叩访千里开都河
2022-05-30本刊编辑部
本刊编辑部
清乾隆年间,纪晓岚被发配新疆后,记载了一件怪事:某个雨夜,天山北麓,迪化(乌鲁木齐)马场走失了几匹战马。八天后,驻哈密的清军营中马匹数量突然增加,经查明,发现竟然是乌鲁木齐马场失踪的马。
乌鲁木齐与哈密各处天山南北,相距500多公里,沿途有高山大漠,无人驱驰的战马该如何穿行两地?纪晓岚无法解释此事,就在故事的结尾写道:“世人皆云天山腹地有幽径相通。”
一个大胆的猜测是:在这两地之间,有一条大河,借雨势、激流,助了马群一臂之力。实际上,这完全有可能。因为天山以数量众多且体积巨大的冰川,在新疆地区孕育出近400条河流,有那么一条“无名河”,也应该毫不奇怪。实际上,源出天山支脉萨阿尔明山的开都河,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就是这样一条无名河。
深藏在崇山之中的开都河,常年受冰雪融水和雨水混合补给。《山海经》称它为“敦薨之水”,唐代称“淡河”。在清代的《西域水道记》中,它被称为“海都河”,俗称“通天河”,有河面广、上通天山的意思。据学者猜测,《西游记》中的“通天河”,指的应该就是它。
开都河全长610公里,滋养着2.2万平方公里土地,奔腾过1750米的落差,上下游风光迥然不同,各自成趣。
巴音布鲁克、天鹅湖、博斯腾湖……开都河流经的地方,每一个都太过令人耳熟能详,反而消减了开都河本身的知名度。叩访开都河,千里流域里,草原、湿地、戈壁、峡谷……多样而震撼的景观就是它赠予来客最好的礼物。
上游段,草原牧区蜿蜒200多公里,尤勒都斯盆地有着繁星般密集晶亮的水泽,盆地中,巴音布鲁克草原的“神鸟”天鹅,在水边悠然生活。这之后,开都河流出呼斯台西里,进入落差1169米的峡谷,开始一改悠闲步伐,变得激荡起来,这时候,它的水利价值尤为凸显,被誉为新疆“小三峡”。
下游段,开都河在焉耆盆地汇出中国最大内陆淡水吞吐湖——博斯腾湖,并延伸出美丽的孔雀河。自古以来,这一带两岸土地肥沃,人口稠密,曾经是西域三十六国中焉耆国、楼兰国的国土,更是丝绸之路上的兵家必争之地。时至今日,开都河下游一直是新疆的粮、棉、甜菜、葡萄基地,依旧有着“葡萄美酒夜光杯”的遗韵。
开都河,蒙语中有“姿态曼妙的河流”之意,明代,在此游牧的蒙古部族辉特部和开都河联系甚密。但是,开都河畔最精彩的人文故事,却是由另一支蒙古部族土爾扈特演绎的。
明朝末期,蒙古族各部之间征战不断,土尔扈特部被迫西迁,前往伏尔加河流域一带游牧。后来,沙皇俄国崛起,大肆扩张,身处异乡的土尔扈特人因备受沙俄统治者的剥削和压迫,在首领渥巴锡带领下,决意东归。于是,3万多户、约17万人开始了行程万余里的迁徙。路途艰险困难,他们到达祖国时,人口仅余原来的一半……
今天的故宫博物院,珍藏着一柄特殊的蒙古族腰刀,刀鞘缀着的白色皮条上,用汉、满、蒙古三种文字,写着“渥巴锡进”。这就是土尔扈特部心向祖国、万里东归的见证。所幸,新的家园没有让土尔扈特部失望。他们付出巨大代价换来的,是巴音布鲁克丰茂的草原,以及子子孙孙安宁富足的生活。
有研究土尔扈特文化的学者这么形容部族的牧民:每次去他们的蒙古包拜访,最让人惊讶的是,客人们刚到不一会儿,相隔几公里甚至几十公里的牧民们,就会得到消息,骑马赶来相见,好像草原上的风会带话一样……
实际上,土尔扈特人一生与马相伴,骑马疾驰与风争个快慢自然不在话下。他们热情、好客,关心草原上的一切——无论是天地、飞鸟、牛羊还是人类。本期大策划,就让我们骑上土尔扈特人的快马,和他们一起,沿开都河畔像风一样地奔走一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