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基于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探究
2022-05-30丁悦
丁悦
对小学信息技术课而言,培养小学生的信息素养是必需的教学任务,由于当今社会信息知识、教学理论的日新月异,更新换代极快,刻板化的信息教学已经不能满足教学需要与学生的成长需要,整体教学需要做到与时俱进。但是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在教材与教学资源上的限制,教学步伐难以跟上时代要求,仍需要对学生灌输一些基本的知识概念,留下了大片的教学空白。因而,教师需要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留给学生足够多的思考的空间,发展其从多样化信息渠道获取知识的能力,提高其知识技能水平。以下从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方案进行分析,对信息技术课程给出了实践效果较好的教学建议,以期推动小学生的高速成长。
一、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中存在的問题
(一)教学设备没有及时更新
所有的课堂理论教学,如果缺乏一定的实践必然会影响整体课堂效率,所以任何知识点的学习如果缺乏实践都会成为空谈,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如果想要保证信息技术教学具有一定的操作性,首先就需要具有一定的教学设备。但如今计算机的更新速度对于学校而言负担过重,而且使用电脑的人数过多,计算机也无法得到最大程度的保护,损坏率则会越来越大。大部分小学学校对信息技术学科的投入资金有限,导致许多计算机存在无法适用或者老化的情况,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二)未普及多媒体设备的使用
信息技术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的学习,不仅需要理论教学,更需要操作实践的锻炼。由于信息技术相关的知识点专业性比较强,牵扯到许多专业名词,学生可能并不能很好理解其含义,所以久而久之便会对此学科失去兴趣。而多媒体教学设备的使用可以将原本枯燥乏味的知识点生动化、抽象化。但是许多教师并不能熟练地掌握多媒体设备的使用,再加上学校多媒体设备的普及率比较低,从而影响整体教学效果。当前教学课堂中,大部分教师仍然采取传统的教学课堂,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不强,不仅会阻碍自身专业能力的提升,也会降低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与积极性。所以多媒体设备的普及程度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课堂教学的效率。
(三)教师专业知识有待提高
教学活动能否达到最终教学目标,最重要的一点是教师需要具有比较专业的能力,紧跟教育时代发展的潮流。但是由于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大部分教师以及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自然缺乏一定的学习动力。而且相当一部分教师并没有端正自己的教学态度,知识更新速度也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严重脱离实际生活,无法满足学生对于知识点的理论探索,导致教学课堂效率大大降低。如果教师的专业知识达不到应有的水平,那么在展开课堂教学时便会存在一系列问题,学生也无法真正了解知识点的内在含义,所以针对这一现象,学校必须要切实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
(四)学生的学习态度需要端正
随着当今时代网络的不断普及,电脑已经完全走入平民百姓的生活之中。与此同时,学生接触电脑的几率也在不断增大,当他们并没有接受信息技术教学之前,便可以对电脑进行比较简易的操作,但是对于平常软件的使用并不代表这些人就是网络高手。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自己此前已经接触过电脑,所以对信息技术学科的重视程度不够,总是抱有一种轻视的态度。在展开课堂教学时便不能认真听讲,总是做一些与课堂无关的事情,此时教师必须要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对于出现类似情况的学生展开严厉批评,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二、小学信息技术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找准教学切入点,引发自主学习热情
小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喜爱来源于学生的兴趣,特别是游戏、视频或者动画等,学生在学习中把对它们的喜爱逐渐转移到了信息技术课程上,对与它们相关的内容更加上心。但是,如果教学缺乏趣味性,就会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丧失,不利于学生展开自主化的信息学习。因此,教师需要找到教学的切入点,用新颖有趣的内容与教学形式去引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进而,在兴趣的引导下,小学生能够积极地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实践,并根据自身的兴趣方向去进行补足,通过对自主学习积极性的调动进行学习拓展。
例如,五年级的“初识scratch”一课就是对后续“火柴人跳舞”“吃豆子游戏”“克隆飞机大战”的教学基础。为了让学生提起对信息学习的兴趣,教师需要在教学之初就讲解这一节课的作用,以及少儿编程是怎样服务于游戏创造与设计的。之后,教师可以有意引入更深入的编程知识,从过去常见的flash小游戏到经典的贪吃蛇、俄罗斯方块的设计,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索未教学的知识内容,把学生的游戏梦一点一点地呈现出来。从兴趣进行切入的教学过程能够让学生产生更大的学习兴趣,求知欲与好奇心进一步推动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成长。因此,教师需要找到教学的核心,发挥出信息技术的优势,以学生的兴趣与能力为基准点展开多元化的教学。
(二)联系日常生活,渗透自主学习理念
信息化的时代已经让现在的小学生相当早熟,他们对手机、电脑上的各种软件和实际操作毫不陌生。但是,学生也只是进行了浅层的使用,并未对其中的机理产生深入的了解,往往会因为见识与经验上的差异受到欺骗与骚扰。而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可以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在讲解知识的过程中给学生分析网络上常见的信息茧房、欺诈陷阱与安全漏洞,使小学生对信息学习产生更多的亲近感。
例如,教师可以从前段时间QQ中特定的表情开始,在触摸表情时整个手机会出现死机的情况;也可以从一段不明链接开始,点击后手机音量强制开到最大,无法关机,自动播放不良视频;还可以从微信中输入特定代码开始,出现插件功能等方面着手。在生活化的实例下,学生能够了解了一些底层代码的应激反应,了解到代码的运行与作用过程。通过信息化的学习,学生能够进行自主化的编程,尝试对常用的软件进行输入,观察是否出现了应有的反馈,插入的功能是否起到了一定的效果。这样,学生能够了解到信息技术的实用性,学习观念在实践过程中得到了早早的改变,使其更愿意投入到多姿多彩的信息世界中,学会在网络中保护自己,形成正确的信息应用观念。
(三)巧妙评价交流,获得自主学习反馈
信息技术课程在教学上也具有独特的优势,信息交流的便捷化就是其中的一大方面。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小学生进行学习成果的展示,可以是一段动画,可以是一份精美的课件,也可以是一张精密的图表,更可以是一个简短的小游戏。优秀作品与失败作品都可以在台前进行展示,有助于学生在信息技术学习中了解到更多的知识、操作技巧与常见的学习误区,进一步引导学生的思考。在學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评价交流中,学生能够得到来自他人的激励,形成正向反馈,特别是在自主学习、缺乏方向的探索中,评价能够极大地鼓舞学生的内心,增强其学习自信。
例如,教师可以每周进行一次作品展示,对学生进行随机抽取,并加上学生毛遂自荐的作品。在幻灯片、投影仪或者远程操控的展示下,学生们能够直观地看到小强在PPT制作上的链接仍是文字,未能形成超链接,以及小红设计、编程的打飞机的小游戏,还有小王制作的“爬山的小车”的动画等。并通过弹幕进行交流,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鼓励他们再接再厉。而在课后,信息平台上的评论区也能发挥其效果,他人的言语能够鼓励还在埋头探索的学生,为其自主学习、尝试进行创作突破提供了更多的动力。在评价交流中,总结的形式有助于学生形成系统化的知识体系,通过以评促学的过程进行教学激励,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自信,推动了其信息素质与自主学习能力的增长。
(四)营造轻松氛围,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大部分学校在小学三年级安排学生接触信息技术,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心理发展特点,当他们接触新鲜的事物时会非常开心,具有非常强的好奇心理。所以此时教师应当与学生建立足够的信任,让学生对教师产生信服的态度,而且在操作过程中,如果学生并不能对教师所讲解的知识点进行有效模仿,那么对于之后的学习也会产生一定的阻碍,很难跟上教师的步伐。所以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要关注每一名学生,与他们形成亦师亦友的关系,打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比如在学习《认识Word》这一内容时,大部分学生都是第一次接触Word软件,想必对此软件的使用是十分陌生的。因此教师在展开教学课堂时,不能仅仅讲解如何打开以及关闭Word软件,更不能仅仅局限在如何保存Word软件中的内容。此时需要教师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从最简单的知识点作为着手点,向学生讲解Word的相关知识。信息技术学科的学习与其他学科步骤是类似的,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自主探索,与小组内其他成员展开激烈的交流探讨,等到他们掌握一定的基本技能之后,便可以升华教学方法,引导他们展开一些比较简单的操作步骤。所以在学习本节内容时,教师可以先向学生介绍什么是标题栏、菜单栏、状态栏以及工具栏等等相关概念。与此同时,学生也要清楚地了解撰写文章的页面大致是什么样子的,此时教师可以再向学生讲授这些工具的操作方法以及相关功能,最终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如何打开Word软件,并展开相应的操作步骤,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对此软件有比较清晰地认识。当学生在与小组内的其他成员展开交流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活跃课堂氛围,拉近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如此才能更好地打造高效的教学课堂,才能引导教师真正站在学生的角度展开新课的讲解。
总之,小学信息技术课程通过教学引导,促使小学生展开积极化的信息实践,在教育中更多地起到打基础的作用,使学生能够更加适应时代与社会的发展。进而,在信息化观念的巩固下,能够进一步发展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对未来信息网络的充分认知。通过信息技术课堂向学生传授自主学习的概念和方法,还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运用能力。当然,当前的信息技术教学需要更多地着眼于学生对知识的适应性,在融入新时代教育理念的过程中转变教学方式,提高小学生的信息化素养,促进其在操作性强、自主性高的信息学习中获得更为全面的能力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