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鲜食用秦薯5号精品薯生产技术规范

2022-05-30文定军王钊郑太波刘明慧高文川

西北园艺·蔬菜 2022年1期
关键词:薯苗薯块种薯

文定军 王钊 郑太波 刘明慧 高文川

进入21世纪,鲜食型甘薯从育种前端到生产、消费终端,由原来的重品质、重产量,发展到重视觉、嗅觉等感官享受,消费者不但要求甘薯的营养价值要高,而且还要好吃、好看。

从内在品质上看,秦薯5号薯块肉质为淡黄色,蒸烤后肉质呈现金黄色,无筋无丝,干面香甜,味似板栗,在陕西关中有“板栗薯”美称,烤薯香味更浓,甜度更高,尤其受到消费者喜爱。

从外观品质上看,秦薯5号薯块为紫红皮、长条形,薯皮光滑鲜艳,形色兼备,薯块分级后上市售卖“颜值”高,符合陕西关中地区消费者审美,容易引起消费者购买欲望。

根据生产实践,我们依据秦薯5号特征特性,在提高该品种田间产量的同时,通过综合栽培措施的应用,进一步提高了春栽秦薯5号的内在品质和商品薯率,为鲜食用秦薯5号高品质高颜值精品薯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撑。现将秦薯5号规范化栽培技术总结如下,供生产者参考应用。

1   生产环境要求

1.1   产地要求   产地环境条件应符合“NY5116 无公害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NY5010无公害食品   蔬菜产地环境条件”的规定。

1.2   土壤条件   一般要求土壤有机质含量大于10 g/kg,全氮含量0.06%,速效氮含量       65 mg/kg,速效磷含量大于50 mg/kg,速效钾含量大于100 mg/kg。土壤pH值5~7.5,全盐含量低于0.2%。沙性土壤或壤土较为理想。

1.3   灌水条件   灌溉水质量应符合“NY5010 无公害食品   蔬菜产地环境条件”的要求。

1.4   肥料施用   所用肥料应符合“NY/T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要求的规定。拒绝使用含氯(Cl)化肥。禁止施用重金属含量超标的肥料,其中主要重金属含量的限量指标:砷(As)≤20 mg/kg,镉(Cd)≤200 mg/kg,铅(Pb)≤100 mg/kg。

1.5   农药使用   农药使用应符合“GB/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的规定。

2   种薯准备

2.1   选种   选择具有本品种特性的脱毒夏繁薯块作种薯,纯度不低于96%,薯块整齐度不低于85%。

2.2   浸种   用50%多菌灵600倍液浸种5分钟,或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浸种5分钟。

3   培育壮苗

3.1   方法与时间   地膜春薯,陕西关中地区一般育苗时间为3月上旬。

3.2   排薯   种薯按大小分等,分床排薯,种薯大小在300 g左右,种薯用量15 kg/m2。

3.3   苗床管理

1)出苗阶段。排薯后立即浇透水,提温保湿,促进快速生长出苗。苗床干燥时可适当浇水。

2)炼苗阶段。种薯出苗后床温控制在28 ℃左右,湿度控制在70%左右。床土保持湿润,晴天适时通风降温,防止高温烧苗。苗高30 cm左右时,温度控制在20 ℃左右降温炼苗2天左右。

3)采苗阶段。炼苗结束后及时采苗。用剪刀剪取合格薯苗,留茬高度4~6 cm,剪取的薯苗节间不少于4个。

4)壮苗标准。百株苗重750 g以上,苗高25~30 cm,莖粗4 mm以上,节间4~6个,顶三叶齐平,叶片大而肥厚,叶色深绿,无气生根,剪口浆汁浓,无病虫害。

4   整地施肥

4.1   整地   冬前深耕,耕深30 cm以上,早春合墒旋耕起垄。单行垄栽,垄距90~100 cm,垄高30 cm。

4.2   施肥   中等肥力地块,鲜薯亩产量4 000 kg,需优质农家肥(沤肥、堆肥)4 000 kg/亩以上,增施尿素20 kg/亩、过磷酸钙50 kg/亩、硫酸钾50 kg/亩。

5   薯苗定植

5.1   时间   栽植最早时间4月中旬。

5.2   密度   栽植密度3 300~3 800株/亩。

5.3   定植   在垄顶开小沟,深度10 cm。小沟内浇足水后,将薯苗根部垂直插进沟底2~3 cm,再把薯苗3~4节水平压入沟内,覆土5~8 cm,薯苗顶部5 cm露出地面。

5.4   覆膜   薯苗定植后立即覆盖地膜,引苗出膜,用细土压封膜口。

6   田间管理

6.1   生长前期(栽秧—茎叶封垄)   栽后3~5天查苗补苗;封垄期及时灌水,喷施甘薯膨大素和叶面肥2~3次,间隔期6~7天。每次的用药量:甘薯膨大素40 g/亩,磷酸二氢钾20 g/亩,尿素100 g/亩(叶片发黄田块),清水15 kg/亩。

6.2   生长中期(茎叶封垄—茎叶生长高峰)   生长中期适时灌水,保证垄内不缺墒;对旺长田进行化控,方法是用多效唑80 g/亩加水750 kg均匀喷雾(2次),禁止翻蔓、提蔓。

6.3   生长后期(茎叶生长高峰—收获)   田间喷施0.2%磷酸二氢钾30 kg/亩,连喷2~3次,间隔期6~7天;叶片发黄地块加喷1%~2%尿素溶液30 kg/亩。

7   病虫草害防治

7.1   茎线虫病   用30%辛硫磷微悬浮胶囊5倍液浸薯苗基部10 cm,时间10分钟。

7.2   病毒病   用25~40 g/亩5%抗蚜威可湿性粉剂1 000~2 000倍液,或10~20 g/亩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 000~4 000倍液,或10~    25  g/亩20%氰戊菊酯乳油3 300~5 000倍液等交替喷雾。

7.3   地下害虫   30%辛硫磷微胶囊悬浮剂,用量1~1.5 kg/亩,或20%三唑磷微囊悬浮剂,用量1~1.5 kg/亩。

7.4   食叶害虫   用20%杀灭菊酯乳油或2.5%溴氰菊酯乳油2 000倍液等药剂喷杀。

7.5   草害   封垄前,结合中耕除草深锄沟底,浅锄垄背;封垄后,人工拔除杂草。

8   适时收获

日平均气温12~15 ℃时及时收获,或根据市场需求选定收获时间。

(参考文献略)

文定军,王钊,刘明慧,高文川,陕西省宝鸡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邮编722499;郑太波,陕西省延安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收稿日期:2021-12-16

猜你喜欢

薯苗薯块种薯
马铃薯种薯退化的原因及预防
红薯苗栽植成活率不高的原因分析
旱地甘薯高产栽培技术
春季红薯栽苗注意啥?
红薯窖藏的“三期”管理
红薯窖藏“三期”管理
薯块储藏腐烂原因及防止对策
不同年份早收栽培甘薯浙薯75延后收获的特征特性
马铃薯种薯贮藏性能和贮藏技术分析
叶菜型甘薯大棚越冬栽培薯苗存活率及其产量性状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