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加速视域下青年群体受媒介影响的异化行为分析
2022-05-30莫日根秀花
莫日根 秀花
【内容提要】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和社会节奏的加速,受众对于信息消费逐渐缺少足够的耐性,使得“浅层社交”“倍速学习”“倍速阅读”成为常态,为了追求速度而放弃部分营养价值的快餐式消费大行其道。本文选取活跃于抖音、微博、B站等“速食”平台的青年群体为样本,通过研究青年群体在社会加速下的媒介使用异化行为,从传播学的角度总结反思盲目追求速度对年轻一代的影响,以期立体辩证地看待日益纷繁复杂的媒介问题和社会问题。
【关键词】社会加速 青年群体 媒介使用 异化
一、社会加速视域下青年群体的异化
社会加速理论出自德国社会批判理论家哈特穆特·罗萨的《新异化的诞生:社会加速批判理论大纲》一书,根据法兰克福学派学者罗萨的社会加速理论,随着通讯和媒体等传播技术的发展,社会原本相对整体性的时间逐渐转变为一种愈来愈碎片化且扁平化的时间。个体的“时间—记忆模式”由此发生了转变,从过去的短时体验长久记忆或者长久体验短时记忆,转变为现在的日常体验甚至都未曾在记忆里留下深刻的印迹,即短时体验短时记忆。与此同时,现代受众的文化传播诉求展现出一种即时性,随之变得快餐式。而快餐式文化的本质便是通讯技术和媒介技术的加速所驱动的流行文化或习惯的加速。青年群体受快消费传播方式的影响而产生的交往方式、阅读方式、娱乐方式的变化,实质上是一种由于个体的生命时间与社会时间的脱节而产生的异化现象。
二、青年群体异化行为
罗萨认为的异化更多的是人们迫于生存压力完成自己内心其实并不想做的事情,甚至人们的日常体验都未曾在记忆里留下深刻的印迹。对此,本文想要研究的是青年群体在外界加速的情景下,自身随之发生的变化。由此得出青年群体异化行为主要呈现在交往异化、思维异化、休闲异化上。
(一)交往异化
媒介技术的发展使得受众之间的互动和交流越来越便利,尤其是当下,只需要一部手机就可以轻松实现分享和交流。一方面,社交媒体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人们的时间成本,使人在足不出户的情况下就可以与他人互动,或者进行线上交流。然而,伴随着这种社交便利,其实我们正逐步失去自我意志。朋友圈、微博、短视频在悄无声息地侵蚀着我们对自我时间的管理权。我们每天可以不出门,但我们每天都会浏览朋友圈、浏览微博、刷短視频,不知不觉时间已经过去了一个小时甚至更久。虽说社交媒介使得年轻群体的社交方式更加简化,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年轻群体的社交压力,但年轻群体沉溺于这种简化社交方式,也表现出了一定程度的“社交成瘾性”,人与人的关系的建立与维护愈来愈依赖于线上。忙于线上交流的年轻群体似乎越来越感到缺少时间去维护线下现实的人际关系,然而青年群体感到的时间危机和社交压力,都是因为个体在既定时间总量内不断地给自己堆叠新的社会事务。比如,人们每天都捧着手机刷各种朋友圈,和家人同学一起吃饭也不忘看着抖音或者快手,却总觉得没有时间和身边的人深度交谈。在这种语境下,部分年轻人陷入到了一种现实的社交恐惧当中,对线下社交产生了一种逃避心理。社会加速导致线上的社交活跃和线下的社交疏离正是社会加速视域下青年群体的交往异化行为体现。
(二)思维异化
信息社会的到来使得人类进入媒介化生存时代,在媒体文化和意识传播爆炸式增长的情况下,青年群体以更快的速度和更便捷的方式接触到不同的文化,并且体现了极大的包容性思维能力。但随着媒体文化的多元,信息的传播不再以大众生活的节奏为主,冗杂甚至是超载的信息洪流朝着青年群体席卷而来,年轻群体面对着铺天盖地的信息,导致了他们批判性思维能力的不断下降。正如历史学家许倬云在《十三邀》中所感叹的那样,“我们现在的知识分子是网络知识分子,是检索机器,不是思考者”。尤其是网络的普及,使知识的获取变得过于轻而易举,所以许多人丧失了独立思考的能力。这种批判性思维的缺失,在社会加速语境下,则体现为思维异化。一方面,“复制—粘贴”成了一种惯性操作,我们大脑中似乎已经充斥着他人的意识,自己已经不知如何思考。我们从网络流行的表情包“俺也一样”可以窥见一二,人们在盲目跟风中回避自我思考。另一方面,媒介加快了信息传播的速度,使得我们对于信息消费的耐受值越来越低,延续到青年群体身上,则表现在碎片化阅读上。虽说媒介技术的进步使得我们的阅读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无论是吃饭、排队都可以进行阅读,但是速食文化也使我们对于阅读失去了本身的连贯性和完整性,进而造成浅尝辄止,并未进行深入思考。
(三)休闲异化
由于技术更迭、社会变迁的原因,我们进入了一个加速的社会,这种时间感的变化,渗透到了我们生活的点滴之中。在过分注重速度和效率的加速社会中,为了跟上技术和社会的快节奏,我们的生活也连带着加快了速度。比如受众对本身就已经短小精悍的短视频或图文依然缺少耐性,直接划到最后看“课代表”总结,甚至对作为消遣娱乐的影视作品也缺乏耐性,更愿意通过倍速播放或者自媒体的解说来实现娱乐。据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发布的《2021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显示,有28.2%的网络视频用户不按原速观看视频节目,特别是00后群体,有近四成选择倍速观看方式。由此可见,哪怕是在休闲领域,对于速度的追逐依旧没有停止。美国作家、喜剧演员伍迪·艾伦曾开玩笑说:“我参加了一个速度课程,用20分钟读了《战争与和平》,它跟俄国有关。”如果这句话放在当下,也可以改写成“我用3分钟看完了某部电影,它和……有关。”当然,无论是20分钟读了本书,还是3分钟追了部剧,都符合我们当下的情形。然而,倍速播放的行为虽然从某种意义上满足了现代人“掌控时间”的渴望,但实际上人们并未从忙碌与加速中走出,青年群体期望可以节省时间去看更多剧,刷更多视频,这何尝不是一种负累?越是试图压缩自己的时间来延长娱乐,但却发现越是压缩,自己就越陷入忙碌的慌乱中。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速度对于受众而言不仅仅是技术发展的受益者,我们也要看到其批判的维度。这种毫无目标的“倍速生活”正在消耗年轻人的时间,升级我们的焦虑。首先,看似便利的社交媒介,实际使我们卷入更多的无效社交中去。其次,从表面看,虽然我们完成信息接收的速度越来越快,但从结果来看,加速并没有给我们带来质的变化,只是浅层的量的增加。最后,人们本身拥有盈余的时间,却由于对于速度的追逐使得我们将自我束缚在时间的漩涡里,进而导致本该拥有的消遣时间不断缩短,反而越发疲累,不断走向异化趋势。
三、应对青年群体异化的策略分析
虽说对于速度和效率的追逐对于媒介技术的发展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同时随着技术的更迭和社会的变迁确实也显露出了其在浅层社交、碎片阅读、消遣娱乐上的弊端,对于速度的追逐也让越来越多的年轻群体陷入无意义的忙碌焦虑之中,“快餐文化”显然已经不能满足青年群体的精神诉求。
(一)以“慢传播”对抗社会加速
在客观环境无法改变的情况下,我们首先应该从自身出发寻求解决之道。一方面,如今的青年群体已经开始用一种“慢传播”的方式来对抗加速社会下对于速度的追逐。比如我们所说的“佛系青年”“丧文化”“躺平”,都可以看作是青年群体对于追求速度的一种抵抗。“佛系青年”可以看作是青年选择以一种看淡的生活方式来应对技术更迭和社会加速,“丧文化”则可以看作是年轻人以“葛优躺”“废柴”等来颓废抵抗社会加速,“躺平”则体现出青年以无动于衷来应对外界的飞速变化。所谓的“佛系青年”“丧文化”“躺平”都只是对速度的一种暂时的搁浅,本质上还是应该从内心真正知晓自己为何加速,或者不如抛弃自身对于速度的病态追求,在既有的增长逻辑中去寻求质的突破。比如,不用加速,真正地去读一本书,找回个体应该享有充分的自主性,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对抗浅层阅读。
(二)提升媒介使用的反思与批判能力
青年群体应该减少媒介使用时间,完成现实时间的储备。雖说媒介提供给我们极大的便利性,但是媒介时间和现实时间的无界限也使得我们的私人空间被不断压缩,使得我们有时觉得异常疲惫。对此,作为受众的青年群体应该从自身出发,提升自身对媒介的合理使用与批判思考能力。摆脱对于媒介时间依赖并不等同于彻底抛弃此类媒介,只是适当地减少在媒介上停留的时间,进而争取现实时间。比如,青年群体可以根据自身需求恰当规划媒介使用时间,加强自我约束能力,培养良好的媒介使用习惯等。
(三)区分公共与私人领域,减缓焦虑心理
如今,互联网裹挟着冗余信息的泱泱大潮连绵不断地冲击和侵蚀着每一个打开网络终端接收信息的受众,信息爆炸现象充斥着网上冲浪的每一个时刻。媒介与信息将媒介素养参差不齐的信息接收者一概平等视之,将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边界逐步消弭,这在表面上看来是让身为信息接收者的普罗大众有了更为多样的信息来源和更为广泛的信息接受渠道,实际上却是将全部信息未经筛选地推给了受众,造成受众接受了太多无用且负面的信息,以至于在一定程度上混淆了互联网空间的公共性与私人空间的私密性,大众自身在这种混淆中互相增加心理焦虑。将媒介时间性与自然进行有机联结,建构多样性的社会步调,通过互联网重归时间的公共性,也许我们能够重新“拥有”时间。由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区分公共时间和私人时间,减轻无意义心理,这对于我们摆脱焦虑,找回思考的能力和追寻人生意义有一定作用。
参考文献:
[1]曾誉铭,关韶华.“加速”的社会:论罗萨的社会“加速”理论[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2(06):25-40.
[2]连水兴,邓丹.媒介、时间与现代性的“谎言”:社会加速理论的传播批判研究[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0,42(06):37-42.
[3]连水兴,邓丹. 媒介、时间与现代性的“谎言”:社会加速理论的传播批判研究[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0,42(06):37-42.
[4]陈晓.加速理论视域下的“倍速播放”及其影像传播机制[J]. 当代电影,2021(03):48-54.
[5]张磊.社会减速与媒介时间性[J].全球传媒学刊,2020,7(02):4-20.
作者简介:莫日根,锡林郭勒日报社全媒体专题中心主任,主任编辑;秀花,内蒙古日报社全媒体编译中心副主任
编辑:白 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