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单元背景下《故都的秋》的再解读

2022-05-30司恒宇谢丹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22年10期
关键词:故都的秋单元主题文本解读

司恒宇 谢丹

内容摘要:本文以《故都的秋》为例,探讨如何围绕单元人文主题及学习任务开展文本的解读。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采取大单元体例。“大单元教学”成为本轮课改的新风尚,然而践行大单元教学并不能撼动文本解读的基础性地位,围绕单元主题和单元学习任务开展的文本解读,仍然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故都的秋》 文本解读 单元主题

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要求大单元教学,然大单元教学并非摒弃单篇精读,深耕文本仍旧是语文学习的题中之义。而受课时之局限,文本细读不能也无法泛泛而为,因此,在真实的语文教学实践中,紧紧围绕单元主题、单元目标开展文本细读,才是有效之法,务实之道。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第七单元以“自然情怀”为单元主题,单元内的五篇文章均以景物描写为主,“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抒发个体独特的生命体验。因此,落实单元学习任务,要求我们在整体感知作品的基础上,通过涵泳品味、解讀鉴赏把握作者寄托于景物描写中的情感态度及其审美体验,进而把握作品情景交融的艺术魅力。下面,我们以《故都的秋》为例,试论如何围绕单元人文主题及学习任务开展文本的解读活动。

一.依据单元任务确定核心问题

核心问题是基于一篇文章设计的主问题。所谓“核心”体现了它在语文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性。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至少能够具有以下三种功能:一是能够通过回答这个问题帮助学生有效达成对单元主题的深入理解;二是能够通过回答这个问题串联师生关于整个文本的解读活动;三是能够缩减学生与课文的举例,唤起学生沉潜文本的热情。以上三种功能也可以理解为我们确立这一核心问题的三个角度,能够满足这三方面功能的问题方可确定核心问题。对《故都的秋》开展有效的解读和鉴赏活动,确定核心问题是实现学习目标的前提。

单元的主题“自然情怀”可以转化为“文章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摹所表达的情怀”,就《故都的秋》而言,“故都的秋”是作者郁达夫写作的对象,作者在文章开篇时强调,品尝“清、静、悲凉”的秋味,是自己辗转周折回到北平的理由。生活逻辑想来,若无要紧之事,势必不会“不远千里”,若确为旅游,似乎不是访问古迹名胜,便要观看自然奇景,而去尝“清、静、悲凉”的秋味,确已超出了现实生活的逻辑,构成了文本的第一个矛盾点,而这矛盾点恰在文章的开头,恰有统摄全篇之功能,因此我们可以将课堂的核心问题确定为“郁达夫为何会对‘清、静、悲凉的故都的秋情有独钟,甚至愿意不远千里来饱尝这故都的秋味?”回答这个问题涉及作者情怀与故都的秋之间的关联,能统摄对后文围绕“清、静、悲凉”而展开的“秋晨院落”“秋槐落蕊”“秋蝉衰鸣”“秋雨话凉”“秋实盛景”五个场景的解读与鉴赏。于此同时,这个问题对于阅历尚浅、体验尚少的学生而言,超出了他们的认知,能够激发学生细读文本。综上所述,这个问题具备了作为核心问题的条件。

二.围绕核心问题挖掘文本意蕴

核心问题的确立离不开教师对单元目标的准确把握,对课文文本的深入研读。在确立核心问题的同时,教师需围绕核心问题完成对文本的二次开发与建构,建立起能够解答核心问题的文本深层结构。

“散文中谈论的所思,散文中表达的所感,是‘这一位作者依其独特的境遇所发生的极具个人色彩的感出、思量。”[1]《故都的秋》里郁达夫笔下的秋景又传递出怎样的生命体验呢?传统教学中往往以分析五幅秋景佐证“清、静、悲凉”,若重构文本的深层结构,这样的活动显得远远不够,笔者综合运用矛盾分析、对比等方法建构了如下文本结构。

1.赏“秋晨院落”,体悟生命的自由

第三段重点写秋天的清晨在院落中的见闻感受。“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2]106此前提及“陶然亭的芦花”等一系列北京名胜,与这些名胜相比,“秋晨院落”似乎太过平淡无味,然作者却青眼有加,这是文本的反常之处。若要凭借这一内容回答我们的核心问题,则可用对比的方法。试看文章第二自然段,“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一个人混混沌沌的过去”[2]106,一个“夹”字体现局促、逼仄,透着憋闷感,因此这三句话反映作者在南国的生命状态。这与作者在“秋晨院落”中的生命体验对比鲜明,在这样的院落里看到的天色是高广而碧绿,营造旷远舒朗的意境,驯鸽扇动翅膀的声音也听得到,衬托“静”的氛围。由此,我们可以推断,作者在故都的秋的院落里,体悟到的是生命的自由,对自由的渴望是文学世界和人类精神世界里永恒的主题,可知我们的解读是恰切的。

2.品“秋花秋草”,体悟生命的易逝

在“秋晨院落”一节,作者的视角由仰视转为俯视,有一段对“秋花”和“秋草”的叙写,“静对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2]106这里“朝荣”二字值得玩味,“朝荣”即早晨开花,暗示傍晚掉落,花的掉落象征生命的消逝,而“尖细且长”的秋草,则状写出秋草的干枯貌,是衰败的象征,也隐喻着秋花的未来,因而从“秋花”写到“秋草”在深层次里蕴含了生命逝去的过程,这个过程之短只在朝夕之间。再从花色分析,“蓝色或白色”皆为冷色,作者对“蓝色或白色”的偏爱,则可理解为以清冷的氛围烘托生命的易逝。而作者单单为了感受这“生命的易逝”就需要辗转周折、不远千里来到北平,似乎仍不能令人心服。因此,我们需要再做一番对比,前文第二段有一句“混混沌沌的过去”,这“混混沌沌”给然千篇一律之感,其中没有时间,无关生死,而看到这“秋花秋草”则更易让人看到生命的易逝,更能让人懂得向死而生。

3.观“秋槐落蕊”,体悟生命的衰亡

如果说“秋花秋草”只能让人感受到生命的易逝,那“秋槐落蕊”便能令人亲眼目睹生命的衰亡。在这一点上,郁达夫并未直言,且文笔之中略显温情,因此不易觉察。实际上这里的两个“也没有”意蕴非浅,槐蕊的气味香醇、清甜,然作者却强调“气味也没有”,加上前面的“声音也没有”,便是衰亡的象征。后面还写到“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2]107,清闲是感受到细腻的前提,这在“秋晨院落”里已有描述,此刻作者想要表达的重点应该在这“落寞”之处,也就是本段结尾所说的“深沉的地方”,按照前面的分析,这“落寞”的源头,这“深沉的地方”,当是作者在故都的秋里体悟到的生命的衰亡。

4.听“秋蝉衰鸣”,体悟生命的抗争

文章对“秋蝉”的描写前后有明显的矛盾,段落开头写道,“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2]107,句中“衰”“弱”“残”极言生命的脆弱,能让人自然而然联想起“命悬一线”“日薄西山”,这声音既能反衬“清、静”,亦能烘托“悲凉”。但后文“啼唱”“家虫”等词表现出的语气则有很大的不同,让文章的意脉发生了变化。先看“啼唱”一词,是将“蝉鸣”写成了“鸟啼”和“人的歌唱”,富有生命的活力,再看“嘶叫”,在力量感之外又增添了挣扎的意思,这与段首的“衰”“弱”“残”对比鲜明。在对比中,我们可以发现作者寄托在秋蝉的残声里的是一种生命逝去之前的狂欢,隐含了强烈的抗争意识。而段尾“家虫”的比喻,则可以理解为作者对这种生命的抗争的状态的高度认同。

5.看“秋雨话凉”,体悟生命的困境

传统教学中,对“秋雨话凉”的赏析,往往聚焦在“熟人聊天气”几句,见出清闲,其实前文对秋雨的叙写别具匠心。“在灰沉沉的天底下,忽而來一阵风,便息利索落地下起雨来了。一层雨过,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天又青了,太阳又漏出脸来了。”[2]107这几句中,“灰天”“大风”“冷雨”“阴云”“青天”“太阳”构成一个意象群,在这个意象群里,“灰天”“阴云”“冷雨”与“青天”“太阳”又形成对比,而“天又青了,太阳又露出脸来了”运用比拟的修辞,间接表达雨过天青后内心的喜悦,可知“灰天”“阴云”“冷雨”隐喻的应是压抑、困苦,可以概括为生命中的一切困境,而正如秋风“忽而来”、秋雨“息利索落地下起”,作者在故都所感受到的生命的困境是突如其来的,这和南国的雨毕竟不同,我们知道南国的梅雨延续数月,“连月不开”,若以这雨比生命的困境,那困苦延续的时间必然很长,让人难捱。而故都秋雨则不然,来去匆匆,可以理解为人生的困境来的透彻、去得干脆。

6.尝“秋实盛景”,体悟生命的盛放

文章第十一段“秋实盛景”一幅,主要叙写故都的秋果,笔墨多用于叙写“枣子树”“枣子”,突出故都的秋富有生机的一面,但若进行文本细读,可以发现出丰富繁盛之外的另一层文本意义。北国的枣子,生长之所绝非优越,不无逼仄甚至肮脏之感,然在此般境地,枣子树也可一株株生长,可见生命力之顽强,蕴含生命的拔节生长的力量。“像橄榄像鸽蛋似的这枣子颗儿,在小椭圆形的细叶中间,显出淡绿微黄的颜色的时候,正是秋的全盛时期;等枣树叶落,枣子红完,西北风就要起来了,北方便是尘沙灰土的世界,只有这枣子、柿子、葡萄,成熟到八九分的七八月之交,是北国的清秋的佳日,是一年之中最好也没有的Golden Days。”[2]108对枣子的描写细致入微,可见作者体察之细,对全盛的时间准确叙写,可见作者记忆之深,而“七八月之交”的时间转瞬即逝,可见盛日之短。到此,文本意蕴便更见丰富了,在轻松的笔调中,在繁盛的秋景里,寄托了盛日不长、壮年不永的深沉意味。对这一层文本意蕴的把握,也有利于理顺第十一段与第十二段的之间的意脉。

文章的第十二段通过写世界文人尤其是中国文人与秋的关系,强调了在北方的秋里才能深刻感受秋的深沉、幽远、严厉、萧索。倘若没有把握“秋实盛景”中的深沉意味,而是仅看到诸如“全盛时期”“清秋的佳日”“Golden Days”等积极的情绪,恐怕难理解后文关于“秋士”的论述与前文的关联。

综上所述,在故都的秋里,我们能够把握到生命的自由、生命的易逝、生命的衰亡、生命的抗争、生命的困境、生命的盛放等多种生命形态和体验,解读文本至此,我们不难发现,“故都的秋”的所谓“清、静、悲凉”恰恰寄托在这些生命的形态与体验当中,是作者寄托于“自然”的“情怀”。而这些生命的形态与生命的体验在南国之秋里是无法感知和体会的,这便是我们核心问题的答案,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不仅关照了单元“自然情怀”的主题,也牵动了对文章主体内容的深入解读。

三.立足文本解读提炼艺术特色

对文本意蕴的解读与对文本言辞的鉴赏密不可分,一定程度上,呈现两者互为条件,鉴赏是解读的路径之一,解读也为鉴赏提供内容的支撑。新课标要求学生“从语言、构思、形象、意蕴、情感等多个角度欣赏作品,获得审美体验,认识作品的美学价值,发现作者独特的艺术创造。”[3]统编版教材将第七单元的写作任务确定为“如何做到情景交融”,这既是阅读鉴赏的知识,也是重要的写作知识,对课文的解读与鉴赏便是建构这一核心知识的路径,要达成知识的理解和建构,要求师生复盘前文所述解读鉴赏活动,聚焦“情景交融”提炼文章的艺术特点,方能实现从“写了什么”“为什么写”向“如何写”的思维进阶。

立足文章“如何做到情景交融”,总结《故都的秋》的艺术特点,可大致归纳出以下四个方面。一是缘情布景。作者选取“破屋”“院落”“牵牛花(朝荣)”“秋草”“槐蕊”“蝉鸣”“灰天”“凉风”“秋雨”“阴云”“青天”“太阳”“枣树”等十三个意象构成六福画面,渲染故都之秋清、静、悲凉的氛围,含蓄蕴藉地表达作者对故都的秋的多种独特的审美体验;二是对比衬托。南国之秋与故都的秋的对比是文章的主要手法,但并不局限于此,文中还有南北生存状态的对比,这些对比都突出了故都的秋的独特魅力;三是语言贴切。文中对景物的形容多用叠词,如“一丝一丝”“很高很高”“疏疏落落”“一点点”“一条条”“家家户户”“一株株”,无不饱含情意。再者以牵牛花、鸽子蛋儿等喻体的使用,“啼唱”“嘶叫”“露出脸来”一类的比拟,都以形象的方式传情达意、寄托独特的生命思考;四是表达灵活。作者文中并非单纯写景,写每一处景物,作者都会加入自己独特的感受,例如“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2]107既是对秋景的评论,也浸润着作者独特的情思。

上文论述的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上第七单元《故都的秋》的解读过程,即使个性化的解读,也是聚焦单元学习任务的解读,笔者在教学中,以此为基础组织学生开展的阅读与鉴赏活动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学生在回答核心问题的过程中收获了文本解读与鉴赏的阅读经验,也建构了“如何做到情景交融”的部分写作知识,更体验到文本解读的乐趣、阅读的乐趣。由此可见,“大单元教学”文本解读不能偏废。但值得注意的是,单篇的文本细读决不能偏离单元学习的大背景、大任务,大单元背景下的文本细读并非割裂的单篇教学,阅读本单元其他篇章,设置核心问题的时候,也应紧紧围绕单元人文主题与单元学习任务,不能天马行空,肆意而为,浪费宝贵的课堂时间,我们要通过设置核心问题,组织学生回答核心问题,帮助学生建构起更丰富的阅读经验与写作经验,让学生在知能建构的过程中实现语文学科素养的持续提升。

参考文献

[1]王荣生,步进.散文教学教什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11.

[2]温儒敏等编.普通高中教科书语文必修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12.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4.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大庆市大庆实验中学)

猜你喜欢

故都的秋单元主题文本解读
实施整体教学 落实语用训练
初中语文作文单元主题教学引导写作的有效策略研究
让人痴迷的瑰丽世界
“单元主题教学”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尝试
由《故都的秋》谈高中散文教学思路
以《故都的秋》为例谈谈如何指导学生有效学习
对文本解读与课堂操作四个“度”的把握
对英语单元主题实践作业的思考和探索
立足文本,给中职语文阅读教学搭建解读支点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