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事求是思想理论意义、实践意义及现实意义探讨

2022-05-30张嘉诚

现代商贸工业 2022年24期
关键词:毛泽东思想实事求是

摘要:实事求是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是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在具体工作中的实际体现,是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的重要理论结晶,是用于指导实践并是百年党的发展过程中被实际工作所证明的正确的思想。坚持实事求是思想,始终坚持实事求是思想在日常工作实践中的重要地位,对于当今时代条件下全面进行社会主义事业伟大建设具有跨时代的意义。为了进一步研究实事求是思想的实质内涵,本文将从理论意义、实践意义和现实意义等三个方面对其进行深入剖析。

关键词:实事求是;毛泽东思想;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百年党史

中图分类号:D9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2.24.003

回望党的历史,中国共产党人经历了一个长期的探索过程,才认识和完善了实事求是的思想。1938年10月,毛泽东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政治报告中,首次使用了“实事求是”一词。在革命和实践的过程中,毛泽东同志在不同时期,多个地点对实事求是思想的内容进行了阐释和补充,使实事求是的思想逐步完善。1978年9月邓小平在东北考察时指出,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点就是实事求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结合新的时代特征,结合国际国内环境的变化,在多个场合都对实事求是思想进行了全方位、深层次的阐述并强调了在新的条件下坚持实事求是的重要意义,“坚持实事求是,就要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不只是思想方法问题,也是党性强不强问题。”

1实事求是思想的理论意义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具体体现。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或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与其他派别的理论家、哲学家根本区分开来的重要标志。一定程度上说来,看一个人是不是马克思主义者,就看他了不了解实践在其理论体系的重要性。正如马克思所说的“哲学家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主义哲学既看到了理论对于实践的重要意义,即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人们的日常工作实践只有接受正确的、科学的理论指导才能取得预期的结果,又看到了“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即实践在人们日常生产生活中、人们革命斗争中,总而言之一句话:随着时代的变化与环境的改变,实践在人们生存发展,生老病死的全部历史进程中,起到不可磨灭的决定性作用。在指导人们争取自己权力的斗争中,在指导革命运动实践过程中,在将理论同实际联系起来的过程中,马克思、恩格斯始终坚持以这一基本实践观点为基础。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的本身特质在很大程度上要求中国共产党人,既不能僵化理论范畴,又要根据时代与实践的发展,不断增强其思想本质的精神内核,根据现实情况的需要不断拓展思想内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典范。实事求是一词是中国自古就有的词,近代以来,根据革命与现实的需要,毛泽东同志创造性地用旧的形式表现了新的内容,赋予了其崭新的理论内涵。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具体实践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人高度重视将马克思主义的鲜明实践性同中国具体实际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立足于中国大地,根植于从中国传统文化的滋养,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理论所具有的实践精神凝练地表述为“实事求是”,经过这百年艰难的发展历程,这一理论法宝所具有的实践精神也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时代的要求而具有了更加丰富的内涵,主要表现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集体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精神内核的不断延伸、不断完善,最终使得这一思想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典范。

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基本指导。如何才能不背离理论的科学原则而正确理解理论精髓、正确运用理论的基本思想去解决中国大地上迫切需要解决的具体的、现实的问题。这不仅是一个任何中国共产党人都不能回避的问题。同时也是一个全体中国共产党人都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恩格斯说过:“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实事求是”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所内含的实践观点的中国化解读、中国化阐释,作为中国民族革命和中国民族斗争实际经验的理论凝结,作为推翻压在中华民族头上三座大山的锐利武器,作为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方法论指导,它的提出,深刻回答了中国共产党在工作、斗争、学习中应秉持何种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实事求是的提出不仅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实践观的深入探索和细致把握,也为解决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时代条件下,中国大地上革命、实践、建设中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提供了基本方法论指导。实事求是思想的确立为中国共产党不断夺取一个又一个伟大的胜利,取得一个又一个辉煌成就播种下了不朽的精神动力。

2实事求是思想的实践意义

第一,实事求是思想是指导中国民族革命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胜利的重要的思想基础。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人、中国共产党革命领袖自党派成立之初就从多方面努力探寻、认真探索马克思主义融入中国实际情况的具体方法与具体策略。探索的道路并不总是一帆风顺。有成功也有失败。1931年爆发的九·一八事变,在多个方面不同程度上对当时的世界形势与国内环境产生了很大的冲击。当时的中国大地上不仅存在着有帝国主义国家间的利益纷争、军阀之间的混战、党派之间的冲突也十分频发。日本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之间的深刻的民族矛盾已经由原来的次要、非主要、不占统治地位、不具有决定性因素的地位逐步上升为中国社会上具有统治地位的主要矛盾。这就使得中国大地上存在着的其他矛盾都不得不居于从属、被支配地位。从客观上就要求着中华民族的全部力量统一起来,一致坚决地对外来势力的野蛮行径进行顽强地、彻底地、不留余力地抵抗。在抗战愈发激烈的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处境也愈发艰难,他们所面临的党内外形势也愈发严峻,危机四伏。就党内而言,一方面有以王明等人自诩“马克思主义的正统解释”,大肆宣传对于马克思主义的错误认识,实质上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理解,他们一手持共产国际的“尚方宝剑”,一手加紧了对党内领导权的争夺,在政治、思想、组织等方面在党内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另一方面,有以张国焘等人为首的分裂主义,企图另立中央,并且党内山头林立,派系纵横,小圈子主义严重,严重干扰了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在党外,不仅日本帝国主义将进攻矛头指向了革命根据地,实行“扫荡”政策,严重威胁了中国共产党的生存,与此同时,以蒋介石为主要代表的国民党反动派与国内其他各種反动势力,不顾全民抗战的民族大义,实质上又实行了“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他们对日本帝国主义军事势力采取消极抵抗策略,却对中国共产党和其所领导的八路军和新四军采取高压态势,不停制造摩擦、制造冲突。面对这等严峻的形势,如何才能与国民党的斗争中,有效地、成功地拯救民族于危难之中成为摆在毛泽东等中共领导人面前的首要课题。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逐渐意识到,面对世界波澜壮阔的革命趋势,面对中国的特殊国情,中国革命将是一个长期而漫长的过程,不能以主观主义、经验主义、教条主义对待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从中国实际出发,要使马克思主义真真切切融入中国广袤的土地上,只有如此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这样来说,不使马克思主义适应中国的国情需要就不能使之成为指导中国革命胜利的有力武器,就不能带领中国人民克服亡国灭种之危机。实事求是思想应运而生。整风运动之后,实事求是思想成为党内同志的高度思想共识,这对于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和顺利进行社会主义探索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二,实事求是思想是我们党改革开放永葆生机活力的思想法宝。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是经历过革命年代战火的洗礼的一代,是对资本主义毒瘤有深刻认识的一代,是参与过社会主义事业的艰难探索的一代,更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集大成者。他们不是对马克思主义僵化、教条化的理解,而是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原则深入细致地把握,运用其基本精髓、基本理念结合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结果用于指导根据不同条件下变化了的客观实际。他们走出了思想迷雾,抓住了紧要时间节点,重新确立了正确的思想路线,于生死存亡之际拯救了中国岌岌可危的社会主义事业。他们深刻地认识到过去那种“战争与革命”世界形势已经逐渐变化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和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时代主题。此后,这一战略判断,在党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都得到坚持和重申,并根据不断变化的国际形势进一步得到丰富和完善。面对难得的世界发展机遇期,面对国家生产力水平不高、人民可支配收入低下、人民思想境界亟待解放的现实国情,邓小平同志鼓励大家促发展,争提高,抓生产,搞建设,努力促进社会生产力水平提高,奋勇增强国家的综合实力,不断满足随着时代变化和环境变化而日益提高的人民的物质需要和人民的精神需要。面对人民心中的存在的思想困惑,他以一个马克思主义者的非凡洞察力,立足于新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创造性地将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联系起来,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赋予了实事求是新的内涵,充分体现了一个铁的认识:任何一种能称之为真理的理论,都具有跨越时代、经久不衰的独特魅力。

第三,实事求是思想是实现新时代党和国家的战略宏图与战略布局的重要依托。经过百年的发展,党所处的国际形势与国内环境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但是党在国家、社会中始终铭记自己所担负的重大的职责与光荣的使命,初心依旧,从未改变。国际方面,霸权主义、强权主义盛行,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政治上不停煽动分裂势力在我国新疆、西藏、台湾、香港等地方进行分裂活动;经济上不停与我国制造摩擦,对我国跨国公司进行各种限制;舆论上扭曲、抹黑我国的国际形象,在各个方面对我国社会民主法治进程所取得的重大成就进行严重诋毁。国内方面经济下滑形势不减,产业结构不合理产能严重过剩,政治风气不好逐渐脱离群众,人民内部存在的矛盾、人民与政府之间的矛盾亟须解决。正当此时,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莫大的政治决心,高超的政治智慧,超前的政治视野,在国际上坚决同敌对势力、国际分裂势力、恐怖主义、霸权主义作斗争,坚持做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坚决为世界和平发展持续保驾护航;在国内严抓意识形态领域建设,加强政治建设,严惩腐败行径,重新树立了廉政节俭、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党以实际行動,在关键历史时期,挽救了党在人民心中的形象。求真务实既是对工作作风的着重强调,也是根据时代变化,给予实事求是思想新的时代内涵。求真,就是要求共产党人要勇于探索真理,善于把握时代潮流变化的规律;务实,则是意味着共产党人要胸怀天下,立足当下,勤勤恳恳,踏踏实实为民办事。百年党史,峥嵘岁月,历史与实践证明,只有坚持实事求是思想,并根据时代变化不断给其增添新的内容,才能有效推进民族和国家的伟大复兴旅程,才能为人民创造富强稳定美好幸福的生活环境。

3实事求是思想的现实意义

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法宝。毛泽东同志高度重视党的建设,他特别重视从思想上入党。在当时的条件下,农民阶级和小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之间的矛盾反映在党内就成为党内的主要矛盾,如果不正确认识这个矛盾,不注重矛盾的影响,不努力处理解决这个矛盾,中国共产党就不足以成为一个“团结全党同志如同一个和睦的家庭一样”的政党。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几十年,同时也是党的建设面临严重挑战的几十年。时代的发展,环境的变化,社会矛盾的变化,使得怎样才能使党在不同的条件下始终满足现实情况的需要这一问题成为每一代领导集体都

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回顾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回顾党的百年发展历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认识到,在新时代任何轻视党的建设的态度,任何不重视党的建设的行为,任何不能深刻认识到党的建设在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过程中、在社会主义全面发展的大局中举足轻重的思想,将不能使党在时代飞速发展、科技进步神速的汹涌潮流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值此关键时期,值此重要时刻,重提实事求是思想,对于消除国家内部、社会内部所面临的深刻矛盾,对于新时代加强党的建设,对于统一一切力量朝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奋勇建设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有力武器。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同志就把执政能力十分担忧,共产党能不能真正成为人民和国家的代言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政党的执政能力是否符合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是否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殷切期望。20世纪后期,曾经被认为是世界社会主义建设的先驱和世界社会主义革命的摇篮的苏联解体了。这不仅是俄国发展历程中的大事件,世界历史发展历程中的大事件,更是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历程中的大事件。从一个一度成为世界一极的超级大国,到最后落到亡党亡国的惨淡悲剧,不得不令人深入挖掘其背后的深层原因。究其原因,关键在于苏联没能坚定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没能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没能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没能与时俱进充分提高党的执政能力。30多年的时间过去了,但苏联解体留给世界的经验教训仍历历在目,使得我们必须时刻警惕执政能力低下、不能充分满足人民和时代的需要所带来的严峻威胁。作为马克思理论的集大成者,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明白旧的理论概念,如果不根据时代和实践的发展赋予其新的内容,那么再好的理论都不能起到指导实践的最终目的。为使得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无愧于梦想,他们创造性地将实事求是思想与求真务实紧密联系起来,使得实事求是思想成为在新的时代锐利武器,向着党内腐朽破烂的陋习、歪风、邪气坚决开火。

保障发展为了人民的重要途径。实事求是思想是以人民为中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实际工作中的具体体现,其思想本身就蕴藏着鲜明的人民性。正如资产阶级的国家有代表其集体利益、集体思想、集体目标的理论学说的指导,无产阶级的国家同样有代表无产阶级集体利益、集体思想、集体目标的理论学说的指导。任何一种符合社会发展历程,符合时代变化趋势,符合人民广大要求,符合国家、社会建设和发展需要的理论学说,都具有其鲜明的阶级性。无产阶级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立场,而以这个伟大理论作指导的中国共产党更是坚定不移地相信人民在社会发展过程的主体地位。立足于新的发展阶段,深刻把握时代脉搏,认识掌握发展规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认真贯彻实事求是思想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化进程,始终保证人民在社会发展中所占有的主体地位,更顺应时代与现实要求适时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是党不忘初心,不忘使命,牢记担当,奋力拼搏的真切印证。始终将人民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美好生活的向往牢牢放在心里、落在实处,是党持之以恒的奋斗方向。努力实现共同富裕,是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持之以恒、锲而不舍的奋斗目标。百年党史历程告诉了我们铁的规律,只有紧密联系群众,紧密团结群众,紧密依靠群众,充分发挥人民当家做主的根本制度,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对于党和政府各项工作的监督工作,才能有效推进生产力提高、社会发展、国家富强,任何背离群众的行径,任何远离现实的工作,任何脱离实际的政策,都会使得社会主义民主化进程、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和世界社会主义发展产生难以预料的损失。

4结语

在百年党史发展历程中,实事求是思想在不同时代,不同环境下依旧散发着极大的风采。实事求是思想脱胎于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范畴,扎根于中华民族的广阔天地,既具有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原汁原味的理论渊源,又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宽广雄厚、绵远流长的不朽魅力,并且随着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不断完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习近平2013年12月26日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Z].

[2]习近平2021年9月1日在2021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的讲话[Z].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417.

[5]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955.

作者简介:张嘉诚(1999-),男,研究生硕士,研究方向:党的建设。

猜你喜欢

毛泽东思想实事求是
关于后真相时代秉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思考
实事求是是“最大党性”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现代思想的启蒙
“实事求是”定乾坤
毛泽东思想的永恒价值
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与时俱进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继续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方针
实事求是地写好战例
毛泽东思想闪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