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薄的大部头
2022-05-30王占黑
王占黑
前不久我在看一个日本动画片《奇巧计程车》,里面有个叫矢野君的搞笑配角,每讲一句话都要押韵脚。奇怪的是,这个角色叫我想起的并不是我们常见的那种嘻哈歌手,而是小时候看过的一部元杂剧里的角色,张驴儿。
张驴儿是《感天动地窦娥冤》里的一个反派,与其说他凶,不如说奸。经过千百年的口耳相传,故事模板是耳熟能详的,张驴儿和他父亲无意中救下因讨债而被欠债人赛卢医谋杀的蔡婆,上一秒当好人,听得蔡婆说完家室状况后,下一秒狮子大开口,“救了他性命,他少不得要谢我,不若你要这婆子,我要他媳妇,何等两便?”未得逞,张驴儿又以目击者之名要挟赛卢医提供毒药,企图药死蔡婆,却不小心被张父喝去了。然后便是著名的戏剧场景,嫁祸窦娥,最终酿成冤案。追其根源,窦娥死后带给当地的三年自然灾害,全赖此人。
回想起来,窦娥的“窦”,我小时候也有同学姓这个字,可我总是写不对,好在读完这个故事,便自此不会错了。卖卖卖,主人公窦娥当真一辈子都在他人的买卖里周转、存活。她是赤裸裸的商品,先被穷困父亲卖给蔡婆抵债,又被蔡婆当成隐形财产送给张驴儿父子报恩。二十年的人生好像一直到临死才真正被归还给她自己,而她选择以呐喊和毒咒等价还给这世界。
“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为天”,这句经典的台词最早是在历史课本上见到的,一个古人肖像(当时还不知道是谁)旁边插入了这么一句,总觉得有点怪怪的。后来在书店,在一排中学生必读书目里看到这个古人的名字,就顺手买回家了。当然,主要还是因为这本《关汉卿选集》是所有书里最薄的,适合拿来应付假期作业。花一个下午看完,原来经典故事可以不必是大部头,而这句台词呢,原来就算不念出来,也有一种不禁让人深呼吸的气势。这气势藏在冤情里,也藏在一个女性无从把握、无可依附的二十年里。
顺从是绝对的底色。在被动选择的人生里,窦娥没有一刻选择过不接受,直到死亡降临。个人意志和行动力爆发,她大胆要求刽子手挂白练,要求他看死后血迹的落点,“雪飞六月,亢旱三年,那其间才把你个屈死的冤魂这窦娥显”。尽管结尾的沉冤昭雪又回到了父权和清官的套路上,但这一刻的光芒,足够耀眼了。
现在来看,毫无疑问,窦娥是个标准的“完美受害者”,从头到尾都不曾逾越社会规训半步,父在时听父,夫在时随夫,守寡后敬孝、守贞,甚至连招供也是因为不忍心看见婆婆被打。一个道德上无可指摘的“圣女”尚且被迫走上这样的绝路,更何况有弱点、有软肋、会犯错的平常女性呢。时至今日,那些出现在社会新闻里的女性,比起法律,她们更先接收到的是从各处纷至沓来的口诛笔伐,“谁叫你……呢?”“为什么偏偏是你……呢?”“看她这个样子就知道……”这样的质疑即使在日常生活中,在自己身上,我们也没少听到过。
其实,那些有弱点、有软肋、会犯错的平常女性的故事在关汉卿笔下是更精彩的。最近《梦华录》因为两位主角一骑绝尘的古装美貌而走红网络,我陪家人看了前几集,就顺便去重读了这篇被改编的《赵盼儿风月救风尘》(此处不谈改编好坏)。一贯的简短、紧凑,又不妨碍剧本的结构完整,起承转合一应俱全,用现在的话,大概就叫“全程无尿点”。在那本书里,我看到小时候画的横线停留在这个地方:
我问他道:“你走便走,晃什么?”那小厮道:“不干我事,奶奶在里边不知做甚么?”
我揭起轿帘一看,则见他精赤条条地在里面打筋斗。
这里的叙述声音“我”是负心汉周舍。他在第二折的开场向观众讲述自己娶宋引章回家的旧事。而讲述这件事主要是为了引出后面的事——婚后周舍不满宋引章,常常以棍棒伺候。潜台词是“我打她不是没有道理的”,因为这个风尘女子从一开始就没个贤妻良母的样子。
“精赤条条地在里面打筋斗”这个形容真的太有意思了,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一个孙猴子,谁能想到是个年轻美貌的新娘子呢?乍一想是很怪的,怎么会在花轿里脱光了,还翻筋斗。作者借他人之口转述,大概也是因为这画面实在太难在舞台上重现,又确实引人浮想联翩。
仔细想来,那一幕发生在宋引章所看中的周舍在苦口婆心说服母亲和姐姐赵盼儿之后,欢天喜地坐着未婚夫的轿子出嫁了。她是真的高兴啊,多高兴啊,要离开原来的环境,终于要过上她期盼已久的彻底不同的生活了。社会角色转换之后,那种兴奋又不能让别人发现的私密情绪,只好在一方小小的花轿里发泄出来了。这位女性的天真和活力真叫人感动。而这样义无反顾地跳进情感圈套,也让宋引章此后的悲惨境遇显得顺理成章。关汉卿的语言就是这样简单直接,又充满精气神。这是一个“大活人”的样子,这故事也是大活人的故事,要不怎么经受得住世代读者和观众们的检验呢。
在那本推荐给中学生的薄薄的《关汉卿作品选》里,除了文绉绉的元散曲,杂剧总是以一种更为亲切的方式出现。而这些杂剧中,相比于正气凌然、工工整整的包公案,这些活泼大胆的女性故事首当其冲挑动着神经。《望江亭中秋切鲙》里,一个二嫁的女性为了阻止自己三嫁而主动出击,维护婚姻。还有《闺怨佳人拜月亭》里两位姑嫂的意外相逢和互助,那种豁得出,迎面而上的气魄,在简短的折子戏里显得多么利落松快。这些女性,她们有自己的追求,也有的是自己的办法,她们还有自己的快乐。也许故事的开头总免不了时代大气层的笼罩,故事的结尾总需要一个青天大老爺及时出现,拯救平民于危难之中,不过这都不妨碍我们普通读者被里面普普通通的主角所吸引。这些大历史里的小故事,变成很大的故事一遍遍在书中演,在舞台上演,角色就成了活生生的人,这些人从远处走出来,一遍一遍地走着,一直那么好看,也时不时迈开大步走到我们耳边,给我们一些古老又新鲜的提点。
感天动地窦娥冤
《关汉卿戏曲故事集》
作者说
“喜欢喝白开水,喜欢没事在街上走来走去,看来看去,接陌生人的话茬。坐下来的时候,喜欢认认真真想一点好像不必要认真去想的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