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位精神科医师的成长之路

2022-05-30王高华院长

心理与健康 2022年10期
关键词:精神病学专科医院精神疾病

“‘医心向党、踔厉奋进”,在今年10月10日“世界精神卫生日”来临之际,《心理与健康》杂志与小懂健康联合对话了中国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会长,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王高华院长。

通过王高华院长讲述他的“成长之路”,以及对于近年精神医学发展趋势的分析与认知,来让更多精神科医生,或有志于投身于精神医学领域的青年人,增进对精神医学的理解。

王高华教授

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院长,中国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会长,国家卫生健康委心理健康专家委员会委员,司法部法医精神病能力验证专家,教育部教指委(精神卫生)委员,国家规划教材主编,湖北省医学领军人才,武汉大学珞珈杰出学者。

1980年原湖北医科大学(现武汉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学习;

1985年原湖北医科大学一附院(现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精神科医生;

1997年担任精神科主任、神经精神病研究所所长;

2005年担任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副院长;

2019年担任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院长。

先后在国内外专业期刊发表论文100多篇,其中SCI收录50余篇;承担美国Stanley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等10余项研究工作;长期从事抑郁症基础和临床研究、精神药理学研究;长期从事精神疾病重大案件的司法鑒定工作,并被司法部评为全国“司法为民好榜样”。主编、副主编精神医学专业规划教材多部。获湖北省科技进步奖、粟宗华精神卫生奖多项。荣获“全国优秀医院院长”“国之名医卓越建树”等称号。

心理与健康:影响您走入行医之路的人物是谁?您当时选择精神卫生医疗领域的原因是什么?

● 王高华教授:我是1980年上大学,填报志愿时没有那么确定学医。但是我的父母、亲戚朋友直观的感觉都认为当老师或者当医生是最好的职业,所以当时我填了好几个医学院、师范学院。我走上医学的道路只是一种很朴素的直观印象,以及家长、老师的共同影响。

我于1985年毕业于湖北医科大学,当时我在湖北的一个县级医院实习,特别是在神经内科碰到了很多精神和神经方面出问题的患者。我在大学期间大量阅读了社会科学、心理学、哲学方面的书籍,毕业时我想选择一个能把临床医学和社会科学结合的学科,当时我就选择了精神病学。

上个世纪80年代,精神病学是一个比较冷门的专业。但是我坚定地选择从事精神病学相关的工作。在毕业生工作分配填报志愿时,我填报的一二三志愿全部都是精神科或者精神专科医院。从1985年开始,我就走向了从事精神病学的道路。我到精神科报到的时候,我的老师臧德馨教授了解了我的情况后说“你是湖北省第一个自愿报名干精神科的!”当时感觉就是喜欢,对我来讲,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当时另外一个直观的感觉是,精神病学、临床心理学在未来10年到20年会有一个空前的发展,现在看来我的预测是基本正确的。关于精神病学,需要研究以及探索的内容太多了,我有一种如饥似渴的感觉,我坚信自己选择了一条正确的道路。

心理与健康:根据您的观察,近十年来,临床上的精神疾病和心理疾病案例有哪些新现象和新变化?

● 王高华教授:第一个变化是精神疾病疾病谱的变化,当时更多看的是重性精神病,如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病等。现在重性精神病的占比是下降的,这并不意味着精神疾病变少了,精神疾病的总体发病率是增加的。像焦虑症、抑郁症、强迫症、失眠等精神障碍,在综合医院门诊和病房占比越来越高。

第二个变化是老龄化。老年相关的疾病,比如老年痴呆、老年情绪障碍等。老年精神医学今后有很大的需求。

第三个变化是儿童青少年就诊的比例越来越高。

第四个变化是越来越多的综合医院都开设了精神病学相关的科室,有的叫精神科、有的叫临床心理科。像消化内科、康复科、疼痛科等,这些科室所涉及的疾病都是和心身疾病交叉的,或者和临床心理学交叉的,这个方面的会诊需求、培训需求、看病需求越来越大。

第五个比较大的变化是睡眠医学。睡眠医学不仅仅是精神病学的概念,它是和心理学交叉的,已经发展成一个综合学科。

近几年老百姓对心理学知识、精神病学知识的了解越来越多,健康素养也提高了,精神疾病发展到非常严重的程度再来就诊的患者比例变少了。一般有了疾病的迹象,大家就会找医生咨询,或者带孩子来看病,这是社会的进步。总体来讲,我认为这个变化包含疾病轻重的变化、人口结构的变化、睡眠医学的变化以及就诊流程的实际变化。

心理与健康:您认为如今中国精神医学的发展进程如何?未来中国精神医学应该如何发展?

● 王高华教授:根据黄悦勤教授的流行病学调查,中国精神疾病的总患病率超过了16%,也就是说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人群,精神科医生总数目前已经突破了5万,过去精神科医生有数量的短缺,现在要进一步过渡到质量的提升。国内已经有32家医学院校开办精神卫生系,精神医学发展的进程中,疾病谱有变化、发病率有上升。

未来中国精神医学的发展:从人才方面来讲,过去的绝对短缺变成相对短缺,东西部可能发展不平衡,东部地区一线城市,精神科医生基本上能够满足社会需求。精神医学的发展包括老年精神医学都会得到空前的发展,同时精神医学的发展要进一步完善和巩固精神专科医院的基础作用。从早期来讲,精神专科医院占主导地位,主要是防治重性精神病。除了进一步巩固精神专科医院服务以外,综合医院精神科、心理科、心身医学的发展,是一个很大的趋势。

精神疾病普遍化,焦虑、抑郁、失眠等发病率不断地上升。出于病耻感,很多人对就医有顾虑,但是在综合医院的精神科、心理科、心身医学科来就诊,就诊者的顾虑和障碍相对比较小。近些年综合医院开办精神科、心理科的非常多,但是我的观点是大门诊小病房快周转模式,综合医院可以治疗重症,如果治疗不了可以转精神专科医院。我个人认为综合医院的精神科有三个服务:

一是要进一步加强对于广大精神疾病患者,特别是比较轻的精神障碍患者的服务。

二是要为精神专科医院服务,为精神专科医院有躯体疾病的患者服务。比如某个精神专科医院患者有心脏病,到心内科可能不受欢迎。留在精神专科医院,专科医院不具备救治能力,但是综合医院的精神科就能发挥综合优势,为专科医院有躯体疾病的患者服务。

三是从大医学的角度,综合医院精神科可为内外科等有精神障碍的患者服务。内外科门诊住院病例当中有相当比例会出现心理问题,一般性心理问题,内外科医生可以处理,但是也有部分需要精神科医生会诊。精神科应为内外科医生和患者提供专科服务。

另一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社会心理服务,社会心理服务体系不仅仅限于医疗机构,包括心理咨询机构,社会和群团组织等。从质量方面来讲,社会心理服务机构需要进一步规范。

心理与健康:当前,我国精神卫生医疗服务资源较为短缺且分布不均,现有的精神卫生服务体系、能力和水平较难满足大众健康需求及社会管理需要。您认为如今的互联网对于精神衛生医疗体系建设有哪些优势?未来应该如何引导互联网医疗的发展?

● 王高华教授: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推动了互联网医院的发展,互联网医疗改变了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互联网医院(武大云医)是在2020年2月3日获得湖北省卫生健康委批准建立的。互联网医院和过去的线上咨询不一样,它有一个完整的就医流程。除了不能在线下诊疗以外,其他过程都跟线下就医流程是一样的,挂号、问诊、收费、取药等这些都可以在线上完成。

互联网医疗毫无疑问是一个发展趋势,基于医疗安全的考虑,目前基本上限于复诊病人。谨慎是必要的,但是它一定是向前发展的。总体来讲,互联网医疗是一个发展的过程,同时在发展过程中可能还会有一些问题,这是一个不断规范、不断完善的过程,前景一定是广阔的。

心理与健康:对于想要从事精神卫生医疗领域的年轻人,您有哪些建议?

● 王高华教授:第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大学教育、研究生教育、博士生教育是一个专业化的训练,对一个人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大学毕业的医生,由一名普通的医生走向一个真正成熟的医生、专家教授,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就需要职业化的训练。精神科医生的职业化训练,尽管我们现在有规培,各个医院有轮转,年轻医生有各个医院培训的制度,但从全国来讲,我觉得这个体系还不是那么完整、完善。所以我认为职业化教育很重要,职业化教育包括职业技能培训、法律法规的培训等。作为一个医生,从医院来讲,依法行医,对个人来讲,依法执业。我个人认为大多数医院在这一块的工作还是有待提升的。

第二,学习人文知识的重要性。精神医学跟其他学科不一样的地方是疾病的发生发展和心理社会因素相关。如果人文知识不足,对理解人性还是有差异的。作为一名精神科医生,广泛地阅读心理学、社会学相关的书籍,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

第三,系统地学习临床专业技能。包括临床诊疗,各种类型的疾病知识等。作为年轻医生来讲,知识面既要宽,又要精深地学习精神病学的每一个领域,包括重性精神病、儿童青少年精神医学、老年精神医学等。当成为一定级别的医生时,应选择一个领域进行深耕,我们强调专科专家专病,不要当万精油医生。

第四,要加强沟通能力的训练。我们既要跟患者沟通,还要和家属沟通,所以我经常讲以患者为中心,以家属为抓手。

第五,年轻人应该有远大的目标,要鼓励成名成专家。不管在哪一级医院,只要你努力,在一定的范围内成为名家名医,应该是你追求的目标。怎么成为一个名家,我觉得首要的是医疗技术,医疗技术包括医患沟通等。此外,在学术影响方面,年轻人应该勇于站出来,勇敢地走出去,积极参加各种教学科研活动以及学会协会举办的论坛,获得专业圈子的认同。

第六,年轻医生除了有医疗技术、学术影响之外,社会影响也很重要,患者的口碑是对声誉的最好评价。社会影响,比如参加公益讲座等也很重要,没有病人的医生不是好医生。

总体来讲,我觉得年轻医生首先要对这份事业有一份热爱。其次要进行系统化的职业化训练。最后要强化专科专家专病的理念,同时多管齐下,医疗技术、学术影响、社会服务要综合协调地发展。

不管你在什么岗位,不管在综合医院、精神专科医院、研究机构等,我觉得努力学习、勤奋工作、诚实做人是事业的希望,生活的机遇和前途的保障。只要你努力,每个人都有唱戏的舞台,出彩的时刻。祝愿我们的年轻医生茁壮成长,祝广大医师朋友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猜你喜欢

精神病学专科医院精神疾病
康复专科医院康复设备维保管理新模式的建立和探讨
基因决定了 你们会是好朋友
轻型精神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无形”的病痛——关怀精神疾病人群
3 当我们失去健康:精神疾病
四个字
传染病专科医院门诊医保拒付产生的原因及整改措施
基于德尔菲法的上海某专科医院公开招聘的影响因素研究
不同教学方法在精神病学实验教学中的效果评价
试论人类精神疾病观的发展与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