喹诺酮类抗菌药的不良反应与临床合理用药探讨
2022-05-30徐艳
徐艳
摘要:目的 对喹诺酮类抗菌药的不良反应与临床合理用药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本院2020年4月~2021年3月服用喹诺酮类抗菌药后出现不良反应的3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对临床合理用药进行探讨。结果 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使用类别发生不良反应的300例患者中,使用左氧氟沙星101例(33.67%);使用环丙沙星32例(10.67%);使用诺氟沙星61例(20.32%);使用莫西沙星30例(10.00%);使用加替沙星62例(20.67%);使用依诺沙星14例(4.67%)。在不良反应表现方面,消化系统不良反应41例(13.67%)、神经系统不良反应64例(21.34%)、变态反应107例(35.67%)、呼吸系统88例(29.32%);在不良反应出现时间方面,用药后30分钟内发生不良反应的人数占比最高,共171例(57.00%),且用药时间越长,不良反应发生率越低。结论 对喹诺酮类抗菌药进行合理用药,严格掌握适应症,能够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关键词:喹诺酮类抗菌药;不良反应;合理用药
喹诺酮类又称吡酮酸类或吡啶酮酸类,是人工合成的含4-喹诺酮基本结构的抗菌药[1~2]。20世纪70年代末到90年代中期研制的氟喹诺酮类为第三代喹诺酮类,主要有诺氟沙星(氟哌酸)、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洛美沙星、氟罗沙星和司帕沙星等[3~4]。20世纪90年代后期至今研制的氟喹诺酮类为第四代喹诺酮类,已经用于临床的有莫西沙星、加替沙星、吉米沙星和加雷沙星等。喹诺酮类抗菌药也存在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例如恶心、呕吐、肠胃不适等,长期服用极有可能造成肝脏功能损害。因此,喹诺酮类抗菌药需进行临床合理应用[5~6]。本文对喹诺酮类抗菌药服用后的不良反应进行了记录,旨在为临床提供借鉴价值。
1资料
1.1 基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20年4月~2021年3月于本院300例应用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出现不良反应患者的临床资料。
纳入标准:①病例资料完善﹐一般资料与病情发展情况记录完整;②皆使用氟喹诺酮类药物;③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有准确记录,随访资料完善。
排除标准:①病例资料不完整﹐一般资料填写不规范,病情记录模糊、有缺漏;②未使用氟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与氟喹诺酮类药物无关﹔③无不良反应发生,无随访资料。
1.2 临床资料
300例服用喹诺酮类抗菌药治疗患者中发生男178例,女122例﹔年龄26~75岁﹐平均年龄(51.29±7.28)岁;其中出现生殖泌尿系统疾病145例、胃肠道疾病155例。
2结果
2.1 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服用后的不良反应
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使用类别发生不良反应的300例患者中,使用左氧氟沙星101例,占比33.67%;使用环丙沙星32例,占比10.67%;使用诺氟沙星61例﹐占比20.32%,使用莫西沙星30例,占比10.00%;使用加替沙星62例,占比20.67%;使用依诺沙星14例,占比为4.67%。其中左氧氟沙星引发不良反应最多,依诺沙星引发不良反应最少。见表1。
2.3 喹诺酮类抗菌药的不良反应类型以及占比情况
不良反应包括消化系统不良反应41例(13.67%)、神经系统不良反应64例(21.34%)、变态反应107例(35.67%)、呼吸系统88例(29.32%)。其中,消化系统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腹部疼痛、腹泻、腹胀;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包括头晕、头痛、嗜睡、失眠;变态反应包括皮肤红肿瘙痒、皮疹、红斑;呼吸系统包括胸闷、气短。见表2。
2.4 喹诺酮类抗菌药的不良反应发生时间及处理效果
用药后30 min内发生不良反应的占比最高,为57.00%;随着用药时间延长,发生不良反应的占比也随之降低。见表3。处理结果:发生不良反应后,300例患者中停药观察107例,占比 35.67%;给予抗过敏药物128例,占比42.67% ;给予解热药物65例,占比21.66%。不良反应症状均显著减轻或治愈。
3讨论
氟喹诺酮类药物属于抗菌类药,具有特异性强、广谱抗菌、不良反应程度低、临床研究应用广泛等优点,尤其对控制呼吸道传染病和慢性泌尿系统寄生虫感染时效果更为显著。临床上,将左氧氟沙星、加米替沙星、莫西沙星、吉米沙星等称为“呼吸喹诺酮类”[7~10]。氟喹诺酮类等广谱类抗菌药的主要药理作用是,将细菌DNA片段作为目标靶点,对大肠杆菌产生的DNA解旋酶选择性地产生抑制,进而达到高效快速杀菌的作用。在为患者首次应用该类药品前,医生必须全面、详细、客观地了解患者病史、用药治疗史,并结合年龄、日常工作生活和习惯等,以免同时与其他正在服用的药物产生不良药学反应,尽可能提高药物治疗的有效性、依从性[11]。具体来说,要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
①医生要形成对临床合理安全用药的良好认知,了解某些氟喹诺酮类抗菌药使用的基本适应证范围与用药注意事项。开处方药前,需严格按照每个患者自身基本情况评估用药的安全性。
②医院需继续加强氟喹诺酮类口服抗菌类药种的卫生监管力度,在药物注册使用证书上严格做好相关登记,责任具体到每个人[12]。同时,加强对合理使用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的宣教,既可提高患者正确用药的行为意识,也有助于加强一线医护人员对合理用药的重视度。
③对临床使用过量氟喹诺酮类抗菌药导致的重大不良反应案例进行研究,分析药物不良毒性反应可能引发的其他危险与临床特点,为科学合理选择用药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从而减少氟喹诺酮类药品各种不合理的使用问题[13]。
综上所述,医院应严格控制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使用量,临床医护人员则要形成合理规范用药的意识,对患者病情进行个体化和差异性的评价,确定每日用药量,同时动态观察患者用药情况以便随时调整用量,以降低氟喹诺酮类等抗菌类药物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
参考文献
[1] 梅冬花.喹诺酮类抗菌药的应用效果、临床合理应用及不良反应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20,018(15):178-179.
[2] 王淑霞.氟喹諾酮类抗菌药的不良反应与临床合理用药探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0,14(4):209-210.
[3] 纪永军,马康.喹诺酮类抗菌药的不良反应与临床合理用药探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12):144-145.
[4] 张春林,王静静.喹诺酮类抗菌药的不良反应与临床合理用药[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21,31(3):102-103.
[5] 杨文珊.探讨药学干预对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临床合理用药的影响[J].东方药膳,2020(4):93-94.
[6] 张海涛.探讨药学干预对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临床合理用药的影响[J].数理医药学杂志,2020,33(5):787-788.
[7] 张春梅,田艳,徐岩.喹诺酮类抗生素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析及其临床合理用药探讨[J].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20,27(9):59-61,64.
[8] 巴合努拉·赛提哈布勒.研究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及临床合理用药[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3):90-91.
[9] 柯义英,明德松.滴注氟喹诺酮类药物发生过敏反应的因素分析及预防措施探讨[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20,21(6):684-687.
[10] 王欣.药学干预对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临床合理用药效果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20(13):32~33.
[11] 杨兴杰.进行药学干预对促进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效果[J].当代医药论丛,2020,18(3):152-153.
[12] 李佳.氟喹诺酮类药物的禁忌证,不良反应及临床合理用药对策[J].中国医药指南,2020,18(29):75-76.
[13] 时培勤,余琪琪,李锴.血液分离大肠埃希菌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机制研究[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21, 42(5):634-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