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如何学?
2022-05-30傅东
傅东
作为一名心理专业的学生,学习期间固然觉得收获良多,但有时候我会觉得心理学知识很抽象难懂,不知道怎么学好。对于广大的心理学爱好者而言,这样的困扰或许会更甚,更棘手。那么,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心理学到底该如何学?
为什么学习心理学——心理学对日常生活有哪些益处?
在日常生活中,掌握心理学知识对我们至少有以下益处:
● 帮助我们处理情绪
我们的生活需要不断与外界进行互动,因而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外界的影响。外部环境的刺激使我们产生情绪,这其中既包含积极情绪、中性情绪,也包含消极情绪。心理学可以提供情绪的有关知识,帮助我们觉察自身的情绪,以及分析情绪产生的原因,进而调动积极情绪或缓解消极情绪。
● 帮助我们处理关系
人际关系对于人的身心健康、成长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使人心情舒畅、态度乐观,不良的人际关系或缺乏人际关系则可能使人焦虑不安、意志消沉。心理学可以使我们了解人际关系的各种模式、认清家庭和社会关系对自身的影响,并提供改善人际关系的方式方法。
● 帮助我们完善人格
人格是一个人区别于另一个人并具有稳定性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模式,这种模式一旦形成,便对人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人格具有相对稳定性的特点,但并非一成不变,我们仍旧能够通过自我意识和各种力量来认识、完善自己的人格,以更好地适应社会,获得更有幸福感的人生。心理学有着关于人格的系统研究,能够提供认识与完善人格的诸多知识。
什么是心理学——通俗心理学是否是真正的心理学?
当前,心理学似乎随处可见,大众传播媒介中有着为数众多的冠之以心理学名义的内容,这些内容被称为“通俗心理学”。在大众传媒的影响下,公众所接受的心理学几乎都是通俗心理学,但通俗心理学又常常因缺乏科学性、不可靠而被心理学界所排斥,被视作“伪心理学”。那么,什么是心理学?通俗心理学是否是真正的心理学?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心理现象的涵盖范围很广,包括各种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及心理特征,科学则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人文科学。目前心理学界的主流认为,心理学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结合,属于实证主义范式,研究的是可检验的问题。另外一部分心理学家认为心理学还应当包含一部分人文科学,遵循解释主义范式,关注与人类生存体验有关的价值与意义问题。
尽管在心理学学科内就“是否应当包含人文科学”存在争议,但以下观点是被普遍认可的:
※ 完全不属于科学的上述三种分类之外的内容不属于心理学;
※ 心理学知识一般要经过科学研究的过程才能确定,即要对概念做出清晰界定、有规范的研究方法和步骤,最后得出准确的研究结果;
※ 评价有关心理学的内容是否属于科学知识,一条重要原则是看其是否经过学术评议。
通俗心理学,其本意是指心理学知识的通俗易懂化,这一理念最初由心理学家所提出,旨在推动心理学从学术走向大众,使得非心理学专业人士也能够获得心理学知识。然而在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通俗心理学实现了“通俗易懂”,却未完全坚持“心理学知识”的本质属性。
在各种传播形式的通俗心理学内容中,将经过学术评议的研究介绍给公众的作品只占少数,未经学术评议的观点、方法和事实描述等则占据多数。前者尚且包含对研究的简化和误用风险,后者则包括大量的伪科学主题的讨论、错误或缺乏事实依据的见解以及主观价值的代入。因此,通俗心理学很大程度上并不构成科学知识,也并不属于真正的心理学,寻求可靠心理学知识的受众应当对此警惕。
如何学习心理学——怎样拥有可靠的心理学知识?
作为非科班出身的心理学爱好者,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拥有可靠的心理学知识:
1认清“心理学并非万能”
心理学的确有助于认识内外世界、进行自我完善,因而许多人在遇到心理问题时,往往寻求心理学的解决方法。但如果认为心理学能够解决所有的心理问题或对所有的心理现象做出解释,则并不恰当。
首先,许多心理现象的机制、成因并未得到完全的揭示,一些心理咨询和治疗方法的有效性也缺乏准确的评估;其次,心理学中包含着一些人文价值取向,这些价值取向是历史的、现实的社会文化的一部分,有其局限性;再者,许多心理现象或心理问题与更为广泛的社会问题相关联,因而心理问题的解决不能仅靠心理学方法,而需要從整个社会的视角来寻求解决方案。树立对心理学的正确认识,是获取可靠的心理学知识的基础。
2保持怀疑精神
面对纷繁芜杂的通俗心理学,即便是非专业人士也需要保持怀疑精神。在对心理学的实质有了一定的认识之后,我们对于通俗心理学可以提出以下的问题:看似简单的心理学知识是否可靠?所介绍的心理学研究是否足够翔实,能否推广到自身?内容是否有事实依据,或者代入了什么样的价值观念?作者是否具备心理学专业背景?类似的问题可以帮助大家增强分辨能力,拒斥错误观点。
3获取专业心理学知识
可靠的心理学知识常常并不简单,无法从颇具诱惑力的通俗心理学解释中得到,而需要转向更为复杂的专业知识中寻找。心理学爱好者可以通过了解科普作品、咨询专业人士、学习网络课程、阅读专业书籍、查阅文献资料等方式,从厘清基本概念开始,到掌握心理学理论,不断丰富完善自身的心理学知识体系。
4持续进行自我探索
人们获取心理学知识的目的通常不只是出于纯粹的求知欲,也寄希望于获得解决心理问题、促进自我成长的方法。心理学的确提供了一些方法,但这些方法首先有其适用范围,其次这是对于群体层面概率上的有效性而非绝对的有效性,即便从统计角度来说一种方法更为有效,也未必对个体适用。
所以,在具备了一定的心理学知识、了解外部世界之后,我们仍然需要进行自我探索,审视自身的气质、性格、兴趣、价值观等内在因素,从而做出最好的选择,将心理学知识运用到自己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