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媒介艺术融入高校美育的价值与实践路径探究
2022-05-30李宴美
摘要:新文科打破了传统文科教学思维,融入了更多的创新理念,基于融合、协同、共享,推进多学科交叉,实现了深层次结合,促进了传统文科的更新与升级。在新文科教育背景下,高校美育逐渐转变教育观念,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并且将跨媒介艺术这一实践性较强的艺术形式融入高校美育中,在相互融通、互相整合与交互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促进学生审美水平和人文素养的提升。文章在分析跨媒介艺术技术性、实验性、参与性特征的基础上,重点探究跨媒介艺术融入高校美育的价值,进而站在美育通识课程、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式三个层面提出针对性的实践建议,以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跨媒介艺术;高校美育;价值;实践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2)11-0-03
0 引言
新文科改革中,跨专业、跨学科、相互交融是关键内容,目前很多高校积极调整美育、人文艺术类通识课程教学体系的目的在于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但是当前高校美育以公共选修课为主,也会开展一系列艺术讲座、展演等,课程开设中会根据艺术门类的不同,会区别对待人文艺术、美育选修课、通识课,这也使学生对美育课程满意度较低,对艺术和美的认识不够深刻,教学效果并不理想。所以在此背景下,跨媒介艺术逐渐融入高校美育中,促进学生感知的拓展,在自主思考、参与中激发创作灵感,获得更多的艺术知识及能力,这样更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审美素养。本文将研究的重点放在跨媒介艺术融入高校美育的价值和实践路径层面,旨在为增强高校美育教学的实效性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1 跨媒介艺术特征
1.1 技术性
现代艺术在技术层面以艺术与技术结合为核心,技术创新激发了艺术活力,引领艺术家探索新理念、新方法。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代表是电影艺术,充分展示了新技术融入影像中带来的视听效果。1895年首部电影问世,之后由黑白、有声、彩色、胶片转变为现代的数字化电影,紧接着便是虚拟现实技术给予受众的丰富体验和新鲜感,3D、4D电影兴起,从24帧发展到现在的120帧。电影技术的快速发展对电影艺术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电影、电视中绿幕抠图技术广泛使用,5D电影、IMAX巨幕、中国巨幕均是技术创新的具体体现,对受众的观影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电影科技的进步也使受众对电影的展示方式产生了全新的认识,虚拟现实技术的运用为艺术发展提供了动力,以技术媒介为依托的艺术形式呈现出强大的发展潜力。换言之,现代艺术与技术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艺术表现中,技术成了重要的表现工具。现代社会,艺术发展中对新技术的运用是最显著的特点,科技进步也在很大程度上推进了艺术创新、创作的升级改造[1]。
1.2 实验性
西方以及后现代艺术给当代艺术带来了较大的影响,抨击着艺术理念以及实验创作,实验理念的产生推进了自我批评,同时也打破了传统意识,艺术实验中跨媒介、新媒介成为重要形式之一。跨媒介艺术强调的是创作的前卫性、研究性与实验性。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新时代,新理念、新媒介广泛应用及传播,越来越多的艺术家选择实验,将新媒介融入创作中,以拓展艺术形式。实验的本质在于测试科学理论、假设,不仅能充分体现艺术家自身的艺术理念,而且能表明艺术家的艺术立场。艺术实验的内容、形式、语言、媒介、展览、陈列等均是研究的重点。在当代艺术价值判定中,艺术是否具有实验性是非常重要的衡量标准。时代不同,观点和表达形式也会不同。实验性体现的是艺术家创作和时代之间存在的关联,在艺术转型中,开拓性、先进性的实验态度是重要的助推器。人們的思维和认知受到现代艺术的影响也变得日益多元化,而新媒介、新技术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推进了艺术创新,目的就是满足人们多元化的需求[2]。
1.3 参与性
跨媒体艺术集视觉、听觉、触觉、知觉、情感于一体,互动性更强,体验更加丰富,并且逐渐深入现代艺术领域。跨媒体艺术的参与性不只是“看”艺术,而是全面感知和体验艺术,主要包括视觉型、体验型、社交型三大互动形式。不管哪种形式,均能够获得较好的互动效果。其中,视觉型互动艺术的参与性特点最为明显,受众借助语言、触摸、手势、按钮、遥控器实现和艺术作品间的互动,通过屏幕实现行为反馈。例如森纳普创作的《蒲公英》,借助交互装置将种子吹散,采用红外摄像机捕捉热源,利用软件构建互动行为,强化受众的参与感。体验型互动艺术基于人机交互,作品参与时利用传感器捕捉语言、眼神、表情、味觉、触觉等,在灯光、音响、动画中实现互动,受众既能够参与进来,还可以有立体观影之感。社交型互动艺术基于分享、传达、交流,主要借助数字媒体使受众与作品间形成互动关系,运用远程遥控技术,受众通过电子屏幕便能够看到人物形象,或者自行转变画面风格。
2 跨媒介艺术融入高校美育的价值
2.1 促进艺术教育的跨学科性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手机出现,知识碎片化、大数据的应用改变了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师生关系也发生了变化。网络经济时代,艺术、技术、传媒跨学科创新融合模式得到了广泛应用。跨媒介艺术在高校美育中的渗透,为艺术教育跨学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促进了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和知识面的拓展,越来越多的学校大力支持学生考取双学位,致力于帮助学生提升合作能力,打开创新视野。跨媒介艺术融入高校美育不仅促进了艺术教育跨学科发展,也为艺术专业学生的创作提供了新思路、新视野;在增强艺术独创性的同时,给予师生更多交流创作的空间,明确了艺术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实现了各学科融合,为美育提供了更多资源与方法,非常有利于艺术类学生的创新发展。
2.2 新媒介与当代艺术审美的融合
艺术变革随着科技发展而变化,改变了审美标准,对生活的态度也发生了变化。当代艺术审美态度强调的是泛化,打破艺术与生活的界限,美并非艺术舞台的主要角色,跨媒介艺术以实物呈现,有可能是生活中不起眼的垃圾,也有可能是被人们忽视或者是认为“丑陋”的事物,这些均可视为媒介[3]。对于“美”并没有一个标准答案,当代艺术创作的平台更加广阔,基于受众审美需求,逐渐走向生活化,进入大众视野。
当代艺术以个人艺术、主观情感表达为主,体现的是艺术家的生活态度、社会立场,一般情况下展示的观点是多样化、开放性的,给予受众直观感受,无须深思,可直接参与,打破了单一的传统视觉体验模式。艺术是社会文化的重要体现,借助跨媒介形式中的多重感受与体验全方位审视作品,实现了新媒介与当代艺术审美的融合,强调的是个体生活真实体验,构建自由、开放式的交流平台,形成易于学生理解的对话语境,艺术作品通过媒介实现跨界,进而与不同现实背景下的学生高质量地沟通。
2.3 拓展媒介的运用与创作领域
在当代艺术中,新媒体呈现出多样化的面貌,俨然成了具备综合性、跨学科性的特殊媒介,基于电子、光学媒介打造成为具备较强综合性、互动性的艺术媒介。在艺术思维和现代科技结合下衍生了新媒体艺术,涉及多学科协作和学习。高校美育领域的新媒体包含文字、图像、语言、音频、影视等,同时涉及艺术、数学、生物、信息学等多门学科。艺术创作者拓展创作理念,行为本身均属于创新实验。例如安迪·沃霍尔创作的作品便触及了照片、木材、金箔等多种材料媒介,还运用了丝网印刷、拓印、投影等不同的技术手段,借助复制的形式完成作品创作,此外,还涵盖了音乐、文学、电影、作曲、设计等领域,媒介跨度较大。他不仅是一名艺术家,而且是一名音乐人、制作人[4]。
除此之外,跨媒介艺术融入高校美育中也体现在艺术作品设计层面。设计是艺术与科技结合的产物,思维方式独特,感性与理性思维结合,在艺术思想、情感表达元素的基础上完成理性化处理。而新媒体在跨媒介艺术与设计间发挥的是纽带作用,艺术家可以以此为平台设计出更具美感的作品。
2.4 满足现代沟通方式和传播方式的需要
现代社会追求的是创新性,而跨媒介艺术与高校美育的融合站在独特的视角下,充分展示了一种新鲜感、前卫魅力,不仅实现了创作领域的拓展,而且传播方法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媒介就是信息,这一观点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的认可。跨媒介艺术采用新技术手段构建了新沟通模式和新传播环境,改变了交流的方式,影响了学生的思维模式。媒介不仅仅是艺术载体,而且是一种资源与内容,对艺术作品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数字化时代,跨媒介艺术以科学技术为依托推进了文化发展,给高校美育实践带来了较大的影响,改变了传播渠道与交流平台;而科学技术快速发展改变了生活方式,同时为跨媒介艺术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打破了传统美育传播、沟通的模式,拉近了作品与生活的距离。跨媒介艺术的融入也使艺术家与学生间的关系更加紧密,对美的认识更加深刻,更愿意亲近艺术。所以,跨媒介艺术融入高校美育中,能够满足现代沟通和传播方式的需求,符合现代学生对美育信息、内容的接收要求。
3 跨媒介艺术融入高校美育的实践路径
3.1 打造跨媒介艺术美育通识课程
在高校通识教育中,美育课程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要站在全局视角,结合学科特点,由原来的分科式艺术课程逐渐向学生审美素养提高、跨媒介艺术美育通识课程转变。艺术是对形象的探究,更是表达观点的重要媒介,由于艺术具备深层次内涵,所以其具备综合性较强的特点。目前多元化媒体融合发展,艺术形态也趋于多样化,艺术课综合化发展是必然趋势,所以课程内容及方法要打破传统理念、模式、分科体系。在当代艺术学科中应该拓展内容,将新艺术形态融入其中,向人文、自然学科演变,基于艺术以外的领域来更好地理解艺术与世界间的关联性。
美育课程中,主题式跨媒介艺术实践活动的开展是非常好的方法,基于学生的现实生活,精心设计主题活动,这不仅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能与跨媒介艺术更好地融合。在学习同一主题时,学生可以结合自身学科背景、经验选择多种媒介表达方式,教师可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跨媒介艺术创作思路、方法,根据学习内容诚邀校外专业的艺术创作者、媒介技术人员一起参与到课程构建中[5]。
与媒介形式选择相比,主题式跨媒介艺术课的侧重点在于整个艺术实践全过程,也就是注意到问题的提出、精心设计项目、解决问题、完成项目整个过程的衔接性。学生作为主体,可借助小组间的协作出色地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教师精心设计课程,在教学中给予学生技术指导,同时为学生打造课内课外相结合的实验場地,在项目跟踪调查中适度参与,及时发现问题并作出调整,在保证学生安全的前提下完成项目计划。
3.2 突出学生主体,精选教学内容
跨媒介艺术在与高校美育的融合中,各个教学环节不能局限于概念的讲解与传授,这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不够真实与生动。所以跨媒介艺术教学要基于多感官体验,以学生认知、情感为基础,拓展实践领域,在内容方面要在突出传统艺术形式优势的同时,尝试融入新理念、新方法。由学生根据教学主题自主选择与其相关的资料、媒介完成创作,如摄影、杂志、黏土等。整个过程中,教师要合理安排教学内容,鼓励学生积极运用多种物质及材料进行创作,并且引导学生找到与主题内容相匹配的艺术媒介,通过实践以及深度融合,增强学生的成就感和获得感。
3.3 采用基于体验与动态交互的教学方式
高校美育并不仅是要求学生掌握相关的艺术知识或者技能,将其培养成专业的艺术创作者,重点在于使学生在参与艺术创作时能够充分体验到艺术带来的美感,由衷地喜欢这门艺术,在拓展视野的同时,提升审美水平和人文素养。跨媒介艺术强调的是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艺术活动中,达到深度学习的目的。所以高校要进一步明确教学目标,突出创造能力的培养,在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热情的同时,使他们对开展跨媒介艺术活动的意义有更深层次的理解[6]。另外,实践与课堂教学要紧密相连,通过小组间的高效合作,引导学生通过真实的交互主动观察、自主思考,将自身对跨媒介的认识,结合学习经验更好地融入学习过程中,在交流、沟通以及互动中不断进步,增强审美能力,提升人文素养。
4 结语
新文科建设的步伐日益加快,为高校美育体系优化、创新、改进提供了新的思路,在切实增强国家软实力、实现文化繁荣目标方面发挥了促进作用。跨媒介艺术融入高校美育中,拉近了学生与作品间的距离,使学生在观赏作品时能够获得更加丰富的体验。较强的互动性,以及新技术手段的应用,使作品的交互性更强,促进了学生审美多元化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佳佳.媒介素养教育与跨媒介艺术实践的融合路径探索[J].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22,20(3):105-110.
[2] 邵雯艳.戏曲电影作为“跨媒介”艺术类型的认知反思与实践思考[J].电影艺术,2022(5):54-59.
[3] 何成洲.跨媒介艺术研究[J].艺术管理(中英文),2022(1):10-13.
[4] 赵奎英.当代跨媒介艺术的复杂共感知与具身空时性[J].文艺研究,2021(8):17-28.
[5] 李健.跨媒介艺术研究的基本问题及其知识学建构[J].中国比较文学,2021(1):26-42.
[6] 刘毅.灵韵消散之后:艺术生产与审美经验的跨媒介重建[J].南京社会科学,2020(12):125-132,148.
作者简介:李宴美(1982—),女,山东曲阜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