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师专业能力和内在素养融合式发展

2022-05-30贺明

科学大众·教师版 2022年11期
关键词:内涵式知识点教育

贺明

对于国家发展和人类文明而言,其根本在于教育,教育主要取决于学校,学校的根本在于教师。

现阶段,提升教育水平内涵式发展,全面提高素质教育成为发展的明确方向。因此,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其专业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特别是高等教育,教师专业水平的广度和深度直接影响着以后的发展。因此,教师在立德树人的过程中,要不断充实专业知识和内在素养。

提升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与方法有很多,可通过多种角度予以分析。本文主要从教学、科研与内涵式发展相结合的角度出发,分析教师发展之路。

一、教学与内在素养

教学是教师的基础。只有站稳讲台,才谈得上其他工作的开展。青年教师要在提升教学水平上苦练本领。

首先要了解学校的各项教学制度,比如教学大纲,人才培养方案等;然后深挖自己所担负的专业课程。针对性地进行备课,将指定教材或讲义吃透学懂,阅读与专业领域有关的文献和资料等;同时做好学情分析,撰写教学设计、做好幻灯片、进行试讲。最后,课前将幻灯、投影、音响等教学设备调试好。如果老师上课前不认真准备,学生必然不认真学,学生不认真学反过来又会影响老师的教学情绪,这其中相互影响,所以教师上课前应准备充分,对学生负责,也对自己负责。

授课时,要注意自己的语言表达,教姿教态,课堂交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要培养学生形成“为什么”“是什么”“做什么”的思维方式。授课时讲清知识点的来龙去脉,注重引申内容的实际应用。要善于引导和启迪学生思维,使他们养成善于思考、重视实践的理念和习惯。与此同时,应注意知识点之间的衔接,使授课内容更具有逻辑性,实现自然过渡。

授课结束后,要对本次课及时进行反思,并做出总结和改进。在这个过程中,对于存在的不足,可以向教授和有丰富授课经验的同行请教,从而更好地提高教学水平。

需注意的是,一方面授课时切忌从头到尾照本宣科,幻灯只是辅助工具,要对课件上的内容烂熟于心。在讲授重点和难点时,要结合板书进行讲解和演算。

另一方面,要转变教学观念,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以教为辅,以学为主。讲解要详略得当,突出重难点。形成互动式教学,使学生主动思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授课效率。现阶段,教师已开始认识到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的重要性,但还停留在形式上,没有从根本上做到以学为主和教学相长,这需要逐步实现。

在针对性上,对于不同的学生,可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比如有的学生外向调皮,经常违反学校规章制度,对于这一类学生可采用较严格的教育方法:有的学生温顺内敛,但缺乏自信,教师应采取赏识性的教育方法,多鼓励学生,从而做到因材施教。教师问学生对讲解内容是否理解时,有的学生不敢在公众场合说自己不懂。老师可通过个别交流的方式予以讲解,直到学生真正理解为止,像这种方法在教学上是必不可少的。

此外,教师要不断给自身“充电”。多阅读与专业有关的书籍,甚至是其他领域的书籍,多与同行进行交流。“要想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因此,应注重积累,让自己在学科领域有较宽的知识面。“充电”的方法有很多种,不局限于书本,比如:一次学术交流、一次旅行、一场音乐会……都是无形中充实自己的好方法。

教师是一面旗帜,一言一行从内心深处影响着每一名学生。因此,教师上课言语应精练易懂,着装朴素大方,树立良好的形象。与此同时,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职业精神,积极为學生排忧解难。不仅在学习上,而且在生活上也应给予足够的关心。

当然,教育场所不仅局限于学校。教师要引导家长对孩子予以正确的文化观教育,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某种程度上,校外教育比校内教育的作用还明显。只有家长和老师协同努力,才能更好地培育学生。

对于高等教育,一方面要进行教学,另一方面还要做好科研工作,只有科研水平提升,才能更好地服务教学。

二、科研与内涵式发展

科研体现了教师的能力。提到科研,自然会想到创新。创新是科学研究的灵魂。我国提出要实现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只能靠独立自主去实现。

近些年,我国的科研水平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与发达国家之间还存在差距。比如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学者数量,欧洲国家仍占大多数,我国学者还相对较少。此外,我国在科研上改进和集成创新较多,原始创新和根本性创新较少,这其中原因值得深思。

现在社会上都在讲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足见整个国家对创新的重视。在各行业中,我国与发达国家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在不少尖端技术上还没有取得突破。这些只有通过自主研发和创新才能取得进步。我国北斗三号卫星实现全球组网,实现了核心部件国产化率100%的目标,这是航天领域的一次重要突破。

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讲,要想取得突破,创新必不可少。而创新又来源于扎实的学识。因此,在平时阅读书籍和资料时,要善于领会知识点的本质和内涵,并巩固练习,只有这样,才能逐渐形成自己的见解,从而有利于创新和科研。

更重要的是创新要有与众不同的思维,否则便没有了培育科研的土壤。因此,在扎实掌握专业知识的前提下,要勇于探索,善于发现未知领域的信息,这需要在思考问题时跳出舒适区。在工作之余,可以聆听古典音乐,欣赏美丽画卷等方式,以更好地发挥右脑——创造脑的作用。

科研道路上,也必然会存在逆境。对待学术研究不仅要认真细心,而且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伟大发明家爱迪生经历了无数次失败才发明了电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经过大量的研究才配种成功籼型杂交水稻;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历经无数实验才发现了青蒿素……

因此,科研应注重过程。结果固然重要,但探索的过程必不可少。科研工作要有内涵,有深度。如果过分关注结果,忽略过程,会导致急功近利,事倍功半。

在具体工作上,要掌握学术论文的基本写作方法,并针对性地阅读相关文献,深入到具体的研究领域;同时,要熟悉科研课题的类型和申报流程;积极参加各项学术交流和研讨活动。对于科研的各个方面要有足够的了解,从而有助于工作的开展。

在撰写学术论文时,不能贪大求全,有些内容看起来很多,但都是别人提到过的,对于审稿专家而言,这样的文章水平必然大打折扣。相反,尽管有的文章内容很少,但是有创新或者对某一点做出了改进,且前人没有提到过,这样的文章便是好文章,相对更有水平一些。

对某一观点进行研究时,首先要会阅读前人在这方面做过的相关工作的文献和资料,然后选取典型或具有代表性的进行阅读,在这其中可能会局限于某一知识点,难以创新或改进,此时可尝试阅读与本知识有关的其他知识点,以实现知识点间的交叉融合,最终有可能会发现解决问题的新方法。

对于教师而言,科研领域创新是十分必要的,它能将本专业的最新知识潜移默化地运用到课程中,从而使授课内容紧跟前沿,与时俱进。否则,教学内容千篇一律,内容滞后,是不可取的。

三、教学与科研共进

总之,教师在专业发展的途径与方法上,教学与科研是相辅相成的,二者缺一不可。重教学轻科研,课程内容会越来越滞后。重科研轻教学,会失去教师的应有之义,因此两者相互依存,相互联系。

对于一个学校来讲,教学决定学校的生存,科研决定学校的水平,培养出的人才所提供的服务决定学校在社会上的地位。作为一名教师,要做到教学与科研并重。在这个过程中,要根据自身所擅长的领域,权衡好教学工作和科研工作投入的比例。

每个人特点不同,有的教师科研水平一般,但是教学能力很强,能带好学生;相反,有的教师教学能力不是很出众,但是科研能力很突出。因此,教师也要对自己的情况进行分析,使优势得到发挥。

记得北京冬奥会期间,一电视台记者采访单板滑雪运动员苏翊鸣的母亲李蕾时,其母亲曾说过这样一段话:“我认为孩子呢,每一个孩子都有他自己的闪光点。我认为我们应该扬长避短。但是我对孩子的文化课,还有个人素养修养这方面要求还是蛮严的。因为我想人要有生活的底蕴,要有文化,这样子他将来不管从事滑雪,还是演绎,他的路会走得更长更宽。”而苏翊鸣在颁奖后的采访中也说:“我想我能够取得现在的成绩,最想感谢的就是我的父母。如果没有我的父母,我可能都不会尝试单板滑雪这项运动。”当然,不可能所有的人都能成为苏翊鸣,但其母亲的教育理念值得教师和家长借鉴和学习。

在今年两会期间,有政协委员曾指出,让孩子学英语,不如学音体美。英语作为一种工具性的语言,为什么要让大家花这么长的时间学习呢?而且工作以后仅有约10%左右的人会用到外语。让孩子学英语,不如学音体美这些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成長的课程。一方面,学外语没有错,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政策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要想了解和学习外国的某些先进思想和文化,只有学习外语オ能打开交流的渠道。另一方面,在孩子的学习生涯中,英语课程确实占据了学生很大一部分学习时间,从小学到大学,都在学,在各学科中所占分值比重还比较大。而学习音体美课程的时间相对较少。正如这位政协委员所说,实际这些课程对我们个人成长是很有帮助的。不仅有助于陶冶情操,而且无形中还能避免学习的目的性太强,更能提升人的精神境界。

因此,教师在搞好教学的同时,应从内涵式素质教育为出发点来培养学生。现阶段,学生学业压力较大,课程负担较重,所以教师更应该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要培养学生成为知而有识,学而善用的优秀人才,如果学生仅仅满足于书本知识,就难以创新。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一句话,所谓教育,就是当学生忘记了在学校里所学的所有知识和内容后,却依然存在的东西,那就是知识、素质和能力。现在存在着培养的学生只会做题,而实践应用能力较弱的现象,因此我们在教育时应培养学生做到致知于行。

此外,教师在科研上不仅要有扎实的学识,而且还应从实际问题出发来研究和分析问题。“树长得有多高,取决于根扎得有多深”。只有拥有扎实的学识,才能在研究问题时拥有敏锐的洞察力。也只有将自己所学的知识与实践需求相结合,才能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

四、结束语

本文主要从教学、科研与内涵式发展角度出发,分析了教学与科研始终是一名教师专业发展的主线,两者缺一不可,只有将其与内涵式发展相统一,才能有助于教师专业水平的真正提高。同时,还举例说明了一些教学思想和理念,这些需要在长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中不断凝练和提升。

(项目名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编号:No.2017YFB1400803。)

(贺明,研究生,硕士,助教。)

猜你喜欢

内涵式知识点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抢抓机遇 乘势而上 推动新时代乐山市县党校内涵式发展
题解教育『三问』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内涵式发展:“育新人”新形势下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建设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关于G20 的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