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个体化现状-背景-评估-建议沟通模式对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居家照顾者的影响

2022-05-30王晶黄志荣

现代养生·上半月 2022年10期
关键词:沟通模式个体化居家

王晶 黄志荣

【摘要】  目的  探究個体化现状-背景-评估-建议(SBAR)沟通模式对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居家照顾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20年12月在常州肿瘤医院行PCI的109例患者的照顾者为研究对象,依据组间均衡可比的原则将照顾者分为对照组(57例)和观察组(5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个体化SBAR沟通模式。采用中文版LC-CADs量表以及主要照顾者照顾负荷量表对家庭主要照顾着照顾行为(抽象行为、具体行为)以及照顾压力负荷进行评价。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家庭照顾者指导、评价、代言、形成常规、保持平衡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家庭照顾者协助饮食、个人卫生、提供交通、舒适护理、教育自护、症状缓解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家庭照顾者心理压力、家庭关系压力、身体及个人时间压力、情绪及经济压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个体化SBAR沟通模式可改善PCI患者居家照顾者的行为,减轻其照顾压力负荷,对改善患者预后以及生活质量具有积极影响。

【关键词】  个体化现状-背景-评估-建议沟通模式;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居家照顾者;照顾行为;压力负荷

中图分类号  R5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0223(2022)19--03

Influence of individualized status-background-evaluation-recommendation communication model on home caregivers of patients undergoing coronary intervention  Wang Jing,Huang Zhirong.Department of Cardiology,Changzhou Cancer Hospital,Changzhou 213001,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of individualized status, background, evaluation, recommendation communication mode on home caregivers of patients undergoing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Methods  A total of 109 cases of caregivers of patients undergoing PCI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7 to December 2020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subjects. The caregivers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n=57) and observation group (n=52)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of balance and comparability.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nursing intervention,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individualized SBAR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 LC-CADS and CSI were used to evaluate the primary caregiver's behavior (abstract behavior, specific behavior) and caregiver's stress load. Results  After intervention, the scores of guidance, evaluation, routine endorsement and balanc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all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P<0.05). The scores of assisting diet, personal hygiene, providing transportation, comfort care, educational self-care and symptom relief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scores of psychological stress, family relationship stress, physical and personal time pressure, emotional and economic stres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all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the individualized SBAR communication mode in the home caregivers of patients with coronary intervention therapy can improve the behavior of home caregivers, reduce their caring stress load, and have a positive impact on improving the prognosis and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which is worthy of clinical reference.

【Key words】  Individualized status-background-evaluation-suggestion communication mode; Coronary intervention therapy; Caregivers at home; Caring behavior; Pressure load

近年来,随着人们膳食结构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冠心病发病率呈升高趋势,严重危害人类健康[1]。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以可靠的血管疏通效应以及微创性特点成为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手段。虽然该项技术能疏通狭窄、堵塞的血管,但并不能有效解决冠心病发病的风险因素,仍有复发的危险。家庭照顾者作为患者的主要社会支持者,对患者实施监督以及心理社会支持,可促进患者术后康复。但由于家庭照顾者负担较重、心理压力过高,直接影响照顾患者的质量[2-3]。因此,减轻PCI术后患者家庭照顾者的心理负担,增加其胜任感是目前亟待解决的护理问题。目前个体化现状-背景-评估-建议(SBAR)沟通模式广泛应用于麻醉复苏室、日间护理、转运护理、交接班管理等领域,可有效提高医务人员的满意度[4]。但是该模式在慢性病管理领域的应用较少。为此,本研究主要分析个体化SBAR沟通模式对PCI治疗患者居家照顾者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7年1月-2020年12月在常州肿瘤医院行PCI的109例患者的照顾者为研究对象。依据组间患者及家庭主要照顾者基线资料匹配的原则将照顾者分为对照组(57例)和观察组(52例)。纳入标准:①患者符合PCI治疗指征;②家庭照顾者为直系亲属,承担主要照顾责任;③照顾时间最长者;④照顾者照顾对象为1人;⑤患者住院时间>5d。排除标准:①患者出现心源性休克者;②严重干甚功能不全者;③合并全身恶性肿瘤者;④中重度贫血者(血红蛋白<90g/L);⑤家庭照顾者存在认知功能、沟通障碍者;⑥家庭照顾者为医护或相关职业人员;⑦与患者为雇佣关系者;⑧智力障碍,不能完成有效问卷者;⑨依从性较差者。两组患者和家庭主要照护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本研究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研究对象知情且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  实施传统干预,患者及家属接受常规的护理教育,包括PCI术前、术后护理、心理护理、用药指导、运动干预以及饮食护理等。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个体化SBAR沟通模式,为期3个月,具体内容如下。

(1)现状(Situation):根据PCI术后患者及家庭照顾者的现状,分析其护理需求,目前大多数居家照顾者处于负荷状态,心理压力较大。主要因素为心理负担、经济负担、社交负担以及身体负担等,对照顾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5]。

(2)背景(Background):PCI术后患者需要定期回院复查,照顾者需要对患者饮食、用药、运动等生活起居实施监督,对照顾者以及患者带来不便。家庭照顾者多为患者配偶、子女,缺乏照护经验,居家照顾质量不高。此外,照顾者不收取报酬,导致家庭经济收入较少,直接影响对患者的照顾质量[6]。

(3)评估(Assessment):根据PCI患者家庭照顾者压力负荷现状进行培训,并评估培训效果。主要评估内容包括家庭照顾技能是否提升、患者是否满意、照顾者现状是否有所改善,根据培训结果及时调整培训方案,每一阶段的培训完成后及时实施评估,直至改善家庭照顧者现状为止[7]。

(4)建议(Recommendation):针对患者家庭照顾者的压力负荷提出建议。①心理压力:对照顾者实施心理疏导,与其他家庭成员交流,为主要照顾者提供关怀与帮助,提高其家庭关怀度以及心理一致感[8]。②身体及个人时间压力:寻求其他家庭成员实施轮换照护,与照顾者共同分担照顾负担。同时鼓励患者实施自我护理,为家庭照顾者留出更多的自由时间。③情绪及经济压力:对于家庭条件许可的患者,可鼓励收费性护理,并寻求其他家庭人员以及社会的帮助与支持[9]。

(5)加强院外治疗:患者出院后第1月内每周访问1次,出院后第2、3个月每月访问一次。采用电话、微信或上门随访的方式了解患者饮食、运动、用药等实施情况,对家庭照顾者的照顾负荷以及照顾质量进行评价,掌握其护理方式以及照顾行为的执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帮助照顾者解决问题[10]。

1.3  观察指标

(1)家庭主要照顾着照顾行为:包括抽象行为、具体行为。抽象行为采用Think-LC-CADs抽象行为量表进行评价,该量表包括指导、评价、代言、形成常规以及保持平衡5个维度,共27个项目,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评分,取各维度之和的平均值,分值为1~5分,分数越高表示照顾活动越多[11]。具体行为采用Task-LC-CADs具体行为量表进行评价,该量表包括协助饮食、个人卫生、提供交通、舒适护理、教育自护以及症状缓解6个维度,共12个项目,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评分,分值为1~5分,取各维度之和的平均值,分数越高表示照顾行为越好[12]。

(2)照顾压力负荷水平:采用主要照顾者照顾负荷量表进行评价,该量表主要包括心理压力、家庭关系压力、身体及个人时间压力、情绪及经济压力4个维度,共29个条目,采用Likert 4级评分法评分,分值为1~4分,各维度分值越低表示照顾者压力越小[13]。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24.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家庭照顾者抽象行为评分比较

观察组家庭照顾者指导、评价、代言、形成常规、保持平衡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  两组家庭照顾者具体行为评分比较

观察组家庭照顾者协助饮食、个人卫生、提供交通、舒适护理、教育自护、症状缓解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3  两组家庭照顾者压力负荷评分比较

观察组家庭照顾者心理压力、家庭关系压力、身体及个人时间压力、情绪及经济压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  讨论

冠心病是心血管常见病,虽然大多数患者在接受PCI治疗后临床症状得到缓解甚至消失,但受多种疾病诱因的影响,冠心病并不能彻底治愈,导致病情易反复。因此,对冠心病患者实施有效的院外护理尤为重要。而居家照顾者不但要承担患者繁重的日常照护责任,还需要给予患者一定的心理支持,此外,工作、学习以及生活等多方面压力导致居家照顾者的身心健康以及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14]。

冠心病PCI术后患者居家照顾者照顾负担主要包括心理负担、身体负担以及经济负担等。居家照顾者需要大量的时间为患者做好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同时需要对患者运动、用药情况实施监督、提醒,导致照顾者自身的社交时间较少,影响照顾者的工作、学习以及生活。随着患者康复时间的延长,照顾者经济收入减少,加之患者昂贵的医疗费用,增加了家庭负担。SBAR沟通模式可指导患者学会自护,减少居家照顾者的照顾时间。通过与其交流,缓解其心理压力,从而改善照顾者的照顾行为。本研究中,观察组指导、评价、代言、形成常規以及保持平衡5个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协助饮食、个人卫生、提供交通、舒适护理、教育自护以及症状缓解6个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李静等[10]研究显示,SBAR沟通模式能够消除ICU患者家属不良情绪,提高对疾病的认知度,本研究结果与上述研究结果相符。由此说明,SBAR沟通模式能够提高患者的照顾行为。SBAR沟通模式通过对患者以及照顾者系统的评估,根据照顾者现状,寻找其在护理中所存在的问题,实施具体方案后再评估,形成良性循环,改善患者现状,减轻其压力负荷。本研究中,观察组心理压力、家庭关系压力、身体及个人时间压力、情绪及经济压力4个维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由此说明,SBAR沟通模式能够减轻照顾者压力负荷。

综上所述,个体化SBAR沟通模式可改善PCI患者居家照顾者行为,减轻其照顾压力负荷,对改善患者预后以及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影响,值得临床借鉴。

4  参考文献

[1] 范青.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主要照顾者家庭坚韧力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其护理干预[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20,17(21):36-38.

[2] Dr?es RM,van Rijn A,Rus E,et al.Utilization, effect, and benefit of the individualized Meeting Centers Support Program for people with dementia and caregivers[J].Clin Interv Aging,2019,14:1527-1553.

[3] 金晨,黄海燕.基于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的事情-背景-评估-建议沟通模式在神经内科溶栓患者交接班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9,23(11):17-19.

[4] 卢雁.炎症性肠病患儿照顾者负担水平与心理弹性相关性分析[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0,17(17):48-50.

[5] Ko E,Fuentes D.End-of-Life Communication between providers and family caregivers of home hospice patients in a Rural US-Mexico Border Community: Caregivers' retrospective perspectives[J].Am J Hosp Palliat Care,2020,37(5):329-335.

[6] 李春容,林少虹,卢琼芳,等.MEWS评分联合SBAR沟通模式在外科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广西医学,2019,41(19):2531-2533.

[7] Lucero RJ,Fehlberg EA,Patel AGM,et al.The effects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on informal caregivers of persons living with dementia:A systematic review[J].Alzheimers Dement (N Y),2018,5:1-12.

[8] 李文,杨珍.焦点式解决护理模式对老年冠脉支架治疗患者心理弹性及负性情绪的影响[J].河北医药,2020,42(18):145-147.

[9] 陈敏.SBAR沟通模式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护理床头交接班中的应用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21,27(2):265-268.

[10] 李静,李琼茜,郭宝明.SBAR沟通模式对ICU患者家属不良情绪与认知度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9,16(10):45-47.

[11] 罗世香,苏兰若.透析病人主要照顾者照顾性行为评估表的信效度研究[J].护理研究,2009,23(28):2627-2629.

[12] Kang A,Yu Z,Foo M,et al.Evaluating burden and quality of life among caregivers of patients receiving peritoneal dialysis[J].Perit Dial Int,2019,39(2):176-180.

[13] 张慧芝,张睿,李峥.中文版照顾者负担量表的信效度研究[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8,14(28):2972-2975.

[14] 杨敏.个性化“现状-背景-评估-建议”交流模式联合微信平台对普外科医护人员交班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0,39(17):3091-3094.

[2022-03-16收稿]

作者单位:213001 江苏省常州市,常州肿瘤医院心内科(王晶);放射介入科(黄志荣)

猜你喜欢

沟通模式个体化居家
《风平浪静》黑色影像的个体化表述
SBAR沟通模式在宫颈癌放疗患者中的应用与效果分析
《居家》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为您的居家健康生活 撑起一把保护绿伞
居家好物,为你打造更浪漫的家
staycation居家假期
妇科护理中家庭式沟通模式的应用及效果分析
你了解自己的沟通模式吗?
你了解自己的沟通模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