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写一体 融合教学

2022-05-30钱智敏

小学阅读指南·低年级版 2022年10期
关键词:园地词句词语

钱智敏

教材中每个单元“语文园地”中的“词句段运用”栏目,不仅与单元的语文要素息息相关,同时也指向于单元的习作训练,旨在帮助学生解决习作写什么、怎么写和如何评价等问题。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谈谈联系“词句段运用”助推习作能力发展的一些实践和反思。

一、补充素材,丰富原始积累

1.聚焦主题,在积累中丰富素材

语言文化博大精深,相同的意思往往可以运用不同的词语来表达。这些词语由于有着共同的表达指向,教师可以尝试采用“聚合”的策略,组织学生在较短时间内实现语言材料的高效积累,明晰不同词语所包含的表达效能。

比如,统编版五上“语文园地三”中“词句段运用”,教师可以先组织学生集思广益,收集与课本材料中相类似的词语。首先,在课文中查找“鼻子都气歪了”“气急败坏”,同时提出问题:还有哪些词语也能表达这样的意思呢?鼓励学生通过广泛收集,扩展学生语言积累的渠道;其次,教师可以展示其中一个词语,组织学生依据这个词语进行补充,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动态将这些词语进行分类;最后,积极鼓励学生将语言积累运用到习作中。

2.把握特征,在对比中丰富素材

教材中“词句段运用”中列出了多组反义词,比如,统编版五上“语文园地四”中的“词句段运用”就设置了几组意思相反的词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紧扣其中的一组词语,与现实生活进行连接。使用频率较高的是“兴高采烈”和“得意忘形”,这两个成语可以用在同一件事情、同一个人身上。比如,尝试某一项活动,一开始的时候总是表现得“兴高采烈”,认为事情很简单,一切都显得很顺利,于是就“得意忘形”,最终可能会以失败告终。这就是借助这两个词语意思的相反性,将事件前后的变化展现了出来。据此,教师就可以在教学单元的习作“二十年后的家乡”时尝试运用对比的策略来引导学生进行创作。

二、汲取表达方法,学会表达

1.丰富维度,比照让表达有力

学生之所以在习作中表现出“无力”的状态,一个最主要的关键点就在于视角还处于固定状态。学生常常会局限在一些固化思维之中,缺乏创新思维和突破局限的意识。而“词句段运用”中的很多题型,不仅仅是搭建平台便于学生训练,更是给予学生广阔的思维认知视野。

以《语文园地一》为例,在“词句段运用”中出示了一段《落花生》中的语句,这句不仅展现了花生的特点,更关键的是与石榴、苹果和桃子进行了对比,这是学生在创作中想不到的,因而学生的表达思维就相对狭窄,语言也较为呆板。这就需要教师打开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了解花生的特点,从作者构思的角度出发,与作者形成深度对话,感受语句表达的全新方式,丰富学生的认知视野。这一写作策略对学生练习这个单元的习作有着积极的作用。学生在描写自己喜欢的一种事物时,可能往往会从常规性思维出发,想到要从事物的外形、色彩、大小、图案等方面展开描写,教师应适时引导学生还原“词句段运用”中所提供的方法和思路,鼓励学生与其他事物进行对比写作。

2.突破认知,修辞让表达有力

语言文化的博大精深,一个重要的维度就是不同的人使用起来具有不同的风格和特点,不仅会展现出不同的个性,而且会形成多元化的认知,这就给创作者提供了不同的表达空间。

比如,在统编版五上《语文园地八》中的“词句段运用”,同样都是“书”,不同的人就有着完全不同的感受,其表达的方式也是不一样的,这体现了不同的阅读思维。为此,教师不能将认知和表达始终局限在同一层面上,而要激活学生不同的思维,鼓励学生在习作中进行多元化、个性化的表达。

比如,教师就可以利用这个单元中“词句段运用”所提供的素材,组织学生多读、多思,探寻、解构其中所表达的秘密,随后再从“书”这个内容进行延伸,让学生积极进行练笔,在全班交流、分享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从不同表达中体会作者不同的情感和认知。比如,有的学生喜欢美食,就会把书本说成是不同的食物;有的学生喜欢静静地读书,就把书比喻成了一方净土……不同的认知有着不同的表达,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表达中,窥探表达者不同的情感态度以及对书本的价值认知。在这个单元习作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进行一次“即景创作”,有的学生选择了周末下雨天窗外的一处景色,学生通常只能从物理层面将自己所看、所听的内容写入作文中。此时,教师不妨引導学生去感受文本所表达的情感,鼓励学生尝试运用“词句段运用”中所运用到的方法,将教学的关注点聚焦在要描写的景色之中,用自己独特的感受,选择不同的表达策略,将原本单一的景色表达得丰富多彩。

三、整体构思,历练结尾意识

1.促进整体融合,学会结尾

写作时,有的学生可能缺乏谋篇布局的意识,常常在结尾处犯难,有的缺乏创意设计,结尾缺乏韵味和力量;有的驴唇不对马嘴,结尾的逻辑关联性不强。而统编版五上《语文园地六》中的“词句段运用”,为学生提供了多篇文章的不同结尾,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具体的文本内容,感受这些结尾方式所表达出的效果,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尝试以转换的方式进行对比。试想,如果将“词句段运用”完全割裂开来,而不与单元的习作发生联系,那教材编者所精心编选的内容就失去了应有价值。

比如,《慈母情深》一文的结尾,就与整篇文章气韵相连,一气呵成。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方式来感受这种结尾方式的巧妙,洞察作者这样设计结尾的奥秘。教师在指导学生完成习作时,应要求学生对其结尾进行反思,看看“词句段运用”中哪一种结尾适合自己,还可将结尾做怎样的调整,尤其是要引导学生对空喊口号式的结尾、矫揉造作式的结尾、莫名其妙式的结尾进行修改,这样学生既学会了结尾的多种策略,同时又增强了谋篇布局的能力。

2.抒发真情实感,学会点题

由于有的学生在表达过程中缺乏中心意识,常常在习作中喜欢“一写到底”,但究竟哪些是核心、哪些是重点,并没有能够进行合理的安排。因此,教师也可以从“词句段运用”的题型中给学生以启发。

在统编版五上《语文园地六》中,“词句段运用”就编选了《“精彩极了”与“糟糕透了”》的语句,教师以“词句段运用”的训练点为指导,要求学生学习作者紧扣表达中心的方法,做到有感而发,并能够针对文本的内容“一针见血”地点题,从而将事件与情感更好地融合。

统编版教材中的读写一体化,意味着无论是精读课文,还是略读课文,无论是交流平台,还是“词句段运用”,都与最后的习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教师不能脱离教材展开教学,而是要站立在单元的整体性视角,找准单元板块之间的联系,巧妙地借助“词句段运用”,为学生最后的习作表达助力,提升学生的语用实践能力。

猜你喜欢

园地词句词语
容易混淆的词语
找词语
园地再现
字词句训练
字词句训练
字词句训练
字词句训练
艺术园地
艺术园地
书画园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