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诵读回归本位
2022-05-30何蓓珺
摘 要:诵读是一种独特的触及文章的方法,它的深度是无法想象的,为此让诵读意识深入人心很有必要,要在教学中让诵读回归本位。诵读更是教学中一项不可忽视的教学手段,教师应该对诵读有足够的重视,引导学生爱上诵读,从中受益。
关键词:诵读;回归本位;作用;教学手段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2097-1737(2022)30-0094-03
引 言
诵读的地位和作用没有受到教师的普遍重视,容易成为人们“走形式”或“抛弃”的一个环节。让诵读回归本位,教师应该对诵读有足够的重视。当前,许多教师意识到语文诵读是语文教学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并深入实践,这是对语文教学负责的态度。
诵读,一直以来都是我国历代文人师生的主要学习方式,陈少松直接称其是“绝学”[1]。在诵读的过程中,华夏文明延续了几千年,璀璨了几千年。这么简单的一种学习方法,却能生成如此非凡的成绩,可见其作用之大。诵读看似没有太高深的技术性要求,简言之就是“念”,其实做起来并不简单。它既要求将诗文读出声音和感情,又要求能抑扬顿挫地吟咏,再进一步是能熟读成诵,更进一步是能述说诗文,这也是逐步深入参透领悟的过程。平时的诵读训练,很大程度上仅停留在第一阶段,没有进一步深入,自然效果欠佳。所以,诵读的效果,是在于全过程,更在于持久。
一、诵读的作用
(一)诵读是认识生字词的好方法
诵读可以帮助学生扫清阅读过程中出现的障碍,也是促进学生主动积累词汇的重要手段。为了通读、熟读一篇文章,在遇到生字词时,学生必须动手翻查字典,认识和掌握遇到的生字词,这样在无形中让学生积累大量的词汇,而大量词汇是进行阅读和写作的基础。许多学生总是苦于写不出文章,其原因之一就是他们平时积累、掌握的词汇太少。
(二)诵读是实现背诵的助力
记得笔者小时候学背十二生肖,不仅背不完整,地支和生肖也总是对应不清楚。后来家里的老人教给笔者他们小时候背十二生肖的顺口溜,竟然一下子就学会了,到现在都印象深刻。老人就是用诵读特有的调子再加上方言的韵律,让十二生肖变得充满乐趣,难怪笔者记忆深刻。笔者在教授李白的《将进酒》时,就要求学生纵声诵读,直至读出“享受”来,这种享受有助于记忆。当背诵出现卡顿时,诵读就如同润滑剂一般,能够唤起记忆。所以,诵读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背诵文章。
(三)诵读是进入文章的桥梁
引导学生进入文章,仅凭教师的讲解是远远不够的。那么如何让学生对文章有自己的感觉和判断呢?诵读就是一种很好的熟悉陌生文章的手段。诵读是学生初步感知文章的过程,在诵读过程中,学生多多少少能窥探文章的一些面貌,这些面貌也许会模糊,也许会有错觉,但不必过于计较,因为这是学生用自己的诵读方式构架进入文本的独特桥梁。
(四)诵读可以培养语感
语感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但必须先有词语,才能形成一定的感觉。那词语和感觉之间是如何联通起来的呢?靠的就是诵读。诵读的声音就像是一种形象音乐,它既有音乐感,又有形象感。所以要培养语感,就必须对作品反复诵读咀嚼,这样才能让学生品读出词汇语句的韵味,逐渐形成敏锐的感觉。
(五)诵读能激发人们的情绪和想象
教师和学生能在诵读声中渐入佳境,从而领略作品的意蕴。如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鲁迅觉得先生带他们诵读,那面带微笑又摇头晃脑的样子,比他们还陶醉,以至于“疑心那是极好的文章”。可以说,
先生的诵读是真正意义上的传统吟诵方法,讲究声音的高低、缓急、轻重、顿挫等变化,所以极具感染力,能将读者带入作品的意境之中,还能影响到周边的听赏者。笔者在教授李白的《蜀道难》时,曾让学生大声地诵读“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这三句感叹蜀道之难的诗句。通过纵情诵读,学生展开了想象,产生了宛若身在蜀道中的感觉,充分地领略了蜀道的艰险。
(六)诵读是真正有自我参与的一种读书方式
在最初的诵读中,学生也许会对文章的意义知之甚少,可能只懂得字面意思,对全篇的意义不甚清楚。但是随着诵读的反复和深入,文章的意蕴就如洋葱皮一样,被层层剥开,在剥开的每一层中,诵读者或许参与了文章中形象的塑造,或许参与了文章中的事件,或许参与了文章中的情感经历,或许参与了文章中的思想脉动……可见,只有自我参与诵读,才能真切地看到文章中的情感。所以,有自我参与的文本,其精髓在脑海中是无法被时间抹去的,它甚至可以形成永久的记忆,伴随学生的终身发展。
(七)诵读可以让人们对文字的运用更敏感
经常诵读的人会具备一定的语感,所以在吟咏时,对词语的使用和意味有自己的判断和感悟。例如,
在教授《锦瑟》时,因这首诗歌主题的不定和多样的解读,笔者选择让学生自己诵读品悟,并给出合理的解释。但学生不是给出答案,而是抛出问题。如有的学生说“庄生晓梦迷蝴蝶”这句感觉很美,主要在于“晓梦”这个词,这个“晓”字不能换,换了不仅读起来不顺,而且失去了味道,那么“晓”字在这里到底有何神功?对于这一句,笔者历来是把重点词放在“迷”字上,从没考虑过“晓”字在这里的表达力。虽然学生没有说出原因来,但足以看出学生诵读的用心和对词语的敏感。
(八)诵读可以开慧益智
诵读可以开慧益智,特别是中国古典文学,那是几千年文化所沉淀下来的精神宝藏,学生可以从中受益无穷。如《邹忌讽齐王纳谏》是智慧的魅力;曹操的《短歌行》是志向的魅力;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是人格的魅力;庄子的《逍遥游》是境界的魅力……诵读可以熏陶情感,培养思维,还可以提高语文素养。
诵读也符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提出的“发挥语文课程的独特功能,促进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全面发展”的要求[2]。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慎重地使用诵读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二、诵读的开展
(一)掌握要领,懂得诵读
首先,要明白诵读的基本要求,即眼到、口到、心到。诵读是以声音传达视觉信息的活动,而声音本身也是一种情感、一种形象。在声音和文字的提示下,诵读可以把眼、口、腦关联起来。学生在这全方位的融合中才能真正跨越时空阻隔深入文章,感知具体词语的音、形、意,走入作者的内心,实现对文章的真切品悟。如果有学生出现诵读不顺畅的情况,就是因为诵读的“三到”没有做到位。所以,诵读不能简单地看作背诵,背诵是流于字面的快速记忆,能背诵的文章,不一定能诵读出来;但能诵读出来的文章,一般也可以背诵出来。
其次,要明白诵读的特点,即节奏美、腔调美、情感美。诵读不仅讲究声音的抑扬顿挫、语速的快慢缓急,而且还讲究音调的轻重高低、腔调的流转变化。这些构成了诵读的节奏感和腔调韵律,创设出意境。当诵读者踩着这些节奏点,根据文章音节来使腔用调时,其就能展现出铿锵悦耳的音乐美,这是节奏和腔调带来的美的享受。如果说这是诵读的入境效果,那诵读更有味的地方还在于入情,在节奏和腔调的驱动下,相应的情感会被催生出来,反过来生发的感触会调动其对节奏腔韵的更精准的把握和拿捏,双方相辅相成,意犹未尽。从节奏美、腔调美、情感美可以看出,诵读是极富审美价值的。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把握节奏,还要引导学生懂得使腔用调,更要引导学生碰撞出情感,真正让诵读入情入境、有滋有味。
(二)激发兴趣,鼓励诵读
传统的诵读方式对于学生来说已经有点遥远了,学生对诵读的印象,可能更多的是停留在书生摇头晃脑的呆萌憨态上。为此,很多学生不好意思诵读。即使有学生愿意尝试诵读,也是刻意模仿老先生的腔调,阴阳怪气,引起大家的哄笑。长此以往,学生对诵读的兴趣就会逐渐减弱。所以,要让学生抛弃成见,培养和激发学生对诵读的兴趣,教师就要多进行示范诵读,多开展诵读活动。只有吸引了学生的兴趣,学生才会走进诵读世界。笔者曾组织了一次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的诵读活动,不仅自己示范诵读,还给学生提供了名家诵读音频。学生在名家优秀诵读的感染下,激发了诵读的欲望和兴趣,个个都铆足劲把《念奴娇·赤壁怀古》读出味道来,诵读效果很好。
另外,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朗读习惯,就无法形成诵读的习惯。所以,教师一要鼓励学生大胆诵读,让学生喜爱诵读,形成习惯。二要鼓励学生多诵读。多诵读,不仅是指诵读大量的文学作品,也指对同一文本的反复诵读,还指持久的诵读。
(三)创设情境,引导诵读
现在课堂上的诵读,更多的是放在文章的解读中,诵读缺少氛围。所以,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一定的诵读情境氛围。形式多样的诵读节目、意趣盎然的诵读竞赛及个性创意诵读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了解了诵读,也有了兴趣和氛围,接下来就需要教师的引导。如首先要读准,准在字音的准确上,准在句子的停顿上,准在韵律的节拍上;其次要读顺,顺在文章的熟悉上,顺在语气腔调的把握上;再次要读感,从读出感觉到感触,再到感悟,在反复诵读中慢慢体会文章蕴含的情感思想。但诵读不应是到这里就结束了,而应反过来带着这些感觉、感悟再次诵读,如此循环往复,诵读就会变得自由惬意。
(四)升华感情,发展个性
教师平常大多是将示范诵读作为主要的引导方法,这的确给学生提供了一种直观简单的途径,也能产生一定的打动学生情感的感染力,但这种诵读是“教师式”的,并不是学生自己的。诵读的最终目的不是将学生变成教师,而是让学生成为更好的自己。很多教师总是忽略这一点,拼命地引导学生做成教师所设想的那样。教师引导学生诵读,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自由个性地诵读,这样才能使其发挥出最大的能量,收到最大的成效。
(五)沉潜吟咏,咀嚼滋味
历代文人师生的诵读,就是那样的沉潜吟咏细细咀嚼。《兰亭集序》《滕王阁序》等文章中都有文人相聚一起开怀畅谈、高歌吟咏的情景。《红楼梦》中也经常能看到一些诗文吟咏玩味的场景。这些高阶的诵读,已经融入了欣赏和创作。如辛弃疾的《水调歌头·壬子被召端仁相饯席上作》中“余既滋兰九畹,又树蕙之百亩,秋菊更餐英”这句,就是化用屈原《离骚》中“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的诗句。这种化用就是极其熟悉前人文章并将其为我所用。
结 语
读书百遍,其意自见,可见诵读的重要作用。诵读不应该只是课堂开始前的一个过场,而应是被重视的一个重要教学手段。特别是古诗文的教学更应该发挥诵读潜移默化的魅力。教师应多方位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进行有效的诵读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诵读习惯,让学生真正爱上诵读,并从中获得乐趣和滋养。
[参考文献]
【1】陈少松.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师教学用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作者简介:何蓓珺(1979.6-),女,福建莆田人,任教于福建省莆田第十五中学,中学一级教师,本科学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