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1+X”证书制度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究

2022-05-30郑瑾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22年29期
关键词:纸伞职业技能虚拟现实

郑瑾

摘要:正式实施“1+X”后,国内各大高校接踵对相应专业的学生培养、课程建设等进行改革,文章以某高职院校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专业的一门建模课程为例,介绍基于“1+X”证书开展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究的体会,这种形式的教学对于学生的知识素养、专业能力、职业道德等的培养,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1+X”证书制度;混合式教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2)29-0168-03

1 引言

2019年,国务院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这标志着国家在政策层面对“1+X”证书制度的正式推行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在国家的支持下,国内各个高校的VR专业也和其他专业一样开始从学生培养、课程建设等方面进行了轰轰烈烈的探索改革。而“虚拟现实应用开发职业技能等级标准”更促进了VR专业相关课程的改革。作为一名从事高职院校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专业一线教学工作的教师,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也积极探索、积极实践新的教学模式,来响应学院“1+X”证书制度下教学改革的要求。

2 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专业现状

近几年VR技术发展速度迅猛,各行各业对专业的VR人才需求量明显加大。随着国家各种利好政策的推出,以及5G技术的不断普及应用,推动了虚拟现实技术在日常生产、生活场景中的发展应用,产业的持续升级、市场规模壮大,必定就需要更多的VR专业人才予以支撑。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预测, 我国VR/AR专业人才的需求量2030年会多到排全世界第一,但是我们只拥有全球的2%的人才,专业人才十分紧缺[1]。眼下国内VR/AR专业人才市场所能提供的技术人员大多数都是从游戏开发、动漫制作、三维仿真等其他的领域升级转型到VR/AR专业的人员,基本没有本专业出身的人员。企业所急需的能够胜任VR项目设计、开发等工作的专业人才严重短缺,人才的短缺就造成了企业发展的后劲不足、持续竞争力不足。2018年教育部把虛拟现实应用技术专业新增加到了《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中。随后从2019年开始,国内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开设虚拟现实专业,加大了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虚拟现实技术的人才培养逐渐成为高校新专业建设的热点。但作为新生事物,目前该专业还比较新,各大院校对该专业的建设还在积极探索和逐步完善中,专业培养还不能满足现实中行业对VR人才的职业技能要求,双方之间没法无缝衔接。

3 “1+X”证书制度

我国的制造业要在激烈的全球竞争中,走上产业链顶端,人才是关键。我们的制造业要具备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才能赶超发达国家,走上全球产业链的顶端。但是我国传统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缺陷,无法满足企业的需求,VR专业也是如此。改革现有教育模式,努力探索出一条符合国情、校情的新型职业教育制度,成了职教人奋斗的方向。眼下“1+X”证书试点工作在国内的许多高校火热开展,它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提升学生的就业、创业实力,落实职教改革实施方案而出现的,它是将学历证书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相结合的[2]。“1+X”证书制度中的“1”指的是学历证书,就是传统的学历学位文凭,“X”指职业技能的等级证书,它鼓励学生通过参加职业技能认证,考取多种等级的职业技能证书,这是对学生综合技能的认定,也是对学生是否拥有某种职业技能的一种判断凭证[3]。职业技能等级证书通常会分多个等级,比如高级、中级与初级证书等,获得的证书越多,级别越高,代表学生的综合素质就越高。而且不同等级的职业技能证书会规定不同要求的工作领域、工作任务及相对应的职业技能要求,所需要具备的知识、技能和素养,以及职业发展所需要的综合能力。高等职业教育深度结合了“1+X”证书制度跟各对应的专业、课程建设等,方便与行业、企业的职业岗位进行高质量的无缝对接。

“1+X”证书制度可以说是为职业教育量身定制的一套制度,它是完善职业教育、完善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全面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一种设计。职业教育的根本是对学生本身的职业能力进行培养,主要的教学内容应该是专业与职业能力培养。职业院校在实行“1+X”证书制度时,将岗位技能与证书的考核标准相融合,学生接受相应的技能考核训练的时候,也具备了上岗所需要的专业技能,一举两得,职业技能证书“X”比起以往同类型的证书更有分量,学生通过考取多种类职业技能的等级证书,可以提高自己综合职业素养、提升自身就业的竞争力[4];“1+X”证书制度还会把企业与学校之间紧密结合在一起,通过对学校课程的优化设置,可以助力校企合作的发展,助力教师队伍的建设,从而提升学生的培养质量,进一步促进我国职业教育的创新改革。

4 基于“1+X”证书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探究

4.1 进行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究之前的课堂

在这里以某高职院校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专业的虚拟现实3D建模基础这一门课程为例,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学质量如何跟老师有关系,跟学生也一样密不可分。目前学生在课堂的表现是:部分同学对自己的学习很有规划,很有兴趣,在课上很积极,部分同学学习兴趣不浓,整天很迷茫,学习积极性不高,课堂参与度不高,甚至有些学生根本不参与,他们人来了课堂,心却不在,老师上老师的,他自己干自己的,慢慢地还把这种迷茫、心不在焉的状态传染给身边的同学。身处这样的氛围中,想学习的同学也渐渐会受到影响,连原来积极学习的同学也“学着”沉默了,慢慢地主动参与互动的学生也没多少了,老师一提问,大多数学生就回答“我不会、不知道”,即使老师一直在想各种花样进行互动,很多学生也还是无动于衷,这导致课堂互动环节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也影响了教和学的质量。

4.2 基于“1+X”证书的教学内容选择

市场中有许多3D建模教材,教师在选择教材时虽然精挑细选,但由于各类教材内容未必全面,还是会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所疏漏。尽管任课老师自己有比较专业的知识,但由于缺乏实际操作经验,就不能保证在教学中很好地融入与模型设计制作相关的内容,理论与实践会有一定的衔接不上。随着“1+X”证书制度的颁布与陆续实施,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根据“1+X”证书的要求对之前的教学内容进行相应的调整,既能保证学生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又能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新奥时代“1+X”考证有虚拟现实应用开发的证书,目前很多福建的高职院校考的是中级证书,该证书分为初、中、高级证书,它将VR行业对应的工作领域、工作任务、职业技能要求与VR专业课程标准融合,构建了学生的能力框架,明确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让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得到加强,使得职业教育改革更有目标、方向[4]。课程的教学团队在研讨的时候会结合课程思政建设和“1+X”的证书要求来进行案例教学内容的选择,比如在中级虚拟现实应用开发证书,对三维建模领域制作场景模型部分的职业技能要求如图1所示,里面有一个要求是能制作游戏场景中的道具、摆设物品等模型。课程教学团队经过研讨,就选择了“制作纸伞模型”作为基础建模这个部分知识点的一个案例。

现在各个学校都在推进课程思政的建设,团队研讨时会通过分析每节课的教学内容,有意识地去深入挖掘可以挖掘的育人元素,将它有效地编排、融入课程当中。比如在介绍“制作纸伞模型”案例的时候,就会介绍与纸伞相关的一些知识,自然而然地把爱国主义教育融入教学中。在课前教师会准备好很多关于纸伞的简介的视频、文档等资料,主要介绍纸伞的工艺以及纸伞的文化例如: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福州纸伞,它是福州三宝之一,畅销国内外。福州制作纸伞的工艺十分精细,工人们还会用油画、彩画喷花等在纸伞上画图案,比如画一些人物、花、鸟、山水等等,很是雅观。从前福州人出门都会带一把纸伞放在包里,所以纸伞也叫“包袱伞”(谐音“保福伞”)。纸伞工艺技术是五代时期,随着王审知南下创国,从江浙和中原一带流传而来。辛亥革命后,质朴的福州人大力推崇使用油纸伞,还把它称为“国伞”,以此来抵制布面铁骨的“洋伞”,抵制日货。

4.3 混合式教学过程探究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线下传统课堂教学基础上,结合了线上教学的优势,实现了线上线下学习方式、考核评价等的混合,使得教学资源得到更为有效充分的利用,也使得学生学习更有灵活性,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方式更多样、更频繁[2]。虚拟现实3D建模基础课程线上教学使用的是“优慕课”教学平台,具体教学过程围绕课上、上课前和下课后三个阶段展开[5]。

上课前,教师要细分知识点做好各知识点的微课小视频,设计制作好的教案课件、课程导学单、找好相关资料等分类放在教学平台,并布置好本次课的预习任务;学生可以利用零散的时间打开手机客户端(课程伴侣)或PC端登录教学平台查看本次课的各类资源,然后按照老师的导学单进行自主学习,完成预习任务提交到平台,预习时候遇到的问题也可以反馈在教学平台上。因为知识点都细分了,每个小视频就讲解一个知识点,学生只要有点空闲的时间就可以学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提高了。学生预习后教学平台会记录每个学生是否预习,预习情况如何,有哪些反馈的问题,这样老师上课的时候就更有针对性。

上课时,老师除了利用多媒体教室进行传统的教授,还利用教学平台进行课堂小测、线上讨论、作品展示等,平台会统计好学生参与情况、记录好成绩,这样也让一些不爱说话的学生或者随大流观望的学生也积极地参与进来。

下课后这一阶段也很重要,下课后老师应把重点、难点、需要复习巩固的资料上传到教学平台,让学生可以随时复习。老师还可以在教学平台上发布每个章节的课后任务工单,调查问卷等,让学生来参与,学生的参与情况都由平台记录作为平时成绩统计。

4.4 混合式教学的评价

这门课考核评价是线上线下相结合,过程性与终结性考试相结合方式。成绩构成为:20%为课堂表现(课堂参与包括考勤和课堂参与情况,要求学生能够不迟到、早退、无故的缺课,课上学生要积极参与到面对面讨论和线上讨论中);40%是平时成绩(包括线上学习情况、课堂测试以及每次作业是否按时提交,作业完成情况的所得分);还有40%是期末机考的成绩占比。

5 结束语

在“1+X”证书制度与课程思政理念下设计教学、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教学助推改革实施,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都得到明显的提升。教学案例对接“1+X”证书技能要求,学生学习更有目标、更有方向感,提升了学习兴趣,制作的作品也更具有的规范性、美观度。在教学内容中融入思政内容,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增强学生学习的动力,提升学生职业素养[6]。这次新教学模式的尝试还是存在一些不足,比如如何调整任务评价方式以进一步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细节问题;比如思政元素如何尽量与专业领域相融合,如何引入更加自然,从而“悄无声息”地融入立德树人的全过程;如何更充分地利用平台数据分析跟踪教育教学效果,为后续的课程教学提供切实的依据等都需要继续探索。

参考文献:

[1] 蔡青青,李利正,杨芳圆.高职院校推进“1+X”证书制度的课证融通改革探索——以Unity引擎开发为例[J].计算机教育,2022(1):115-119.

[2] 王建磊.“1+X”证书制度下高职混合式教学模式设计与实践研究——以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Unity引擎开发”课程为例[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12):112-115.

[3] 王文仪,朱勋梦.基于1+X证书的电子信息课程教学模式分析[J].电子技术,2022,51(6):256-257.

[4] 王晓斐.基于“1+X”证书的职业院校物联网专业教学模式改革[J].科技经济导刊,2020,28(27):108-109.

[5] 馮军军.基于“1+X”证书制度的高职信安专业Python语言课程改革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22,18(15):155-157.

[6] 祝敏娇,沈丹萍.“1+X”证书制度与课程思政理念下的教学内容设置——以《三维建模技术》课程油灯建模为[J].电脑校园,2022(5):310-312.

【通联编辑:谢媛媛】

猜你喜欢

纸伞职业技能虚拟现实
“守”艺人刘伟学:一把纸伞也能成“潮牌”
细雨山塘
谁都要看到的一幅画
细雨山塘
大英县职业技能培训调研
太仓市服装定制职业技能竞赛举行
REALITY BITES
风口上的虚拟现实
虚拟现实技术向科幻小说借灵感
努力开创职业技能培训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