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如何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022-05-30许华珍
许华珍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凝聚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智慧,代表着我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对小学生进行中华传统文化的渗透教育是国家和社会的要求和期待,也是帮助小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审美能力的重要手段。在小学校园内开展传统文化教育需要一定的载体,综合实践活动便是在小学校园内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手段。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项具有开放性、需要手脑结合的自主探究活动,活动过程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合作意识以及独立思考能力等。本文将对开展传统文化的意义及具体措施进行简单讨论。
一、在小学校园内弘扬传统文化的意义
(一)有利于传统文化继承发扬
近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国内外文化交流变得频繁,许多西方节日受到年轻人的追捧,而部分传统节日却被逐渐遗忘。许多学生对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缺乏了解,没有认识到其中的情感和趣味。比如元宵节除了吃汤圆之外,很少有学生真正接触元宵花灯与猜灯谜活动,丧失了与传统文化接触的機会。在这种背景下,小学校园内开展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接触和了解传统文化与传统习俗,培养相关兴趣。
(二)有利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
少年强则中国强,学生的综合素养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小学生正处于道德情操和世界观念的形成期,正确的观念教育对他们的成长尤为重要。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可以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方位发展,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加入传统文化元素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促进学生对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与爱国理念。总的来说,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弘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大有裨益。
二、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弘扬传统文化的措施
(一)在传统节日中领悟发扬
传统文化的渗透教育可以利用小学生对于节日和活动的喜爱心理进行。这样可以贴近学生生活营造情感氛围,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传统节日的意义,充分引起学生兴趣。在实际教学教程中,教师既可以选择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重大节日进行重点教学,也可以对于花朝节、二月二龙抬头等“小众节日”进行简单地引导认知。
1. 从春节中感受年的味道
春节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是年与年的交替,象征着人们对未来的向往和期待,对于小学生而言更是一个值得期盼的快乐节日。因此,春节就成为了弘扬传统文化的综合实践活动首选。由于春节习俗十分多样,活动类型也有多种选择,比如写春联福字、剪窗花、包红包等。教师可以在寒假之前为学生布置相关的实践活动。以春联为例,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收集整理一定数量的对联,并按照不同标准进行评选。也可以要求学生为自己的房间或者家庭设计一副春联。开学后再进行相关的展示评论环节。以包红包为例,可以先教授学生如何利用红纸和胶棒等工具制作红包,为学生介绍具有各种吉祥意义的意象比如石榴、生肖、鱼等,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采用绘画、粘贴的方式装饰红包,制作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红包。
在如上举例的相关实践活动中,可以提升学生的节日参与度,培养动手能力、书写能力,提升审美水平与鉴赏能力。
2. 从端午节感受文人情怀
相传战国时期的著名诗人屈原报国无门,在五月五日跳入汨罗江自尽。后人就选在端午节时分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随着历史的发展,端午节的文化内涵日益提升,风俗习惯丰富多彩,逐渐成为我国最具文化色彩的节日之一。端午节的风俗十分丰富,比如吃粽子、赛龙舟、喝雄黄酒、插菖蒲、栓五彩丝等等。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可以选择较为容易体验的作文写作、编五彩丝等作为实践活动内容。如果进行写作活动,教师可以在端午节放假前要求学生对端午节和屈原进行了解,包括但不限于端午节的由来、风俗习惯、地域差异、屈原的生平贡献等。之后以“我的端午节”或“我心中的屈原”为题进行写作。如果进行编五彩丝的实践活动,教师需要教给学生五彩丝的制作方法和所代表的含义,帮助学生了解这一风俗习惯。以上写作和手工的综合实践活动能够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动手能力,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趣味和内涵,通过对屈原的了解,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3. 在中秋节领悟诗歌精髓
中秋节源自人们对月亮的崇拜,随着时代发展逐渐演化为秋季习俗的综合,代表着对故乡及亲人的思念,由于古人总在中秋时节作诗表达情感,中秋节也可以被称为最有诗意的节日。无论哪个朝代都有许多中秋时节想念亲人、对月吟唱的优美诗篇。以中秋节为主题进行综合实践活动时,教师可以通过组织诗歌朗诵活动帮助学生了解中秋节所蕴含的情感。教师可以首先教给学生一些简单的朗诵技巧,然后将学生进行分组,由各个小组进行与中秋节相关的诗歌收集,在收集完成后再选出1~2首诗进行朗诵练习,最终在课堂上进行朗诵比赛。通过对相关诗歌的收集和朗诵,可以让学生逐渐体会到中秋节所包含的对团圆的期待和对家人的珍视。在此过程中也能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以及朗诵能力,以比赛的形式进行活动也能激发学生的好胜心,引领学生热爱家庭、热爱诗歌、热爱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4. “小众节日”也有许多乐趣
目前人们对于传统节日的重视远远不够,许多传统节日逐渐被人遗忘。教师可以挖掘其中部分有乐趣容易受到学生喜爱的传统节日进行简单的综合活动。比如花朝节,花朝节是指中国百花的生日,也称“花神节”,有“踏青”“赏红”的传统。教师可以在花朝节组织学生将五色彩纸剪成各种形状,粘贴到花枝上,并进行欣赏,体会“赏红”的乐趣。再比如二月二龙抬头,这天相传是文昌诞辰,有孩童开笔写字的习俗,可以在这天带领学生进行书法写作。这些中华传统节日与中华传统文化密切相关,教师可以结合课堂所学知识,设计主题鲜明、传统文化氛围浓厚的综合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了解中华传统文化并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
(二)在识文断字中发现继承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是中华文化智慧的结晶,它的发明过程及演变过程也是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汉字也是每个学生的必修课。小学生正处在汉字的初级学习阶段,通过相关的汉字学习欣赏写作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汉字,在汉字中感受中华传统文化。
1. 学会认识汉字
在识字活动中,结合小学生的认知程度和实际教学的需要,教师可以以举例的方式进行简单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并从中学习到传统文化。在进行字的选择时,可以尽量选择具有引申含义的字,比如“学”“悟”“人”等,方便结合传统文化与课堂引申讲解。以“学”字举例,教师可以首先通过多媒体演示出“学”字从甲骨文、小篆、隶书等最终演化为简体字的历程。之后针对字形进行讲解,在汉隶“學”中,可以将其拆分为四部分,分别是两边的两只“手”代表帮助提携;中间的“爻”代表物象变化知识无穷;下面的秃宝盖代表房屋,可引申为学校;最下的“子”代表有德行者,可引申为教师。在分析字形后,教师便可以结合传统文化为学生讲解其中的内涵,每个人从出生开始便开始了无止境的学习,从穿衣吃饭到读书写字,都是在不断地求知。但在传统认知之中,这些是初级学问,即为“小学”。在掌握“小学”之后,继续进行对“道”“德”的不断追求,逐渐成为有德行者,才是“大学之道”。
这个方法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汉字,从汉字的背后体会到古人创造、改进汉字的智慧,并从汉字之中领悟到中华民族的传统思想文化。
2. 学会书写汉字
汉字的书写是一件庄重肅穆的事,书法更是君子六艺其中的一项。古人认为文字的书写能力是一项十分重要的人才考核标准,书法也是克己修身的一个重要课题。进行书法相关综合活动时,教师应该首先引领学生认识到书写汉字是一件严肃的事情,就像为人处事一样,应该认真对待,不能轻视潦草。第二步是教学生正确的书写姿势,应该头顶天、脚着地、腰身平直挺拔、两肩平齐、手眼一致,象征着我国古代文人学者对于知识与人生“端正”的追求。第三步是教学生正确的握笔姿势,根据毛笔书法与硬笔书法的不同选择进行不同握笔方式的教学,无论哪种方法都追求虚心正义,专注认真。最后才是正式的书写,书写过程也要注意字就像人一样,要顶天立地,横平竖直。
另外,无论是书写态度、写作姿态与握笔姿势,都是需要学生进行长期保持的,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也应该加以注意并及时纠正。
3. 在诗词歌赋中感悟历史
诗歌一直是一种表达情感的载体,我国古代流传下来大量的诗词歌赋供后人欣赏学习。学习古诗词,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利于学生提升审美水平,汲取中华民族的优秀精神,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小学的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可以引领学生进行不同形式的古诗学习,加深对传统文化的学习。比如古诗朗诵比赛、为古诗配画、以古诗为基础扩写作文等。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在诗词歌赋中领悟传统文化,学校也可以将上课铃声换成古诗改编的歌曲或者古诗朗诵作品,按照固定周期进行轮换,将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渗透进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去。
4. 在传统服饰中感受变迁
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随着朝代的兴替与历史变迁,传统服饰也多种多样。近年来,随着汉服文化的兴起,传统服饰重新进入到人们的视野当中。教师可以利用传统服饰开展相关的综合实践活动,比如设定传统服饰日,在这一天学生可以穿着传统服饰进入校园。教师可以根据其穿着进行朝代分类,依次讲解各朝代服装的特点以及设计含义,并引申出相关的传统文化知识。教师也要提前准备各类服饰的图片及相关资料,避免空缺。在对传统服饰的了解过程中,让学生认识到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体现在衣食住行各个方面的,生活中随处可见。
5. 在身体力行中体会情感
上文举例的各种综合实践活动,其活动场地大多是在课堂及家庭,实际上小学校园内的传统文化教育还可以走出教室,来到户外,通过体育活动将一些国学作品带入校园。学校可以用《三字经》《弟子规》等进行体操编排,带领学生在体育课学习,还可以举行国学操比赛等活动。这类户外实践活动既能使学生增加室外活动强身健体,又能使他们在此过程中学习经典国学作品。
小学阶段是学生塑造自己的价值取向与行为标准的重要阶段,在此阶段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对小学生进行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相关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明确目标和创新精神,注重对学生兴趣的培养,用多种方法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并将传统文化的学习渗透进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去,通过潜移默化地影响,培养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