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生态系统的界定、特征及其构建

2014-08-12杨荣

科学与管理 2014年3期
关键词:创新生态系统界定特征

杨荣

摘要:自从创新生态系统概念被提出后,创新生态系统理念迅速在全球得到普及和应用,由此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相继有相当多的学者投入到该领域的研究中。按照一般的逻辑关系,研究创新生态系统理论,首先要了解创新生态系统概念产生的背景,其次要对该概念的进行界定,接着要了解创新生态系统的特征表现,再接着要探讨创新生态系统的模型构建,即系统的结构及其组成要素。这些内容均是创新生态系统理论需要研究的基本内容,它成为深入研究创新生态系统其它理论的重要基础。

关键词:创新生态系统;界定;特征;构建

中图分类号:F205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3-8256.2014.03.002

自从美国竞争力委员会提出创新生态系统的概念之后,相继有学者加入到创新生态系统理论的研究领域当中。但由于研究工作刚刚起步,现有的一些学术观点或研究结论仍处于探讨和争论之中,而更深入的理论研究有待于人们继续努力探索。本文所探讨的内容均属于创新生态系统理论的基本问题,包括创新生态系统的界定、特征及其结构模型。为便于研究,本文还描述了创新系统方法的产生及其演进的历史轨迹,并以此作为研究的逻辑起点。

1 创新系统方法的产生及其演进

创新系统方法的理论渊源产生于19世纪上半叶,而德国经济学家李斯特(Friedrich List)则被认为是创新系统方法的开拓者。1841年,李斯特在其著作《政治经济学和国民体系》中提到了“国家体系”(national system)的概念,认为现代工业需要依靠科学技术的力量。在德国工业落后于英国工业的情况下,他积极倡导政府要建立一个国家体系,以促进德国工业化的成长及其经济的起飞。

1890年,英国学者马歇尔(Alfred Marshall)提出了“聚集”(agglomeration)的概念。聚集是企业经济活动在地理空间分布上的集中现象,主要表现为相同(类似)产业或互补产业在一个特定的、邻近地理区位上的集中所形成的产业群或相互依赖的区域经济网络。在一个区域内,同类企业的聚集,会产生规模外部经济效应,致使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生产成本的降低。此外,聚集还会产生刺激创新效应。因为大批产业相关的企业聚集在一个地区,一方面,可以促动企业相互竞争,另一方面,又可以使其产生互相学习效应,以此激发创新。

1950年,瑞典经济学家Eric Dahmen提出了“发展块”(development blocks)的概念。Dahmen(1989)将它定义为:产业发展中的一组要素,这些要素之间紧密联系,并且相互依赖[1]。认为,创新会造成发展上的“结构压力”(structural tension),若系统的结构变化合理,则压力可变成动力,反之则成了阻力。表明了“发展块”的创新系统思想。

20世纪80年代中期,伦德威尔(Lundwall )在研究开发系统和生产系统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时,提出了“创新系统”(innovation system)的概念。1987年,英国学者克里斯·弗里曼(C. Freeman) 在他的著作《技术政策与经济业绩:来自日本的经验》中提出了“国家创新系统”(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的概念,并将其定义为:由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各种机构组成的网络,这些机构的运行和互动决定着新技术的开发、引进、改进和扩散[2]。之后,伦德威尔(1992)和纳尔森(Nelson,1993)提出了国家创新系统分析的一般模型。而库克(Cooke,1992) 和布拉茨克 (Braczyk,1993)却对该模型进行了批评,并强调区域因素的重要性,由此提出了“区域创新系统”(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的概念。但马勒尔巴(Malerba,1997)等人对国家创新系统和区域创新系统理论提出了质疑,认为创新系统的边界不会受到固定地理边界的制约,并因此提出了“产业创新系统”(sectoral innovations system)的概念。

1990年,迈克尔·波特(Michael Porter)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提出了“集群”(Cluster)的概念。集群是指在特定区域中,具有竞争与合作关系,且在地理上集中,有交互关联性的企业、专业化供应商、服务供应商、金融机构、相关产业的厂商及其他相关机构等组成的群体。集群对创新有直接的影响,主要的影响体现在三个方面:为企业提供一种良好的创新氛围;促进知识和技术的转移扩散;降低企业创新的成本。

2004年12月,美国竞争力委员会在《创新美国:在挑战和变革的世界中实现繁荣》的研究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创新生态系统”(Innovation Ecosystem)的概念。报告指出,进入21世纪以来,国际格局、创新主体、创新模式以及创新环境都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国家之间和不同创新主体之间出现了新的竞合态势,因此,“企业、政府、教育家和工人之间需要建立一种新的关系,形成一个21世纪的创新生态系统”[3]。

2 创新生态系统的界定

创新生态系统概念被提出后,它的理念得到了全世界广泛的认同。在竞争异常激烈的环境下,很多国家(地区)积极倡导要建立不同层面的创新生态系统,以借此促进创新和发展经济。但什么是创新生态系统?应如何界定?对此,国内外一些学者进行了思考,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在国外,Adner认为,创新生态系统作为一种协同整合机制,将系统中各个企业的创新成果整合成一套协调一致、面向客户的解决方案[4];Luoma-aho等人把创新生态系统定义为一个在生态环境中起互动和交流作用的长久性或临时性系统,在这个生态环境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创新主体,它们能在这个环境中相互传授思想,推动创新发展[5];而Russel等人则认为,创新生态系统是指由跨组织、政治、经济、环境和技术等各子系统组成的系统,通过各子系统的互动,形成一个有利的创新氛围,以催化和促进业务持续增长。一个创新生态系统就是一个由各种关系联结而成的网络,经过信息和人才等要素在网络系统中的流动,以实现持续性的共创价值[6];此外,Shaker A. Zahra 和Satish Nambisan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认为创新生态系统是一个松散互联的公司网络,每家公司围绕着创新或创新平台而协同发展,并为了整体效益和生存而相互依赖[7]。

在国内,张运生(2008)和张利飞(2009)认为,创新生态系统是高科技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形成的具有自然生态系统某些特性的基于专利许可、技术标准合作、协作研发的标准化战略的模块构件间协同配套、共同进化的面向客户需求的技术创新体系[8-9];郑小勇(2010)认为,创新生态系统是围绕技术创新和技术商业化而形成的一种组织间的广泛联系[10];而黄敏认为,创新生态系统是核心组织和其它各不同层次的相关组织,基于共同的创新目标而建立起来的一种网络组织形式,核心组织在创新的过程中频繁地与相关组织发生联系、交换知识或信息等资源,并进化发展出系统化、网络化的新型组织模式[11];而杜德斌却把创新生态系统定义为一定地域内相互作用的各种创新机构(企业、大学、研究机构)与创新服务机构(政府、金融、法律、中介等)和创新环境的各个要素之间形成的统一整体。创新生态系统是创新体系、创新网络和创新环境的集合[12];此外,也有学者认为,创新生态系统是由企业、政府、科研主体及中介机构、科技产业孵化器等上下游支撑性、配套性的要素组成[13]。

尽管这些定义的表达形式不同,但其基本含意相近。然而,至今还没有哪一种定义得到了普遍的认可,因此,权威的或能得到公认的定义仍需人们作进一步的探讨。基于创新系统理论和生态系统理论的观点,我们认为,创新生态系统是一个由创新个体、创新组织和创新环境等要素组成的动态性开放系统。在系统中,各要素为了创新的总体目标而相互依赖,相互交流,协同演化和互动适应。

3 创新生态系统的特征

基于创新生态系统的理念及其内涵,我们认为,创新生态系统会具有如下一些特征:

3.1 复杂性

创新生态系统是一个与一定的空间相联系,呈网络式和多维空间结构的系统。它由多个要素组成,包括企业、大学、研究机构、职业培训机构、政府、公共组织机构、金融机构、中介服务机构等创新主体。此外,还包括基础设施、制度、政策、文化、激励等创新环境要素。这些要素不仅隶属于不同行业和不同领域,而且每个要素都有其自身的目标,致使系统呈现出异常的复杂性。

3.2 开放性

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态系统需要不断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与信息的交流,以此维持系统的生命,否则系统的生命难以为继,这表明系统应该是开放的。生态系统的开放性也反映在熵(entropy)的交换上,即系统不断摄入能量,并将代谢过程中所产生的熵排向环境。同理,创新生态系统也是开放的。原因在于它本身处在科技、经济和社会等要素构成的大系统之中,呈现出耗散结构的特征,在技术研究、开发、扩散的每个环节上都与外界发生着广泛的联系,并不断与周围环境进行着能量、物质与信息的交换。

3.3 整体性

创新生态系统不是系统要素的简单相加和偶然堆积,而是各要素通过非线性相互作用构成的统一体。这表明各要素以一定的规律和方式组织成系统时,这个系统已具有其构成要素本身所没有的新质(emergent properties),其整体功能也不等于所组成要素各自的单个功能的总和,而是大于单个功能的总和,产生“1+1>2”效应。若从另一角度上说,整体性就是创新生态系统要素与结构的综合体现[14]。

3.4 交互性

创新生态系统是一个由经济,政治,社会,组织,制度和其他因素交互而成的网络,网络中,存在着很多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的利益相关者,它们相互依存和相互依赖。意味着企业的创新活动不是孤立进行的,需要与其他组织和机构的互助合作。Adner也认为,企业的创新业绩往往不是单靠某一企业可以获得的,而是要通过其与一系列伙伴的互补性协作,才能打造出一个真正为顾客创造价值的产品[4]。一个优良的创新项目,如果没有其他企业配套知识的支持,创新就会被延迟,以至于丧失竞争优势。

3.5 动态性

由于生态系统具有有机体的一系列生物特性,例如,发育、代谢、繁殖、成长和衰老等,因此,生态系统具有内在动态变化的能力。任何一个生态系统总是处于不断发展、进化和演变之中。创新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一样,其结构也呈现出动态性,体现在:创新生态系统内的各要素共生共荣,协同演化和互相适应。其中,共生嵌入到各要素的演化博弈之中;协同演化表明系统内各要素的协同关系不断调整,敏捷地对内外界的力量作出反应,以促进系统的和谐成长;而互相适应则是协同演化的结果。

3.6 稳定性

稳定性指的是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创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主要原因在于创新生态系统具有自适应和自我调节的功能。而自适应和自我调节功能主要来自生态系统三个因素的作用:抵抗力(resistance)、恢复力(resilience)和功能冗余(functional redundancy)[15]。其中,抵抗力就是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恢复力是生态系统被破坏后而恢复到原来状态的能力;功能冗余是指一种以上的要素具有执行同一功能的能力。此外,竞争和反馈机制也成为生态系统稳定性的重要因素。当创新生态系统处于稳定状态时即呈现出系统的平衡性。

3.7 层次性

生态系统是一个包含着一定地区和范围的空间概念,同样,创新生态系统也是一个与特定区域空间相关的术语,它可以从不同的视角进行描述。视角可以是宏观的。比如,全球创新生态系统(Global Innovation Ecosystem)、国家创新生态系统(National Innovation Ecosystem);也可以是中观的。比如,区域创新生态系统(Regional Innovation Ecosystem)、产业创新生态系统(Industry Innovation Ecosystem);甚至可以是微观的。比如,企业创新生态系统(Enterprise Innovation Ecosystem)。

4 创新生态系统的构建

创新生态系统的作用在于通过系统内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的传递,促使创新知识的生产、扩散和使用,以优化资源配置,提升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获取优良的创新成果,推助经济增长,最终使得所有系统成员共同获益。为能实现预定的目标,在构建创新生态系统时需要符合一些基本原则。比如,开放合作原则、创新政策原则、运行效率原则等。

如何构建一个创新生态系统?或者说,一个良好的创新生态系统应包括哪些组成部分或要素?国外一些学者对该问题已作了开创性的探索,但从目前的文献上看,他们的学术观点表现不一。

一些人认为,一个创新生态系统主要包括两个组成部分。比如,布鲁姆和迪斯(Bloom & Dees,2008)认为,创新生态系统主要包括:参与者(actors)和环境条件两方面。其中,参与者包括个体和组织等两个要素,而环境条件包括规范、法规和市场等三个要素[16]。同样,朱迪·埃斯特琳(Judy Estrin) 2008)也认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创新生态系统,其构成要素应包括两方面:其一是核心层面。包括创新的研究、开发和应用等方面;其二是影响力层面。包括文化、教育、政策、融资和领导等要素[17]。

而另一些人则认为,一个创新生态系统主要包括三个组成部分。比如,史密斯(Smith,2006)认为,创新生态系统包括流程(process),文化和能力[18]。格玛沃特(Ghemawat,2007)认为,资源、能力和连通性(connectivity)是创新生态系统的三个关键部分[19]。而Birol Mercan等人所指的三个组成部分却是:集群、大学与产业的合作和创新文化[20]。

除此之外,还有其它一些观点。比如,美国总统科技顾问委员会指出创新生态系统主要由科技人才、富有成效的研发中心、风险资本产业、政治经济社会环境、基础研究项目等构成。而奥莱特(Aulet,2008)则认为有七个组成部分:(1)文化:大胆创业的精神、雄心勃勃的意志、承担风险而不怕失败的勇气;(2)创业:教育、创业技能、业务关系、知识网络和网络建设能力;(3)基础设施:物质设施和服务设施;(4)资金:债务、股权和期权;(5)发明:高校、研发和开放创新;(6)需求:经济增长、公司规模;(7)政府治理:法规、法律、税收和奖励[21]。

从某种程度上说,以上这些观点都有其合理的要素。虽然如此,我们认为他们所构建的创新生态系统还不够完善,因而缺乏一般的指导性。在借鉴前人成果的基础上,我们根据创新生态系统的特性及模型构建的基本原则,提出了一个新的创新生态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从总体上看,图1的创新生态系统结构包括三个体系:核心层、中间层和外围层。其中,核心层由创新主体构成,其功能为创新知识的生产、扩散和利用;中间层由支持机构组成,包括政府、金融机构、创业投资机构、中介组织等;外围层属于创新环境层。包括创新基础设施、创新资源、创新文化和创新激励机制等要素。

从具体上看,核心层体系包括创新的生产与扩散和创新的应用两个子体系。其中,创新的生产与扩散子体系主要由高校、科研所、职业培训中心等知识型机构组成。其主要功能包括:(1)培育创新文化,培养创新人才。(2)进行基础研究,生产创新知识。(3)从事应用研究,扩散创新知识,促使科技成果转化。(4)通过培训,提升生态系统学习主体的学习能力,改善学习效果;创新知识应用与开发子体系主要由核心企业、供应商、客户、竞争企业和合作伙伴构成。核心企业与供应商和客户形成纵向协作关系,而与竞争企业和合作伙伴形成横向关系。其中,核心企业的主要角色包括:创新活动的决策主体和投入主体、创新的执行主体、创新的收益主体和风险承担主体。合作伙伴的主要功能是辅助核心企业开展创新活动。其辅助合作的方式是多样的,比如,共同参与研发项目,联合使用设备与实验室等等。

中间层由支持机构组成,包括政府、金融机构、创业投资机构和中介组织等。政府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营造一个良好的创新氛围和环境。比如,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完善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制定实施包括财税与金融在内的政策措施等;金融机构和创业投资机构的重要功能是为创新主体提供资金服务;中介组织,尤其是科技中介的主要作用是:提供技术信息情报;开展技术咨询、评估和传播等活动;制定技术规范和标准等。

外围层指的是创新环境,由创新基础设施、创新资源、创新文化和创新激励机制等要素构成。其中,创新基础设施包括信息网络、实验室、图书馆、数据库等。创新资源包括人才、资金、专利、信息等。创新基础设施和创新资源属于硬条件,它们是创新活动的物质保障。创新文化环境主要体现在创新主体价值取向和创新意愿、消费者的消费意愿和需求、以及社会的创新氛围,它是创新生态系统形成的沃土。建立开放包容、锐意进取和敢冒风险的创新文化是推动创新知识产生、传播和应用的助推器和催化剂。创新激励机制包括政策与法规、管理体制和市场与服务要素。建立完善创新激励机制可以充分调动员工创新的积极性,激发创新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从而极大地提高创新工作绩效。

5 结语

创新生态系统概念的提出及其理论的发展是创新理论发展的里程碑,对促动创新,提高创新能力和创新绩效,加速地方经济发展具有划时代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以介绍创新系统方法的产生及其历史变迁为出发点,探讨了创新生态系统的定义、特征及结构模型的构建等几方面的内容。在研究中,本文除了对现有的成果,包括创新生态系统内涵和创新生态系统的组成要素等内容文献进行归纳回顾外,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一是根据创新系统理论、生态系统理论以及创新生态系统的理念,界定创新生态系统;二是分析了创新生态系统的特征。认为创新生态系统具有多个特性,包括复杂性、开放性、整体性、交互性、动态性、稳定性和层次性等;三是提出了创新生态系统的构建模型。该模型的组成包括三个方面:核心层、中间层和外围层,每个层面又包括若干要素。这些要素相互依赖、互动交流,并形成一个复杂的网络结构。

参考文献:

[1] Eric Dahmen.Development Blocks in Industrial Economics[A].B.Carlsson.Industrial Dynamics:Technological,Organizational,and Structural Changes [C].Springer,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1989 :109.

[2] Freeman C..Technology Policy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Lessons from Japan [M]. London:Pinter,1987.

[3] Washington, DC:Council on Competitiveness. Innovate America:thriving in a world of challenge and change[R].2004.

[4] Adner R..Match Your Innovation Strategy to Your Innovation Ecosystem[J].Harvard Business Review,2006,84 (April):98-107.

[5] Luoma-aho,Vilma,Saara Halonen.Intangibles and Innovation:The Role of Communication in the Innovation Ecosystem[J]. Innovation Journalism,2010,7(2):1-19.

[6] Russell,M. G.,Still, K.,Huhtamaki, J.,Rubens, N..Transforming Innovation Ecosystems through Shared Vision and Network Orchestration[R].Triple Helix IX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2011.

[7] Shaker A. Zahra,Satish Nambisan.Entrepreneurship in global innovation ecosystems[J]. Academy of Marketing Science Review,2011,(1):4-17.

[8] 张运生. 高科技企业创新生态系统风险识别与控制研究[J]. 财经理论与实践,2008,29(3):113-116.

[9] 张利飞. 高科技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耦合理论综评[J]. 研究与发展管理,2009,21(3):70-75.

[10]郑小勇. 创新集群的形成模式及其政策意义探讨[J]. 外国经济与管理,2010,32(2):58-65.

[11]黄敏. 基于协同创新的大学学科创新生态系统模型构建的研究[D]. 第三军医大学博士论文,2011.

[12]杜德斌. 破解创新密码[N]. 文汇报,2012-11-21(12).

[13]柯文. 打造完备的创新生态系统[N]. 上海科技报,2012-11-07(01).

[14]Marten, G.G..Human Ecology:Basic Concepts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M]. London:UK,2001.

[15]Allison, S.D.,Martiy, B.H..Resistance,Resilience,and Redundancy in Microbial Communities [J].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2008,105(Supplement 1):11512-11519.

[16]Bloom, P.,Dees, G..Cultivate your ecosystem[J].Stanford Social Innovation Review,2008,Winter:45-53.

[17]Estrin, J. .Closing the Innovation Gap[M].New York:McGraw-Hill,2008.

[18]Smith,Kenneth R..Building an innovation ecosystem:Process,culture and competencies [J].Industry and Higher Education,2006,20(4):219-224.

[19]Ghemawat, P..Managing Differences:The Central Challenge of Global Strategy[J].Harvard Business Review,2007,85(3):59-68.

[20]Birol Mercan,Deniz G·ktas.Components of Innovation Ecosystems:A Cross-Country Study[J].International Research Journal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2011,76:102-112.

[21]Heloisa Tavares de Moura,Isabel Krumholz Adler.The ecology of innovation and the role of Strategic Design[J].Strategic Design Research Journal,2011,4(3):112-117.

(责任编辑:姚 英)

The Definition,Characteristics and Its Construction of Innovation Ecosystem

YANG Rong

(Dept.of Economics & Management Huizhou University,Huizhou 516007)

Abstract:Since the concept of innovation ecosystem has been put forward, the idea of innovation ecosystem gained popularity and application quickly in the world, causing widespread concern in academic circles, and there have been a considerable number of scholars into the field of research.In accordance with the general logic relations, in the research of innovation ecosystem theory, it is necessary to get to know the background of the concept of innovation ecosystem first, secondly the definition of the concept, then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n the model of innovation ecosystem.These are the basic content of the innovation ecosystem theory, which became an important foundation for the in-depth research of innovation ecosystem theory.

Keywords:Innovation Ecosystem;Definition;Characteristics;Building of Model

猜你喜欢

创新生态系统界定特征
抓特征解方程组
外语学习中的自我界定
议论文概念界定的几个问题
创新生态系统作用机理及演化研究
上海创新生态系统思考
产业协同创新生态系统运行模式探究
高血压界定范围
创新生态系统的健康内涵及其评估分析
春天来啦(2则)
抓特征 猜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