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谈大班主题墙的创设

2022-05-30何逸

幸福家庭 2022年11期
关键词:幼教墙面教师应

何逸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幼儿园主题墙是环境创设的重要内容,它不仅能展示园本文化,还能促进幼儿的发展。在创设主题墙的过程中,幼儿能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进一步提高参与主题活动的积极性。教师应丰富主题墙的内容,优化活动环境,开展多元化的主题活动,促进幼儿自主学习、自我服务等多方面能力的发展。当前,一些幼儿园在创设大班主题墙的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基于此,本文分析了艺术幼教中心南园幼儿园在大班主题墙创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并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方法,以供参考。

一、幼儿园大班主题墙创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幼儿对主题墙的关注度不高

通常而言,在教师创设主题墙和主题墙刚完成创设的时候,幼儿会主动观察、探讨主题墙的内容。随后,幼儿逐渐对主题墙丧失兴趣,导致主题墙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装饰和摆设,没有发挥它应有的教育价值。笔者通过调查发现,艺术幼教中心南园幼儿园有8名大班教师,其中6名教师表示会经常引导幼儿关注主题墙内容,另外2名教师则表示会偶尔引导幼儿关注主题墙内容。由此可以看出,大部分教师能够意识到主题墙的重要性。针对幼儿对主题墙关注度不高的情况,笔者发现主要有以下两点原因。一是主题墙面太高,脱离了幼儿的视线。在观察和讨论主题墙内容的时候,一些幼儿即便是仰头踮脚,也很难看清内容。这种落差感导致幼儿逐渐丧失对主题墙的新鲜感,不愿意再花费时间和精力关注主题墙的内容,因而关注持续的时间较短。二是幼儿与主题墙的互动方式单一。传统的主题墙大多是展示幼儿的作品,张贴一些与主题相关的图画,幼儿只能进行欣赏和探讨,没有动手操作的机会。

(二)主题墙创设没有体现幼儿的主体性

在访谈过程中,大班的8名教师都不约而同地表示,他们在创设主题墙时,会邀请幼儿参与其中,引导幼儿收集材料、制作手工作品等。但是据笔者的观察,在创设主题墙时,一些教师已经提前设计好了版面,引导幼儿按照预设的内容进行手工活动,最后挑选合适的作品装饰主题墙。这种方式虽然体现了幼儿的参与性,但是幼儿在参与过程中处于被动状态,只能按照教师的要求行事。

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第一,教师对于“幼儿参与”的理念停留在幼儿作品的呈现和材料的收集上,没有真正理解“幼儿参与”的内涵。第二,教师不够了解幼儿的实际水平。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点,一些教师担心幼儿在主题墙创设过程中无法完成相关的任务,或是最终呈现的效果无法达到预期。

(三)主题墙没有完全展现幼儿作品

幼儿作品是艺术幼教中心南园主题墙的重要内容,能体现出幼儿的参与性。经过和幼儿的随机访谈以及对现有主题墙作品的分析,笔者发现,墙面上所呈现的幼儿作品,都是经过教师精挑细选的好作品,大多是能力较强的幼儿制作的。而那些能力较弱的幼儿制作的作品,因为不好看而没有机会被贴到墙上。这在一定程度上会打击部分幼儿的自信心,不利于激发他们参与主题墙创设的积极性。

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过分追求墙面的美观,忽视了幼儿的发展需要。主题墙作为班级环境的一部分,美观度是其重要的评价指标。但是,教师过分追求主题墙的美观可能会达到适得其反的效果。

(四)主题墙创设不够开放

受教室空间的限制,艺术幼教中心南园主题墙面只有2平方米,因此,想要完整地呈现幼儿的作品是较为困难的。另外,在创设主题墙的过程中,幼儿和同伴之间的交流仅限于自己班级,和其他班级之间的交流、互动较少,主题墙的创设不够开放。这主要是因为长期以来,教师专注于自己所带班级,没有统筹利用不同班级之间资源的意识。

二、针对问题的解决方法

(一)雙管齐下,使幼儿更持久地关注主题墙

第一,放低主题墙的高度,使幼儿能更持久地关注主题墙。在很多幼儿园,走廊的墙面都是用来美化装饰环境的。如果没有高度合适的主题墙面,教师可利用幼儿园走廊的墙面创设主题墙,以便幼儿更好地观察墙面上张贴的内容。在课题实施过程中,艺术幼教中心南园将主题墙搬到了走廊低矮的墙面上。此后,在早上来园、餐后的自由活动等时间,经常有幼儿聚在一起观看、讨论主题墙。由此可见,教师将主题墙设置在幼儿的视线范围内,为他们提供了和墙面互动的机会,提高了幼儿对主题墙的关注度。

第二,在保留主题墙必要板块的前提下,艺术幼教中心南园教师增设了能让幼儿动手操作的板块,使幼儿在创作的过程中,对主题墙产生持续的关注。比如,在主题活动“不一样的我”中,教师创设了“比比谁的年龄大”的互动板块,请幼儿自制生日卡,并在墙面制作了两个小口袋,让幼儿随机抽取两张生日卡进行年龄大小的比较,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点。同时,这种具有互动性的墙面成为幼儿进行区域游戏的有效载体,能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发挥它应有的教育价值。

(二)创设条件,引导所有幼儿参与主题墙的创设

由于班级幼儿之间能力存在

差异,教师应根据幼儿的能力发展水平和兴趣点,引导幼儿以不同的形式参与主题墙的创设。比如,在主题活动“春的畅想”中,教师可以邀请能力较强的幼儿进行版面设计、作品制作等较为复杂的工作,请能力较弱的幼儿做一些墙面的装饰、材料的收集等简单的工作,尽量让班级每一名幼儿都参与主题墙的创设,让幼儿在活动过程中得到发展。

(三)更新教育理念,做幼儿的合作者和支持者

教师应树立正确的理念,以合作者和支持者的身份与幼儿共同参与主题墙的创设。同时,教师应给予幼儿充分的自主权,组织幼儿进行交流、讨论,并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例如,在主题活动“离园倒计时”中,教师特意在墙面上进行留白,在主题活动接近尾声时,询问幼儿:“主题墙上空白的地方应该贴些什么呢?为什么?”有的幼儿说:“可以贴上自己对小学生活的向往,因为我们要上小学了,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还有的说:“贴上自己想对老师说的告别的话,不然以后就没有机会说了。”有幼儿反驳:“我们又不会写字。”提出想法的幼儿说:“可以画下来,再请老师写上字。”通过讨论,幼儿最终确定了在空白处张贴的内容,并按照教师的要求完成了主题墙的布置。

上述活动体现了幼儿在创设主题墙过程中的主体性,他们自主参与设计、制作主题墙面,而教师则扮演了合作者和支持者的角色,对幼儿提出合理的要求,进行正确的引导。

(四)创设条件,呈现所有幼儿的作品

在选择张贴在主题墙上的作品时,教师不能简单地以好不好、美不美作为评价标准。教师应以开放、宽容、发展的眼光看待幼儿不美观的作品,应注重作品是否体现了幼儿对主题的理解,重视幼儿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并为一些能力差的幼儿提供展示的机会。例如,在“春的畅想”主题活动中,幼儿决定在主题墙上张贴一些图画,如在体育场放风筝的情景。由于画纸的大小有限,幼儿将人物和风筝都画得很小,看上去不太美观。但是教师没有指责幼儿,也没有要求他们重新绘画,而是将幼儿的作品都贴到了墙面上。在这个活动中,教师平等对待所有幼儿的作品,使幼儿产生了愉快的活动体验,同时增加了部分幼儿的自信心。

为了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在主题墙上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在张贴时采用了部分重叠和装订成册的方法。比如,在主题活动“不一样的我”中,教师将幼儿的自画像装订成册,贴在墙面上供幼儿日常翻阅,增加了幼儿和墙面的互动性。

(五)多种形式,合理利用有限的面积

在主题墙的创设过程中,教师应突破墙面固有的限制,在不破壞教室整体环境的基础上,让主题墙成为更广阔的展示空间。教师可利用活动室中一些闲置的角落,让其成为主题墙的有效扩充。比如,在主题活动“走近小学”中,教师制作了一棵问题树,集中展示了幼儿对于小学的疑问,并放置在游戏区的隔断处。这样既美化了游戏区的环境,也避免了问题树占用过多空间,影响主题活动中其他内容的呈现。此外,教师还可利用辅助材料适当增加展示面积。比如,在“黑夜秘语”主题活动中,教师运用黑色的KT板增加了三个版面,并设计成翻折的形式,吸引了幼儿对主题墙的关注。

(六)加强班级之间的合作,促进同伴的互助

在实践过程中,艺术幼教中心南园教师尝试打破班级界限,以两个班级为单位,进行主题墙创设的讨论,统筹两个班级的资源。教师之间互相交换意见,根据班级幼儿的实际情况设置不同的版块,并共同呈现班级幼儿的作品。比如,在主题活动“黑夜秘语”中,教师组织大二班和大三班的幼儿共同创设主题墙,让两个班级的墙面成为联动的整体。大二班的幼儿收集资料的能力比较强,大三班的幼儿绘画能力较强。在创设过程中,教师根据两个班级幼儿的特点,分别布置了不同的任务。幼儿在与墙面互动的过程中发现,他们各自具有不同的优势,进而展开了探讨,如“这个画是怎么画出来的?”“这个夜行动物是什么?”等。通过互相学习,幼儿对主题内容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同时也增强了交往能力。

在创设主题墙的过程中,不同教师会呈现出不同的风格。但是教师应注意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主题内容,最大程度地促进幼儿各个方面的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省太仓市沙溪镇印溪幼教中心)

猜你喜欢

幼教墙面教师应
“ 幼教三六五优选”视频号
“幼教三六五优选”视频号
“ 幼教三六五优选”视频号
“幼教三六五优选”视频号
冷暖——老旧小区改造,改变的不止是墙面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文本素质”
开关的美丽衣裳
小学低年级教师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一种墙面清洁、探伤机器人的设计与实现
教师应上好语文综合性学习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