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原料堆沤发酵的有机肥对烟薯25产量及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
2022-05-30田沛雨王建凤杨宁李永国袁权
田沛雨 王建凤 杨宁 李永国 袁权
关键词:烟薯25;有机肥;优化施肥;产量;土壤有机质
甘薯是我国四大粮食作物之一,其营养价值高、各类物质含量多而平衡,富含多种有益于人体健康的物质,例如蛋白质、淀粉、可溶性糖、维生素以及铁、锌等微量元素。甘薯产量和品质主要受遗传因素的影响,还受到栽培措施和土壤营养成分的影响。氮、磷、钾作为大量营养元素,在甘薯生长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有机肥的搭配施用能够增加甘薯的产量,改善甘薯的品质[1-5],已经成为农业发展的主导。作为有机肥一项常规制造技术就是把各种物料放在一起进行堆肥,原料可以选择各种畜禽粪便及各种废弃物,生产的有机肥因原料种类和设备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当前对农作物秸秆制作有机肥研究较多[6-10],而对果木枝条、食用菌菌渣等不同原料堆沤形成的有机肥研究较少。本文以烟薯25产量等有关性状作为研究对象,以期为黄淮海区域甘薯优质高效种植提供参考,也为果木枝条堆沤生产有机肥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田间试验安排在2020年4月-10月进行,在山东省南部枣庄市山亭区城头镇龙潭家庭农场实施,属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一般盛行风向东风和东南风。一定程度上,受海洋的调节和影响,气候资源丰富,具有气候适宜、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气温较高、光照充足、无霜期长等特点。土壤疏松、土层深厚、地势平坦,土质结构良好、排水方便,尤其是沙质土壤和沙性土壤最为适宜种植甘薯。当地土层厚度≥0.5m,土壤养分含量有机质≥10g/kg、碱解氮≥40mg/kg、速效磷15mg/kg、速效钾100mg/kg。山亭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为13.5℃,无霜期在200d左右,年平均日照时数长达2 400-2 800h,年平均降水量875mm,年平均相对湿度66%,土壤类型以黏土和壤土为主。
1.2 试验材料
试验中优化施肥为施用氮磷钾三元复合肥料,试验品种为烟薯25。
1.3 试验设计
试验设4个处理,3个重复,行距80cm,株距25cm,小区面积30m2,共360m2。处理一(C1):以果木枝条为原料发酵的堆沤肥。每亩用量2t堆沤肥+优化施肥,基施。处理二(C2):以农作物秸秆为原料发酵的堆沤肥。每亩用量2t堆沤肥+优化施肥,基施。处理三(C3):以食用菌菌渣为原料发酵的堆沤肥。每畝用量2t堆沤肥+优化施肥,基施。处理四(C4):对照组,0t堆沤肥+优化施肥,基施。
1.4 田间管理
早春甘薯以5-10cm地温稳定在16-17℃时为栽秧适期,本试验定植时间为2020年4月20日。基肥、有机肥肥料均在播种前一周混合均匀撒施并二次翻地,将化肥按比例混合均匀洒到小区地表,而后将肥料翻入0-20cm的表层土壤中,其余各处理小区按试验要求进行。有机肥过秤后直接均匀洒到甘薯的定植沟内,而后覆土2cm。用50%多菌灵500倍液浸种苗;每667m2用3-4kg3%甲基异柳磷颗粒剂,拌10-15kg土施入穴内;6、7、8月上旬分别用25g/L溴氰菊酯乳油12%或甲维·虫螨腈悬浮剂1 800-2 0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喷雾防治病虫害。栽培、灌溉和田间管理措施均按农民习惯方法统一进行,各小区保持一致,定植和施肥过程均由人工进行。10月20日,甘薯成熟,一次性采收完毕,各小区实测记产。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处理对甘薯产量的影响
通过表3可知,用果木枝条堆沤处理的有机肥在同等施用量时,配合优化施肥,综合水平表现最高,每亩产量达到2 056.82kg;用农作物秸秆堆沤处理的有机肥产量表现次之,每亩产量2 039.6kg;用食用菌菌渣沤处理的有机肥亩产量1 942.51kg;只施用化肥的亩产量最低,为1 894.64kg。四种处理产量排序为:处理一﹥处理二﹥处理三﹥处理四,处理一、处理二、处理三比处理四(对照组)分别亩增产162.18kg、144.96kg、47.87kg,增产率分别为8.56%、7.65%、2.53%。
2.2 不同处理对甘薯品质及效益的影响
采用果木枝条、农作物秸秆、食用菌菌渣等不同原料堆沤形成的有机肥,均能提高甘薯糖分的含量,改善甘薯的品质与口感,商品性更好,但是甘薯的颜色没有明显区别。同时可以提高甘薯的销售价格,单价提升20%以上。
2.3 不同处理对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
从土壤有机质含量来看,播种前,处理一有机质含量最高,其他组为处理二>处理三>处理四,四个处理播种前有机质含量分别为70.9g/kg、68.5g/kg、68.2g/kg、63.6g/kg;有机质含量在收获后普遍降低,处理二降幅最小为4.6g/kg,处理一与处理四降幅最大,均减少5.5g/kg,处理三减少5.4g/kg,收获后处理一至处理四有机质含量分别为65.4g/kg、63.9g/kg、62.8g/kg、58.1g/kg。
3 结论与讨论
3.1 结论
用果木枝条堆沤处理的有机肥在同等施用量时,配合优化施肥,综合水平表现最好,产量最高、品质最好。用农作物秸秆堆沤处理的有机肥表现其次,食用菌菌渣堆沤处理的有机肥与优化施肥无明显区别。四种处理产量排序为:处理一(2 056.82kg/亩)﹥处理二(2 039.6kg/亩)﹥处理三(1 942.51kg/亩)﹥处理四(1 894.64kg/亩),处理一、处理二、处理三比处理四(对照组)分别亩增产162.18kg、144.96kg、47.87kg,增产率分别为8.86%、7.65%、2.53%。处理一至处理四收获后有机质含量均减少,总体排序为处理一(65.4g/kg)﹥处理二(63.9g/kg)﹥处理三(62.8g/kg)﹥处理四(58.1g/kg)。
3.2 讨论
3.2.1 需要进一步提升试验研究的说服力
本试验结果仅为一个种植季节的数据,为了增加试验的说服力与准确性,需要连续开展多季的试验验证,同时要选择尽可能多的试验田块,扩大试验的面积,增加试验甘薯的品种数量。枣庄市山亭区作为优质甘薯种植基地,光热资源丰富,有利于发展甘薯的种植、加工产业。近年来生产的优质“地瓜枣”日益受到消费者的追捧,在国内外享有很高声誉,更加合理的施肥方案将为当地甘薯产业的发展提供实践支撑。
3.2.2 有机肥的制造原料进一步多元化
当前,国内对果木枝条堆沤发酵制造有机肥研究较少,多数研究采用畜禽粪污、农作物秸秆作为原料。山亭区作为枣庄市最大的果品种植区域,常年种植长红枣、樱桃、桃、板栗等果树,在植株修剪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果木枝条,直接丢弃或者作为燃料,会造成资源的浪费或者污染环境。对于这种优质农业资源,进行堆沤发酵制造有机肥,可以实现农业废弃物就地资源化利用,进一步充实有机肥制造原料,优化有机肥制造市场,促进有机肥产业的发展。
3.2.3 肥料要科学搭配施用
在传统施肥过程中,仅施用化肥就能在短期内获得较高的产量,但这不利于农业的长期健康发展。随着我市国家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的创建,在化肥减量的基础上,需要创新施肥理念,有机肥与化肥相结合施用,广辟有机肥源,科学适量减少化肥的用量,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构建更加有益的土壤生态系统,改善土壤中酶的活性[11],提高肥料利用效率,促进肥料施用趋于健康化、规范化,实现农业绿色生态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