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MDT模式下CBL联合PBL教学在恶性血液病中的应用

2022-05-30郑永青王瑞芳赵海涛孙明东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2年15期
关键词:PBL教学

郑永青 王瑞芳 赵海涛 孙明东

【摘要】目的:评价多学科联合会诊(MDT)模式下案例教学法(CBL)联合问题式学习(PBL)教学在恶性血液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院血液科住培医师取样58例,轮转时间2019年8月至2021年8月,抽签分组,分别实施传统教学模式(n =29,对照组)和MDT模式下CBL联合PBL教学法(n =29,试验组),比较住培医师满意度评分和考核成绩。结果:教学实施后,试验组住培医师对教学模式加深轮转满意度(4.19±0.46)分,信息获取能力(4.37±0.46)分,自学能力(4.01±0.69)分,激发学习兴趣(3.95±0.68)分,比对照组高,对比考核成绩,试验组病历书写(12.20±2.05)分,回答问题(11.58±1.54)分,辅助检查判断(13.26±1.80)分,病史询问(12.79±1.82)分,理论成绩(91.27±6.80)分,比对照组高,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恶性血液病带教中,MDT模式下CBL联合PBL教学模式可提升住培医师满意度、考核成绩,值得借鉴。

【关键词】恶性血液病; PBL教学;MDT模式

【中图分类号】G42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2)15-0151-04

恶性血液病主要包括恶性淋巴瘤、各类白血病以及多发性骨髓瘤等[1],患病原因主要与接触X 线辐射以及化学物质等环境因素相关,另外,还有遗传因素参与其中。其中,恶性淋巴瘤一般以肝脾肿大、无痛性淋巴结肿大为主要表现,并且还可伴发瘙痒、消瘦、盗汗、发热等全身症状,全身各组织器官均可受累,根据瘤细胞分为霍奇金淋巴瘤、非霍奇金淋巴瘤两类[2],为目前排第一位的恶性血液病。急性白血病则具有异质性高、恶性度高、死亡率高、发病率高的“四高”特点,是我国十大高发恶性肿瘤之一,而医师团队意识、临床思维、理论知识水平将直接影响其临床工作效率,因此,需通过住培医师规范化培训则来开拓住培医生创新思维,锤炼其临床执业素养,如今,医学教育不再局限于传统模式,开始注重培养受教者的医患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临床研究认为[3-5],多学科教学模式下(MDT)联合实施案例教学法(CBL)、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BL)即可取得更优教学成果,提升住培医师满意度。本次研究结合2019年8月至2021年8月的58例本院血液科住培医师资料,主要观察分析了MDT 模式下CBL 联合PBL 教学的应用价值。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纳入2019年08月至2021年08月本院血液科住培医师58例,抽签分组,分别实施传统教学模式( n =29,对照组)和 MDT 模式下 CBL 联合 PBL 教学法( n =29,试验组)。对照组中男15例(51.72%),女性14例(48.28%),年龄26~44(32.15±2.47)岁;试验组中男16(55.17%),女13(44.82%),年龄26~44(32.40±2.39)岁,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资料完整;自愿参与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标准:中途退出者;资料不全。

1.2 方法

对照组进行传统教学法,根据教学大纲讲解恶性血液病相关理论知识,选择合适病例实施教学查房,指导住培医师对患者病情进行分析,制定治疗方案,在带教教师带领下,做好查房笔记,进行实操、理论考核。

试验组则在 MDT 模式下联用 CBL 和 PBL 教学法:成立血液内科 MDT 教研小组:由血液科、骨科、胸外科、肾内科、肿瘤科、心内科、消化科、呼吸科、神经内科、病理科、影像科、核医学科12个科室的主治医师以上职称教师组成。血液内科 MDT 教研小组负责 MDT 教学病例的收集、整理,并组织专家审核和筛选,以及指导住培生收集病例临床资料,总结病史特点,复习相关文献,制作幻灯片,临床参加 MDT 討论或模拟 MDT,将案例教学法(CBL)和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BL)融入到 MDT 教学工作中:(1)课前准备。授课教师首先需要将住培医师分为若干小组,每组设定1名小组长,随后进行模拟团队管理,余下成员进行分角色设定(包括内镜室、普外科、消化内科、检验科、病理科、放疗科、影像科、肿瘤科、血液实验室、血液科医师、患者及家属),选取真实的临床病例,鼓励住培医师提出有关病例,培养其临床思维能力。(2)MDT 授课。结合放射生物学、放射物理学、内镜室、普外科、消化内科、检验科、病理科、放疗科、影像科、肿瘤科、血液实验室、血液科等多个专业成立教学课堂组:①由主任医师讲解恶性血液病治疗进展,进行授课,对恶性血液病规范治疗、发病特点及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系统的讲解。②由医院血液实验室医师讲解恶性血液病的确诊手段,例如,流式细胞术在恶性血液病诊断中有重要应用价值,可以作为组化检查、病理检查的有力补充。③由放疗科医师针对病例讲解有关的放疗专业知识。④病理学方面:病理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从微观层面为住培医师讲述血液肿瘤的分子生物学标记及病理分级知识。⑤影像科方面:影像科教师需为住培医师从宏观层面讲解恶性血液病典型的好发部位及影像学表现。(3)分组学习。授课教师将预先备好需要集中讨论的问题及相关临床病例资料发放给小组长,主要包括预后评估、治疗原则、诊断与鉴别、分子机制、病因等有关问题,由组长负责给组内的成员分配任务,在业余时间查阅资料寻找问题答案并进行汇总,将其制作为 PPT,与组内成员相互交流。(4)角色汇演。找出合适的恶性血液病病例资料,组织各组成员参与分角色汇演活动,由住培医师对该病例的医疗就诊流程进行一段完整的模拟表演,充分展示其医患沟通技巧、MDT 讨论、病例书写、体格检查、病史采集的能力状况。(5)总结汇报。各组对制作好的 PPT 进行汇总,同时由组长利用 PPT展示组内学习成果,带教者客观点评每组汇报成果,分别指出存在的不足与优点,并结合实际案例及理论知识来认真解答争议较大的疑难问题。(6)教学评估。MDT 教研小组的带教教师梳理基础知识,总结内、外、影像、病理多学科的意见,对每名住培生参与 MDT 讨论时的表现及所做的前期准备进行点评。由血液科副高以上指导教师召集召开 MDT 团队固定成员的讨论会,针对讨论的病例从各自的学科特点提出看法,形成 MDT 团队共同决议并对规培医生进行学习指导。参与讨论的规培医生负责记录讨论过程及最后决议,以达到提高对疾病的整体认识。教学周期结束后,需要对所有学员进行考核,具体包括病历书写、回答问题、辅助检查判断、体格检查、病史询问、理论知识等考核内容,理论知识主要涉及到论述、简答、选择等题型,对照组与实验组接受的考核制度一致,阅卷教师、评分标准和考试内容保持一致。

1.3 观察指标

(1)住培医师满意度:问卷调查住培医师满意度,

包括加深课堂理解、临床实践能力、信息获取能力、综合分析能力、自学能力、激发学习兴趣等评估指标,采用5分制评分标准,①1分表示不赞同;②2分表示不太赞同;③3分表示一般赞同;④4分表示比较赞同;⑤5分表示非常赞同。(2)考核成绩:包括病历书写、回答问题、辅助检查判断、体格检查、病史询问、理论成绩等测评指标,分值越高表示教学效果越优。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用 SPSS 28.0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x(—)± s )表示,行 t 检验;计数资料用[ n (%)]表示,行χ2检验。以 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住培医师满意度

教学实施后,试验组住培医师对教学模式加深课堂理解、信息获取能力、自学能力、激发学习兴趣的满意度明显比对照组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考核成绩

教学实施后,试验组病历书写、回答问题、辅助检查判断、病史询问及理论成绩皆比对照组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体格检查成绩相近,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可包括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和白血病等[6],在过去30年内,随着靶向治疗、放疗、化疗技术的进步,恶性血液病患者生存率总体提升,但由于涉及到放射生物学、放射物理学、内镜室、普外科、消化内科、检验科、病理科、放疗科、影像科、肿瘤科、血液实验室、血液科等多個学科,对临床医师专业水往往有着更高要求,对于住培医师而言[7],传统教学枯燥乏味,往往难以有效锤炼其临床执业素养,所取教学效果欠佳,对于此,临床研究指出,MDT 模式下 CBL 联合 PBL 教学可有效提升住培医师考核成绩,具有理想应用效果[8]。

本次研究显示:教学模式实施后,试验组住培医师对教学模式加深课堂理解、信息获取能力、自学能力、激发学习兴趣的满意度明显比对照组高,同时,试验组病历书写、回答问题、辅助检查判断、病史询问及理论成绩皆比对照组高,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其教学质量更优,推测原因:恶性血液病起源于淋巴造血系统,治疗难度较高,常用治疗方式有免疫治疗、靶向治疗、化学治疗等,其中,免疫治疗有小分子抑制剂、细胞治疗、肿瘤疫苗、靶向治疗抗体、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等,主要是通过重启并维持免疫循环来控制、清除肿瘤,靶向治疗通过设计抑制癌蛋白和癌基因的化学药物将肿瘤细胞杀死。在治疗过程中,由于涉及普外科、消化内科、检验科、病理科、放疗科、影像科、肿瘤科、血液实验室、血液科等众多学科[9-10],往往会以多学科会诊的方式确定最终治疗方案,而住培医师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学习效率并不高,难以有效培养其医患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因此,我们需及时转变教学理念,积极更新优化教学模式。其中, CBL 的核心就是由授课者选出典型案例,指导住培医师讨论学习,是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模式,起源于美国,带教者需提供案例资料和临床情境,引导住培医师积极思考问题并主动参与学习活动,通过小组讨论、分组学习、角色汇演的方式强化知识点的记忆,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其突出特点是将临床实践与理论知识有机结合,并在此过程中重点培养住培医师逻辑思维、组织能力和团队意识,使其积极获取知识,形成临床思维模式。PBL 教学法是以受教者为中心,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模式,最早在20世纪50年代由美国学者杰罗姆·布鲁纳提出,而在血液肿瘤临床教学中,应用 PBL 教学法可使住培医师带着问题参与学习活动,通过建立假设、总结归纳、论证自学、课后自学、小组讨论等步骤,住培医师探究思维和创新意识即可被有效激发,不仅如此,还可吸引住培医师通过自我导向式学习更深层次的探究问题,有效培养其自主探究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与此同时,PBL 教学法遵循建构主义教学原则,通过引导住培医师动吸取知识、构建知识体系、分析和推理问题来使其掌握更高效率的学习方法,并有效提升其综合能力和理论水平。总体来看,相较于传统教学模式,MDT 模式下 CBL 联合 PBL血液肿瘤教学具有以下几点优势:首先,可使住培医师集中注意力,教学中,由带教者组织住培医师进行相互询问、集中讨论、代表发言、总结归纳等学习环节,可有效集中其学习注意力,调动其学习兴趣,提升其满意度。其次,有助于培养住培医师的信息获取能力、自学能力、医患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创新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依据教学目标、病例资料提出引导性问题后,由受教者通过发表自己见解、探讨他人看法,不仅能提升其沟通表达能力,还可对其团队协作、独立思考能力起到有效锻炼效果。

综上所述,在恶性血液病带教中,MDT 模式下 CBL 联合 PBL 教学模式可提升住培医师满意度、考核成绩,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  孙思楠,姚寒晖.MDT 理念下思维导图联合 PBL 教学模式在胃肠外科规培中的应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1,13(27):14-17.

[2] 殷燕,余小祥,陈波,等.多学科协作学习联合PBL+CBL 教学在神经外科临床见习中的应用效果[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21,20(9):997-1000.

[3]  邓群,孔祥兴,余峰,等.MDT 模式下 CBL-TBL 联合教学法在直肠癌本科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21,17(09):104-105,108.

[4]  郑少华,每晓鹏,宋平义,等.SP 联合 PBL、CBL 教学模式在本科生麻醉前评估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病案,2020,21(8):79-82.

[5]  宋娟,张志清,马晨麟.CBL 联合 PBL 教学法在口腔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教学中的体会[J].教育教学论坛,2020,16(31):146-147.

[6]  孟涛,杨柳,李成刚,等.PBL 联合 CBL 教学方法在神经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J].癫癎与神经电生理学杂志,2020,29(3):154-157.

[7] 邱华,唐农,毛德文,等.翻转课堂联合 PBL、CBL 在中医内科学专业型研究生教学中的应用[J].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23(2):111-114.

[8]  邓敏,朱玉,陈晓东.MDT 联合 PBL+CBL 模式在消化系统疾病临床教学中的应用价值[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20,41(3):174-176.

[9]  慈超,何彩凤,强娣,等.微信联合 PBL、CBL 在皮肤性病学实验课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0,12(16):89-91.

[10]  李军,宋奇志,洪浩等.PBL 联合 CBL 教学在骨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20,19(5):577-579.

(收稿日期:2021-12-24)

猜你喜欢

PBL教学
东盟留学生应用PBL教学在中医骨伤科学教学中的探讨
PBL教学模式在认知心理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面向卓越计划的高电压技术课程PBL教学模式研究
三阶段教学模式在护生社区灾害急救应对能力培养中的应用
PBL教学法在急救技能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PBL教学在口腔医学教育中的应用
PBL教学在体育专业体育保健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浅析PBL教学结合多媒体模式下的生物化学课程设计
医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研究与实践
PBL教学法在临床药物治疗学教学中的应用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