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扎根泥塑活动促进幼儿灵动成长

2022-05-30施雯

幸福家庭 2022年11期
关键词:泥塑恐龙笔者

施雯

泥塑活动是幼儿最喜欢的美术活动之一,幼儿通过双手将泥塑创作成一个个形象鲜明的作品。泥塑活动能提高幼儿的创造力及想象力。3~6岁幼儿的认知能力和动手能力较弱,在平常的泥塑活动中大多数依赖教师展示成品、讲解步骤等进行创作,这导致幼儿只能“依葫芦画瓢”,作品大同小异,幼儿的创新能力得不到发展。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如多媒体、小视频、微课程等,可以更好地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提高幼儿的学习效能,这有利于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生活习惯,对幼儿日后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泥塑是我国的民间艺术,随着时代的发展,泥塑的材质也由泥土演变为适合幼儿操作的色彩鲜艳、安全健康的橡皮泥、轻黏土等,材料可塑性强,幼儿进行想象和创作的空间大,深受幼儿的喜爱。信息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将各种媒体(包括文本、图形、声音、视频等)以数字化的方式集成在一起,从而使计算机具有表现、处理、存储多种媒体信息的能力。教师可以充分发挥信息技术操作简单、素材多样、重点突出的优势,将泥塑和信息技术有机融合,生发成适合幼儿学习和操作的课程。

一、信息技术优化泥塑活动的价值

信息技术能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学习内容。教师在泥塑活动中运用信息多媒体技术能更好地调动幼儿学习泥塑的兴趣,提高幼儿的自主动手能力,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信息技术能将泥塑具象的内容形象化

教师在泥塑教学活动中运用信息技术将具象内容转化成形象内容,可以提高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泥塑活动是幼儿最喜欢的美术创作活动之一。教师可以收集各种多媒体素材,将抽象的泥塑作品用幼儿喜欢的动画片以及视频的形式展现出来,以增强幼儿对泥塑作品的认识与理解,激发幼儿学习泥塑的兴趣,引发幼儿创作的欲望。例如,笔者所在班级的男生都很喜欢恐龙,但是其在用泥塑的形式创作与恐龙相关的作品时,总是无法很好地表现恐龙的神态特点。于是笔者搜集了与恐龙相关的视频和图片,并制作微课程,引导幼儿从恐龙的体型和牙齿来区分恐龙,帮助幼儿简单了解肉食性和草食性恐龙各自的特点,指导幼儿在创作中注意泥塑创作方法的运用,让幼儿按照从大到小的方式创作恐龙作品,即先捏好恐龙身体,再捏恐龙的头部、腿部等。幼儿通过观看视频和图片,对恐龙有了更多的了解,其创作出的恐龙形态各异、形象生动。

(二)信息技術能增强泥塑内容的生动性

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对泥塑活动进行氛围的渲染与情境的创设,可以提高泥塑教学的生动性,让幼儿能更加直观地观察泥塑作品。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需要和生活经验,选用合适的视频音乐,利用信息技术的剪辑、转换等功能,向幼儿展示泥塑作品的相关知识以及创作的过程,为幼儿营造良好的活动氛围。例如,中班泥塑活动“买菜”中,在导入环节,笔者说:“今天我们要去菜场买菜,大家一起来看看菜场有哪些东西吧。”然后,笔者播放多媒体视频,引导幼儿观察菜场里常见的蔬菜、鱼、虾等,区分它们的颜色及形态。幼儿通过观看视频,对生活中常见的蔬菜、鱼、虾等有了一定的了解。接着,笔者说:“哇!原来菜场有这么多的蔬菜呀,那我们把看到的蔬菜、鱼、虾用彩泥做出来,可以怎么做呢?”笔者让幼儿根据自己观察到的信息,进行交流讨论。讨论结束后,笔者为幼儿播放了有关萝卜、土豆、西红柿、鱼、虾等泥塑作品的制作过程的视频,让幼儿在观看和讨论中了解蔬菜和鱼、虾的制作方法。幼儿开始自主创作时,笔者会进行巡回指导,并通过多媒体视频进行循环播放,以此来启发幼儿,使幼儿制作的泥塑作品更加生动形象。笔者在泥塑活动“买菜”中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吸引幼儿注意力的同时,激发幼儿的创作兴趣。此外,笔者将这些与课程相关的泥塑微课程发在家长群中,让家长陪着幼儿一起学习、一起创作,以弥补幼儿在园练习时间不足的问题。

(三)信息技术能提高活动的趣味性

基于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幼儿泥塑教学,可以更加充分有效地激发幼儿的好奇心、求知欲,增强幼儿的参与感,使幼儿能够积极主动地投身泥塑活动,进而促进泥塑活动质量的整体提升。在传统的泥塑教学活动中,教师一般采用手把手教学的方式,幼儿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这容易导致幼儿对泥塑活动失去兴趣。因此,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年龄以及身心发展的特点,将信息技术和泥塑活动有机融合,在泥塑教学活动中为幼儿创造轻松愉快的活动氛围,增强活动的趣味性,使被动的填鸭式泥塑学习转变为主动积极的探究式学习。在泥塑活动中,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能让幼儿感受到泥塑作品的多元性,给幼儿提供良好的学习体验,增强幼儿的创作欲望。例如,在中班泥塑活动“春天的花”中,笔者收集了一些关于春天的花的照片以及各种花的泥塑视频、图片、演示图示等,让幼儿通过视频自主学习如何做花心、花瓣、叶子、花茎,以及小工具的使用方法。笔者为每个小组都提供了操作材料,让幼儿跟着视频讲解进行制作。幼儿还可以在区域活动中自主观看相关视频。笔者还将视频转发到家长群,为家长在家对幼儿进行指导提供便利。

(四)信息技术能增强幼儿的学习体验

教师在对幼儿进行教学时,利用信息多媒体技术对幼儿进行课堂情境的相关创设,能让幼儿获得沉浸式的学习体验,使幼儿对泥塑作品有更加深入的了解的同时,真切地感受到泥塑作品带给自己的美的体验,进而激发幼儿的创作欲望,拓宽幼儿的创作思路。例如,在泥塑活动“我家乡的美食”中,笔者先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幼儿播放了与家乡美食节活动有关的各类素材,使幼儿对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家乡美食有初步的了解,让幼儿感受美食节热闹的气氛。

二、信息技术与泥塑活动相结合的方法

教师要改变旧的教育理念,积极学习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方式,在语言、数学、科学、艺术等多领域积极渗透信息技术,变传统教学活动为新型教学活动。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积极运用信息技术可以丰富活动内容,拓展幼儿的视野。因此,在幼儿泥塑活动中,教师需要创新教学方式,多思考、多探究,运用多种方法,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幼儿泥塑活动中的价值,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

(一)利用信息技术增强

泥塑活动的游戏性,激发幼儿兴趣

幼儿对游戏化的活动比较感兴趣。因此,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游戏化的活动,通过创设一定的游戏情境或者一些小游戏,让幼儿对泥塑活动产生一定的兴趣。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设计各种配对游戏、猜盲盒游戏等,以激发幼儿对泥塑活动的兴趣,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泥塑活动的内容。例如,在“海底总动员”活动中,笔者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相关视频,让幼儿观察视频中海底世界的画面,引导幼儿对海底动植物的形象特征以及如何以泥塑的形式创作海底动植物的形象进行交流。笔者提供大量的视频、图片供幼儿选择,幼儿借助视频可以集体学习也可以自主学习,这极大地增加了幼儿对海底世界的兴趣,激发了幼儿的创作欲。

(二)运用信息技术降低对重难点内容的理解难度

在泥塑活动中,由于幼儿的理解能力有限,对部分重难点内容难以理解,这导致泥塑活动的实效性得不到保障。因此,教师在对幼儿进行泥塑教学时,要根据幼儿的身心特点转变教学方法,利用信息技术将幼儿难以理解的重难点设计成各种微课程,以使幼儿更容易理解,进而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以及创作能力。例如,在泥塑活动“有趣的毛毛虫”中,幼儿需要捏很多个圆球,并将这些圆球连接起来组成毛毛虫。有的幼儿捏好了圓球,但各个圆球连接得不是很牢固,这导致毛毛虫的身体“总是掉”。于是,笔者针对“总是掉”这个重点问题制作了微课程,以微视频的形式向幼儿演示并讲解如何借助牙签这一工具来固定毛毛虫的身体。

(三)泥塑过程信息化,提高幼儿创作能力

在传统的幼儿园教育中,教师一般会利用亲身示范和课堂展示的方式为幼儿进行示范,这样的示范有时照顾不到所有的幼儿,部分幼儿无法清晰地看到教师示范的全过程,导致这些幼儿对泥塑活动失去兴趣或在创作时不知如何下手。而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对幼儿进行泥塑活动教学时,可以运用视频以及歌谣的形式将泥塑作品的制作过程展示出来,让每名幼儿都能清楚地观看到泥塑作品制作的全过程。由于视频可以重复播放、随时调整播放速度,能让幼儿清楚地了解制作泥塑的每一个步骤,进而激发幼儿进行实践的兴趣,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和泥塑创作能力。例如,在泥塑活动“美味的饼干”中,笔者将以泥塑形式制作各种饼干的过程和方法录制成微课程,供集体教学和幼儿自主学习。笔者还将微课程上传到家长群,方便家长在家对幼儿进行指导。

(四)运用信息技术的保存功能,增强幼儿的成就感

部分泥塑作品由于原材料的原因很难进行保存,若不对这些作品进行保存,容易导致幼儿的成就感缺失。因此,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泥塑作品创作后,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将幼儿创作的泥塑作品进行保存。比如,教师可以为幼儿创作的泥塑作品录制小视频,并将小视频进行展示和保存,在学期结束后,教师可以将积累的视频发送给幼儿家长,让家长和幼儿一起观看,以提升幼儿的成就感,并使幼儿对后续的活动产生期待。

总之,在幼儿的泥塑活动中运用信息技术是十分必要的,可以增强幼儿对泥塑活动的兴趣,让幼儿积极主动地投入泥塑创作活动,增强幼儿的参与感和成就感。教师在利用信息技术对幼儿进行泥塑教学时,要以幼儿为中心,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作能力,促进幼儿灵动成长。

(作者单位:江苏省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长安实验幼儿园)

猜你喜欢

泥塑恐龙笔者
泥塑玩具
多彩泥塑
泥塑师
民间美术——泥塑
老师,别走……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恐龙笨笨
恐龙跑的快吗?
恐龙大逃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