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神引领新时代职业教育使命

2022-05-30李慧萍甄真

科学大众·教师版 2022年11期
关键词:工匠工作者职业院校

李慧萍 甄真

随着当今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工业化步入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工匠精神”的培育成为职教现代化发展的内在诉求。作为职业院校行政工作者,同样需要“工匠精神”的引领,并在工作中充分体现和发扬工匠精神。基于职业院校行政工作者的角色与工作之特殊性,文章旨在通过对工匠精神内涵的剖析,将这种精神与职业院校行政工作者相联系,帮助其在工作中真正做到“匠心、匠术、匠德”。

一、工匠精神:职业教育的时代追求

当今经济社会,工业化步入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工匠精神”的培育成为职教现代化发展的内在诉求。

(一)何为“工匠精神”

自人类第一次社会大分工以来,“工匠”一词对于我们而言似乎并不陌生,基于手工业与农业的分离,开始出现了一批专门从事手工业劳动和生产的人们,也就是所谓的“工匠”。换句话说,手工业的出现和发展推动了工匠的产生,而工匠作为一种谋生的手段或职业,同样离不开手工业的发展,因此,工匠与手工业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

从工匠到工匠精神,即工匠本身具有怎样的特质与品格,也就是一种不断探索工匠之本质属性的过程。值得注意的是,不是所有的“工匠”都可以被称为“匠人”,也不是所有的“工匠”都具有“工匠精神”,只有那些技艺超群或对某项技术技能达到常人水平之上的从业者才有资格成为“匠人”。因此,“工匠精神”绝不只是某个人或某些人的特质,也不只是一种状态或静止的过程,它是集所有“匠人”之高尚品格于一体而形成的不断发展着的本质特性。

“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这是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讲到的,当今的“工匠精神”既是对优秀传统文化和精神的传承,也是对传统文化和精神的发扬光大。大国工匠及其精神内涵已经远远不再是从前的“中国制造”,而是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不断走向“中国创造”的强大动力支撑,这就对当代每一位职业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就是说工匠精神与职业息息相关。

(二)职业教育与工匠精神

“职业”(profession)最初的含义是指“表示的”(professing)行为或事实,现在用来特指从事某一特殊工作之人,他的职业即“表示”了其特定的“身份”与行为方式。不论从事何种职业,不论其具体职责是什么,其本质都是工匠精神之体现和展示。说到职责要求,就不得不提到职业教育。职业教育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职业教育是一种普遍性的教育,即每一个人都会接受与职业工作相关的学习;狭义的职业教育则是特指一种教育阶段,属于学历教育的一种类型,这里所指的是狭义的职业教育。工匠精神的传承与发展离不开教育,特别是与职业教育紧密相连,因此,工匠精神的培育是職业教育的时代责任,也是职业教育者和工作者的责任担当。

二、工匠精神:职业院校行政工作者之责任担当

当今社会不再一味追求速度和数量,人们将更多的关注点转向对质量和品质的要求。伴随着《中国制造2025》规划纲要的出台,不仅对中国制造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希望,但归根结底是对“人”的更高要求。工匠精神实质体现为“人之精神”,作为职业院校的行政工作者,又该如何承担起这份“精神”呢?

(一)职业院校行政工作者的角色定位

作为高校行政工作者,其需要具备行政工作者所需要具备的普遍责任,也需要具备其特殊的责任,这一点取决于角色赋予、承担者自身以及社会规范的要求。

1.教师的角色

职业院校行政工作者不同于其他行政人员之处在于,其首先仍是一名教师,以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为首要职责。职业院校很多行政工作人员都会兼职辅导员或班主任,同时也会兼任与自身专业相关的公共课程或选修课程,这就决定了职业院校行政工作者并非只是行政人员,他们更多时候仍是以一名教师身份出现在学生面前的。作为一名教师,其一举一动都会成为学生关注的焦点,能否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能否以身作则积极引导学生成长,是职业院校行政工作者扮演教师角色所必须承担的职责。

2.行政者角色

职业院校行政工作者不同于其他教师之处在于,其主要工作是行政事务性工作,不论是班主任,还是兼职代课,毕竟不是其主业,这就决定了其作为行政者的主要角色。长期从事行政事务性的工作,对工作态度、专业能力、处事方式等方面都会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作为行政部门的工作人员,其职责在于值守本分,做好分内之事,特别是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同时还要防止职业倦怠,做合格称职的职员。

3.职业教育服务者

除了教师和行政者之角色,职业院校行政工作者还应是为职业教育服务的工作者。如果说小学教师是对基础知识的传授,大学教师是对专业知识的传授,那么职业院校教师则是对技术技能的传授,这也是职业院校行政工作者的特别之处。基于此,其工作的最终目的在于为社会培养更多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应用型人才,不论在哪个部门或哪个岗位,其核心都是为了职业教育的发展和进步。因此,职业院校行政工作者亦是为职业教育而努力付出的辛勤服务者。

(二)职业院校行政工作者的职责要求

既然职业院校行政工作者是集教师、行政人员、职教服务者为一体的多角色、多身份的“匠人”,那么对其职责的要求也应是多角度、多方面的,结合工匠精神之“匠心、匠术、匠德”,职业院校行政工作者作为匠人之工匠精神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

1.匠人精神之求心问心

所谓求心问心,就是对自身职业的认同感与责任感,这是工匠精神之基石。职业认同即“个体在心理上对于自己所从事职业的意义、价值等的赞同或认可,关系着个体生产劳动观念的确立和从事职业的忠诚度”,对于职业院校行政工作者而言,是否热爱自己的职业、是否乐于从事职业教育、是否愿意为之付出和努力,成为体现其匠人之精神的前提和关键。基于这一点,职业院校行政工作者应热爱教育事业,特别是职业教育领域;应热爱学生,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应热爱自己的岗位,力求在平凡的岗位做出不平凡的成绩。

2.匠人精神之精益求精

工匠精神之“匠术”,指围绕专业技术技能的科学技巧与能力。基于此,职业院校行政工作者之“匠术”即指其对于本职工作的业务能力,包括教学讲授能力、教学管理能力、事务性工作处理能力等。职业教育之所以不同于普通教育,正是在于其对于技术技能以及实践能力的重视和探索,每一个小的技能的训练都离不开不断地反反复复、精益求精。作为一名职业教育工作者,这份传统和精神值得被传扬,因为细节往往才是成败的关键。

3.匠人精神之德才兼备

如果说“匠心”是根基,“匠术”是根本,那么“匠德”则是灵魂。培养一名技术技能型人才也许并不难,但难的是塑造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这正是当今社会所需要和追求的。职业教育培养的目标在于德才兼备的应用型人才,作为职业院校行政工作者,也许对于学生专业技能的影响并不直接或不是很大,但对于学生品德修养的塑造却有着不可推卸的重要职责和使命。不论从事怎样的事务性工作,归根结底都是为了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因此做一个德才兼备之人不仅是“为己”之需要,也是“为他”之需要,亦是“职责”之需要。

(三)职业院校行政工作者的责任依据

选择了一份职业,也就意味着选择了这份职业背后所必须承担的责任,这里的责任也即从业人员所必须履行的“义务”,通过对义务的履行情况与行为后果的表现,可以判断一个人是否尽到了责任。

1.角色是责任产生的起点

责任依附于角色,二者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没有角色也就不会有责任:有了医生之角色,于是有了救死扶伤之责任;有了教师之角色,于是有了教书育人之责任……责任是伴随着角色出现而出现的,角色解除则责任也随之消失,角色是人们得以认识责任的“桥梁”。因此,角色和责任是一种“外在”与“内在”的关系,失去责任支撑的角色将“名不副其实”,而失去角色相伴的责任则“名不正而言不顺”。因此,基于职业院校行政工作者之角色,决定了其相应的责任承担。

2.有理性的人是责任的承担者

责任只有对于有理性之人而言才有意义,不是人人都会肩负责任,只有具有某种“资格”的人才会有承担责任的要求。作为理性的存在者,人人都应为自己的所作所为承担一定的后果和责任,同样的,作为高校行政工作者,尤其应具有强烈的责任意识与社会责任感,从而确保自身的行为属于负责任的行为。也就是说,高校行政工作是建立在行为主体责任心或责任感之基础上的,责任是确保工作有序顺利开展的最重要因素。

3.责任伦理是责任的评价标准

責任伦理思想古已有之,“一切有伦理取向的行为都可以受两种准则中的一个支配,这两种准则有本质的不同,并且势不两立。”当代责任伦理的兴起“既是对伦理理论发展需要的反映,也是当今现实对伦理规范提出的新要求的一种回答。”倘若行为主体“只知道应对其行为后果负责,却不知道到底如何去做或为什么要这样去做”,社会责任的制约将会形同虚设。责任伦理要求某一角色在履行其义务的同时,必须考虑到该行为可能带来的后果,并积极承担相应的责任,应将这一标准作为每个角色行为的主观道德准则。

三、工匠精神:职业院校行政工作者之精神塑造

基于职业院校行政工作者角色的特殊性,对其职责的要求也具有特殊性要求。“匠心、匠术、匠德”不仅是一种职业要求,也是一种职业态度,更是一种职业精神。如何培养和塑造这种“工匠精神”成为每一位职业院校行政工作者应该思考的问题。

(一)爱岗敬业,值守本分

责任伦理倡导的是一种“尽己之责”,是一种“恪尽职守”,它强调每一位有理性的人应该也必须为自己的选择和行为承担责任,体现在职业活动中就是要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尽职尽责、认真负责。在职业院校从事行政工作完全不同于专任教师,不论是否有课,都要遵守坐班时间;虽不是在教学授课的第一线,却在教学管理的第一线;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不仅要兼职代课,还要兼职承担班主任工作,同样与学生朝夕相处。作为一名职业院校行政工作人员,其实身兼数职,需要处理好来自各方面的关系,当面对各种复杂的、不确定的问题时,如何不忘初心、问心无愧呢?“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保持对工作的热情,时刻提醒自己的职责所在,做好分内之事,尽心尽责。

(二)认真严谨,团结协作

各种事务性的工作往往需要各部门的密切配合、协作完成,在从事各项工作的过程中,应保持认真严谨的态度,加强团结合作。学校各行政部门面对的对象是老师和学生,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以帮助学生成人成才,任何一项工作都不容小觑。特别是面对学生之时,工作态度不仅决定了工作的质量和结果,更会成为学生学习的“模板”;“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做好自己不仅是为了自己,更是为了以身作则去影响学生,引导学生正确的为人处事方法。一个人的力量总是有限的,在工作中一定要重视集体和团队的力量,工作中要彼此信任、相互配合,共同把工作做好。

(三)学无止境,锲而不舍

学无止境,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这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必修课。不进步则是退步,在工作中必须严格要求自己,时刻提醒自己不能松懈。作为职业院校行政工作者,需要学习和提高的地方包含很多方面,既要不断提高自身业务能力,也要不断学习专业知识,同时还要加强对教育学、管理学等相关学科的学习和了解;既要做好教学管理工作,又要做好自身科研工作。只有在不断的学习中才能逐渐成长,职业教育任重而道远,需要每一位职教工作者锲而不舍,共同努力。

【本文系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思政专项“人伦关系视角下的道德教育创新探究”(项目编号:20SKSZ085)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工匠工作者职业院校
90后大工匠
关爱工作者之歌
工匠风采
致敬科技工作者
我们
——致敬殡葬工作者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工匠神形
普法工作者的“生意经”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工匠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