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京百花巷

2022-05-30Nanta

环球人文地理 2022年10期
关键词:井栏古井城南

Nanta

南京,“六朝圣地”“十代都会”,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在南京人看来,南京老城南便是古金陵的缩影,被誉为南京之根。就在老城南的中华门西北侧,有这么一条百花巷,是明代遗留下来的生活区域,带着最浓厚的金陵烟火气。

据史料记载,明代时,百花巷本是老城南的花卉集市所在处,当时名为“采花市”。每日清晨,南郊花神庙的花农花贩,肩挑花担,手提花篮,在集市上排列成层层花摊,出售季节花卉。有关花的习俗也在这里流传下来,农历二月十二和九月十六分别被奉为“百花之神”和“菊花之神”的生辰,爱花之人纷纷前来,祈求花神赐福人间。

至于为何有了“百花巷”一名,要追溯一段壮烈的巾帼故事。相传,明时巷内有王府,府中两位闺秀闺名为“大百花”“小百花”。在清兵入关时,姐妹俩先后投井,以示反抗。后人为纪念这一对爱国烈女,遂将“采花市”的两条小巷子命名为“大百花巷”“小百花巷”。

想要进入百花巷,首先要经过一条璇子巷,迈过古式楼门“过街楼”,便能望见小百花巷曲直深幽,青石路面配上青砖民居,再搭上各门各户古朴的生活痕迹,这里是“于闹市中取静”的绝佳地点。

小百花巷1号院子的中间,有一处不可移动的文物,那是古井“普生泉”。井口磨得很光滑,上面留着几道井绳勒出的痕迹,井的内侧是厚厚一层绿青苔。仔细一看,井栏刻有铭文,一面刻着“普生泉”三个隶书大字,另一面刻着“淳熙丙午邵永坚建”。整个南京,如今也仅剩这一处带有南宋年号铭文的古井井栏。800多年风雨飘摇,这口古井存留至今,仍被巷中人家共同使用,打上来的水无比清澈。其珍贵之处,不仅在于历史悠久,更在于它维系着巷中人家的情谊。共住一个院子的十几户人家时常举行“月光晚宴”:在月圆的夜里,聚在院子里,在月光下、古井边,喝酒聊天,感慨细碎时光,畅谈生活酸甜。

过了小百花巷,再往深处走便是大百花巷。大百花巷更宽一些,两边依旧是清一色的老房子,不过人却多了起来。这里曾出过一位国学大师——程先甲,因为居住百花巷,所以自号“百花仙子”。他的一生很是传奇,20岁中举人,21岁创作《金陵赋》,此赋是研究南京民俗的重要文献资料。清末时,精通音韵学和文字学的他任南京江南高等学堂教习,后來成为早期汉语拼音的先驱之一。宣统年间,程先甲在百花巷11号购置了私人宅邸,宅子第二进的窗格下,镌刻了一幅“二十四孝图”,其中“卧冰求鲤”“望云思亲”的图画,仍依稀可辨。

猜你喜欢

井栏古井城南
论“牛盖井栏壶”的经典特征
再读《城南旧事》
城南二首(其一)
古井里的青蛙爷爷
城南花已开,人间皆可爱
漫谈紫砂壶《六方井栏》的文化意蕴
城南旧事
浅谈紫砂《井栏壶》的创作
越王古井今何在?
古井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