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唤醒晨读意识,让学生读有所得

2022-05-30毕育新

科学大众·教师版 2022年11期
关键词:小组长语感班级

毕育新

晨读的效率对语文教学的质量会产生重大的影响,学生如果能充分利用好晨读的时间,能够在每次的晨读课上听有所得、读有所得,那长此以往,学生晨读的这个好习惯就会逐渐建立,朗朗的读书声就会在校园阵阵响起,学生就能于书海中畅游,在书籍中获得生活的真谛。

一、农村小学的晨读现象

学生们早晨到校后,有的班级里的学生总会有三三两两聚在一起聊聊天的;有的学生进教室后会把忘记做的作业补上;有的学生拿着一把笤帚在做值日,动作慢悠悠的,一点也没有急着干好活后快点去晨读的意识。有的班级的小助手等到一部分学生到了后,再组织学生进行朗读,但时常看到有的学生虽然手里捧着一本书,但眼睛却时不时地看着外面,窗外一有什么动静,立马注意力转移,好奇地张望着。

有的班级晨读往往是刚刚开始时能做到书声琅琅,而且还能整齐划一,让人觉得晨读的氛围蛮好的,可是好景不长,没一会儿朗朗的读书声就像雨点般渐渐小了下来,有的同学开始手里在做小动作了,时不时地和旁边的同学进行眼神交流,甚至讲几句悄悄话,即使小组长走到身边提醒也是无济于事。

学校每周的晨读课,由语文、数学、英语或科学老师来负责。老师们进教室后,学生就会停下朗读,开始“沙沙”地动笔写起作业来,“晨读课”被偷换成了“晨写课”,学生的一天就在这样的“晨写课”中开始了。

二、晨读不良现象的原因分析

(一)晨读意识不强。每天的晨读课,我时常会在各个教室门前走一走,发现多数情况下,比较多的班级没有晨读的声音,要么看到老师在跟学生讲题目,要么看到学生在“沙沙”地写作业,有时难得看到个别班级在进行晨读,那也是班长在带领学生进行,朗读时没有一股精气神。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没有足够的重视起学生的晨读,教师的目标往往是盯在应试教育上,那一点点晨读的时间,他们宁愿多讲几道题目,让学生多做一些题,也不愿把时间花在朗读上,追求的是立竿见影的效果。慢慢地就习以为常了,晨读就成了毫无意义的一种摆设。

(二)晨读时间太长。即使有的班级在进行晨读,但是也看到学生朗读时精气神不足,小组长虽然极力想要组织学生进行朗读,但心有余而力不足,即使老师在教室里,情况也没有大的改变。我觉得早读时间不宜太长,一般15-20分钟左右为宜,时间太长学生容易疲倦,效果打折。

(三)晨读内容枯燥。晨读课上,迫于考试压力,老师会更多地选择要考的内容来进行诵读。文中要背诵的古诗词、课文段落,内容单一,长期朗读这些内容,学生肯定会心生厌倦,效果不佳。

(四)晨读形式老旧。晨读往往就是小组长带领学生一起捧起书本来朗读,众口一声。学生没有新鲜感,读一两篇课文还行,但时间一长,肯定会滋生厌倦的心理。

三、点亮学生晨读的措施

(一)唤醒晨读意识。为什么我们的晨读不能做到抑扬顿挫?究其原因就是没有意识到晨读的好处,只盯着眼前的分数。要想让师生重视晨读,一定要让师生知道晨读的重要性,有了强烈的晨读意识,才能变“要我读”为“我要读”,朗朗的读书声才会响起。晨读至少有以下这些好处:

1.晨读有利于理解记忆。“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些古语都在告诉我们朗读能帮助我们强化理解记忆。科学研究表明,人的大脑在早晨的时候,清醒度是最高的,早晨的大声诵读会激发大脑皮层的兴奋度,打开大脑皮层到深层的记忆回路,改善记忆的品质,从而能增强记忆的效果,生成一种好的“记忆”,晨读之后孩子往往就会形成“过目不忘”。

2.晨读有利于培养语感。什么是“语感”呢?顾名思义,“语”就是“语言文字”,“感”就是“感觉”。对文字应有的灵敏的感觉就是“语感”,就是语言的敏感度。语言敏感度的培养,读是唯一的途径,孩子只有在朗朗的诵读中,才能在无形中将对文字的独特体会变成富有节奏、情感的声音,可以更好地开发右脑。读得多了,那些小学语文教材上的一首首古诗词、一篇篇课文,会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3.晨读有利于身心健康。早晨的诵读会使得胸腹之间的横膈肌大幅振动,腹腔里污浊的气体因为振动而被排出,同时孩子也呼吸到了新鲜的空气,这样的朗读有利于身体的健康。另外,学生大声地诵读,能使人心情愉悦,变得阳光、开朗,克服自卑的心理,逐渐使人变得更加自信。可见,如果能坚持每天早晨的诵读,定会使人一整天都能神清气爽。

4.晨读能提高写作能力。大声地诵读名家佳作是一种学习的过程,能够把一个人的情绪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在一遍一遍地诵读中,能真正地感受到名篇佳作的韵律美、气势美,更好地领会和感悟文章的起、承、轉、合,体会到这些佳作的精髓,主动地进行消化和吸收,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同样,大声地诵读自己的作品,也能在读中发现自己作品的优缺点,像文中的错别字、语句的通顺与否,甚至文章的结构安排等,能进一步提升自己修改文章的能力。总之,反复的诵读,孩子们对文章的感性直觉增强了,品文知道了优劣,动笔知道了章法,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是显而易见的。

(二)制定晨读目标。晨读作为语文教学的补充,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可以在每年的新学期开始时,语文老师制定好班级晨读计划,如晨读的内容、要求、形式、评价等都要做一个统筹的安排,并且向学生公布,让学生朝着这个目标努力。在确定早读的总目标时,切忌千篇一律,一个标准,而是要有个性化的目标,使得每个学生都能在晨读上有所收获。除了每天晨读课本上的内容外,可以再适当地补充一些课外的内容。像低段可以让学生晨读《三字经》《弟子规》、童诗、童谣、童话故事等;中段可以让学生晨读《论语》、古诗、小古文、简单的现代诗、精美的散文等;高段可以晨读优美的现代诗歌、古诗词、富有哲理的小品文等。每个学段都有目标,教师要通过六年的文化熏陶,扎扎实实地使学生获得较高的文化修养。

(三)丰富晨读内容。学生读到最后,声音慢慢低迷,有气无力,很大程度上与诵读的内容单一也有很大的关系。晨读的内容不能读来读去总是书上那么一些内容,内容一定要丰富多彩,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来确定。像低段的小朋友,我们要把《弟子规》《三字经》等书中的内容编入校本教材中,让孩子们在早晨一遍遍地进行诵读,这些内容都是我国传统的经典启蒙教材,浅显易懂,韵味强,学生在一遍一遍地诵读中,形成了语感,懂得了做人的道理,渐渐地就会树立正确的“三观”。中段的学生,可以让他们诵读我国的优秀古诗、小古文,以及一些现代诗。像于谦的《石灰吟》、王冕的《墨梅》、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等古诗,学生在晨读中慢慢感受到古人的风骨和他们伟大的人格魅力。现代诗特别注重节奏、声音的美感,文字自然、内容活泼、感情真挚,学生在晨读时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趣味,领悟到美好的情感,并且在潜移默化中陶冶了性情,培养了接受文学的能力。四年级下册的教材中编排了一个单元的现代诗歌集,这些现代诗读起来朗朗上口,悦耳动听,很有节奏感,诗歌中表达了诗人独特的感受,蕴含着丰富的情感,我们可以让学生诵读这些诗歌,同时也可以由这些诗歌进而关注到这些诗歌的作者以及他们的作品。如冰心的《繁星》,泰戈尔的《飞鸟集》等,我们鼓励学生在晨读的时候进行诵读,这些诗歌都能带给孩子最美妙的人生体验。

童年是一个人一生中记忆力最强的黄金时期,在晨读的时间里,老师伴着学生朗朗诵读,一定会在孩子身上烙下生命的底色。

(四)改变晨读形式。“哎呀,他们的晨读要把我读得打瞌睡了,读书一点劲头都没有,怎么办呢?”这是我听到一位老师在办公室里说的话,这也是大多数老师在晨读中遇到的困境。15分钟的晨读,对于学生来说确实觉得很漫长,如果形式单一,总是这样一个劲地全班齐读,那肯定会出现这样的情形:学生在刚开始朗读时声音是响亮的,但过了没有多长时间,学生朗读的声音会渐渐低下来,变得有气无力了。所以这个时候我们就要改变晨读的形式,让学生始终处于兴奋的状态。齐读有利于监督学习不自觉的学生,能够起到督促他们朗读的作用,同时也能够帮助一些朗读困难的学生培养语感;自由读有利于彰显学生的个性,他可以在自由读时轻重缓急地随自己的独特感受去朗读,学生有更多自己的朗读感悟。晨读时,我们提倡要把“单调朗读”向“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朗读”转变。晨读时可以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或者背诵机制,除了齐读、自读外,还可以分小组读、分角色表演读、同桌之间的赛读、男生女生之间的赛读等。班里也可以建立一个朗诵团队,有的时候也可以让朗诵团队里的同学站在讲台前朗诵给大家听,可以提前把学生诵读的优秀作品录制下来放给学生听,有时也可以让全班学生静静地听听名家的诵读。总之,晨读并非一定要让学生一读到底,像上面这样灵活多样的诵读形式,我想学生的朗读兴趣一定会渐渐高涨起来,朗读的兴趣调动起来了,晨读就一定会变得亮丽起来。

灵活多变的晨读形式、丰富的晨读内容,不但会活跃晨读的气氛,而且能调动起学生朗读的兴趣,减轻疲乏感,学生定会兴趣盎然地坚持下来。

(五)完善晨读评价。任何学科教学的有效性在结束后都需要有个完善的教学评价,这样的评价可以更好地发现存在的问题,有利于进一步修正、完善自己。在学生每天的晨读结束时,教师要组织学生对班级的晨读情况进行点评,让学生学会在点评中去发现自己哪些地方做得特别好,哪些地方还存在着一些不足。教师要对学生好的地方及时进行表扬和肯定,鼓励学生对存在的不足拿出方案,努力改正。有時候可以专门在晨读课上组织开展“我来说说我班的晨读课”为主题的评价课,这样的形式一定会充分调动学生晨读的兴趣,并能持之以恒地坚持下来。

这个学期,我和学生一起设计制作了一张“晨读验收单”,这张“晨读验收单”上有晨读时间、内容、验收人签字等,通过“晨读验收单”的具体实施,进一步使每天的晨读得到坚持。

每天15分钟的晨读时间,前面10分钟指定内容的晨读,后面5分钟由小组长进行验收,这个小组长的指定由语文课代表进行落实。每位小组长必须检查自己组内同学刚才的晨读内容,可以朗读刚才的内容,也可以背诵刚才晨读中的部分段落或者诗篇。语文课代表要再进行抽查,并且把抽查结果用文字的形式记录在本子上。

通过最近几年我在班内开展的晨读实践,原先那种死气沉沉的朗读,“早读课”像“自习课”的场景渐渐消失了,兴趣盎然的朗读情境逐渐形成,晨读,给我们班学生的语文素养带来了可喜的变化。让我们抓住晨读这一宝贵的时间,帮学生点亮晨读这盏灯,让琅琅的书声成为奏响校园清晨的第一声号角,相信孩子们在阅读的道路上一定会收获一颗颗璀璨的珠宝。

猜你喜欢

小组长语感班级
分餐小组长
班级“四小怪”
阅读教学中学生语感的培养
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感
“读”辟蹊径 助培语感——指向语感培养的朗读教学策略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小组长的烦恼
小组长的烦恼
不称心的新班级
还是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