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盈余管理的文献综述

2022-05-30孙晓蕾

商场现代化 2022年11期
关键词:经济后果盈余管理手段

孙晓蕾

摘 要:盈余管理作为一个妙趣横生的研究课题,一直以来国内外学者围绕它进行了大量研究,他们尝试从多个角度并采取多种方法去解释盈余管理的动因、寻找具体手段、探究它会带来什么经济后果以及抑制盈余管理的机制。至今为止,学者们已经取得丰厚的成果,为了梳理这些结论,本文试图划分多个角度对以上问题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为以后研究该领域提供参考。

关键词:盈余管理;动机;手段;经济后果;机制

一、盈余管理的动机

1.机会主义动机

(1) IPO动机

从IPO的盈余管理实施方式来看,已有研究发现IPO企业会采取分类转移(陆军伟等,2019)、关联交易(马方和王曦,2016)、操纵性应计(蔡春等,2013)、构造真实交易(肖力,2014)等方法。

从IPO的盈余管理实施时间来看,已有研究发现IPO公司会在上市之前三年(肖力,2014)、当年(祁怀锦和黄有为,2016)和之后三年实施盈余管理(肖力,2014)。

(2) 增发与配股动机

从增发角度来看,已有研究发现增发企业发行前和发行后都存在应计盈余操纵(Teoh等,1998);

从配股角度来看,已有研究发现配股要求发生变化的同时,净资产收益率也会发生变化(陆宇建,2003);还有学者围绕配股后业绩下降这一现象,发现正是由于在配股前存在操纵利润行为(陆正飞和魏涛,2006)。

(3) 避免亏损动机

从避亏动机是否存在来看,有学者采用盈余分布法研究发现存在避免亏损的盈余管理行为(吴联生,2007),

从避亏动机大小来看,相比发现,上市公司这一动机大于还没有上市的公司(吴联生,2007);

从亏损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规律来看,有研究发现利润表中的成本、费用、损益较为容易被操控(张昕和杨再慧,2007)、如果有希望将今年的亏损转为盈利时,常常采用在第四季度增加盈余的方式,但如果即使不能扭转今年的局面,也会采用该方式为以后年度做准备(张昕,2008)。

(4) 内部薪酬契约动机

从任职角度看,已有研究发现为了保证职位安全,高管会调高公司的盈余(DeAngelo,1988);还会选择在即将不再为公司服务的时候即任职期快满时操纵公司盈余(Dechow和Sloan,1991);还可能在公司即将被收购之前和私下协助收购公司“入侵”公司,采用的就是调低公司盈余的方式,目的就是为了能够留任或是上升职位或是丰厚的薪酬(王克敏等,2014)。

从薪酬角度看,已有研究发现高管团队为了获取权益性超额薪酬,会采用真实盈余管理方式(康进军等,2020);当公司当年的利润比高管们的最高薪酬还要高的时候,也会有盈余管理的情况法发生(Holthausen等,1995);还有学者基于中小制造业企业研究也发现,高额的薪酬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高管的机会主义行为(陈汉龙,2022);对此,也有学者提出相反的看法,认为高额的薪酬不仅不能抑制盈余管理,反而还会助长这种行为,其中,信息不对称为高管们提供了这种条件,但是机构投资者持股能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姚卜丹,2022)。

从内部薪酬差距来看,大量文献認为,该差距越大,盈余管理程度越高(杨志强等,2014;胡凌云,2019),但是稳定性的机构投资者会缓解二者的正向关系,到一定的调节作用(胡凌云,2019)。但学者杨薇等(2019)和何薇等(2021)的研究得出了截然相反的结论,即内部薪酬差距减少盈余管理,而对于产生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他们存在不同的看法,杨薇等(2019)认为是外部监督机制发挥了作用,而何薇等(2021)认为是出于巩固自身地位的考量,或者说是为了应对其他高管的威胁和挑战。

从外部薪酬差距来看,已有研究观点较为一致,发现同行业不同企业之间高管薪酬差距较大时,也会造成盈余管理的现象(罗宏等,2016;李玉霞,2016),但是他们的思路不同,罗宏等(2016)认为攀比动机是主要原因,而李玉霞(2016)认为高管感到不公平性才是主要原因。李玉霞(2016)通过进一步分析,发现管理层权力越大,二者的正向关系会更显著,起到正向调节的作用。

2.非机会主义动机

(1) 传递信息观

从企业自身来看,已有研究观点较为一致,高管会为了避免企业价值被低估,正确传递企业信息而进行盈余管理(龙立和龚光明,2017;陈共荣等,2019;童婵等,2020;陈思,2017;Rees等,1996;Subramanyam,1996)。但是他们选取的企业价值代理变量又有所不同,陈共荣等(2019)选取了股票价格信息率作为代理变量,发现它与盈余管理正相关;童婵等(2020)选取了股权估值偏差作为代理变量,得出了相同的结论;陈思(2017)选取了经营业绩作为代理变量,也支持了信息传递动机;Rees等(1996)选取了股票报酬作为代理变量,发现以上观点在资产减值公司也成立。Subramanyam(1996)同样选取股票报酬作为代理变量,结论支持信息传递动机;

从投资者来看,已有研究表明高管盈余管理是为了将自己拥有的企业的真实情况传递给投资者,以便他们做出正确的决策(陈波等,2013)。还有学者专门针对银行业进行分析,发现高管通过操纵盈余向市场传递好消息(Wahlen,1994;Beaver和Engel,1996)。

从信息质量来说,已有研究表明管理层进行的盈余管理有助于提高会计盈利的信息含量(Altamuro,2005)。

(2) 有效契约观

此外,还有部分学者支持有效契约观点,采用了不同的研究方法,得出了一致的结果,并非所有盈余管理行为都是出于机会主义动机。

有学者采用规范分析法,认为盈余管理不一定都会损害公司利益,反而适度地采取有利于实现各方利益最大化(王君,2006)。

还有学者采用案例研究法,发现盈余管理能够减小业绩浮动带来的负面影响,提高企业的管理决策水平(宋航等,2018)。

还有学者采用访问调查法,结果显示,能够支持有效契约动机。

还有学者采用实证研究法,证明有效契约观。如Malmquist(1990)与Christie和Zimmerman(1994)从债务契约、政治成本等角度选取了代理变量,证明了高管盈余管理并不都是出于机会主义的目的,也可能是为了契约的有效执行;再如Guay(1999)发现利用衍生工具的公司高管不都是为了自己的私有目的,也有可能是为了规避风险;又如Bowen(2008)发现盈余管理反而提高了公司将来绩效,基于此,这与信息传递和契约动机可能是相符的。

以上可以看出,国内对有效契约观点的研究仅就目前来看还比较少,且采用实证分析法证明有效契约观的文献更少,以后可着手采用实证分析法进行研究。

二、盈余管理的手段

1.应计盈余管理手段:利用非经常性损益

从资产重组角度来看,已有研究发现企业会通过重组(陈晓等,2004)以及资产重组业绩承诺(肖华斌,2018)达到扭亏为盈的目的。

从债务重组角度来看,已有研究发现企业会通过债务重组(Mcvay,2006)方式达到扭亏为盈的目的。

从政府补贴角度来看,有学者专门围绕农业企业研究,发现他们会通过政府补助操纵盈余,还有的会采用生物资产的方式(段丽娜等,2014)。

从减值准备角度来看,已有研究发现企业会通过减值准备操纵盈余(Russell Craig,1989)。

从关联交易角度来看,已有研究发现企业会通过关联交易扭转利润(陈晓等,2004;马方和王曦,2016)。

2.真实盈余管理手段:构造真实经营活动、费用、成本等

从生产盈余操控角度来看,已有研究表明企业会通过过度生产(Roychowdhury,2006)实现盈余管理。

从销售盈余操控角度来看,已有研究表明企业会通过异常产品促销(Thomas和Zhang,2002)实现盈余管理。

从费用盈余操控角度来看,已有研究表明企业会通过削减酌量性费用以提高利润(Herrman等,2003)。

三、盈余管理的经济后果

1.经营业绩

从整体盈余管理来看,已有文献观点较为一致,都认为对经营业绩是负向影响(孙峥和王跃堂,1999;Cohen and Zarowin,2008;林永坚,2013)。但是他们选取的角度不同,孙峥和王跃堂(1999)认为盈余管理会降低资源优化配置;Cohen and Zarowin(2008)认为操作利润会降低投资效率。林永坚(2013)则直接指出会对经营管理产生不利后果。

从应计盈余管理来看,现有研究学者们的观点一致,认为应计盈余管理会导致公司经营业绩下降(孙详建和徐晋,2005;陆正飞和魏涛,2006;Teoh等,1998)。而且他们的研究切入点有共同之处,他们都是从配股之后公司绩效下降这一反常现象入手,发现配股之前,如果存在采用操纵性应计行为,那么便會造成这种后果,即公司绩效不升反降。另外,还有学者专门围绕IPO公司进行了研究,发现在IPO前存在操纵性应计行为且向上操纵的程度越大,那么便会造成之后的业绩下降(Teoh等,1998;陈祥有,2010)。

从真实盈余管理来看,已有文献的观点在经营业绩方面的经济后果存在分歧。大体分为两种观点:一种认为会对经营业绩产生负向的后果(Gunny,2005;李彬,2008;Taylor,2010)。具体来看,Gunny(2005)发现这一负向后果不是暂时的,而是会对公司随后三年都产生影响,表现为较低的经营现金流和利润;李彬(2008)更进一步区分了不同类型的真实盈余管理手段,发现这三种手段都会产生负向后果,表现为较低的获利能力;Taylor(2010)专门针对满足分析师预期盈余的公司,也证明了上述的负向影响观点。另一种认为会对经营业绩产生正向的后果,在一定阈值之内采用这种行为是可以对公司业绩产生有利影响的(Gunny,2005)。

从对比两种类型来看,已有研究大都认为真实盈余管理对经营业绩产生的负面后果更严重,更深远(肖力,2014;李彬,2008)。

2.外部审计

从审计意见角度来看,目前,国内外已有文献关于盈余管理对审计意见这一经济后果的研究,从结果来看存在较大的分歧。主要观点两种:一种认为盈余管理与非标准审计意见是正向关系(Bartov等,2002;Francis等,1999;夏立军等,2002);还有一种观点认为二者并没有直接的关系(Tsipouridou,2012;吴联生等,2011)。认同第二种观点的学者,更进一步指出,是因为公司经营存在问题(Butler等,2004)或者是审计师比较保守(Laura等 2008),才会出具非标准意见,而并非是公司采用盈余管理。

从审计费用角度来看,目前,国内外已有文献关于盈余管理对审计费用这一经济后果的研究,从结果来看存在较大的分歧。主要观点三种:一种认为二者正相关(Defond等,1998;Kasai等,2012;赵国宇,2011);第二种观点认为二者不相关(Krau,2013);第三种观点认为不同的盈余管理表现会对审计收费产生不同的后果,如伍利娜(2003)将净资产收益率划分区间,指出在不同区间内可能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从审计风险角度来看,已有文献表明,盈余管理现象的大量存在会促使审计师更加谨慎的工作,增加更多审计的程序,规范的流程,以降低风险。

四、抑制盈余管理的机制

国内外已有研究针对抑制盈余管理的机制主要区分为内部和外部治理机制。

1.内部治理机制

从内部控制角度来看,已有研究表明内控质量越高,公司的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手段以及构造真实经营活动、费用、成本等手段都明显低于那些内控表现较差的企业(方红星和金玉娜,2011)。

从独立董事角度来看,现有文献表明独立董事联结能有效减少应计的盈余操纵行为(陈汉文等,2019),且和内控有替代作用(陈汉文等,2019)。

从高管薪酬角度来看,现有文献发现高管和员工的薪酬差距相对较大的时候,管理层的机会主义动机会降低(杨薇等,2019)。

2.外部治理机制

从制度角度看,已有观点认为融资融券制度(Fang等,2016)之后,盈余管理行为得到改善。

从非处罚性监管角度看,已有关于问询函的研究发现,括问询函可以抑制盈余管理(陈运森等,2019)。

从产品市场角度看,有学者发现,产品市场竞争越激烈,越能促进机构投资者对盈余管理的抑制(卜华和范璞,2020)。

从经理人市场来看,现有观点认为外部经理人会抑制盈余管理(董维明等,2018),进一步分析发现抑制结果在国有企业并不显著以及对真实盈余的抑制更显著(董维明等,2018)。

五、结论

综上,本文从动机、手段、经济后果以及抑制盈余管理的机制四个方面,划分角度进行整理盈余管理的相关成果,发现目前学术界在盈余管理方向的研究已取得成熟的研究结果,研究方法也不断多样化。从手段来看,国内外对盈余管理的手段总结较为全面,观点也较为一致。从抑制盈余管理机制来看,现有文献与实际联系得较为紧密,都是从内部治理和外部治理两种机制结合下共同抑制盈余操纵。从动机来看,国内现有研究大多将盈余管理的动机视为某一种特定动机,忽视了它也有可能是两种甚至多种动机结合之下的产物,因此,将来可着手从动机之间的相互关系分析,以保证结论的可靠、严谨。从经济后果看,现有文献主要集中于对公司内部业绩和对外部审计的研究,但是在对外部审计的经济后果研究中存在较大分歧,未来可进一步分析原因,可以在区分行业、手段等情况下具体分析。值得一提的是,从以前的研究整体盈余管理的经济后果转为区分不同类型盈余管理可能产生的不同经济后果,是一大进步。

参考文献:

[1]蔡宁.风险投资的逐名动机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基于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会计研究,2015(5):20-27+94.

[2]蔡春,李明,和辉.约束条件、IPO盈 余管理方式与公司业绩——基于应计盈余管理与真实盈余管理的研究[J].会计研究,2013(10):35-42+96.

[3].陈共荣,游彩洋.盈余管理与股票价格信息效率研究——基于非机会主义动机的视角[J].财会通讯,2019(36):113-119.

[4]陈思.非机会主义动机下公司业绩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关系研究[J].宿州学院学报,2017,32(01):20-24.

[5]陳波,陈榜.上市公司收益平滑行为研究评述[J].会计论坛,2013,12(01):78-88.

[6]路军伟,张珂,于小偶.上市公司IPO与分类转移盈余管理——来自我国 A 股市场的经验证据[J].会计研究,2019(8):25-31.

猜你喜欢

经济后果盈余管理手段
内部控制审计文献综述
对我国募集资金投向变更问题的研究
创新执法手段,提升执法能力
表外负债与企业投资效应的关系研究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与新会计准则的制定
浅析盈余管理产生的原因
两税合并、税收筹划与盈余管理方式选择
限行不是手段 立法才是根本
逻辑接续及其表达手段
临机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