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程序化护理在儿童热性惊厥急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22-05-30张婷婷陈文娟

健康之家 2022年10期
关键词:急救护理儿童

张婷婷 陈文娟

摘要:目的 分析程序化护理在儿童热性惊厥急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热性惊厥急救儿童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程序化护理,比较两组临床效果、儿童家属认知、态度和行为评分以及儿童家属满意率。结果 观察组临床效果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儿童家属认知、态度和行为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各项指标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热性惊厥儿童采用程序化护理措施,利于提升儿童病情改善效果,提升儿童家属认知、态度和行为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热性惊厥;儿童;程序化护理;急救护理

惊厥是低龄儿童常见急性症状,根据病因可分为多种类型。其中,热性惊厥为常见类型。热性惊厥分为单结性、复杂性热惊两种。单纯热性惊厥表现为强直-阵挛发作状态,持续时间为数秒至10min不等。复杂性热性惊厥症状缺乏典型性,发生时间通常在发病12 h内,且1d内会反复发作多次。为降低热性惊厥对儿童的影响,帮助其快速恢复,应采用适合方式进行治疗。同时为保证各项治疗措施顺利落实,实现对儿童病情有效控制,还应采用相应护理措施进行干预[1]。本研究以我院收治的80例热性惊厥急救儿童作为研究对象,探究程序化护理的应用效果,具体分析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3月我院热性惊厥急救儿童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观察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4个月~7岁,平均年龄(3.11±1.02)岁;病程1~20 h,平均病程(10.32±2.16)h。对照组男20例,女20例;年龄5个月~7岁,年龄均值(3.15±1.03)岁;病程1~20 h,平均病程(10.32±2.16)h。两组儿童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常规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确诊;中途无退出;无其他疾病;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患儿家属对本研究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患儿资料不完整;合并严重心、肝、肺等脏器功能障碍;同时参与其他相关研究。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方式。包含常规检查、体征监测,并对儿童家属进行用药、饮食、住院等方面指导。落实健康教育,向家属说明疾病相关知识、治疗方式和各项治疗护理操作实施必要性等,提升儿童家属对疾病认知。对儿童家属进行护理指导,使其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有效治疗和护理,加强对儿童病情控制。

观察组实施程序化护理措施。具体措施:(1)成立护理小组并制定护理流程表。由主治医生以及责任护士组成,要求医护人员具有丰富治疗、护理经验,对儿童病例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制定治疗护理流程表。保证护理工作开展具有针对性、有效性和连续性,结合护理实践工作原则,在了解具体护理规范和惊厥病情护理控制要求前提下,对各个环节护理工作进行规范和流程制定,落实全面化、精准化、精细化和规范化护理操作。同时,为保证制定流程设计合理性,需要明确预期护理目标。由程序化护理小组,根据具体内容确定预期护理目标,并在具体开展护理工作期间进行相关内容完善,如控制患儿体温、防止过高体温对患儿脑部意识等方面产生影响,从观察患儿临床症状、采用物理化学控温措施方面思考,确定减轻患儿体温目标。

(2)病情评估。患儿入院后即刻通知医生对其进行病情评估,观察并记录发病时有无惊厥以及惊厥持续时间和频率等。在护理人员引导下落实血常规、脑脊液和血液生化方面检验,根据病情评估结果,对相关儿童家属进行说明,并提前准备好抢救器材和药品。

(3)窒息预防。帮助儿童维持平卧位,头部偏向一侧,清除口鼻腔分泌物,使用纱布包裹压舌板,进行氧气吸入支持,对呼吸道痰液过多儿童先进行吸痰处理,帮助其保持呼吸通畅性。

(4)惊厥控制。儿童出现惊厥后,由小组组长进行统一指挥,迅速判断病情状况,并立即对儿童进行解痉、降温等紧急处理。快速建立静脉通道,选择弹性好血管留置穿刺针。同时对患儿进行心理干预,安抚其紧张、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与患儿家属进行沟通交流,汇报急救进展,安抚负面情绪。整个急救护理期间密切观察患儿生命体征,出现异常及时处理。

(5)发热护理。观察发热后患者有无精神反应差、畏寒、肢体冰冷、皮肤花以及呼吸节奏加快等症状,并在出现发热症状后用冷毛巾对儿童手心、大腿、前额等位置进行覆盖处理。若体温低于38℃,可用32~34℃温水毛巾进行反复擦拭身体,加快散热速度,体温>38℃时,口服退热药物(布洛芬混懸液、泰诺林),可重复用药。更换汗液浸湿衣物并进行口腔护理,进行体温测量并记录,1次/h。对出现虚脱状况患儿,落实保暖工作,按照医嘱进行科学补液,若物理降温未能达到理想效果,应辅助使用药物进行降温。

(6)用药护理。在使用药物进行体温控制期间,向患儿家属详细、耐心讲解用药及治疗方面知识,嘱家属用药前仔细核对相关信息,帮助家属掌握药物使用注意事项,并加强输液治疗工作监督。同时做好对患儿口腔、皮肤等方面卫生护理,避免出现感染等现象。

(7)个性化护理。根据患儿具体病情以及家属需求,制定适用于儿童个性化护理方案,并加强对其病情发展状况监测,及时根据儿童身体状况调整护理方案。做好与儿童家属沟通工作,共同协商落实各项相关护理工作。

1.3 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惊厥持续时间、急救时间、退热时间和住院时间,时间越短患儿恢复效果越好。

(2)对比两组儿童认知评分、态度评分和行为评分,评分越高护理方式应用价值越高。

(3)采用科室自拟满意度评价问卷进行评价,总分为100分,满意等级划分:≥90分非常满意;70~89分较为满意;<70分不满意,总满意率=(非常满意+较为满意)/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儿童临床效果比较

观察组各项临床效果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护理前后兒童家属认知、态度和行为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各项指标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认知、态度和行为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率比较

观察组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3讨论

热性惊厥属于临床中一种较为常见惊厥疾病,该病主要发生于发热时,多见于6个月~5岁儿童,临床出现突发性僵直阵挛、大小便失禁、面色发绀以及抽搐等表现[2]。若未能在短时间内控制病情,随着发病时间延长,导致患儿出现脑部缺氧、脑细胞损伤,进而诱发癫痫,严重影响儿童身心健康[3]。因此,为使儿童快速获得有效急救,加强对病情控制效果,在急救期间采用相应护理方式进行干预,提升急救操作开展顺利性以及急救效果[4]。

以往主要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该方式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儿病情,但作用效果有限。而通过建立程序护理小组并制定规范化护理措施,能够提升整体护理效果。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惊厥持续时间、急救时间、退热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儿童家属认知、态度和行为评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在对热性惊厥急救儿童进行护理中,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儿童病情,帮助恢复,满足儿童基本需求,但作用有限。而通过落实程序化护理,增强干预措施规范性,可提升对儿童临床效果,缩短治疗后恢复时间。同时可提升儿童家属在认知、态度和行为方面评分,提升儿童家属对护理方式满意程度。

综上所述,在对热性惊厥儿童进行急救护理期间,落实程序化规范化护理,严格按照相关要求执行各项护理操作,利于加强对疾病控制效果,可提升对儿童病情改善程度,强化儿童家属对疾病认知、护理操作配合程度,以及护理方式掌握程度,可提升儿童家属对护理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陈慧艳.程序化护理在儿童热性惊厥急救护理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上旬刊),2020,27(09):103-105.

[2] 陈冰艳,沈军英.儿童热性惊厥急救中全程绿色通道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9,19(17):3049-3050.

[3] 薛素芳,母靖岚,伏小英,等.小儿热性惊厥的中医急救与护理干预措施[J].中医临床研究,2018,10(25):132-133.

[4] 王艳丽.小儿热性惊厥的临床急救护理探讨[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8,31(02):283-284.

猜你喜欢

急救护理儿童
儿童美术教育琐谈201
儿童美术教育琐谈198
研究四肢骨干开放性骨折患者急救护理的临床效果
颅脑外伤合并复合伤的急救护理体会
急救护理路径在抢救院前创伤性休克患者中的效果
留守儿童
小儿热性惊厥的急救与护理
六一儿童
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急救护理
突发群体混合性气体中毒的院内组织抢救与应急管理措施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