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护理结合常规护理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心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2022-05-30余海艳

现代养生·上半月 2022年10期
关键词:中医护理生活质量

余海艳

【摘要】  目的  观察分析中医护理结合常规护理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心理、生活质量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2月- 2021年12月医院收治的70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结合组间性别、年龄、病情严重程度均衡可比的原则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中医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心理状态改善情况、神经功能改善情况、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比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7.14%)高于对照组(80.00%),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应用中医护理结合常规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其心理状态和病情,提升生活质量。

【关键词】  脑梗死恢复期;中医护理;生活质量

中图分类号  R473.7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0223(2022)19--03

脑梗死在中医学中被称为缺血性卒中,其发病率高,危害性大,如抢救不及时患者可出现多种并发症和后遗症[1]。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病情比较稳定,但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多会受到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此阶段一定要重视对其护理干预[2]。中醫护理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的护理模式,将其应用于脑梗死恢复期患者护理中,可给予其多方面的人性化护理干预,对改善其病情和生活质量具有积极作用。本研究选取临床脑梗死恢复期患者为对象,观察中医护理结合常规护理对其心理、生活质量及满意度的应用效果。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2020年12月- 2021年12月于医院接受治疗的70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均诊断为脑梗塞且处于恢复期,患者意识清醒,自愿参与本研究;排除标准:合并其他器质性病变、全身性疾病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结合组间性别、年龄、病情严重程度均衡可比的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中男19例、女16例;年龄49~81岁,平均59.65±4.27岁;病程3周~5个月,平均3.21±0.52月。对照组中男21例、女14例;年龄50~83岁,平均59.96±4.31岁;病程3周~5个月,平均3.28±0.55月。两组患者上述基础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得到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加强对患者病情变化情况的监控,给予常规口头宣教和心理安抚,为患者提供舒适的病房环境,限制探视人数,给予饮食和生活指导。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医护理干预。

(1)肢体训练:指导患者每天进行肢体功能训练,从肩肘关节和颈部被动活动训练开始,逐渐过渡到甩臂、抬腿、躯干扭转等肢体主动活动训练,最后进行精细运动训练,训练时可配合相应的音乐。

(2)中医特色护理:①穴位按摩:于每天上午8点为患者进行穴位按摩,取穴主要为上关、太阳、当阳、下关、飞扬、殷门、尺泽、天泉、外关、委中等,每次按摩半小时左右,按摩力度以患者稍感酸胀为宜。②中药热敷:中药热敷组方如下:川芎90g,伸筋草、艾叶各30g,透骨草20g,当归15g,红花、乳香、没药、桂枝各10g,麻黄8g,细辛6g。将上述中药放入纱布袋中,加水3000ml浸泡60min,大火煮沸,将毛巾放入其中浸泡30min,适度冷却后以橡胶单包裹置于患肢处20min左右,每天湿敷2~3次。③循经刮痧:对于存在肢体肿胀、疼痛者给予循经刮痧,每周1次,每次10~15min。

(3)情志护理:脑梗死患者身体活动能力受限,多会出现明显的负面情绪,护理人员要给予其关心和支持,给予积极的心理引导,帮助其树立康复信心,常用的中医情志护理方法有移情易性、以情胜情、暗示法、顺情从欲、发泄解郁等。

(4)辨证护理:根据患者疾病类型给予个性化饮食指导,风阳上扰型患者可应用具有清肝泻火功效的菊花粥或菊花茶,正气欲脱型可应用具有益气固脱滋阴作用的红参煎服,痰热内结型可应用具有泄热涤痰作用的白萝卜汁,肾虚络阻型可应用具有益肾通络作用的天门冬煮白米粥。

1.3  观察指标

(1)心理状态改善情况: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价,满分均为80分,得分越高心理状态越差。

(2)神经功能改善情况: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进行评价,满分为42分,得分越高神经功能越差。

(3)生活质量:采用GQOLI-74量表进行评价,包括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物质功能、总体生活质量5个维度,每项满分均为100分,得分越高生活质量越好。

(4)护理满意度:采用问卷调查(100分满分),得分<60分、60~79分、≥80分分别评价为非常满意、比较满意及不满意,总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比较满意例数)/观察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1.0统计软件分析处理数据,计数资料计算百分率,组间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态评分比较

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均显著降低,组间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NIHSS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入院时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两组患者NIHSS评分均明显降低,组间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护理前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两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升高,组间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7.14%)比对照组(80.00%)更高,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  讨论

脑梗死为常见的脑血管病,多发于中老年人,其病因复杂,与多种基础性疾病有关,患者多可见运动障碍、感觉障碍、平衡障碍、吞咽困难、意识障碍等症状,其日常生活受到较大影响[3]。在临床中要重视对脑梗死患者的治疗,同时还要加强护理干预,诸多研究显示高质量的护理服务对改善其身心状态具有积极作用[4-5]。中医护理是一项系统、人性化、个性化的护理模式,将其应用于脑梗死恢复期患者护理中,对其实施肢体训练、穴位按摩、中药热敷、循经刮痧、情志护理、辨证护理等多方面的护理服务,可有效改善其肢体运动功能,提升其生活质量,还能调整其心理状态,加速康复[6-7]。中医护理模式的应用能弥补常规护理模式的缺陷,更有助于改善患者身心状态,其护理措施较全面、有针对性,患者认可度和接受度较高。本研究结果显示,在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实施中医护理后,其SAS、SDS、NIHSS评分均明显降低,患者护理后各项生活质量评分显著提升,均优于单纯常规护理者,与谭英、唐干[8]的研究结论相似。

综上所述,中医护理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4  参考文献

[1] 杨丽平,陈海燕,苏标瑞,等.脑梗死患者高压氧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2,41(2):210-214.

[2] 王波.穴位帖敷中医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康复效果[J].糖尿病天地,2020,8(17):197-198.

[3] 眭广红,丁永斌.高压氧联合中医护理在脑梗死恢复期的应用效果[J].中国民间疗法,2019,27(17):91-93.

[4] 李侃.中医护理在脑梗死恢复期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18):239-240.

[5] 沙卉.穴位帖敷中医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康复临床探讨[J].心理医生,2018,24(8):252-253.

[6] 张丽.中医护理技术在脑梗死恢复期延续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保健营养,2018,28(35):229-229.

[7] 张双焰,王娇,曹佳,等.中医护理技术在脑梗死恢复期延续护理中的效果分析[J].医药前沿,2018,8(11):320-321.

[8] 谭英,唐干.中医护理在腦梗死恢复期延续护理中的作用评价[J].中国保健营养,2019,17(17):232-233.

[2022-03-16收稿]

作者单位:448000   湖北省 荆门市中医医院脑病科

猜你喜欢

中医护理生活质量
尪痹的中医护理体会
中药熏蒸联合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和护理
膳食纤维制剂对老年便秘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