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重螺旋创新生态系统中知识资本与农业企业创新态势关系研究
2022-05-31程李梅刘梦
程李梅 刘梦
摘 要:本文借鉴态势理论,基于五重螺旋创新生态系统的框架,探究创新生态系统中知识资本各要素与农业企业创新态势的关系。以2014—2019年上市农业企业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五重螺旋知识资本各要素对农业企业创新态势的影响。结果表明,经济资本与农业企业创新“态”与“势”均呈正相关关系,而人力资本、生态资本、社会资本和政治资本与创新之“态”存在正相关关系。研究结果为农业企业构建五重螺旋创新生态系统、完善知识资本体系、促进企业创新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知识资本;创新态势;五重螺旋;创新生态系统
中图分类号:F 27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312(2022)03-0326-08
Research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llectual Capital
and the Innovation Situation of Agricultural Enterprises
in the Five-fold Helix Innovation Ecosystem
CHENG Limei,LIU Meng
(School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Jiangsu university,Zhenjiang 212000,China)
Abstract:Drawing on situation theory and based on the framework of the five-fold helix
innovation ecosystem,this paper explor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lements of knowledge
capital in the innovation ecosystem and the innovation situation of agricultural enterprises.
Taking the listed agricultural enterprise from 2014 to 2019 as the research sample,this paper
empirically tests the influence of the five-fold spiral knowledge capital and its internal
factors on the innovation situation of agricultural enterprises.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is a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economic capital and the innovation “state” and “potential” of
agricultural enterprises,while intellectual capital,human capital,ecological capital,social
capital and political capital are positively related to the “state” of agricultural enterprise
innovation.The research results provide reference for agricultural enterprises to build a
five-fold helix innovation ecosystem,improve the knowledge capital system,and promote
enterprise innovation.
Key words:intellectual capital;innovation situation;five-fold helix;innovation ecosystem
0 引言
農业企业长期面临着科研能力不强,创新知识缺乏等问题,依靠自身的力量很难实现突破式创新。“中国制造2025”指出要推动企业创新发展,加快创新成果转化需要建立一批产业创新联盟,建设协同发展的创新生态系统模式,发挥企业的主导作用以及市场、高校、政府的辅助作用。因此,与外部创新主体合作,形成协同发展、共生共存的创新生态系统已成为农业企业实现创新突破式发展的必然路径。
五重螺旋创新模型有效地将知识、技术、环境等整合为一个跨学科、跨领域的创新生态体系,为农业企业构建创新生态系统提供了良好的范式,也为解释各创新主体如何相互作用进行知识传递、实现知识创新提供了分析框架[1]。五重螺旋创新模型是由教育系统、经济系统、社会系统、政治系统和生态系统等组成的知识资源交换的理论模型,各系统相互连接,通过知识资源转移,实现创新资源共享,引发知识与技术创新,进而推动创新生态系统整体的演化升级。
五重螺旋创新模型中各子系统提供的资本要素可以帮助农业企业获得更多异质性创新资源、突破创新困境[2]。本文以农业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分析创新生态系统的知识资本各要素对农业企业创新态势的影响,为五重螺旋创新生态系统理论提供新的研究思路,为农业企业提高创新能力、获得创新竞争优势提供实现路径。
1 相关理论基础
1.1 创新生态系统理论
创新生态系统由自然生态系统演变而来,是一种多方合作、协同创新的网络型创新体系[3]。随着技术的进步与市场需求的复杂化,创新模式不断地转换升级。五重螺旋理论基于“高校—产业—政府—公民社会”的四重螺旋理论,将“自然环境”作为新的知识子系统纳入其中,关注社会与自然的协同演进对创新的影响作用[4-5]。五重螺旋创新生态系统为实现生态、社会与企业的协同效应,促进创新知识的共享提供了新的思维空间。
1.2 五重螺旋创新生态系统中的知识资本
1.2.1 五重螺旋创新生态系统的知识资本
Stewart Thomas提出知识资本的具体定义:知识资本是企业中所有与知识性活动相关的资本集合
[6]。微观知识资本是指企业创新生产活动获得以及产生的资本总和。宏观知识资本是一个国家在创新发展过程中因知识流动、创造、积累以及产业化而产生的资本增值与创新成果的总和[7]。基于宏观知识资本的概念,五重螺旋创新生态系统的创新活动同样是由各创新主体通过知识的交流、互动、循环引起的,随着知识在系统内部的流动与创造,不断产生新的创新资源,促进创新成果的转化。因此,对于创新生态系统而言,知识资本是系统中各创新主体拥有或控制的以知识形态存在的,会影响创新生产活动中研发、技术和人力等创新资源的投入与产出,最终能够转化为社会经济价值与企业创新力的资本。
1.2.2
五重螺旋创新生态系统中知识资本的构成要素
五重螺旋创新生态系统中各创新子系统拥有不同的资本要素,为创新生产活动提供不同的资源,有效地弥补企业创新资源的不足:①以政府为主导的政治系统拥有政治资本,为创新活动提供政策支持和方向指导。②经济系统以产业、金融机构等创新生产者为主,为创新生产活动提供资金、技术等经济资本。③教育系统包含高校、科研院所等,为创新活动提供创新知识与人才等人力资本。④社会系统指的是用户、媒体等在内的创新的需求者,为社会创新提供文化价值以及需求信息等社会资本。⑤自然环境一方面为创新活动提供自然资源,另一方面基于环境保护的需求又向社会创新活动传递绿色、环保等理念。综上,本文认为五重螺旋创新生态系统的知识资本是包含政治资本、经济资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以及生态资本在内的,能够为创新生产活动提供异质性创新资源的资本总和。五重螺旋创新生态系统逻辑框架如图1所示。
1.2.3 创新生态系统中的知识资本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机制
知识资本是企业实现技术创新的基础,对企业创新有显著的促进作用[9-10]。知识资本在创新生态系统中进行流转,在交流、传递、共享的过程中,创造、获取与增强创新价值[11-12]。企业将从系统中识别、获取、吸收到的知识资源与原有资源进行融合,转换出更有价值的创新资源,推动生产技术与工艺的革新[13-14]。随着企业获得知识资本的增多以及创新价值转换能力提升,企业与各创新子系统的互动效率会随之提高,资源整合以及环境优化的能力逐渐增强。知识溢出会将企业的创新知识流入创新生态系统,再次盘活创新生态系统的知识流动,不断促进创新生态系统整体转换升级[15]。
已有文献关于创新生态系统的研究注重对要素构建以及运行机理进行理论分析,且大多采用仿真或案例分析的方法,缺乏数据佐证[16-21]。关于知识资本与企业创新的实证研究较为丰富,但涉及的知识资本大多是狹义的,很少从系统宏观的角度分析。五重螺旋创新生态系统的知识资本仍具有较大的研究空间与研究价值,但是目前鲜有学者进行研究,也尚未有学者基于五重螺旋的
框架对知识资本与企业创新态势的关系进行分析。
1.3 创新态势
崔严方等运用态势理论表征企业技术创新,指出“态”代表企业长期进行创新生产活动而积累的、拥有的创新竞争力;“势”强调的是增长率,体现的是创新主体潜在的影响力、支配力与发展能力[22]。结合上述学者研究,五重螺旋创新生态系统视角下的农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可以看作是“态”和“势”的综合反映。“态”是创新主体利用系统内的创新资源,与其他创新主体进行交流互动、实现创新产出过程中所累积的结果。“势”反映了系统环境对创新主体的影响,代表创新主体的发展方向与趋势。
态势理论的运用为衡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供了新的方式,综合反映了农业企业创新竞争力与发展能力,在表征上更为全面,与本文的研究目的也更为贴合。
2 研究假设
2.1 人力资本与农业企业创新态势
人力资本是指教育系统所培育的科学家、研发人员等,通过开发技术与传播知识,产生创新价值,推动企业创新发展。自2012年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以来,众多高校、科研院校与企业进行合作,打造产学研协同创新基地,通过产学研结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并取得了丰硕的创新成果。因此,农业企业在教育系统中获得人力资本越多,越有利于创新价值的实现,企业创新竞争力也就越强。
农业企业通过引进高校的资源与技术,建立科研创新平台,培育核心技术人员,可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此外,人力资本所包含的知识、技术与人才在系统中流转,会与其他创新资本相互交流、相互结合,衍生出新的知识资本,为实现创新提供新的机会。基于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1a:农业企业五重螺旋创新生态系统中人力资本与企业创新之“态”正相关
H1b:农业企业五重螺旋创新生态系统中人力资本与企业创新之“势”正相关
2.2 经济资本与农业企业创新态势
经济系统包括金融机构、合作企业等行为主体,包含着资金、产品、技术等经济资本。经济资本的增强有助于农业企业升级传统的产业链、延长价值链、提高生产效率、改变产业结构、完善农业金融模式。由此,农业企业获得经济资本的增多有助于增强创新竞争力。
随着教育系统不断输出新的知识、技术人才,创新生态系统会对知识资本进行新一轮的流转与创造,进而刺激新的生产与创新的需求,产生新的经济增长动力,为企业创新发展指出新方向。基于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2a:农业企业五重螺旋创新生态系统中经济资本与企业创新之“态”正相关
H2b:农业企业五重螺旋创新生态系统中经济资本与企业创新之“势”正相关
2.3 生态资本与农业企业创新态势
生态资本指的是为改善环境污染、气候变化等生态问题而衍生的绿色环保理念。随着人们对环境重视程度的提高,生态环境保护成为社会创新的重要部分。自然环境为企业研发活动提供基础资源,为科学研究提供认识对象,为政府制定政策提供环境参考。农业生产的基础资源来自于大自然,自然环境的变化对农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创新生态系统中生态资本的增长,推动农业企业将保护环境作为重要的发展理念,开发更多绿色环保、节能减排的新技术,促进企业创新之态的发展。
此外,随着环境的开发、破坏及污染等行为愈演愈烈,自然环境开始制约企业的创新活动,推动企业创新聚焦于绿色、节能技术。生态资本与系统中其他创新主体进行交流,有助于农业企业打造绿色健康的生态产业链,实现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相互协调,推动农业行业未来向更加高效、
节能、环保的方向发展。基于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3a:农业企业五重螺旋创新生态系统中生态资本与企业创新之“态”正相关
H3b:农业企业五重螺旋创新生态系统中生态资本与企业创新之“势”正相关
2.4 社会资本与农业企业创新态势
社会资本指的是公众通过媒体传播所获得的与创新生产活动有关的信息、文化、价值观等。社会资本传递的知识创新的相关信息,有助于企业转变技术创新发展方向。农业企业获得的社会资本越多,对创新的需求以及迫切程度也就越强,实现创新的能力也就越强。
生态系统输出的绿色环保理念,会促进社会公众环保意识的提高,激发公众对绿色创新技术的需求,增强对绿色生活方式的渴望。这种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会转变为促进可持续发展重要的社会资本,推动企业创新可持续发展,增强企业创新之势。基于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4a:农业企业五重螺旋创新生态系统中生态资本与企业创新之“态”正相关
H4b:农业企业五重螺旋创新生态系统中生态资本与企业创新之“势”正相关
2.5 政治資本与农业企业创新态势
政治资本是政治系统为实现社会创新的政治愿景,制定政策、法律的资格与行为能力。政府通过发布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扶持政策,可以帮助农业企业更好地筹集创新资金。十八大以来,一系列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政策陆续出台,政府对农业企业技术创新的扶持力度不断提高,2018年国家对农业行业补贴资金总额度超过2 200亿。企业获得的财政补贴越多,风险承担能力越强,实现创新的能力也就越强。
此外,政府通过发布提高农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战略规划、建立协同创新平台、推广绿色创新技术,为实现农业创新发展提供了导向与支持。以建设国家创新体系为目标,以财政补助与政策支持为手段,结合绿色生态农业的发展方向,助力农业企业绿色投资项目,全面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在政治资本的扶持下,农业行业走上绿色、和谐、可持续的发展道路。基于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5a:农业企业五重螺旋创新生态系统中政治资本与企业创新之“态”正相关
H5b:农业企业五重螺旋创新生态系统中政治资本与企业创新之“势”正相关
综上,本文构建五重螺旋知识资本各要素与企业创新态势的概念模型,如图2所示。
3 研究设计
3.1 样本与数据
本文以申万行业“农林牧渔业”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选取样本企业2016—2019年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为了保证数据的准确性与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剔除了数据不全以及ST、ST*的公司,最后取得215个样本。数据主要来源于企业年报及国泰安数据库。
3.2 变量设计
3.2.1 被解释变量
在本文中,被解释变量为企业创新态势。借鉴学者颜爱民的研究,创新之“态”表征创新竞争力,用企业申请的专利数量表示。创新之“势”表征创新可持续能力,用专利数量的增长率来表示[23]。由于企业开展研发活动的年份不同,专利数量差异较大,为减小误差,统一选取2015年作为专利数量统计的基期,在此基础之上计算4年的专利数量增长率。
3.2.2 解释变量
对于五重螺旋创新生态系统中知识资本各要素的衡量,本文采取文本分析法,并采用以下方法选出关键词:①大量阅读相关文献,获取文献中提及的五重螺旋各个系统所含内容的关键词。②从农业上市企业中选择经营范围不同(如养殖、水产、种业等)、各具有代表性的企业进行年报阅读,对文献中所获取的关键词进行筛选,剔除农业行业无涉及词汇。③选出反映五重螺旋创新生态系统知识资本五要素的关键词各7组,共35组。运用Python软件对样本企业2016—2019的年报进
行词频提取,获得相关数据。选取的关键词见表1。
3.2.3 控制变量
借鉴以往的研究,除了本文研究的知识资本与专利数量之外,企业创新态势还会受到年份、企业规模与资产结构的影响,因此本文选择这3个因素作为控制变量。企业规模用总资产的自然对数进行衡量,资本结构是指企业总负债与总资产的比值。
综上,本文所采用的变量定义表如下。
3.3 回归模型
为验证以上假设,建立如下回归模型
回归模型(1)用于检验假设H1a、H2a、H3a、H4a、H5a,模型(2)用于检验假设H1b、H2b、H3b、H4b、H5b。
4 实证分析
4.1 描述性统计与相关性分析
描述性统计结果见表3,样本企业从创新生态系统中获得的经济资本最多,社会资本和生态资本较少,样本企业间获得资本差异较大。TNS代表企业专利申请数量,平均值约为28,说明样本企业创新能力普遍偏低且企业间差异较大。TNP代表样本企业专利申请数量增长率,均值为4.286,大于零,说明样本企业的专利申请数量普遍呈增长趋势。相关性分析见表4,知识资本各要素与农业企业创新态势均存在相关性,但仍需进一步回归。
4.2 回归结果与分析
4.2.1 知识资本各要素与农业企业创新之“态”
由表5可知,五重螺旋创新生态系统的知识资本各要素与企业创新之“态”显著正相关。五重螺旋创新生态系统为农业企业提供的人力、经济、生态、社会以及政治资本弥补了农业企业创新人才、技术、资金以及知识的不足,帮助企业突破创新困境,提升创新竞争力。因此,假设H1a、H2a、H3a、H4a、H5a得到验证。
4.2.2 知识资本各要素与农业企业创新之“势”
由表6可知,经济资本能够促进农业企业创新可持续能力的提高。经济系统中各企业存在竞争关系,农业企业能够从经济系统获取的创新资源更多,经济资本对农业企业创新竞争力的提升越有效。随着农业企业创新竞争力提升到一定水平,经济系统能够为农业企业提供的创新资源逐渐减少,企业间技术差距减小,生态位出现高度重叠,经济系统内部出现激烈的竞争关系,刺激农业企业大力发展核心技术,提升企业生态位,进而推动创新可持续能力的提升。由此,假设H2b得到验证。
而知识资本、人力资本、经济资本、社会资本以及政治资本与企业创新之“势”未通过显著性检验,说明知识资本、人力资本、生态资本、社会资本以及政治资本无法促进农业企业创新可持续能力的提升。可能原因如下。
从人力资本的角度来看,教育系统为农业企业的技术人才与专业知识,然而科研人员从培育到发挥创新作用需要一定时间,无法在短期内取得效果,人力资本对企业创新可持续发
展的作用可能尚未完全体现出来,因此,H1b尚未得到验证。
从生态资本的角度来看,从创新生态系统获得的生态资本能够为企业开发创新技术提供支持。但长远来看,企业在绿色环保方面投入过多的资源,会导致企业主要盈利项目技术开发的滞后,影响企业的绩效。因而,生态资本难以持续推动企业创新能力的发展,假设H3b不成立。
从社会资本的角度来看,社会公众提供的需求信息是基于当前的状况,是一种即时性反馈。媒体传播的创新文化與价值观,也是基于当下社会状况形成的,具有强烈的时效性。因此,社会资本很难对创新可持续发展产生推动作用,假设H4b不成立。
从政治资本的角度来看,政治资本主要包括财政补贴与政策指导。财政补贴对部分在初创时期缺乏资金的企业起到促进作用,当企业进入成熟期,有充足的资金研发技术,财政补助对企业创新的有效性会降低。此外,政府的政策性指导是基于当前的社会发展状况制定的,很难适用于企业整个生命周期的发展,可能与企业未来发展理念相冲突,进而阻碍企业的创新发展。综上,假设H5b不成立。
4.2.3 稳健性检验
为验证结果的稳定性,本文进行如下稳健性检验:①将被解释变量滞后一期;②替换被解释变量指标,用研发投入金额与研发投入金额增长率代替专利申请数量与专利申请数量增长率。稳健性结果与前文基本保持一致,故本文的研究结果得到有效支持。
5 结论与启示
本文基于五重螺旋创新生态系统的角度,分析知识资本各要素对农业企业创新态势的影响。得出结论:经济资本能够有效地促进农业企业创新态势的发展,而人力资本、生态资本、社会资本以及政治资本可以促进农业企业创新之态的发展,但无法促进企业创新之势的发展。
本文主要启示如下:首先,企业要积极参与五重螺旋创新生态系统的构建。农业企业与外部创新主体进行互动,并维持高水平的协作关系,可以获取技术、人力、信息和知识等创新资源,解决资源缺乏的问题,进而为企业的创新发展提供支持。其次,重视社会公众与生态环境对创新的作用。社会媒体应该提高对社会创新的关注度,提高公众的创新意识。公众要改变自身的角色意识,实现从创新使用者到创新参与者的转变,为社会创新提出更多需求信息与建设意见。此外,要加强对生态环境保护,解决生态污染严重、农产品质量隐患、生态系统退化等问题,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最后,政府的政策制定要更具客观性与针对性。政府提供的政治资本向不同发展阶段与创新偏好的企业倾斜。税收优惠与财政补贴可以更大力度地支持初创企业,以弥补其研发资金的不足,增强政府补助的有效性。政策指导要拒绝“一刀切”政策,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关政策,减少政策与企业创新理念的冲突。另外,本文的研究仍存在不足之处,如基于研究方法的限制,无法选取到与知识资本各要素相关的全部词频,数据可能与企业的实际情况存在偏差,未来的研究可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 BARCELLOS-PAULA L,DE LA VEGA I,GIL-LAFUENTE A M.The quintuple helix of innovation model and the SDGs:latin-American countries’ case and its forgotten effects[J].Mathematics,2021,9(04):416-438.
[2]MARUCCIA Y,SOLAZZO G,DEL V P,et al.Evidence from network analysis application to innovation systems and quintuple helix[J].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 Social Change,2020,161(11):1-14.
[3]刘雪芹,张贵.创新生态系统:创新驱动的本质探源与范式转换[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6,33(20):1-6.
[4]侯宏.未来已来:产业空间下的生态竞争与演化[J].清华管理评论,2021(01):82-91.
[5]PANT L P.Responsible innovation through conscious contestation at the interface of agricultural science,policy,and civil society[J].Agriculture & Human Values,2019,36(02):183-197.
[6]STEWART T A.Brain power-how intellectual capital is becoming America’s most value asset[J].Fortune,1991,3(06):40-56.
[7]程惠芳,陈超.开放经济下知识资本与全要素生产率——国际经验与中国启示[J].经济研究,2017,52(10):21-36.
[8]SPAN R,ALLINI A,MAFFEI M,et al.Knowledge,innovation,and control towards accountability:a comparative case study[J].Technology Analysis & Strategic Management,2019,31(06):720-731.
[9]BAGHEL D,PARTHASARATHY D.Knowledge generation for innovation in ayurvedic cosmetics MSMEs:investigating entrepreneur’s cultural and symbolic capital[J].Science,Technology and Society,2019,24(01):101-121.
[10]KIANTO A,SENZ J,ARAMBURU N.Knowledge-based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practices,intellectual capital and innovation[J].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2017,81(12):11-20.
[11]KRIZ A,BANKINS S,MOLLOY C.Readying a region:temporally exploring the development of an Australian regional quadruple helix[J].R&D Management,2018,48(01):25-43.
[12]O’KANE C,CUNNINGHAM J A,MENTER M,et al.The brokering role of technology transfer offices within entrepreneurial ecosystems: An investigation of macro-meso-micro factors[J].The Journal of Technology Transfer,2021,46(06):1814-1844.
[13]朱建民,王红燕.企业社会资本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基于知识吸收能力的中介效应[J].科技管理研究,2017,37(16):215-223.
[14]陈伟,陈银忠,杨柏.制造业服务化、知识资本与技术创新[J].科研管理,2021,42(08):17-25.
[15]余义勇,杨忠.如何有效发挥领军企业的创新链功能——基于新巴斯德象限的协同创新视角[J].南开管理评论,2020,23(02):4-15.
[16]MILLER K,MCADAM R,MOFFETT S,et al.Knowledge transfer in university quadruple helix ecosystems: an absorptive capacity perspective[J].R&D Management,2016,46(02):383-399.
[17]BREM A,RADZIWON A.Efficient triple helix collaboration fostering local niche innovation projects:a case from denmark[J].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2017,123(10):130-141.
[18]NORDBERG K,MARIUSSEN,VIRKKALA S.Community-driven social innovation and quadruple helix coordination in rural development.Case study on LEADER group Aktion sterbotten[J].Journal of Rural Studies,2020,79(07):157-168.
[19]HGLUND L,LINTON G.Smart specialization in 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s: a quadruple helix perspective[J].R&D Management,2018,48(01):60-72.
[20]MCADAM M,MILLER K,MCADAM R.Understanding quadruple helix relationships of university technology commercialisation: a micro-level approach[J].Studies in Higher Education,2018,43(06):1058-1073.
[21]GALVO A,MASCARENHAS C,RODRIGUES R G,et al.A quadruple helix model of entrepreneurship,innovation and stage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J].Review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Strategy,2017,27(02):261-282.
[22]崔嚴方,张卓.结构、关系与技术生态位:基于合作与知识双网络的视角[J].科技管理研究,2019,39(11):159-167.
[23]颜爱民.企业生态位评价指标及模型构建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24(07):156-160.
(责任编辑:严 焱)
收稿日期:2021-05-12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乡村创业视角下的归巢农民工双重生存困境突破路径研究”(18BRK003)
作者简介:程李梅(1973—),女,广西容县人,副教授,主要从事企业创业创新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