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中国成立初期,川南地区公共卫生事业述论

2022-05-30洪懿

兰台内外 2022年25期
关键词:公共卫生

洪懿

摘 要:新中国成立后,面对国民党当局留下的“一穷二白”的烂摊子,新生的川南行署区人民政府能够以实际需求为导向,通过行政力量构建合理的公共卫生网络,组建了深入基层的各级卫生行政机构、开展防治疫病、改善环境卫生、重塑社会卫生观念等多方面工作,有效控制和消灭了几种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的传染病和寄生虫病,普遍提高了群众的身体素质。

关键词:新中国成立初期;川南地区;公共卫生

疾病与人类社会,自古以来相关密切。关于公共卫生事业的研究,欧美学者早于中国学者,中国台湾学者又早于大陆学者。就目前的既有成果而言,从研究时段来看,受档案资源需要重新鉴定是否公开、许多一手文献暂时无法查阅的影响,古代多于近代,尤其是明清两代成果丰硕,近代又多于当代,关于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关注较少。从研究对象而言,近年来的研究对象,或是古都,如北京。或是沿海沿江规模较大的开埠城市,如上海、天津,或是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其中较少涉及内地中小城市的研究,对20世纪50年代川南地区公共卫生事业的关注则几乎没有。

1950年至1952年的川南地区是一个省级行政单位,称为川南行署区,行署政府驻地在今泸州市,下辖泸县、宜宾、内江、乐山4个专区和自贡市,面积约4.8万平方公里,拥有1200万人口,是当时四川盆地较为富庶的地区。虽然与古都、开埠城市和一般口岸比较,在公共卫生方面的建树相形见绌,但也并非没有公共卫生建设可言。因此,根据散见于《川南政报》《西南军政委员会纪事》和《四川省医药卫生志》等记载,或可窥探20世纪50年代初期川南地区的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进程,将有利于丰富目前已有的公共卫生史学研究,也可为如今的川南诸多非省会城市,在应对公共卫生事件过程中对现有资源的整合、利用,以及对群众卫生防疫意识的培养、群众路线工作方法的运用等方面,提供一定的历史镜鉴作用。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川南地区公共卫生事业的草创

我国公共卫生事业的兴起,得益于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近代西方医学的传入。1900年成立于天津的北洋局,是我国地方卫生行政组织的滥觞。1905年,清政府在巡警部中设立卫生科,是当时国家最高卫生行政部门。但是,受当时的社会经济条件、综合国力等外在因素的影响,虽然成立了相应的机构,制定了一些制度,但无法行使相应的权利,来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1931年,川南地区泸县县政府公报称“因人才缺乏,乡村卫生推进,未收预期成效”。直到新中国成立初期,该地区的公共卫生状况依然十分恶劣,“疫疠流行,死亡相继……人们不说是神明降灾,便是说命运不好”。

以毛泽东主席为代表的我党第一代领导,意识到改变人民贫病交加状况的紧迫性,迫切希望改善环境卫生,提高民众身体素质,遂成立卫生部,领导全国卫生工作,通过三次全国卫生工作会议,制定了“预防为主,面向工农兵,团结中西医,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的方针,这使得新中国的医疗卫生事业虽然起步较晚,但从一开始就呈现出规范化、秩序化的特点。

根据党中央的会议精神,1950年3月,川南人民行政公署卫生处在泸州市北城垣街成立,下设医政、保健等四科。同年底,改卫生处为卫生厅,属省级卫生行政机构,是为管理辖区内卫生行政工作及各项卫生事业改进与发展的地方最高卫生行政机构。此外,为了避免新中国成立前地方卫生行政机构徒有其表,无力推进地区公共卫生事业进程,开始逐步构建合理的地方卫生行政体系,配置相应人员,尽可能保障经费支持。据《四川省医药卫生志》载,川南行署区下辖4个专署区,各设卫生科,编制科长1人,科员2人,司药、护士各1人,行署辖市设卫生科、局,编制10人左右。辖区内34个县成立卫生科,编制工作人员3~5人。继县卫生科成立之后,县以下的基层卫生行政组织也相继成立。区设文教卫生干事(或卫生干事)1人,乡设不脱产卫生委员1~3人,村设不脱产的卫生小组长1人。同时,根据《西南军政委员会纪事》中关于部队地方化的记载,1950年2月成立川南军区,駐扎在今泸州市。军区设有后勤卫生科,成立了防疫委员会总会、委员会、分会、支会卫生战士的防疫体系,便于深入基层开展卫生工作。从具体措施、工作内容来看,这一时期川南地区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是基层卫生行政机构依托强有力的地方各级党政军领导机关进行渗透,涉及防治疫病、改善环境卫生、重塑社会卫生观念等公共卫生领域的多个门类。

川南行署区人民政府坚决贯彻执行党中央“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精神,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成立防疫组织,组织种痘和注射疫苗,建立传染病报告制度等。通过开展有计划地预防接种工作和群众性的卫生运动,有效控制和消灭了几种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的传染病和寄生虫病,提高了民众的身体素质。

当时,“天花、霍乱”等急性流行性传染疾病依然在四川大地上肆虐。川南行署区成立之初,就针对“疟疾、天花、赤痢”等最为严重的几种传染病建立了传染病报告制度,还在辖区内各县卫生院设卫生稽查、公卫护士,组建防疫巡回队,组织公卫医师、护士12人协助泸州市进行夏季卫生及防疫接种,并前往资阳市、合江县防治天花。1951年,又根据西南区军政领导机关关于卫生防疫工作的指示,有针对性地规划了辖区内公共卫生工作安排。以医协会卫生委员会(或防疫委员会)、种痘委员会、支会、分会、小组作为群众性的卫生组织,推广辖区内免费种痘工作,普种与重点人群接种相结合,定期种痘,发放接种登记证,定期回访、检查,了解种痘情况,如有必要可补种,还大量训练种痘员。据前述提到的《川南政报》记载,1950年共接种1699054人,1951年接种3500505人,迅速控制了天花病的流行。同时,在宜宾、叙永设卫生防疫委员会,开展卫生宣传,监测疫情,并以长江、沱江沿线县份为重,开展霍乱疫苗的注射工作,按照每人注射两次的要求,第一次有600827人,第二次有398505人,第三次有55755人接种霍乱疫苗;配备蚊帐、熏蚊草药和防疫药品“阿的平”,根据疫情轻重配发物资。通过这些卓有成效的疫病预防与诊治工作,川南地区长期以来威胁人民生命健康的天花、霍乱和疟疾得到了迅速控制,有效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

“环境卫生者,即改善一切危害健康的环境,以期适于卫生原则的意思。这种工作,在公共卫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近现代公共卫生学家毕汝刚先生强调,环境卫生的范围“包括住宅饮水、饮食店铺、菜场、市场、下水道、垃圾、粪便、有害昆虫及鼠类,以及其他公共场所之有关卫生事项”。因此,改善环境卫生,保障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清洁卫生,达到预防疾病,尤其是预防传染病的目的,是城市公共卫生事业的又一重要内容。根据《川南政报》中记载的行署卫生厅对辖区1951年卫生工作的要求是改善环境卫生,开展大扫除运动,进行粪便管理,改变饮用生水的习惯同防治疫病密切联系。其业务范围包括垃圾清理、灭“五毒”、垃圾粪秽处理、公共场所卫生管理等方面。仅目前所见,关于泸州市在20世纪50年代初改善环境卫生工作的记录可知,当时泸州市组织清洁大扫除,配合腰鼓队进行宣传,发动群众一起清除淤泥、垃圾和瓦砾,疏通沟渠,建垃圾焚化炉,灭“五毒”工作也取得了相当好的成绩,仅在记载中1958年就灭蚊12500多公斤、蝇38472公斤、雀40万只、鼠43万只等。在粪秽处理和管理问题上,着力于取缔私厕,建公共厕所,人畜粪便分坑,禁止随地便溺等方面的工作。在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方面,着力于开展卫生检查,颁发卫生执照,制定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办法。在行署卫生厅成立之前,政府就颁布了《川南各县、市城区饮食品店及茶馆、旅店、浴室、娱乐场所卫生管理规则》,制定了相应的卫生制度和管理制度,开展公共场所的卫生管理工作。

毕汝刚先生在著作《公共卫生学》中将妇婴卫生、学校卫生等作为公共卫生事业中的重要一部分。《共同纲领》第四十八条,明确提出要“保护母亲、婴儿和儿童的健康”。因此,妇婴卫生是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工作的一部分。就川南行署区而言,据《川南政报》中的记载可知,行署卫生厅所辖的川南妇婴医院主要负责科学接生、免费产前检查等工作。辖区内各专市医院、县卫生院配置助产士一名,负责辖区妇幼工作,并训练旧式产婆以新法接生,开展科学育儿和妇幼卫生知识宣传,预防各类传染病,有效保障了妇女儿童的健康。学校卫生的重要性在新中国成立前就已经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公认。根据《中央训练团党政训练班讲演录》记载,“民国”十五年(1926年)创办的公共卫生事务所即为我国举办学校卫生的发端。四川地区也相应开展了一些学校卫生保健工作。新中国成立后,据《四川省医药卫生志》记载,泸州市设立“学校保健指导委员会”(或称“学校保健委员会”),搞好学校环境卫生,开展膳食管理,实施晨间卫生检查,建立学生健康卡片制度,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

社会卫生教育是公共卫生事业中最具长远意义的一项工作。新中国成立之初,行署区政府和川南军区都将宣教工作与防治疫病紧密结合起来。《川南政报》中明确记载了行署所辖的各市县通过报纸、幻灯、刊物、广播、演剧、展览会、座谈会及电影放映会等方式,配合当年种痘工作的开展。驻地部队的卫生宣传工作也做得有声有色,充分利用“卫生课、卫生画报、红旗等形式”,走进基层战士中间,提高部队的卫生意识,还配合地方卫生行政部门,发动群众,共同开展卫生运动。

显然,新中国成立初期,川南行署区政府接手的是一个一穷二白的“烂摊子”,这在当时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地区政府能够以实际需求为导向,通过行政力量构建合理的卫生行政网络,开展防治疫病、改善环境卫生,重塑社会卫生观念等工作,并借助驻地部队在多年行军过程中总结出的一些简明扼要、行之有效的卫生工作要点,使公共卫生意识能够“施行于全体人民”。

二、新中国成立初期川南地区公共卫生事业草创的动因

1.疫病频发的刺激

川南地区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适宜病媒昆虫和病原微生物的滋生、蔓延,疫病流行,绵亘古今。民国以来,天花、霍乱、痢疾、流行性乙型脑炎等急性传染病和结核病、麻风病等慢性传染病交相侵袭。当时的卫生行政机制却长期“与警察权密切联系”,到1937年前后,也仅只8省设立了专门的卫生行政组织,四川省只是在民政厅中内设“四川省卫生委员会”,作为负责全川卫生工作的卫生行政机构,面对猖獗的疫情,应对乏力。肆虐的疫情,严重威胁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促使新生的中共中央和川南行署区地方政府高度重视发展公共卫生事业。

2.近代以来卫生强国思想和城市现代化诉求与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思想的融合

鸦片戰争爆发后,随着外敌入侵和对中国“东亚病夫”的蔑称,先进的知识分子群体开始将公共卫生和民族复兴联系在一起,类似“居今日而图救国,不可不将公共卫生与一切重要建设,同时并进”的言论,广为流传并在当时特殊的时代背景下被赋予了神圣的历史使命,但受时局动荡、民生凋敝、外敌入侵的限制,公共卫生事业发展步履维艰。新中国成立后,各级卫生行政主管机构做好顶层设计,以行政命令的方式逐步构建现代卫生行政组织并覆盖到基层,同时,做好动员,团结中医,使中西医结合,鼓励地方开业的中西医师参加工作,改造现有的教会医院,充实力量。据《川南政报》记载,当时动员参加工作的中西医师除了充实到医疗机构参与医护工作外,还参与卫生防疫工作,培训种痘员、注射员和缸水义务消毒员等公共卫生防疫人员。此外,根据西南军政委员会有关部队地方化的指示,川南军区协助地方政府,将关于卫生工作的经验与具体的事例融会贯通,将在行军过程中长期使用过的治疟疾药物“阿的平”、预防方法——蚊帐的使用在群众中推广使用,教育群众注意个人卫生,维护公共卫生,改善环境卫生,最终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新中国成立初期川南地区公共卫生事业的局限及其缘由

在上述各种原因的合力作用下,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卫生政治化的时代背景下,川南地区公共卫生事业从无到有,发展迅速,坚持以实际需求为导向,使公共卫生事业能够在短时间内覆盖到基层。但就当时记载来看,发展程度还是比较有限,如新式公厕、饮用水管理等公共卫生管理不够规范,有关菜场、屠宰场的管理规范乏善可陈。

川南地区公共卫生事业的起点如此之低,一方面,与其长期处于内地小县城的处境不无关系,川南行署区下辖的4个专区和一个行署直辖市,无任何一个省会城市。长期以来小县城的环境让群众的卫生意识缺乏,机构设置、建章立制乃至实际操作方面都显得简单粗暴,缺乏更为系统化、科学化的指导;另一方面,也源于人才、物资的匮乏。据1951年出版《川南政报》记载,到1950年底,全区仅有医院13所(含教会医院8所),共计病床635张,接诊能力有限,川南地区在3~5年内无法实现县卫生院有两名医生和一名助产士的目标。关于公卫医师、公卫护士人员统计数据缺乏。人才的缺乏,使得业务工作推行步履维艰。可以说“以预防为主”的指导思想是在当事人、财、物都极度匮乏的条件下是不得已而为之,但不能低估其实际进展和实效,在提高国民健康水平,保障国民医疗权利,以及促进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当然,由于目前川南行署区的相关档案材料暂无法对外公开,本文对川南地区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的探讨是不够全面的。未来,当相关档案经鉴定后重新公开,一定可以进一步研究这一时期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情况。

参考文献:

[1]邓铁涛,程之范主编.中国医学通史(近代卷)[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

[2]四川省泸县县志办公室编纂.泸县县志[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

[3]张 鋆.食物卫生[M].上海商务印书馆,1925

[4]四川省医药卫生志编纂委员会编纂.四川省医药卫生志[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

[5]何正清主编.刘邓大军卫生史料选编[M].成都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1

[6]川南人民行政公署办公厅编印.川南人民行政公署卫生厅1950年医政公卫工作总结报告[N].川南政报,1951

[7]四川省档案馆编印.西南军政委员会纪事[M].四川煤田制图印刷厂,2001

[8]骥 伯.环境卫生[J].大众卫生,1935

[9]毕汝刚.公共卫生学[M].上海商务印书馆,1945

[10]泸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纂.泸州市志(1911-1990)[M].北京方志出版社,1998

[11]胡鸿基.公共卫生概论[M].上海:商务印书馆,1929

(作者单位:西南医科大学档案馆)

猜你喜欢

公共卫生
完善公共卫生体系,维护人民健康
《首都公共卫生》征订启事
《首都公共卫生》投稿须知
《首都公共卫生》杂志上线啦!
《首都公共卫生》征订征稿简则
公共卫生专项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和应用
枣庄探索公共卫生医联体
公共卫生服务怎加强
公共卫生监督不是“陪衬”
戴征社:公共卫生要成为政府的“重要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