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与新工科背景下测绘工程专业育人新模式

2022-05-30王贺封曹媛李喜盼

大学教育 2022年10期
关键词:工程实践专业认证新工科

王贺封 曹媛 李喜盼

[摘 要]课题组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与新工科建设为契机,结合学校办学定位、行业及区域发展需求,围绕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教学过程质量监控与保障以及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等方面开展了测绘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出并实践了“四位一体”测绘工程专业育人新模式,取得了良好效果,对专业建设和学科发展有促进作用。

[关键词]专业认证;新工科;培养模式;工程实践

[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22)10-0038-04

我国拥有世界最大规模的高等工程教育,实现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体系与国际实质等效。与此同时,为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经济发展,教育部相继组织召开高等工程教育发展研讨会,形成了“复旦共识”“天大行动”和“北京指南”,构成了新工科建设的“三部曲”[1-3]。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和新工科建设背景下,树立落实“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先进工程教育理念,持续提升工程技术人才培养质量,对应对工程技术领域国际竞争、走向世界具有重要现实意义[4-5]。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和新工科建设加强了行业与学校之间的关系,提高了专业建设标准意识,解决了人才培养“最后一公里”问题。地方高校应积极主动对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企业技术创新要求,充分利用地方资源,突出办学特色,构建“三融合三协同”育人体系,培养具有较强专业知识背景、工程实践能力,能胜任行业发展需求的应用技术型人才[6]。

当前,测绘新技术日新月异,新形势下迫切需要培养大批能融入产业和技术新发展、行业新要求的测绘工程技术人才[7-9],而地方高校现有工程人才培养模式与国际工程教育认证标准要求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在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机制等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10-12]。为此,结合学校办学特色,河北工程大学(以下简称“我校”)测绘工程专业以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要求为导向,以新工科建设为契机,对测绘工程专业在如何突出特色、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提高学生解决复杂工程能力等问题上开展了深入分析与研究,提出了“项目实训+导师制全覆盖+学科竞赛+创新创业”本科生实践能力培养模式,形成了“四位一体”特色育人体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依托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做好人才培养顶层设计

结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对于人才培养的要求,我校测绘工程专业坚持底线思维,以学校本科办学定位、行业及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为基本原则和依据,通过实地调查、专题研讨会、座谈、问卷调查等方式,聚集兄弟院校、行业专家、用人单位、校友、专业教师及其毕业生等的意见和建议,制订了工程特色鲜明的测绘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明确了人才培养具体目标及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的定位。课题组推进课程思政和专业思政,强调校企合作联合人才培养机制,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体系,构建了“理论教学环节+实践教学环节”“通识教育课程模块+专业教育课程模块+第二课堂模块”两环节、三模块的测绘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精简了理论课程内容,增加了实践教学环节,开设了第二课堂,改进了实践能力训练的方式和方法,增添了能够反映现代、融合前沿、接轨国际、具有时代性的教学内容。经过多轮专家、企业、用人单位以及毕业生的信息反馈和对培养方案的不断优化,我校形成了对学生知识和能力要求更明确、三大课程模块设置衔接更合理、培养目标和考核更具可操作性、全面体现毕业生五年后发展预期、充分强调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2019版测绘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并得到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家们的肯定。

二、打造多层次、多方式、多角度的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新模式

对于地方高校,新工科建设更多的是培养工程实践能力强的应用技术型人才。为此,我校测绘工程专业在教学实践中贯彻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工程训练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构建了校内实践、校外实习、工程实训、创新锻炼相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见图1),通过多层次、多方式、多角度的工程实践锻炼,强化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协作精神、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以及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人才培养的目标达成度和社会满意度。

(一)建立高质量专业实习、实践基地,保障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

依托地理空间信息中心实验平台,我校测绘工程专业结合课程实验和实习需要,建立了校内实验实习基地、数字地形测量实习基地、大地测量学实习基地、工程测量实习基地等,并通过学校和学院两级层面,推动协同育人,拓展校企合作,与河北省地理信息中心、冀中能源峰峰集团有限公司、河北省地矿局第十一地质大队、河北高翔地理信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等10余家企事业单位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建立了长期的校企合作本科生实习和实训基地。我校测绘工程专业充分利用企事业单位人才资源及其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聘请10多位专业素质高、工程经验丰富的行业专家和企业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指导学生进行专业实习、实践与毕业设计。我校测绘工程专业已建立了稳定的校内外实习、实践基地,保障了专業的产学研一体化教学及科研需求。

(二)开展项目实训+学科竞赛+创新创业+第二课堂的实践活动,提升学生工程实践能力

在立足自身优势和工程特色培养的基础上,课题组探索立德树人的途径,实施本科生全程导师制,积极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科技创新、学科竞赛活动以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多措并举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13]。

1.以科研项目反哺教学,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贯彻OBE教育理念,严格推行本科生导师制,依托教师科研项目和校企合作单位工程项目,鼓励测绘工程专业本科生参加实际工程项目。近年来,我校测绘工程专业50%的本科生参加了教师以及合作企业各类实际工程项目40余项,多为无人机摄影测量、控制测量、工程测量及变形监测等项目。经过工程实训,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能力显著增强,广受用人单位好评。

2.以学科竞赛为助力,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团队协作精神。积极组织、指导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并将其作为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和团队协作精神的助力,同时坚持学科竞赛与教学相互渗透[14]。结合全国及京津冀三地测绘技能大赛,我校每年组织并要求所有测绘工程专业学生参加校内选拔,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练,促进学生专业技能和团队协作能力的提升。近三年来,我校获得全国高校大学生测绘技能大赛和科技创新论文大赛二等奖4项,京津冀高等学校大学生测绘技能大赛单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9项和团体二等奖5项。

3.鼓励学生参加创新创业大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我校注意引导和大力支持测绘工程专业本科生积极参加学校、河北省以及全国各类型创新创业大赛。教师在一些课程中增加研究型教学内容,把科研成果和创新创业教学内容融入课程中,有针对性地配置专业教师,指导学生解答在创新创业大赛中遇到的问题,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创新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15]。近三年来,我校测绘工程专业学生获得国家级创新、创业项目6项,省级9项,校级15项,河北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铜奖1项。

4.设置第二课堂,鼓励学生自主探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专业实践能力。全面开放地理空间信息中心,下设实验室,以新设备、新技术为引领,鼓励学生自主探究,组建测绘机器人、3D建模、GNSS定位与技术、低空无人机、遥感数据处理等兴趣小组,在GNSS应用、三维激光扫描仪应用、无人机三维建模、低空无人机飞行方案设计、像控点布设方案、立体测图等方面进行工程模拟实践,培养学生利用新设备、新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鼓励学生发挥专业优势,服务社会显担当,提升学生社会责任感和工程实践能力

坚持社会服务育人,把社会实践作为实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载体,鼓励测绘工程专业学生走出校园、深入社会,利用测绘新技术积极参与社会实践,让学生在发挥专业优势的同时,培养自己的服务社会意识,增强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近三年来,测绘工程专业师生先后组建了平山县无人机摄影测量扶贫小分队、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邯郸段三维建模团队、“爱护国家重点工程”为主题的宣讲团、无人机3D摄影测量技术助推河北工程大学新校区建设及周边美丽乡村和谐发展服务团等多支队伍,开展了社会实践活动;55人次赴平山县扶贫一线进行精准扶贫服务;连续多次依托无人机等测绘新技术,进行应急救灾与测图服务。学生的社会服务事迹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曾被《河北日报》等媒体报道;学生实践团队连续三年获评暑期社会实践省级优秀团队;2018年我校测绘工程专业两项项目受团中央表彰,取得了良好的育人效果。

三、建立教学过程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

教学质量监控对整个教学活动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教学活动强调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传统做法是教师检查学生,教学督导人员检查教师。随着人才需求质量的提高,为了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保障全程教学质量,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势在必行。我校测绘工程专业在践行质量立校为基本目标的基础上,坚持以“持续改进”为基本要求,结合学校现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及教学质量评价相关办法,根据定期跟踪反馈数据,提出了“双层督导、三级管理、多级联动、多措并举”的新做法(见图2),即实行校、院两级教学督导制度,学校、学院、系进行三级教学管理,主管校领导、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校工程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教学督导组、教务处、团委、学院、系、教师和学生等多部门、人员共同参与,基本形成了全方位建设、全员化参与、全过程监控的教学过程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为培养合格测绘人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构建常态化、多形式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机制

为追踪测绘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坚持持续改进理念,本专业建立了内外结合的常态化、多形式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机制。内部评价方面,根据毕业生的毕业率、授学位率、读研率及一次性就业率等评价学生的培养质量和受社会认可程度。外部评价方面,一是依托学校委托的第三方教育数据咨询和评估机构对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二是学院和测绘工程系通过走访用人单位、与来校招聘毕业生的单位座谈、与返校校友交流、发送《用人单位调查问卷》《毕业生(校友)调查问卷》等形式和渠道,多方面获取测绘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反馈数据,对培养方案、课题体系、培养模式、学生能力等进行全方位诊断,为持续改进及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提供依据。

从全国高校毕业生管理系统就业数据来看,本专业近三年的毕业生就业率分别为92.68%、97.56%和97.50%,学士学位授予率为100%,毕业生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和敬业精神,业务水平与社会认可度高。最近一次对2012—2015届本科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的结果显示,毕业生工作与专业总体相关度为82.9%,就业现状总体满意度为95.0%,人才培养目标认同度高于94%。同时,最近一次外部评价也表明,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工作表现滿意度为100%,其中“很满意”占比66.7%,认为各项培养目标合理性均高于90%,有能力胜任更高层次工作的占比为100%。

五、结语

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的推动下,以新工科建设为契机,我校测绘工程专业坚持“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教育理念,在顶层设计的基础上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探索性提出并实践了“项目实训+学科竞赛+创新创业+第二课堂”的本科生实践能力培养模式;基本建成了“双层督导、三级管理、多级联动、多措并举”的教学过程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构建了较完善的课程评价和跟踪评价相结合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机制;逐步形成了顶层设计、过程培养、全程监控、质量评价的“四位一体”测绘工程专业育人新模式,并取得了良好效果。但也应注意到,面对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与新工科建设的新形势,测绘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仍需不断探索与改进。

[ 参 考 文 献 ]

[1] 張海生. 我国高校“新工科”建设的实践探索与分类发展[J].重庆高教研究, 2018(1):41-55.

[2] “新工科”建设复旦共识[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1):10-11.

[3] “新工科”建设行动路线:“天大行动”[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2):24-25.

[4] 林健.工程教育认证与工程教育改革和发展[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2) : 10-19.

[5] 张凤英,陈永楠,袁战伟,等.“新工科”背景下材料类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以长安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为例[J].大学教育,2019(6):28-30.

[6] 赵志根,余学祥,王磊.新工科背景下测绘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J].教育教学论坛,2020(11):293-294.

[7] 黄鹤,罗德安,吕书强,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制度在测绘工程专业综合改革中的体现[J].测绘通报,2017(9): 142-144,149.

[8] 苗则朗.矿业背景高校测绘工程专业“新工科”人才培养[J].中国锰业,2018(6):206-209.

[9] 杨志,何永红,徐亮.基于“3+1”培养模式的测绘工程专业教学改革探索[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8(10):76-77.

[10] 章小峰,杨胤.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与“新工科”建设背景下的特色专业发展[J].中国冶金教育,2019(4):77-82.

[11] 董春来,焦明连,孙佳龙,等. 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导航的测绘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9):135-137.

[12] 陈孟威,陈兴明.“新工科”理念下地方高校人才培养路径探析[J].教育探索,2018(6):37-40.

[13] 袁伟,陈吉.提高测绘工程应用型人才实践能力的探索[J].北京测绘,2020(1):140-142.

[14] 王浩宇,刘立龙,黄良珂,等.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的测绘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测绘通报,2017(4):149-152.

[15] 王守刚,厉东伟,王铭,等.测绘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以中国矿业大学环境与测绘学院为例[J].测绘通报,2016(8):131-134.

[责任编辑:钟 岚]

猜你喜欢

工程实践专业认证新工科
面向新工科的Python程序设计交叉融合案例教学
新工科形势下高校二级学院毕业设计管理探索
新工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探索
创客类系统实训的自适应结构化模型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实习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基于CDIO模式的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教学体系改革
六步教学法及翻转课堂在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教学的应用探讨
基于职业标准的三维数字建模技术课程改革
基于工程教育认证和评价体系的应用型人才培养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高校教师实践能力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