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李娜倮 用歌声传承拉祜文化奏响幸福乐章

2022-05-30李玲

中华儿女 2022年10期
关键词:拉祜拉祜族李娜

李玲

在云南省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酒井乡勐根村老达保村民小组,人们总会看到一个穿着民族服饰,背着吉他,脸上洋溢着笑容的拉祜女子,她就是党的二十大代表、全国青联委员、普洱市澜沧县老达保快乐拉祜演艺有限公司创办人、勐根村党总支宣传委员李娜倮。从没系统学习过声乐的她,就像拉祜族山寨里的“百灵鸟”,凭着对音乐和民族文化的一腔挚爱,创作出一首首脍炙人口的歌曲。她带领群众,用歌声和舞蹈,唱出对党的热爱,闯出了“非遗+旅游”的增收致富幸福路,让民族文化能更好地得到保护与传承。

拯救非遗民族史诗,把拉祜文化唱出去

2022年央视春晚的舞台上,群舞《摆出一个春天》大放异彩。舞蹈中包含的摆舞、拉祜族的葫芦笙制作技艺等多个非遗项目,更是惊艳了全国观众。

“最初,我没有想过我们创作的拉祜族的这些作品会被带到中央电视台的大舞台。2003年前后,我们寨子里有了电视,看着电视里其他地方的民族文化展示,我就想,如果有机会,我们也可以站在这样的大舞台上展示拉祜文化。”

李娜倮所在的老达保村是拉祜文化和非遗保存最多最为完整的地方,村寨有句流传甚广的话:“拉祜族人会说话就会唱歌,会走路就会跳舞。”李娜倮还记得自己小时候,村里没有通电,村民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每当夜幕降临,家家户户拢起火堆,一家人围在火塘边,弹吉他、吹响篾、跳芦笙舞、跳摆舞,唱歌跳舞是唯一的娱乐方式。火塘边的歌声一直陪伴着李娜倮长大。

“当年,父亲卖了家里养的猪买了一把琴,经常弹唱拉祜族的歌曲,我从小就喜欢上了拉祜族的文化和音乐。”父亲边弹边唱,李娜倮就在一旁跟着学,13岁学会吉他弹唱,16岁开始歌曲创作,18岁那年,李娜倮写下了红遍大江南北的《快乐拉祜》。

在这个过程中,李娜倮发现,拉祜族创世史诗《牡帕密帕》面临着成为“绝唱”的危险。“拉祜族没有自己的文字,民族历史文化的传承都是依靠口耳相传。以口头说唱的形式讲述拉祜族创世历史的《牡帕密帕》史诗,入选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被称为‘拉祜族的百科全书。但随着社会发展、文化融合,再加上传承过程中有误传的情况,拉祜族极少有人能完整唱出《牡帕密帕》”。李娜倮暗下决心,一定要让《牡帕密帕》重新在拉祜族群众中广泛传唱。

经过多方寻找,李娜倮终于找到一位会完整演唱《牡帕密帕》的老人。她把老人请到家里,跟他学习演唱《牡帕密帕》,再教给其他村民。同时,为了延续和弘扬《牡帕密帕》,李娜倮还把歌曲中的拉祜语翻译为汉语,组织村民以歌伴舞的形式传承和保护险成“绝唱”的民族史诗。澜沧县老达保村这个典型的拉祜族村寨,成为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牡帕密帕》和《拉祜族芦笙舞》的保护传承基地之一。

在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李娜倮和当地全国劳模、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等诸多先进典型的努力下,老达保村先后成立了“雅厄”艺术团、原生态组合“达保五兄弟”等民间文化艺术表演队伍,表演传统舞蹈和歌曲。在村里,人人都成了拉祜文化的传播者,村里上到七八十岁老人,下到三四岁孩童,个个都能登台演出。全村群众自创的拉祜族民歌达300多首。

2005年起,李娜倮和乡亲们陆续参加许多电视节目,2007年成立艺术团,伴随着悠扬的歌声,李娜倮走上央视舞台,迈出拉祜文化走出大山的关键一步。此后,李娜倮和村民们参加了中国原生态民歌大赛、中国原生态民歌展演等系列文化活动。他们登上国家大剧院、上海大剧院等艺术殿堂,频频受邀到国内外演出。越来越多的人知晓了能唱会跳的他们以及拉祜文化。

打响“快乐拉祜”品牌,带领村民走出文旅致富路

李娜倮的歌声一直传到了国外,然而让她魂牵梦萦的,依旧是家乡的村寨和乡亲们。“好多人都说你应该出来走走看看,让我留在大城市里,我说我也想宣传,但我就是舍不得我们家乡。”李娜倮回家乡后,和父亲一起带领村民用拉祜文化闯出一条致富路,改变了老达保靠种植业谋生的单一经济模式,把原来的穷山村变成了拉祜文化名村、旅游产业新村。

2013年以前,老达保村民小组还是个贫困村寨。村民间流传着“交通基本靠走,喝水基本靠背,通信基本靠吼”的口头语,村里水、电、路不通,外人不进村,村民不出山,世世代代“隐居”在澜沧山乡。小时候,李娜倮跟着父亲到外地演出过几次,是村里少有的外出见过世面的人。

看着能歌善舞的乡亲们,李娜倮开始思考用民族文化带领乡亲们致富的办法。2013年6月,在当地党委、政府扶持下,李娜倮带头发起成立普洱市第一家由农民自发自建的文化公司——澜沧老达保快乐拉祜演艺有限公司,村民们以入股形式参与分红,并按照保護文化、挖掘资源、打造品牌、构建产业、促进增收的思路推进村庄发展。

李娜倮记得,公司成立初期,200多名村民辛苦排练一个多月的节目,正式表演时却只获得了250多元的演出收入,这给李娜倮和村民们一次迎头痛击。村民们的心气散了,不愿再来参加排练。

“不能让村民们空有一身好舞艺却无处施展!”李娜倮一边挨家挨户地去劝村民回来排练,稳住民心,一边想尽办法寻找演艺资源,争取演出机会。村民们的心又聚起来了。他们从乡里唱到了县里,又从县里唱到了省里,唱到了央视大舞台,唱进了国家大剧院。老达保村民小组上至80多岁的老人,下至3岁娃娃,都是演艺公司的演员,都能获得演艺收入。“每次演出的收入分配,从公司董事长到普通村民都会按劳分配,就算有的老人已经跳不动芦笙舞了,都会有一份集体关爱收入。脱贫致富路上,乡亲们一个也不能掉队”,李娜倮说。

近年来,澜沧县依托拉祜族民族文化大力发展文旅产业,尤其是李娜倮等一批优秀民族文艺创作者,让拉祜族文化大放异彩,吸引大批游客慕名走进澜沧山乡。

据了解,公司成立至今,就地演出900余场次,实现演出总收入近500万元,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000余万元。演出分红,成为本村村民增加收入的最重要渠道之一,有效带动村里贫困人口全部实现脱贫。公司被确定为全国“公司+农户”旅游扶贫示范项目。

通过“非遗+旅游”,村子的面貌焕然一新,走出一条文旅致富路。老达保村以改善民生为核心,着力加大传统村落整体保护力度,将特色村寨建设与生态旅游、民间文化艺术保护传承等相结合,修建原生态歌舞表演广场,完善村寨游览道路、旅游厕所等基础设施,并提升改造了特色民居,开办多家农家乐和客栈。此外,村里提升打造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馆及芦笙坊等民族民俗农耕文化展示区;成立老达保非遗工坊,设置了陀螺坊、拉祜族服饰制作坊、拉祜包编制坊等多个拉祜文化体验空间,让游客沉浸式感受拉祜族文化生活。2020年,老达保村被列入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2021年又被文化和旅游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快乐拉祜”品牌越打越响,慕名而来的游客越来越多,给李娜倮和村民带去了不小的挑战。“我们想做更高质量的非遗演出产品,但村里没人能排出来;想打造品牌,可目前还不会做产品宣传片,对产品包装、营销、推广等环节了解甚少;也很想上淘宝卖手工包等特色非遗产品、上抖音直播村里的彩色稻田,可惜他们中还没人掌握这些新媒体技术。”李娜倮正在号召有这些领域的专业老师、相关企业加入他们、帮助他们一起打响文化品牌,让拉祜文化走出云南,走遍全国,走向世界。

民族文化需要一代又一代人守护和传承

作为勐根村党总支宣传委员,李娜倮经常学习党的政策、法规法律和农村的一些实用技术,带领党员、群众认真做好乡党委、乡政府和村“两委”安排的各项工作。多年来,她不仅向乡亲们宣讲政策,还义务担任村小学民族文化传承“双语”教师,培养民间小艺人500余人、“三培养”对象18人,把身边群众都变成了拉祜文化的传播者。在她的课堂里,总是少不了各民族孩子的欢声笑语。“56个民族都是一家人,民族文化需要一代又一代人坚守和传承。我感到自己肩上责任重大,我一定要挖掘好我们拉祜族的文化,交给我们下一代,让他们好好地传承下去,保护和发扬少数民族文化,记住自己的根。”

在产业项目开发中,群众不愿做的,她带头做;群众想不通的,她做思想工作;群众有疑问的,她示范做解答。在农业生产中,她示范种植高糖甘蔗基地4亩、无性系茶叶基地6亩,在取得成功经验后,无偿帮助村民推广种植甘蔗、茶叶等1000余亩,帮助村民致富户均增收2万元以上。如今的老达保村,乡风文明,很多农户建了新房、购置了摩托车,开办了农家乐。

“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村民的生活越过越好,我们不能忘记共产党的恩情。”李娜倮把拉祜群众的心声创作成歌曲《感谢共产党》。

2012年,李娜倮当选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李娜倮带着吉他走进人民大会堂,自信地唱出:“我们感谢共产党,共产党好。她真正为我们着想,我们都过上了好日子。她为我们山寨人做了好多好事……”除了表达幸福心声,李娜倮也在党的十八大上提出:“希望国家能有更多好政策支持民族文化发展。希望全国人民都能听到、看到拉祜族的歌舞。”

多年来,她先后获得全国脱贫攻坚奋进奖、全国劳动模范、云南省脱贫攻坚奖、云岭楷模等荣誉称号。2021年,她入围“乡村振兴人物榜”十大重点人物。

今年,李娜倮當选党的二十大代表。今天的老达保村小组,拉祜族特色民居整齐俨然,硬化道路直通村民家门口,家中现代化家具家电一应俱全。村里还建有演艺舞台、《牡帕密帕》传承馆、观景台、传统民间活动体验区等旅游设施。

如今的李娜倮对弘扬、传承、保护民族文化也进行了深度思考,希望民族文化能得到更好的传承和保护。“在民族村寨发展旅游业,在带动经济发展、弘扬民族文化的同时,也会存在一些不利因素。”李娜倮说,一方面,旅游业的发展能带动群众致富增收,让民族村寨不再闭塞;另一方面,也可能会导致民族村寨逐渐商业化,民族文化受到多元文化的冲击。“因此,我们也在思考如何守住原生态的民族文化。”李娜倮说。

责任编辑 张惠清

猜你喜欢

拉祜拉祜族李娜
Nanosecond laser preheating effect on ablation morphology and plasma emission in collinear dual-pulse laser-induced breakdown spectroscopy
《寻美澜沧之拉祜老妪》《美丽孟连之盛装》
从“嘎么阔”到“歌”——拉祜族音乐概念系统的变迁
Application research of bamboo materials in interior design
傈僳族、基诺族、拉祜族民间长诗中的洪水灾难与人类的再繁衍
Analysis of the Effects of Introversion and Extroversion Personality Traits on Students’ English Reading And Writing Abilities with its Relevant Teaching Advice
李娜作品
56 个民族56 枝花拉祜族
민족 만화-라후(拉祜)족
边疆行( 之三):拉祜族原生乡村音乐的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