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史课程中的比较教学法
2022-05-30吴兆蕾
吴兆蕾
内容摘要:外国文学史的教学中常常需要使用到比较教学法,它涉及平行比较和影响的比较,在范围上涉及中外比较和外国文学范围内不同国家文学之间的比较,常用的比较手法有对比和类比。对中外文学进行比较是让学生从熟悉的文学内容出发,更好理解较为陌生的文学知识,并了解其特色的有效方式。而外国文学范围内的比较则让学生能更好地理解文学的脉络以及各国文学各自的特点,增加学生对相关内容的理解。
关键词:比较教学法 平行比较 影响研究 外国文学史
文学院或中文系课程设置中的外国文学史,是除中国以外的所有国家的文学史的总和,在有限的课时限制下,加以取舍整合而成。普遍用作外国文学史课程教材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外国文学史》尽量兼顾了东西方各国的文学,但也并不是每个国家都能兼顾得到。即使如此,外国文学史所涵盖的范围依然非常广,时间跨度非常大,地域范围也很广,无论是它所反映的时代和生活,还是它表达的思想和形式,可能都跟我国的文学作品相去甚远。因此,在外国文学史教学中,以学生较为熟悉的中国文学为原点,使用中外比较的教学法,来使学生能更好地熟悉外国文学,是不可避免的。除此以外,纯粹外国文学领域内的跨国文学、文化比较也是教学中常用的,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学发展进程以及文学现象。本文将就外国文学教学中文学与文化的比较做一简要论述。
一.文学的比较
1.平行与影响的比较
世界文学范围中的比较,包括多种类型。首先是平行比较。平行比较指的是沒有直接影响或传承关系的不同国家的文学之间的比较,比如像古埃及、两河流域文学这些远古时代的文学,以及18世纪以前的欧洲文学,由于与中国文学没有实质上的交流,因此对中外双方的比较主要是平行比较。如果是在教授外国文学作品时进行与中国文学的比较,这种比较往往可以强调外国文学作品的题材、角色、情节等与相对应中国文学作品的相似之处,便于学生从较为熟悉的中国文学出发,对比较陌生的外国文学产生兴趣和理解,进而通过对比双方差异,理解外国文学作品的特质。比如流行在地中海沿岸地区的各种“大洪水”神话有明显的继承和相似之处,但如果与中国同类型神话相比,两者有各自的起源和传播路径,它们之间的比较属于平行比较,从中可以分析两种洪水神话存在的相似之处,看到各个民族在早期发展时面对的共同问题,同时也能发现它们思想内涵的差异[1],而理解亚非欧交界地区文化的传承以及中国独立起源的文化。
通过比较,还能发现中外文学之间影响的关系。这又可以分为中国文学对外国文学的影响和中国文学接受的影响。前者如中国文学对日本文学、东南亚文学的非常突出的影响,比如讲到日本的汉诗集《怀风藻》,就不可能不谈到萧统《文选》和唐诗对它的影响。后者如中国现当代文学中所受的浪漫主义、现实主义、魔幻现实主义等文学流派的影响,像在二十世纪初期,由于当时中国反殖民主义、争取民族独立的需要,很多中国作家都受到支持希腊争取独立,为弱小民族呼告的拜伦的影响,当时梁启超、胡适、马君武、黄侃等都曾翻译拜伦的《哀希腊》[2]。通过这种联系,学习过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的同学就能比较容易理解浪漫主义这一文学流派以及它与19世纪初欧洲的社会文化的关系。通过说明这种影响的关系,对于学生理解文学发展的脉络及文学主题、技法、风格的传承和发展能起到很大帮助。
在外国文学史课程中使用到的比较,不仅止于中外文学的比较。外国文学史的比较教学,还包括外国文学之间、中外文化之间和外国文化之间的比较。外国文学中两个国家的文学,也可以进行平行比较和影响的比较。这里的平行比较的作用不同于中外文学的平行比较,外国文学范畴里的两个国家,对学生来讲都是相对陌生的,比较不是为了从熟悉的文学联系到陌生的文学,而是为了让学生理解文学现象的个性与共性。这种比较一般都是在两个作家或两个国家的文学都在同一个题材、文学流派等范畴内创作时进行的。现实主义虽然是19世纪欧洲文学的主流,但在每个国家又体现出不同的特点。一位法国批评家就认为,法国现实主义作家更注重表现人物的物质欲望和追求作品的理想形式,而俄国作家则在探索人物内心和表达对人的关怀方面更出色[3]。《星期六评论》(Saturday Review)也曾刊文指出法国现实主义更注重艺术形式,而俄国现实主义关注心理和精神上的真实[4]。为了在外国文学大量的内容中理出条理,外国文学史课程一般都是按时段和流派划分文学阶段,再在各阶段分别介绍各国文学,然后从中选出重点作家进行讲述。这样条理虽清晰,但互相的联系可能就不够,通过比较,能在各国文学各自发展的脉络中让学生意识到它们的共性和个性。
影响研究是在文学史中常用的方法,虽然它作为一个概念来使用一般是用在比较文学研究中。前代作家对后来作家的影响本来就会在同一个文学传统里存在,而这种影响跨越国家、文化圈子的界限也是常有的。在外国文学的教学中,就常常涉及到国外不同国家文学之间的影响。如讲到果戈理的《塔拉斯·布尔巴》,就可谈及《伊利亚特》对它产生的影响,小说中使用的与《伊利亚特》相似的明喻、英雄人物描述的列举以及对战场上短兵相接的搏斗、惨烈死亡的直接描绘,还有以争吵始以葬礼终,都是要营造从与《伊利亚特》相似的英雄史诗的风格[5]。通过这样的比较,学生就能更好地理解果戈理作品的主题以及《伊利亚特》在欧美文学史中强大的影响力和史诗地位。古希腊罗马文学作为欧洲文学的主要源头,对后世作家的影响之巨大,也因此得到呈现。而时代相近的不同国家文学也会有明显的影响关系。不谈影响,就无以了解文学发展的脉络。
2.类比与对比
在外国文学教学中,平行比较和影响的比较都可以起到加强教学效果的作用。而两种比较又都可以分为类比和对比两种方式。类比和对比经常会共同运用,例如两部互相无影响的作品,之所以能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原因就是它们在题材、人物、主题等方面有相似的地方,在相似的基础上,才有对比的可能。而影响的比较往往也是先比较其相似之处,然后通过对比不同点,得出继承者的特点和发展。在外国文学教学中,类比和对比不可能完全分割开来,但在有限的课时内,可以就不同的教学目标,侧重使用类比或对比。
外国文学教学中的类比是把不同国家文学间相近、相似的体裁、题材、主题、人物、情节的进行联系,让学生从自己较为熟悉的文学内容出发,加深对陌生的内容的共鸣和理解。例如同样是集中描写了不同的贵族女性悲剧的长篇小说,《源氏物语》就经常被拿来与《红楼梦》进行类比,被称为日本的《红楼梦》[6],在讲解《源氏物语》时,题材、主题、人物等的类比,使学生能更容易进入到特定的情境当中,并对作品的相关内容产生好奇,激发学习兴趣。外国文学内部也可以进行类比,如经常被用来比较的《包法利夫人》和《安娜·卡列尼娜》,虽然托尔斯泰本人对福楼拜提及得不多,但学者一般认为《安娜·卡列尼娜》是受到了《包法利夫人》的影响的,在题材、人物、情节、意象等方面有相似之处,但托尔斯泰并非有意模仿,而是在同题材的故事中表达自己不同的主题,体现自己的理想和追求[7]。在讲授《安娜·卡列尼娜》时,影响的关系不那么明显,可略过不谈,但可以把它跟《包法利夫人》类比,让学生对这两部作品都加深印象,并安排学生在课后自行联想阐释其各自的特点。
外国文学教学中的对比应用得是比较多的,它可以把有联系的作品等放在不同的文学文化传统下进行对照,这种对比能使学生更清晰地了解相关作品或文学现象的特点。一些外国文学作家和作品,在国内常被比附中国的作家与作品,比如华兹华斯常被拿来与同样关注和热爱自然的诗人陶渊明进行对比。这些作家作品有与中国相应作家作品有相近的主题、题材、风格等,但不同是非常明显的。通过跟中国作家作品的对比,可以更好地让学生感受到外国作品的特色,以及它所在文化传统的影响。
二.文化的比较
文学与文化的联系是很紧密的,跨文化的文学也必然产生很多在文学文本中体现的差异,因此文学中的文化比较在教学中也是会出现的。
中外文学的文化比较,主要是让学生了解相异和相同之处,相同之处可拉近情感上的距离,相异之处则避免学生在理解时产生误解。而外国文学的中不同国家文学的文化比较,也是有其意义的,对于理解各国文学思想、特色的形成有很大的帮助,如仰慕拜伦并在作品中创作“拜伦式”英雄形象的俄国作家普希金、莱蒙托夫,因为俄国文化与英国文化的差异,他们笔下的“拜伦式英雄”就呈现出与拜伦同类型人物之间的差异。通过分析俄国文化中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与英国作家对自由有更强烈的追求不同,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俄国文学的特点,也能了解浪漫主义文学的流变。在讲授拜伦时,“拜伦式英雄”是一个重要概念,课上可做概念的分析界定,并联系拜伦笔下相关人物得出其共同特性。在讲到俄国浪漫主义文学时,就可以注意拿普希金、莱蒙托夫笔下那些带有明显的“拜伦式英雄”色彩的人物,比如莱蒙托夫的《恶魔》中的主人公,这部作品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被当作是拜伦的《异教徒》的重写[8]。无论普希金还是莱蒙托夫,他们对拜伦接受和模仿的同时又有自己的变化。普希金会在《叶甫盖尼·奥涅金》里批评“拜伦式英雄”的自私,莱蒙托夫虽然在作品中模仿这类人物,但更突出的是人物的无奈和绝望。这些特点也体现了俄国文化中作家的自身特点,难以像拜伦笔下的人物那样强调拥抱“生活、勇气和行动”[9]。
有些作家,本身也比较关注文化的差异,并在文学作品中体现出来,比如托马斯·曼,早期信奉德国文化与英法文化之间的差别,认为德国更注重精神,才能称为文化,而英法注重物质与理性,只能称为文明而已[10],这些观念他虽然后来对此有所反思,但还是把它作为一种思想现象写入《魔山》中[11]。19世纪俄国的不少作家,都曾到西欧旅行,在反思西欧文化的同时,加深了对祖国文化的热爱,并在作品中表现出来,如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等。讲授时可以启发学生进行思考,更深入地理解作品主题。
总而言之,外国文学包含内容庞大丰富,在教材中只能选其精粹,这就使得外国文学史课程的讲授显得比较跳跃、简略,学生不容易跟上课程的节奏,在把握外国文学现象和脉络的时候也会感到比较困难,因此通过比较的方法,不仅能够让学生从中国文学联系到外国文学,增加熟悉感,还可以通过外国文学内部的比较,把文学的传承、延续、特点展现出来,对学生温故知新,巩固所学知识,能起到很大的帮助作用。
参考文献
[1]金家琴,李志华.《从洪水神话中,看出中西哪些同与不同》[J].《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1月2日.
[2]黄轶,张杨.《从<哀希腊>四译本看清末民初文学变革》[J].《江苏社会科学》2015(06):181-187.
[3]E. M. de Vogüé. On Russian and French Realism, George Joseph Becker ed., Documents of Modern Literary Realism[M], Princeton Legacy Library, 2016, pp.310-343.
[4]Clarence Decker. Victorian Comment on Russian Realism, PMLA[J]. Vol. 52, No. 2 (Jun., 1937), pp. 542-549.
[5]Carl R. Proffer. Gogol's Taras Bulba and the Iliad, Comparative Literature[J]. Vol. 17, No. 2 (Spring, 1965), pp. 142-150.
[6]顾鸣塘.《文化的交融与分流——浅论《红楼梦》与《源氏物语》的全面比较研究》,《红楼梦学刊》,2009(01):60-74.
[7]Priscilla Meyer. Anna Karenina: Tolstoy's Polemic with Madame Bovary, The Russian Review , Apr., 1995, Vol. 54, No. 2 (Apr., 1995), pp. 243-259.
[8]Diana Koretsky. “Im NO Byron”: Lermontov, Love, and the Anxiety of Byronic Influence, Comparative Humanities Review Volume 2 Symposium 1.2, pp.70-81.
[9]Elizabeth Cheresh Allen. A Fallen Idol Is Still a God: Lermontov and the Quandaries of Cultural Transition,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7, p.67.
[10]Irvin Stock. Ironic Conservatism: Thomas Mann's ‘Reflections of a Non-Political Man[J]. Salmagundi: The Literary Imagination and the Sense of the Past (FALL 1985-WINTER 1986), pp. 166-185.
[11]黃金城. 《“反讽是中庸的情志”——论托马斯·曼的诗性伦理》[J].《文艺研究》,2018(9):13-24.
(作者单位:广西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