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供适宜支架 助推自主探究

2022-05-30张倩

幸福家庭 2022年11期
关键词:木工创设游戏

张倩

笔者所在幼儿园是以“创意木工”为园本特色的幼儿园。在南京市“十四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的引领下,幼儿园进行了以木工创意专题活动为途径提升大班幼儿自主探究能力的研究。但在实践过程中笔者发现,教师在指导幼儿进行自主探究时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教师没有从支持幼儿自主探究的角度创设班级环境,教师提供给幼儿的游戏材料无法支持幼儿进行自主探究等。《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严禁‘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因此,笔者认为,教师应追随幼儿的想法,及时发现幼儿的需求,给予幼儿适当的支持,从而激发幼儿的探究欲望,提升幼儿的探究能力,让幼儿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获得发展。

一、环境支持

适宜的环境创设一定是基于幼儿视角的。教师应从幼儿的视角去观察、去发现、去思考、去探索,让每名幼儿都能参与环境创设,创设幼儿心中美的乐园。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原动力,兴趣对于幼儿的主动学习和探究发挥着促进作用。所以,支持幼儿自主探究的第一步就是追随幼儿兴趣,教师可以与幼儿共同打造一个能够支持幼儿自主探究的学习环境。

(一)环境“童”化

陈鹤琴先生指出:“通过儿童的思想和双手所布置的环境,可使他们对环境中的事物更加认识,也更加愛护。”在创设班级环境时,教师应追随幼儿的思想,努力成为幼儿的支持者、合作者。目前,幼儿园的班级环境大多是教师根据自己的经验或喜好设定的,忽略了幼儿的兴趣和发展的需要。笔者认为,教师首先要做到从幼儿的视角出发,创设幼儿喜欢的环境。大班幼儿有自己的想法,也具备一定的自主创设环境的能力。教师在环境创设中可以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地位,让幼儿自主参与主题的选择、环境的打造、布局的调整、空间的利用等。比如,教师可以让幼儿用绘画的方式画下自己心中理想的教室环境设计图,并让幼儿通过小组讨论、投票表决等方式决定环境设计的最终方案。在布置环境的过程中,教师要支持幼儿的想法,尊重幼儿的审美,努力打造一个幼儿喜欢的环境,以激发他们的探究兴趣。

(二)区域交融

教室里一方小小的木工区就是幼儿探究的天地,但随着课题研究的深入,以及年龄的增长,大班幼儿已经不再满足于一个小小的木工区。为了支持幼儿在木工创意活动中更好地进行自主探究,教师可以将集体教学活动和区域活动进行结合,让游戏区成为集体教学活动的延续,让幼儿在各个游戏区仍然可以进行探究。教师还可以将各个区域进行互动交融,让幼儿在各个游戏区都能进行木工创意活动。比如,幼儿可以拿着完成的作品四处售卖,可以将作品变成音乐表演区的道具、讲述故事的玩偶、自然角的种植工具、建构区的搭建材料、科学区探究重力的道具等。开放交融的区域让有限的教室空间生出能无限自主探究的可能性,让幼儿的活动更自主,探究更自由。

(三)空间留白

幼儿的自主探究具有偶发性和随机性的特点,教师无法预测幼儿每一次的自主探究内容。因此,空间和环境的留白就显得尤为重要。空间留白是指每个游戏区的活动空间都有一处留白的空间,可以根据幼儿的游戏需求随时调整。教师可以在留白空间只提供场地和材料百宝箱,让幼儿自主生成游戏主题,还可以投放各种可移动的储物工具,让空间格局有无限的可能性。例如,在美工区活动中,教师可以放置带轮子的小推车或者收纳箱,不用的时候可以当做区域间的隔断,当幼儿在游戏中有需求时,可以将这些可移动的架子当作货架、小车或一切他们需要的东西。环境留白是指在主题墙、游戏环境等环境中,留有幼儿能自主记录探究的痕迹的主题墙,让幼儿能够随时在探究活动中记录自己的想法、自己的所见所闻。主题墙的呈现方式可以以幼儿的照片、作品、表征为主,让幼儿能与同伴共享探究经验,促使幼儿之间相互学习,从而发挥环境的教育价值,推进探究活动的进一步发展。

二、材料支持

(一)提供丰富多样的游戏材料

丰富多样的游戏材料有利于激发幼儿的求知欲和探索欲,教师可以根据幼儿在木工专题活动中的需求,为幼儿提供大量的开放式材料、低结构材料。比如,在“中国的建筑物”木工专题活动中,教师可以与幼儿共同商议,收集各种各样的材料投放到区域中。材料可以是各种自然物、半成品材料、辅助材料等,幼儿可以将这些材料通过不一样的组合形式搭建、制作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物。这种通过投放丰富材料的方式能支持幼儿进行自主探究。在探究过程中,幼儿在与材料的“对话”过程中获得发展,因此,游戏材料的提供不仅要适合幼儿活动的特点,满足幼儿当前的活动需要,还要能满足幼儿不断发展的需要。在探究活动中,教师要时刻观察投放的材料是否适宜、是否需要增添或者减少,从而更好地推动探究活动持续的发展。在调整材料时,教师必须追随幼儿的发展需要,只有做到这一点,幼儿与材料的互动才会更加积极,自主探究活动的开展才会更有意义。

(二)自主管理游戏材料

幼儿园的环境应当丰富多样、安全有序、方便易行。教师可以引导幼儿有序地摆放材料,培养大班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为幼小衔接奠定基础。新材料的投放必然会造成区域空间的杂乱,因此,教师可以与幼儿共同制定整理计划,舍弃不要的旧材料,分类摆放新投放的材料。为了更方便找到不同的游戏材料并在游戏结束后将材料物归原处,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制作各式各样的小标记贴在材料柜上,利用算式对应标记、拼图对应标记、相邻数标记、分合式标记、图示标记等方法标记材料柜。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自由组队制作标记,每个小组负责一块区域的标记。在制作标记的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幼儿的想法,满足幼儿的不同需求,允许有不同形式的标记出现,展现幼儿的不同个性。另外,整理收纳是幼儿生活自理能力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幼儿能够自我服务和自我管理的体现。在整理材料的过程中,幼儿全程参与,出谋划策,从“他律”变成“自律”,这能逐步激发幼儿的自主管理意识,提升幼儿自主管理的能力,培养幼儿自主管理的习惯。

(三)游戏材料层次分明

游戏材料是幼儿活动的载体,它不仅能丰富游戏的内容和形式,而且能促进幼儿的发展。教师应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整体发展和个体差异,尽可能地提供趣味性和操作性强、层次分明的游戏材料。比如,在“不一样的交通工具”木工专题活动中,同样是制造一辆小车,有的幼儿需要车的照片或模型作为参考,有的幼儿可以自主进行创造。幼儿的学习特点就是模仿、同化、强化,此时,教师在活动区域内可以投放小汽车模型,有需要的幼儿可以通过对模型的观察制造小车。而对于能够自主创造的幼儿,教师可以投放切割木片的工具、黏合剂等辅助材料支持幼儿进行更高难度的创造。

三、教师支持

(一)根据兴趣,生成课程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教师与幼儿的身份应是平等的,在幼儿进行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教师应从幼儿的角度出发,了解幼儿的兴趣、思想和需求。比如,在一次桃花树的观察活动中,幼儿发现树上长了一些奇怪的东西,他们三五成群地围在树下,引发了“这些黑黑的东西是什么”问题的讨论。对于这种情况,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兴趣生成“探秘桃胶”活动,引导幼儿在活动中了解桃胶、品尝桃胶、熬制桃胶,将桃胶和木材组合在一起做成桃树。在各种各样的探索活动中,幼儿可以分享快乐、相互协作、探究学习。

(二)观察幼儿,适时介入

教师要学会在幼儿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木工专题活动中,由于活动空间的扩大、活动区域的互动增加、幼儿自主探究能力的增强,教师的观察和指导能力也需要不断强化。有时,幼儿的行为看起来毫无意义,但教师如果仔细观察,就能看到幼儿的成长和收获,发现幼儿的问题和需求。比如,在木工专题活动中,幼儿尝试用木头制作一只小鸟,但不知道翅膀该如何组装,教师通过观察发现了这个问题。对于这种情况,教师可以以一個游戏者的身份适时介入。比如,教师可以制作一只小鸟,让幼儿观察教师的制作过程,以提升他们的经验,帮助他们完成制作。

(三)客观记录,有效评价

每名幼儿的探究意识、探究能力都是不一样的,教师要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注重对幼儿自主探究过程的评价,而不是注重对结果的评价。《纲要》指出:“教育评价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了解教育的适宜性、有效性,调整和改进工作,促进每一个幼儿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必要手段。”教师在自主探究活动的评价中要关注幼儿在探究活动中的表现,将评价具体化。在幼儿表现很好时,教师可以具体表扬幼儿哪方面做得好;在幼儿表现不好时,教师可以通过鼓励培养幼儿的责任心和学习态度,发展幼儿良好的学习品质。

幼儿在不断探索中成长,身处启蒙教育源头的教师,是支持幼儿进行自主探究活动的重要课程资源。教师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追寻幼儿探索的脚步,开启幼儿的探究之旅。教师要在班级中为幼儿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为幼儿创造良好的物质环境,关注不同幼儿的心理特征和发展需求,提供适当的支持与引导,帮助幼儿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提升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第一实验幼儿园)

猜你喜欢

木工创设游戏
基于特征参数化的木工CAD/CAM系统
木工课——《野孩子乐队》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纪宇:木工让我寻找到自己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爆笑游戏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