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教学中的意象审美
2022-05-30万艳文
万艳文
内容摘要:意象是诗歌的元素,是诗歌的根本,也是诗歌的生命。没有意象,诗歌难以枝繁叶茂,长成参天大树;没有意象,诗歌难以长盛不衰,世代传承不息。通过意象,可以获得审美具象,审美情感,审美联想,审美熏陶。
关键词:诗歌意象 审美具象 审美情感 审美联想
意象是诗歌的元素,是诗歌的根本,也是诗歌的生命。“意”是情思、情义、情志,“象”是物象、景象、事象。“意”“象”融合,“意”中呈“象”,“象”里存“意”,不可分离,不可偏废。没有“意”的“象”是根本不存在的,没有“象”的“意”也是根本不存在的。没有意象,诗歌难以枝繁叶茂,长成参天大树;没有意象,诗歌难以长盛不衰,世代传承不息。
那么意象有些什么作用呢?大致说来,有这样几方面的作用:通过意象,获得审美具象;通过意象,获得审美情感;通过意象,获得审美联想;通过意象,获得审美熏陶。而更为重要的是怎样通过意象欣赏诗歌。
一.细品意象,深掘情意
细品意象,深掘情意。意象的作用之一,是引导欣赏。就是引导读者深思、破译诗歌寄寓深沉表达幽微的情感密码,体味、发现诗歌意象所蕴含的丰富多样独具特点的情感信息。诗人总是通过构成诗歌的元素——意象,向读者发出信息,以表情达意而诱导引领的。“意象”中的“意”是平静河水下涌动的暗流,不能直视;也是昏暗天空中微茫的迷雾,捉摸不定;更是无边大气中的尘埃,游离不定。它是深广蕴藉的,是幽深隐含的,是匠心独运的,因此我们要仔细品味,深究细察,体会、挖掘、发现其意象所蕴含的情感信息。但是“意”是作家的寄寓,这种“情感流”也是一种“自觉流”,很像为了通航而开凿的“大运河”,是“人为”的,当然就应该是可控的,也是可以把握的。如果说创作是诗人对审美对象的感悟,从而营构出了审美意象,那么读者欣赏就是在意象引导下的再创,从发掘出诗人隐秘的情思意义。细品一下,从中去挖掘作者的情谊,这样的话可以深入的了解作者想要展现出来的情感,在阅读过程中会更加了解作者写出意向,在解答情感密码的同时,又可以发掘诗歌中丰富多彩的信息,进而进一步去验证自己的想法。
情感是一种平静河面下的暗流,因而隐曲复杂,不好说只是什么或不是什么,它有清有浊,而且还在流动、变化、混杂……不能回避“情感流”是很难把握的。在这一点上,文学的“不确定性”就表现得更为突出。对同一个意象而言,如果说“意象”的“象”是共识统一,那么“意象”“意”就是绚烂多彩。于是,我们不能不花大力气去体会、体验、思索、探求“情感流”的纵横与流向、多寡與流质、快慢与流速、显隐与流层、明暗与流色、洪细与流量,进而捕捉和发掘丰富多彩的情感、情意、情思、情理。用一种事物来比喻某一本体,这喻体之物,也应该有多方面的特征不可能只有一个方面的特点。因为这种客观事物,本身就有多种特点,它是复杂的客观结合体,再说,人们认识事物时又从不同方面去认识,“远近高低各不同”。这与“自然美的多样性”的观点是完全相吻合的。这样一来,主客观都是多样丰富的。在体会喻体的特点和作用时,就不可能只从单一上去认识,而应该从多个方面去加以认识。大雪弥天,冰雪满途,封道盖路,出行艰难,以雪喻实现理想之困难、艰险,诗人李白高咏“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又以雪喻艰苦处境与外部世界的巨大压力,诗人杜甫低吟“杜鹃不来猿狖寒,山鬼幽忧雪霜逼”。银装素裹,洁白纯净,静寂无比,幽静叫绝,借雪以喻美好的物品,诗人范成大高歌“贪看雪样满街月,不上篮舆步砌归”。晶亮光洁,洁白无瑕,微尘不染,高尚无比,诗人王昌龄高吟“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寒冷寂静,冻死害虫,孕育新生,预示新春,伟大领袖毛泽东高歌一曲:“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通过对这些诗句的意境的分析,可以准确地判断作者想要表达的意图,在赏析过程中可以深入其中感受其意境,透过想象可以发现此时此刻作者的状态,在逐步的分析过程中最终可以明确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不同的诗句必然会带给读者不一样的感受,在阅读过程中必然会感受到更多的情感。
二.充分了解,文化意味
比如“玉”。在几千年的中华文明史中,玉文化占有重要地位。以玉喻物,变雅变美。许多寻常事物,一经用玉一比,立刻变得形象生动、优雅美丽。如将正在蓬勃生长的豆芽描绘为“玉髯”(宋方岳诗《豆芽》),又把茶叶描摹成“玉爪”(宋杨万里诗《澹庵坐上观显上人分茶》),甚至把一座座雪峰刻画为“玉芙蓉”(明唐寅诗《题画》),无一不会激起无数人人许多美好的联想。战国时期,玉璧作为天下宝物受到统治者的崇拜。如赵国著名的和氏璧,秦国愿意用十几座城来换取它,秦赵两国国王竟然因为争夺和氏璧而引发了一场战争。前人的修辞范例,为我们进行修辞活动准备了条件。如果要表达月亮这个意象,就完全可以根据需要,在二十多个词语作出合理的选择。“玉团”“玉宫”“玉环”“玉镜”等等。例子不可尽数,选用绰绰有余。玉器不仅是象征神圣佩戴物,而且还信奉“生者佩玉,以示其德,亡者陪玉,以慰其灵”玉用。于是就认为“玉”具有高贵、坚贞、纯洁、智慧、完美等比喻、象征意义。古人常常以玉石的质地坚硬象征刚毅和忠勇,以玉石的洁白纯净象征高洁和忠诚,以玉石的温润柔和象征仁义和敦厚,以玉石的晶莹透明象征智慧和机敏。而仅一部《红楼梦》的人物,以玉或玉部字来取名的就超过90个。可见,玉文化源远流长,生生不息。正因为如此,“玉”意象才在以玉祭拜、安顿灵魂,佩玉戴玉、高贵优雅,瑞玉恒久、延年益寿,玉纯晶莹、心灵高尚等方面对中华民族的崇尚心理、认同心理、审美心理与文化品格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巨大影响,才形成了以玉喻美的经久惯性,才具有了独创美化的思维走向。在了解诗句的过程中,从中可以发绝文化的底蕴,在挖掘不同的文化的时候会发现其年代,经历几十年甚至是几百年的变化依然可以留下深沉的底蕴,在阅读过程中不仅可以带给读者高尚的心灵感受,阅读还会让读者们受益匪浅。
三.依据意象,思悟喻象
诗人创作诗歌,总是在想方设法,竭尽全力表情达意,总爱借助比喻、象征来传情达意。那么读者欣赏诗歌,就更应该根据意象的不同形态,识别其中不同的比喻、象征意义,从而揣摩、体会诗作的情意内容,以便比较深入、全面地把握诗歌意义内容。“非喻不醒”是古人的认识,“非喻不达”是我们的体会。王昌龄的名句“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到底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意?需要我们去品味、思索,探幽发微,破解出一些真正的情感密码。“冰心玉壶”这奇特的比喻,是作者凭借丰富的想象而又惨淡经营锻造出来的。奇就奇在“冰心”“玉壶”双洁双亮,里里外外,洁净绝伦,晶亮绝世,世界上还有什么可以相比的吗?奇就奇在“冰心”“玉壶”双双映衬,纯洁盖世,晶莹通亮,世界上还有什么可以相衬的吗?奇就奇在心热“冰”冷,愈冷更热,矛盾统一,知人擅喻,世界上还有什么可以度人如己的吗?洛阳亲友知道“辛渐”来看望过王昌龄,作为亲人更会关心王昌龄的身体近况,作为朋友更会关注王昌龄的被贬缘由,而王昌龄体人入微,借用“冰心玉壶”言心喻志,坐得端行得正,怎怕别有用心之人的诬陷?“冰”永洁,“玉”恒亮,过去将来,永恒不变,怎让别有用心之人的诬陷得逞?真心如“冰”,志向永恒,坚忍不拔,“我行我素”,怎改伟岸蔑视小人的本性呢?血缘曰亲,同志曰友,不让亲人蒙屈,不让朋友受辱,怎变正直坦诚的为人处世之道呢?王昌龄一喻寄情,一喻言理,一喻悟心,一喻抨恶,一喻醒世。怎么只会像沈德潜在《唐诗别裁集》中“言己之不牵于宦情”那样简单、单薄、主观、狭窄、板滯呢?不能不说,理性压倒情感,文学魅力减半。
喻体的选择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几千年的社会发展中,形成了独具特点的社会制度、思维方式、生活方式、情感态度,并通过长期感染,形成了不同其他民族的社会习俗、思维特征、审美倾向。这些无不影响着作家在选择喻体时取舍、增减、创作。“冰”,本是一个象形字。在甲骨文中,很像两个“人”字形符号上下重叠之状,表明的实际上就是严冬之时突起的冰块。这形状,好有意思。既像冰耸起的形状,又像两个冰柱上端挨着的样子,更似上端挨在一起的两把利刃。这样,作者选择喻体“冰”,有着“冷”与“热”深层思考。对“亲友”的关心是“热”有“热”,“热心热肠”;但对敌人的攻击是“冷”更“冷”,“横眉冷对”。“亲友”“热心热肠”问长问短,但作者只能冷静回答,委婉作答,避免伤及“亲友”,这时的心会更热。敌人诬陷,乌烟瘴气,作者只能怒目圆睁,“冰”冷以对。内“热”外“冷”,肠“热”心“冷”,心“冷”却更“洁”更“坚”更“有力”。所以,用“冰”修饰“心”,以“冰心”设喻,更有文化意义,更具文学魅力,更具想象空间,也更具思维张力。在阅读过程中这些的表达,不仅会让我们了解到喻体选择的重要性,而且也会让我们感受到中华民族几千年社会发展所形成的文化特征,阅读越多越能够了解以前人们的文化习惯。
四.意象组合,言外多义
意象往往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多种组合,共同传意达情。诗人创作诗歌,实际上是把一个个意象按照美学规律,组成有生机的、多空间的、多层次的、多类型的画面,使诗歌产生连贯、对照、烘托、暗示等作用,以便向读者传送诗歌的思想情意。从一定意义上说,这就是从简单走向繁复,从单一走向丰富,从个体走向群体,从表层走向深层。“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人在什么都会好,存在千好万好。人在,就有情感,就有牵挂;人没,就没有情感,就绝不会有牵挂。即使相隔千里,也有银辉照着。即便独自看月,也因有牵挂而显得有伴。兄弟相念,情浓意切,手足之情,胜却万千。相牵而相近,相挂而相盼,相思而相慰,相念而相祝。豁达而有他人,也许还包括君与臣。不因自己被贬而怀恨在心,不因身处慌僻而怨天尤人,不因孤独寂寞而厌世咒道。这简直就是超脱的达观。不如此,怎会有三贬三用呢?不如此,怎会以月慰藉呢?不如此,怎会随“慰”自安呢?有时候,苦难把生命逼进了绝望的境地。这恰好使人拼尽全力去跨越,去再生,去超越。这可就是生命的自主性、独立性、创造性的超常发挥。从这种意义上说,只有苦难才是会产生真正的乐观、豁达,才是生命的寄托、归宿和避难所,也才可能是生命的最为激动人心的真超越!但愿之美,自然包括世人。世人都好,我自然就会好起来。寄情于世,为民为己,世界万安。世界大同,超越小我,融小我于世界,这才是最伟大的真善美!照明月而常亮,常常会心明眼亮;观明月而常思,时时心存希望;伴明月而常念,虽千里却咫尺;赏月而常透,物存方会永恒;如明月而常亮,可看淡功名利祿;似明月而长存,就会有诗有美;像明月而常守,世界会更美丽。明月可望,明天可待,明白可为,明达超脱,明透释怀。让世界更加美好!
知人论世,深入赏析。历史唯物主义要求认识客观事物,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知人论世,是赏析作品的一个有效切入点。一个作家选取哪方面的题材来创作,选择哪方面的主题来表达,选用哪方面的情感来抒发,完全是由这个作家的生活观、写作观、人生观、审美观等决定的,也无不打上那个时代的深深烙印。如果,我们抛开这一切,去随意编造,那么,势必是极大的错误了、极大的伤害。思想上的错误必然也会引导行为上的错误,人在认识客观事物的时候,一定要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不以自己的思想物质为转移,那么在欣赏的过程中必然会选择合适的主题与情感进行表达。比如阅读白居易诗歌的《琵琶行》时,常常有人对作为江州司马的诗人却为一个年老色衰受冷落的琵琶女哭得一塌糊涂觉得难于理解,这就自然需要弄明白泪湿青衫的具体缘由。唐元和十年,即815年,平卢节度使李师道派人杀了宰相武元衡,向中央政权示威,白居易认为这是重大“国耻”。激于义愤,他率先上疏“急请捕贼,以雪国耻”。因此被以越职言事的罪名贬为江州马。一个直言敢谏、关心国事的人,反而遭到贬谪,诗人心境的凄凉、郁闷、悲凉,不言而喻了。听了琵琶女的自叙,他不能不“别有幽愁暗恨生”,心中的“恨”喷涌而出,琵琶女的身世引起了诗人的强烈共鸣:原来他俩“同是天涯沦落人”,自然“相逢何必曾相识”。诗人之泪,既是怜悯之泪,也是自哀之泪,还是朝伤之泪,更有叹时之泪。在阅读过程中这种阅读的激情从诗句中完美的抒发出来,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也能够感受到作者的深深的悲情,在感悟的过程中会与作者产生共鸣,思想上的共鸣必然会达到觉悟上的共鸣,在阅读过程中也会更加的理解作者的经历与情感。
分点而述,只是方便表达。事实上,多是齐头并进,综合美读。相信在美读中收获多多。美读能让我们对诗句咬文嚼字,在阅读的过程中,去发现其中的意境,挖掘意境的同时,去体会意境的内涵,逐渐地培养自我的语感,语感一旦被形成,自己的语言力也会被提升,与此同时自己的思维也会更加活跃,想象能力也会受其影响一并被激发出来,美读还可以陶冶情操,提升自我的审美能力;对于我国的深厚的历史文化也能够有一个深层次的了解,了解中提升自我,在了解中成就自我,在了解中发挥自我的价值。
参考文献
[1]严硕勤.抒情的艺术[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9.4.
[2]谢文利.诗歌美学[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89.10.
[3]张仲谋.宋词之美[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21.3.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附属外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