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普惠金融对就业水平的影响研究
2022-05-30李婷吕琳琳余晓秋
李婷 吕琳琳 余晓秋
摘要:如今数字技术与普惠金融融合发展是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目前我国尚缺乏数字普惠金融对就业影响的系统性研究。本文结合现有研究和相关理论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能促进数字化创新创业,但其发展受限,对不发达、偏远地区影响程度不深,个人信息安全存在隐患。据此提出如下对策建议:继续大力推进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加强并优化金融资源在各地区的合理配置结构,规范数字普惠金融市场相关法律法规,注重个人信息安全。
关键词:数字金融;就业;普惠金融
中图分类号:F24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2.24.040
0引言
隨着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改革开放的浪潮涌动至今,中国共产党坚持不懈带领中华人民大踏步赶上新时代。经历了科教兴国,创新驱动发展等一系列强国战略,中国始终在前进。然而在一系列先进且高效的战略下,不仅展现出欣欣向荣的面貌,也存在许多不可忽视的隐患。
我国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公布,如图1可知,我国人口平均年龄为38.8岁,16-59岁劳动年龄人口为8.8亿人。与2010年相比,16-59岁劳动年龄人口减少4000多万人,但劳动力资源仍然充足。我国因是人口大国的原因,劳动力始终充沛,在过去五年就业率一直达到了较好的水平。但随着教育质量的提高,科教人才辈出,导致大部分企业出现人才供不应求,而劳动力却供大于求的情况。截至2021年就业率可比,其概率比2019年降低了11个百分点。
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我国各方面经济欲求不振,国内需求提高但质量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且因为全国教育水平的提高,劳动力已出现供大于求的情况。加上全球金融风暴的愈演愈烈已使超过半数的企业蒙受损失,我国经济也受到严重影响,劳动力就业的形式更加不容乐观。在劳动力供求总量基本相当的情况下,劳动力供给出现不匹配现象,就业的结构性矛盾愈发严重,劳动者难以实现就业的同时,部分企业出现“招工难”问题,而这也将是我国近些年会持续存在的问题。与此同时,产业结构的转型必然带来大批失业人员,而这批失业人员的素质及能力等问题并未达到新兴产业生产技术等质量的相关标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升级必然伴随着长期性的失业问题,如何解决好这些问题是学术界不容忽视的重要课题。
1数字普惠金融与就业现状
当今社会,数字技术与普惠金融的紧密结合一直是金融界关注的焦点和首要关键。在2016年9月召开的G20杭州峰会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表示,“发展普惠金融、鼓励青年创业等方式,减少全球发展不平等和不平衡,使各国人民共享世界经济增长成果”。会议通过了中国政府倡导并采纳的《G20数字普惠金融高级原则》。顶级指南包括八项原则,包括使用数字技术促进金融发展,以及66条实用技巧。相应地,世界各国将鼓励建立以金融科技为主导的金融发展新模式,推动金融发展迈上新台阶。
数字金融的就业对于每个具有不同特点的公司来说都是不同的,而数字金融对中小微企业的就业创造产生了重大影响。根据资金来源,中小微企业可能资金不足,增加了资金包容性,影响了中小企业的发展,通过增加金融包容性,数字资金降低了融资成本和审计标准,并简化了贷款要求。依赖使这些中小微企业可按时获得金融服务,提高生活水平并增加公共就业。就国有单位和企业而言,由于政府担保明确,通过传统金融体系获得金融服务的难度远低于中小微企业,因此数字货币具有促进就业的作用。对宏观经济发展影响大,如果数字货币直接支持中小微企业,这种微小的影响具有鼓励对中小企业和小企业主使用直接数字金融支持的效果。
一方面,我国数字经济的总量占GDP的比重不断增大,如图2的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建设、信息技术创新能力不断加强,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数字经济发展呈现出明显的地区差异,而且这一差距有不断扩大趋势。另一方面,如图3所示,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第三产业数字化发展水平和数字化程度明显高于第一、第二产业。产业数字化带来的就业机会大幅增大,创造了大量新的就业岗位。同时,数字技术的使用让企业的生产效率提高,提高劳动者收入,增加产品市场需求,从而使得企业的劳动力需求增加。
数字金融帮助农民提供了更多金融服务的机会。通过财政援助,农民可以扩大信息来源,获取更多信息,加强社会信任与合作,激发创业热情,促进创业,提高经营业绩。数字金融通过简化小微创业者的财务约束,提供广泛的商业融资来源。创业成功也提高了收入水平,农民积极参与商业转型也对乡村振兴战略至关重要。增加数字金融覆盖程度和数字支付将显著降低交易成本,弥补了对小微企业和金融不发达地区的金融支持不足,金融服务的普及,也促进电商等产生新的商业机会。
2机遇和影响
2.1机遇
(1)政策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为鼓励数字金融发展,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工信部部长明确建议加快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5G、数据中心、互联网、基础软件等数字基础设施的引领作用,并推动出台一整套财税政策。一系列货币和税收补贴政策使经济参与者能够享受到普惠的数字金融。
(2)互联网技术的持续采用加速了数字革命。互联网技术的进步为经济增长提供了新的动力、新的金融业态和模式层出不穷。
(3)服务可用性。传统金融涉及的收入金额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存在业务流程复杂、效率不高等弊端,同时由于用户信息及时更新导致业务运营停滞,获得金融服务的难度正在急剧增加。借助新的互联网技术,数字普惠金融可以随时随地开展业务,及时更新信息,为消费者提供更实用的服务,让长尾人群也能及时获得金融服务。
(4)本钱可负担性。目前,金融服务商可以利用数字技术识别业务自动化和处理,减少信息不对称,提高金融交易效率,降低金融服务成本。另一方面,金融服务客户无需到线下门店经营业务,借助线上服务随时随地开展业务,大大降低了不必要的成本。
(5)在数字金融中利用区块链技术,可以更好地实现去中心化的效果,通过分布式记账和合规机制扩展数字金融管理体系。引入区块链技术后,数字金融的发展必将进一步转变,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比如现在比较受关注的比特币,对独立币种的影响力更强,体现了一定程度的权力配置,所以未来需要更多的关注。
2.2影响
区块链技术在数字金融领域的充分运用确实展现了明显的好处,并成为未来发展的重要因素,但随着我们在数字金融领域的发展,我们将迎接挑战,并努力适应更多的挑战。应用并推广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基于未来区块链技术在数字货币中的分布和普及情况,应考虑以下因素:
(1)数字金融的出现极大地增加了许多企业的就业,但不是全部。从产业角度來看,重点业务相关业务的就业人数因数字金融的发展而大幅下降,在第二产业相关行业中,数字金融就业结果对建设和建设产生了负面影响。就业对生产的影响并不大,对于高等教育行业的附属企业来说,普惠数字金融在促进就业方面发挥着广泛的重要作用。虽然在逐年下降,但生产总成本之所以逐年上升,可能是因为第一、二大产业中的一些产业已经实现了数字化转型的效果。生产的其他方面,如信息投入和资本投入,提高了投入劳动的生产率。因此,它提高了产品的效率。尽管数字金融的发展严重阻碍了一、二产业的就业,但它极大地促进了第三产业的就业,特别是与数字包容性直接相关的金融和电信行业,从而增加了高等教育行业的就业机会。改善公共就业环境。
(2)未来区块链技术在数字金融领域的应用应注意法律法规的完善,并尝试在这些新情况下构建适当的法律框架,为其实施创造更强的约束和指引。避免在区块链技术使用过程中因违法违规造成不必要的问题。时代的规章制度的制定应尽量在采用区块链技术之前进行,以避免在这方面出现严重滞后的问题。例如,在对数字金融的使用进行适当的监管实践方面,我们必须依靠法律手段减少区块链技术,并着力于明确现有的风险因素和犯罪行为,以产生强有力的积极成果。当然,从政策的角度来看,大力支持区块链技术的使用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必须竭尽全力保持适当的自由氛围,避免进一步对抗。
(3)数字金融领域的推广和普及也应该着眼于技术层面的创新和发展数字货币的使用现在已经显示出实实在在的好处,但也存在着不一致的地方,尤其是在制度上。其他差异应该是一个主要关注点,我们应该加强对数字金融的研究,并与银行机构和其他金融机构合作,更好地发展数字货币,避免技术不兼容的问题。当然,在技术开发和发展的过程中,往往需要注重对兼容技术的喜爱和推广,而数字金融领域称职的专业人士应该注重对区块链技术的更深层次的理解和认识。加强公众意识和宣传力度,特别是在相关风险问题上,最终形成强大的安全保障,切实保障各方权益。
3结论及建议
数字金融的加速发展,使得数字普惠金融的受到广泛关注。本文通过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就业的影响,主要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要深刻认识数字普惠金融将对我国就业市场产生巨大影响。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大众广泛使用数字金融,数字金融需求大幅增长,传统就业方式受到冲击,数字金融相关就业市场迅速发展。这将极大促进数字化创新创业,提高劳动效率,为大众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第二,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对如农村地区、西部地区和低教育程度群众等一些弱势群体的就业影响大。但与城市相比,数字普惠金融对不发达、偏远、农村地区的影响程度并不深,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有限,难以服务这些地区,对就业的促进效果不好。
第三,互联网、大数据、5G和云计算等高新技术支撑着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这使得数字普惠金融能够突破地域的限制,减少社会交易成本,以实现各个地区不同群体对数字金融服务的需求。但值得注意的是由此可能会出现市场不规范、个人隐私泄露、信用数据等安全问题。
为了使数字普惠金融更好地作用于经济发展,增强区域发展的协调性和平衡性,进而促进就业。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从分析得出,数字普惠金融对就业的促进效果显著。为此政府应该继续推进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扩大其覆盖广度和使用深度,完善有关数字普惠金融的各个方面,拓宽居民劳动就业范围,逐渐丰富和完善数字普惠金融市场的就业机制,解决传统金融和数字普惠金融难融合问题,促进传统金融与数字普惠金融融合发展,使得其真正地实现普惠价值,更好地满足大众对金融的需求。
第二,政府应该加强对金融资源在各地区的合理引导和配置,加大支持发展数字普惠金融力度,扩大数字金融系统的服务人群,完善不发达地区数字普惠金融设施建设,改善地区发展不平衡,推进农村群体的就业帮扶政策,使不发达地区居民能够享受基本数字普惠金融服务,有助于农村居民就业,缓解就业资源不足,使更多就业者能通过数字普惠金融成功就业。
第三,政府应该开拓和完善数字普惠金融的各项功能,提高数字普惠金融服务的可得性,促进数字化和金融良性融合健康发展,为大众营造有利的数字普惠金融环境,使得其实现真正的普惠价值。同时对数字金融市场进行严格的风险防控,加快制定并完善涉及数字金融相关法律法规,建立数字金融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监管模式,还要高度重视个人信息安全。
同时,我们由分析得出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可以明显增强企业创新创业积极性,其为不发达地区、农村地区的企业创新创业活动优化信贷资源配置,解决了融资难、信贷困难等问题,在缩小地区差距、增加信贷供给方面起到一定促进作用,缓解了传统金融覆盖不足的不发达地区、农村地区的企业创业就业问题。此外,受教育程度高低也将影响数字金融就业。政府应加强对农村地区、偏远地区居民的数字化金融教育,加大农村地区、偏远地区的教育政策力度,提高其数字金融素养,加大公共教育支出,优化数字金融相关专业结构,促进各地区教育公平,为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培养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李晓波.面向家庭的生理参数监护系统研究与设计[D].天津:天津工业大学,2016.
[2]李浩东,林江,刘川菡,等.RCEP达成背景下的包容性区域合作研究[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49(02):35-41.
[3]龚六堂.数字经济就业的特征、影响及应对策略[J].国家治理,2021,(23):29-35.
[4]粟麟,杨伟明.数字金融:发展现状、未来趋势与监管启示[J].北方金融,2021,(06):8-12.
[5]周才云,邓阳.数字普惠金融对城乡居民收入的异质性影响[J/OL].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12[2022-04-09].
[6]冉光和,唐滔.数字普惠金融对社会就业的影响——基于企业性质和行业的异质性考察[J].改革,2021,(11):104-117.
[7]满绪志.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村居民收入的影响研究[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2021.
[8]方观富,许嘉怡.数字普惠金融促进居民就业吗——来自中国家庭跟踪调查的证据[J].金融经济学研究,2020,35(02):75-86.
[9]肖远飞,张柯扬.数字普惠金融对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基于省级面板数据[J].武汉金融,2020,(11):61-68.
[10]李爱勤,胡群.影响我国数字内容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研究[J].现代情报,2010,30(10):6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