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工匠精神融入职业院校铸魂育人的路径与意义
2022-05-30刘敏
【摘要】将大国工匠精神融入职业院校铸魂育人工作,是一项有意义的举措,可以提升学生学习成绩,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指导学生认清方向、积极就业。本文主要围绕“大国工匠精神融入职业院校铸魂育人工作的意义”“大国工匠精神融入职业院校铸魂育人工作所面临的问题”“大国工匠精神融入职业院校铸魂育人工作的主要路径”“大国工匠精神融入职业院校铸魂育人工作的保障机制”这几个方面展开论述,旨在改进方式方法、实践活动、校园环境,更好地发挥大国工匠精神的价值,推动职业院校铸魂育人相关工作。
【关键词】职业院校 铸魂育人 工匠精神 主要路径 意义分析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1年度湖南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资助项目“基于培育青年理想信念的思政课混合式学习模式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1E18;2021年度湖南省职教高地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基于大国工匠精神的职业院校文化育人路径研究”,课题编号:ZJGD2021170。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2)08-0022-03
国家的建设、企业的发展、个人的成长,都需要一种坚韧不拔的工匠精神。结合实际情况来分析,大国工匠精神与职业院校铸魂育人工作的融合,仍然面临一些阻碍。比如说,“方式方法过于单一,学生很难被吸引”“学生实践机会有限,理解不够深刻,行动不够积极”“校园环境未发挥作用,学生缺乏必要指导和鼓励”等。考虑到这些现实阻碍,职业院校要勇于改革铸魂育人工作模式,通过新路径、新环境,更有效地渗透大国工匠精神,培养学生学习、深思、实践的习惯,积极配合职业院校铸魂育人工作。
一、大国工匠精神融入职业院校铸魂育人工作的意义
1.提升学生学习成绩
职业院校引入大国工匠精神之后,可以从学习层面及时地提醒学生,给予学生鼓励,实施铸魂育人工作计划。比如说,当学生遇到学习阻碍时,是继续前进,还是放弃?看似是在进行选择,其实是学生恒心不够。职业院校教师可以结合大国工匠精神内涵,教导学生:放弃很容易,坚持难能可贵。再比如说,当学生遇到种种诱惑,想要放松自己,想要游戏、娱乐,没有心情好好学习时,是敷衍了事,还是严于律己?职业院校教师可以讲解大国工匠精神相关故事,如居里夫人对放射性元素的研究、红军长征的艰难、女足运动员为国争光……从人生理想、为国奉献的角度[1],提醒学生严格要求自己,坚持完成个人学业。
2.加强学生综合素质
对大国工匠精神的学习,有利于职业院校学生调整观念,有利于突出铸魂育人工作中的素质教育。具体来说:一方面,抓好学习过程。结合大国工匠精神来分析,要想做好一件事情,需要反复打磨、长期探索,需要重视付出的过程。基于此,学生要保持理性,走出“结果第一”的认知,关注平时点点滴滴的学习过程,凭借良好的学习习惯、科学的学习方法,提升个人学习素质,收获理想的学习成绩[2]。另一方面,保持专注态度。在大国工匠精神的指导下,无论是对待学习,还是对待生活,学生更加专注、更加坚持。比如说,学生树立某种生活目标之后,将一心一意专注于这种生活目标。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要主动拒绝外界诱惑,珍惜每一段光阴,展现出良好个人素质。
3.指导学生就业工作
职业院校教师可以联系社会、联系职场,分析大国工匠精神的优势,从就业视角,落实铸魂育人工作。比如说,当今社会,有些学生求职时,只考虑:我想做什么、我想获得什么,没有理性思考:企业需要什么、如何适应企业。针对这种现象,职业院校可以开展“大国工匠精神与求职心态校园讲座”,纠正学生求职时的不成熟心态、行为,提高學生就业率[3]。再比如说,有些学生参加工作之后,还未熟悉企业内部情况,还未积累工作经验,便想辞职,内心一直在摇摆,经常为自己的懒惰找理由。对于这一类学生,职业院校可以组织“大国工匠精神与职业发展论坛”,营造开放氛围,探讨大国工匠精神与个人职业发展之间的联系,让学生理解:每一份工作都来之不易,每一份工作都有发展空间。受到熏陶之后,学生更加珍惜工作机会,不因暂时的困难,随意辞职。
二、大国工匠精神融入职业院校铸魂育人工作所面临的问题
1.方式方法过于单一
传达大国工匠精神时,无论是理论分析,还是实践体验,有些职业院校都会召开集体会议。会议模式是唯一的模式,各主体要按部就班地参与,职业院校并没有从多样化视角,积极尝试其他方式方法。在千篇一律的集体会议中,教师需要消耗很多精力,但效率未必很高[4]。而且,学生容易感到疲劳、乏味。除此之外,关于大国工匠精神的渗透,有些职业院校主张线下渗透,各种学习活动都集中于线下,忽视了信息化时代的网络条件,缺乏一些有创新特色的线上学习活动。这样的渗透方式,偏离了新时代学生的兴趣爱好、生活方式。以上现象,说明职业院校在铸魂育人工作中,并没有深入研究大国工匠精神的渗透形式。
2.学生实践机会有限
参与大国工匠精神相关学习的过程中,哪些因素会限制学生的实践机会?具体来说:一方面,缺乏校企合作。有些职业院校在发展规划中,对校企合作机制不够重视,没有进行这方面的准备。一旦需要企业配合,职业院校会十分被动,很难创造充足的大国工匠精神实践锻炼机会,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大国工匠精神;另一方面,缺乏社会实践。有些职业院校组织大国工匠精神实践锻炼活动时,将实践活动定义为一种校内的学习活动,没有将实践活动与社会发展联系起来。理解大国工匠精神的过程中,学生既需要参与校内实践活动[5],也需要投身于一些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要到广阔的社会环境中去思考、体验。这一点,职业院校要积极协调、统筹。
3.校园环境未发挥作用
大国工匠精神可以融于校园环境的点点滴滴,从环境上感染学生。但在实际情况中,有些职业院校忽视了整体环境的作用。比如说,在海报、壁画、展架、宣传栏等常态化宣传材料上,有些职业院校学生看不到大国工匠精神相关信息,得不到这方面的熏陶。在这种校园环境中,学生看到的宣传内容,并不是职业院校想要重点强调的内容,这属于信息不对等、宣传不准确,不利于发挥校园环境的积极作用。再比如说,学生在职业院校的广播、网站、微信公众号平台上,很少听到大国工匠精神相关资讯,对这方面内容的记忆不够深刻[6]。校园应该是一个无形的大课堂,应该成为大国工匠精神的重点传播平台之一,应该支持职业院校铸魂育人工作。迈入新时期,如何发挥校园环境的积极作用,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关系到大国工匠精神的具体渗透。
三、大国工匠精神融入职业院校铸魂育人工作的主要路径
1.创新方式方法
关于大国工匠精神的传达,职业院校可以尝试多种方式方法,吸引各主体踊跃参与,而不是按部就班地应付。比如说,职业院校可以策划“大国工匠精神艺术展”,通过不同的绘画作品,呈现与大国工匠精神相关的人和事,学生可以一边鉴赏艺术作品,一边深入体会大国工匠精神的内涵。除此之外,职业院校可以结合信息化时代的网络条件,进行线下渗透。举例来说,职业院校教师可以建立铸魂育人微信群,发起“大国工匠精神之我见·线上讨论活动”[7],在自由的课外时间,与学生共同探讨热点话题,引导学生思考大国工匠精神的社会影响力,并提醒学生学以致用,将大国工匠精神的先进之处,应用于学习、生活。
2.增加学生实践机会
以大国工匠精神为主题,以铸魂育人为目标,如何增加学生实践机会?具体来说:一方面,加强校企合作。关于校企合作机制,应纳入职业院校整体发展规划,作为一项重点工作内容。形成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之后,职业院校可以主动地寻求支持,利用企业资源、场地、硬件设施等,开展丰富多彩的大国工匠精神实践锻炼活动,呼吁学生积极传承大国工匠精神。另一方面,加强社会实践。设计大国工匠精神实践锻炼活动时,主题不能过于狭隘,范围也不能过于局限,应积极地向社会延伸。举例来说,以“志愿者行动”为主题,职业院校可以设计不同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聚焦民生问题、国际环境,鼓励学生参与一线服务工作,体会什么是大国工匠精神。
3.积极整改校园环境
职业院校要认真整改校园环境,发挥环境的积极育人功效。在宣传材料方面,职业院校可以建立“校园宣传更新机制”,定期更新海报、壁画、展架上的内容,将新时代的大国工匠精神,体现在各种宣传材料上,引发学生关注,并围绕这些宣传材料,召开“大国工匠精神学习讲座”“大国工匠精神学习论坛”等,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在校园媒体方面,职业院校可以根据社会发展进程,策划不同时期的“大国工匠精神专栏”,与时俱进地传递大国工匠精神。比如说,每一年评选“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与之相关的社会资讯有很多,经过信息整合,可以作为一种专栏素材,展示在学校网站和微信公众号上,加深学生对大国工匠精神的认同感。学生群体的普遍认同,有利于塑造学习典型,加快实现职业院校铸魂育人工作目标。
四、大国工匠精神融入职业院校铸魂育人工作的保障机制
1.组织教师培训
结合铸魂育人工作要求,职业院校要重视教师队伍,组织“大国工匠精神教师培训”。该培训可以分为理论培训和实践培训两条主线。在理论培训中,强调理论分析、理论讨论,呼吁教师更深入地理解大国工匠精神内涵,并形成个人理解,运用自己的语言,传达给学生。在实践培训中,侧重于体验、创新,比如说,组织“大国工匠精神之学习陶艺”“大国工匠精神之学习雕刻”“大国工匠精神之学习书法”等,鼓励教师大胆探索艺术领域,从艺术视角理解大国工匠精神,并将这种理解体现在铸魂育人工作中。
2.强化课程思政
为了更好地推广大国工匠精神,职业院校要善于调动力量,在不同学科实施课程思政。具体来说:一方面,组织跨学科交流会。职业院校可以组织“跨学科思政教学交流会”,鼓励各学科教师表达诉求,邀请思政教师分享经验,共同解决课程思政道路上的阻碍。课程思政工作的推进,可以提升学生认知水平,帮助学生正确解读大国工匠精神。另一方面,举办课程思政活动。职业院校可以围绕课程思政,举办思政色彩浓厚的实践活动,如“百年党史演讲”,在活动过程中,穿插大国工匠精神相关理论、事迹,立足思政高度,重新解读大国工匠精神。
3.设置相应考核
职业院校可以设置“铸魂育人工作考核”,将大国工匠精神的传承,作为一项考核内容。比如说,进行每月考核,统计一个月内的大国工匠精神教育活动,包含理论教育、实践教育,分别从工作量、工作结果两个方面,判断教师个人能力,以及付出程度。需要注意的是,在考核过程中,职业院校要打开渠道,友好地倾听不同声音,从学生视角,挖掘教师队伍的可贵之处,激励教师队伍继续努力,坚持做好铸魂育人工作。
五、结语
综上所述,大国工匠精神融入职业院校铸魂育人工作之后,确实可以产生一系列积极作用。为了更好地引入大国工匠精神,职业院校要高度重视:(1)创新方式方法,从不同角度挖掘大国工匠精神的深刻内涵,指导学生认真钻研、学以致用;(2)增加学生实践机会,学生可以進行自主总结,更积极、更精准地传承大国工匠精神;(3)积极整改校园环境,发挥校园环境的熏陶作用、指引作用。需要注意的是,对于教师队伍来说,既要严格要求学生,也要时常督促自我,要保持积极进取的心态,乐于与学生一同探索、一同进步。
参考文献:
[1]赵智军,任庆国,刘拮.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四进”工程培育体系研究与实践:以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职业技术,2019,18(10):46-48+53.
[2]张义俊.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与工匠精神培育的融合研究[J].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22(1):30-33.
[3]胡萍茜.对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思考:以会计专业为例[J].南方农机,2018,49(24):217.
[4]祁占勇,任雪园.扎根理论视域下工匠核心素养的理论模型与实践逻辑[J].教育研究,2018,39(3):70-76.
[5]杨培松,杜文娜.工匠精神视域下高校创新创业人才职业素养培养[J].教育与职业,2018(4):78-81.
[6]张麦秋,刘三婷.培育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J].中国高等教育,2019(21):61-62.
[7]朱亚宾,李志祥.“立德树人”视域下工匠精神与高校创业教育的匹配融合[J].黑龙江高教研究,2020,38(11):96-99.
作者简介:
刘敏(1991年-),女,汉族,湖南耒阳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