对现有旅游综合体进行低碳化改良,使用清洁能源材料打造零碳旅游目的地,在新规划项目中引入低碳技术,增加碳汇储备。吸引游客进行低碳旅游体验,从而提升旅游经济效益和低碳效益。同时,社区型旅游目的地便于低碳化管理,推动旅游业实现碳中和目标。
2. 以政府规划为导向的零碳旅游城市模式
碳中和远期目标推进离不开政府支持,随着国家及地方“十四五”规划的编制与落实,低碳生活及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未来国家发展的重要方向。因而在我国提出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时间后,各地政府和企业都在逐步推进政策编制与实施。这些政策大多围绕供电发热、工农生产等行业制定相关约束政策。而旅游业作为国家战略性支柱产业,目前只是在旅游业相关要素中提出少量低碳政策。如2007年提出的《绿色饭店国家标准》和2021年批准发布的《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指南》1,仅对酒店业和景区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方向,而低碳旅游景区规范性文件、游客碳足迹测量标准和旅游业碳排放规范等多项政策暂未明确。因而,在一些旅游业占主导地位的城市中,可以率先编制零碳相关条例,规划零碳旅游城市建设,通过旅游碳配额给当地旅游企业赋值,并制定与完善相应奖惩政策,以期实现当地旅游业碳中和,为零碳旅游城市做出表率,再通过这一模式逐渐普及,推进旅游业实现碳中和目标。
3. 以自然资源为引力的零碳旅游景区模式
碳汇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因素之一,实现碳中和绝不仅靠节能减排,增加碳汇、碳封存的资源储备尤为重要。旅游资源多依托自然資源和人文景观,这些资源不仅是旅游吸引物,同样也是天然碳汇的生产地。林地、草原、江河、湖泊、海洋、高山等多样的旅游资源不仅可以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还可以释放大量氧气,实现碳封存。因此,在未来景区规划和产业规划中,除了需要提升景区品质来获取收益外,还要关注在规划过程中对旅游资源的保护,将林木碳汇、海洋碳汇、土地碳汇等进行较好维护。同时,还要注重在开发运营后景区碳排放量监测,通过智慧景区、大数据监测等方式实时监管景区吸收与产生的二氧化碳总量,并根据超额排放量合理进行碳捕获及碳封存技术调整。另外,零碳旅游景区的搭建对于旅游者的环保认知、低碳意识、零碳理念有一定宣传作用,加深国民对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理解,促进低碳旅游行为产生。
二、碳中和目标下低碳旅游提升策略
1. 政策引导:构建低碳旅游产业结构体系
“上兵伐谋,规划先行”,政策的制定与执行对低碳旅游发展影响较大。我国在未来10年实现碳达峰目标的重心会在水泥加工、发电供暖、能源材料等碳排放量大的产业上。在我国完成碳达峰后,由碳达峰到碳中和的阶段中,旅游业的产业优势更能体现。因而在我国实现碳中和过程中,需要制定合理规范的政策以促使旅游业完成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
构建与完善低碳旅游产业结构体系有利于推动旅游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同时还能推进旅游业碳中和进程。首先,要明确旅游业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的重要地位,并结合旅游业业态构成制定相关政策,形成全产业低碳化的发展趋势。其次,应分阶段规划旅游业实现碳中和历程,确定旅游业在碳达峰时期的具体目标,并部署2030年到2060年碳中和时期旅游业的基本方略。再次,要拟定旅游业碳中和法规,从政府角度规制从业者的碳排放总量。同样地,对于积极进行降碳减排的企业和个人也应建立完善的奖励机制,鼓励人们积极参与实现碳中和的最终目标。最后,是完善教育宣传体制,将双碳目标、双碳概念、低碳理念融入旅游业相关要素中,通过旅游交通、旅游住宿、旅游景区和旅游活动等多种方式进行宣传教育,提升旅游者环境意识。
2. 产业引领:实现产业融合发展价值诉求
战略部署实施离不开产业发展与效益提升,旅游业作为综合性产业,有融合性、驱动性、适应性和敏感性等特征,产业融合已成为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文旅融合、交旅融合、科旅融合、农旅融合、工旅融合等多种“旅游+”和“+旅游”理念涌现,打造了一系列旅游新业态产品。在碳中和战略部署中,充分发挥旅游业融合特性,将低碳旅游融入旅游项目规划、旅游交通优化和旅游住宿转化中,以此实现多产业协同发展、多效能共同提升的目标。
在产业规划中,低碳旅游应充分发挥其价值导向及引领作用,推动旅游业向高质量转型。通过低碳旅游发展,一方面可以为碳中和目标下旅游业指明发展方向,提升旅游业碳排放效率,降低旅游业碳排放总量1;另一方面,还能充分发挥旅游业产业融合功能,将低碳技术渗入多项业态,并引入旅游要素中,再通过“旅游+”的形式与其他产业进行耦合,从而实现旅游业碳中和及多产业碳中和。另外,在产业部署的过程中,旅游业通过有效串联,将高铁旅游、公交旅游、新能源旅游融入建设规划之中,将新能源材料应用于旅游产业发展,创新旅游业态,为我国实现碳中和目标提供宝贵经验。
3. 科技引控:提升旅游节能减碳技术水准
碳中和目标实现与低碳旅游发展都需要有强大科技支撑,低碳科技在我国发展已有较长的历史。武汉的光伏产业园是全国唯一的综合性光伏产业园,用以制造新型太阳能产品将光热光电一体化,及开发太阳能半导体照明技术和风光互补技术;内蒙古地区利用丰富的风能资源,开展风力发电为能源转型作出卓越贡献。多项研究结果表明,低碳科技提升是控制碳排放量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
低碳旅游在科技上的应用主要有以下3个方面:其一是新型材料的利用,在旅游规划中,应使用低碳材料进行建造,尤其在大型旅游综合体的建设中,使用太阳能材料、雨水回收循环系统、垃圾分类处理系统将建筑的碳排放量降低。其二是新型能源的使用,将电能、氢能、太阳能等新能源交通工具应用于旅游景区、旅游住宿和旅游活动中,减少化石能源燃烧以实现降碳减排。其三是碳捕集技术应用,旅游目的地中有大量天然林地、山川冻土和海洋海藻资源,旅游企业与科创企业可以进行深度合作,将碳捕集技术应用于景区之中。碳捕集技术最大的难点在于运输,而旅游资源因地制宜的特性可以做天然碳储备罐,即刻生产碳汇并封存二氧化碳,将多余的二氧化碳封存在凍土、海洋等自然资源中,控制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为创新碳捕集技术和实现旅游业碳中和作出贡献。
低碳旅游概念提出已十余年,多数研究都仅限于概念的提出,缺乏一定的实践与应用。在碳中和战略的部署下,低碳旅游发展将迎来新的阶段。本文立足于低碳旅游概念提出低碳旅游未来发展模式,从零碳旅游社区的打造到零碳旅游城市的推广,在运营旅游景区的同时,保障自然资源的存续,并在此基础上从政策、产业、科技3个方面提出低碳旅游在碳中和实现期间的提升策略,为实现我国碳中和远景目标提供参考。
(第一作者系该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第二作者系该院博士研究生;收稿日期:2022-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