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儿童立场 捕捉教育契机
2022-05-30任艳
任艳
自课程游戏化项目建设以来,笔者所在幼儿园一直以课程游戏化“六大支架”为抓手,将自由、自主、愉悦、创造的游戏精神贯穿幼儿一日生活的始终。幼儿园课程贴近生活、贴近自然,能满足不同年龄层次幼儿的兴趣与发展需求,让幼儿在游戏中自主探究、交流,获得更多的活动经验。幼儿园应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游戏观、课程观,提升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实施水平,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师幼共同发展是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推进的最终目的,只有提升教师的课程建设水平,才能提高幼儿园整体保教质量。
基于此,笔者以所在幼儿园为例,探讨课程游戏化建设与实施问题,从理念转变、环境打造、弹性作息、课程挖掘、家园共育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深化课程游戏化理念,转变教师教育观念
(一)分层培训,转变课程理念
笔者通过调查问卷、实地访谈等形式进行了深度调研,发现大多数幼儿园存在教师年龄层次、业务水平、教学技能参差不齐的情况。因此,笔者认为幼儿园教师队伍的建设,要围绕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育水平开展,让教师在和谐、创新、发展的氛围中,进行自主学习和反思。
以笔者所在的幼儿园为例。我园通过研讨,根据教龄、工作能力等因素将教师队伍划分为新手教师、成熟教师和骨干教师三个层次,对教师进行分层培训。新手教师经常感到学习内容繁杂、难以消化,为此,我园联系市、区内优秀幼儿园,为新手教师提供跟岗学习的机会,还通过“青蓝工程”进行师徒结对,发挥骨干教师“传、帮、带”的作用,帮助新手教师快速成长。对于骨干教师,我园委派他们赴上海、浙江、南京等地参加课程游戏化专项培训,让其学习先进理念。我园通过多维度培训,使新手教师有目的地关注幼儿,让其能基于幼儿的兴趣与发展需求支持幼儿游戏,让骨干教师能更好地关注生活中的教育价值,起到引领示范作用。
(二)进阶阅读,提升专业素养
教师只有借助理论知识支撑教育教学实践,职业道路才能走得更长远。我园将阅读活动分为三个梯次,分别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第一梯次是共读工具书,我园为每一位教师配备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让教师学习、参照《指南》和《纲要》,正确看待幼儿的发展。调研结果显示,笔者发现大部分教师在观察幼儿、解读幼儿方面的能力较为薄弱。为此,我园经过筛选,推薦教师阅读《学前儿童行为观察》《观察:走进儿童的世界》等专业书籍,要求教师学以致用,将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能力,从而增强观察幼儿、正确解读幼儿的能力,进而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第二梯次是年级组专题研读,年级组根据我园教研主题选择相关书籍,成立专题研读小组。例如,我园近期主要研究方向为班本化课程故事,各年级组选择相应主题的书籍进行组内专题研读,由年级组长带领组内教师共读《生活化、游戏化幼儿园课程》《幼儿教师课程领导力提升实践班本化课程》《早期教育中的生成课程》等相关书籍,从而帮助教师建立课程意识。
第三梯次是教师自主阅读,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研究专题,选择自己需要、感兴趣的专业书籍进行自主阅读,借助理论支撑有效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从而提高教师的课程建设与实施能力。
为提高教师参与阅读的积极性,我园会定期评选“书香年级组”“阅读之星”,让教师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
二、精心打造园所环境,激发幼儿与环境对话兴趣
(一)借助理论支撑,提高环境创设质量
笔者通过调研发现,部分教师在环境创设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为此,我园以《幼儿园课程质量评估与提升手册》为抓手,结合专业书籍《0-8岁儿童学习环境创设》,让我园教师对照量表先进行自评,从中发现问题并自行调整,再通过年级、园级互评进行再次调整。通过层层评估,教师的环境创设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二)创设适宜的室内游戏区域
我园通过教研活动有层次、有重点地深入探究室内游戏区的创设与环境改造,思考如何优化室内游戏区的环境与材料。通过学习《创造性课程》,我园教师在投放游戏材料方面有了很大转变,从原先投放高结构的材料到现在投放开放性、低结构的材料。
(三)挖掘户外游戏区的新样态
我园根据幼儿兴趣与发展需求,打造“野战基地”“开心农场”“沙水天地”“时空探险”等户外游戏区,并根据《指南》中幼儿运动发展目标,打造多功能游戏区,以满足幼儿走、跑、跳、攀爬等发展需求。为激发幼儿的好奇心与探究欲,使幼儿能积极与环境“对话”,我园积极寻找合理的空间,打造土坡、山洞、滑索等场地,使区域划分更加合理,让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进行科学学习,从而激发幼儿主动探究的欲望。
三、科学安排弹性作息,重视生活教育价值
(一)科学安排弹性作息
自课程游戏化项目实施以来,我园实行弹性一日作息,实现了从以前的单一集体活动模式到灵活运用集体、小组、个别活动等形式的跨越。我园支持年级、班级根据幼儿的发展需求,制定合理而有弹性的作息时间,除了餐点和午休,允许教师和幼儿商量制定合理的一日作息,支持幼儿自主管理、自主服务。
(二)树立活动规则意识
在我园一日活动的多个环节中,笔者发现幼儿的规则意识比较淡薄,如来园迟到、进餐吵闹等。针对此类现象,笔者认为,首先,教师要和幼儿共同商讨活动规则,让幼儿参与探讨规则的意义。其次,教师要给予幼儿适时的帮助与指导,帮助幼儿养成遵守规则的良好习惯。最后,教师要对幼儿的行为进行正确评价,进一步增强他们的规则意识。
(三)挖掘生活教育价值
陈鹤琴先生指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我园课程源于幼儿生活,贴近幼儿生活。比如,在幼儿自主进餐的过程中,教师发现个别幼儿浪费食物现象严重。针对此现象,我园教师先进行交流、研讨,再引导幼儿展开讨论,共同商定取餐规则,遵循少盛多添的原则,培养幼儿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能力。
四、充分挖掘课程资源,科学审议园本课程
(一)挖掘课程资源
幼儿园课程资源的挖掘和利用是课程建设的重要工作之一。笔者认为,幼儿园应深度挖掘周边的可利用资源,充分利用社区资源、自然资源、课程资源、人力资源为课程建设助力,发挥课程资源的最大效能。例如,我园利用周边的汉文化景区、五山公园、大龙湖风景区等自然资源和徐州医学院等社会资源,绘制了幼儿园的课程资源地图。
(二)开展课程审议
我园改变传统的备课形式,开展园级、年级、班级课程审议,通过集体审议形成主题课程资源、自然资源、社会资源、人力资源等板块。
以中班幼儿山坡游戏为例。幼儿在进行游戏时,发现树叶形态各异并展开了探讨。教师仔细观察并记录幼儿的问题“树叶的形状有哪些”“树叶为什么会掉下来”“树叶的颜色为什么会变”“谁的树叶大”等,并鼓励他们将自己收集到的树叶带回教室,与其他幼儿一起观察。同时教师查阅相关资料,为幼儿开启“大树的秘密”生成课程之旅,如数学活动“树叶的分类”,科学活动“树叶为什么会掉下来”,绘本活动“一片叶子落下来”“叶子先生”,区域活动“树叶变变变”“树叶上的秘密——叶脉”“分大小”“排序”等,激发了幼儿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三)培养幼儿主导意识
幼儿园教育要顺应幼儿的发展规律,为其发展需求提供有效支持。幼儿通过调研、商讨发起活動,充分体现了幼儿的主人翁意识,并提高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例如,一次年末,我园举办的“庆元旦趣味体育游戏运动会”是由大班幼儿商讨策划、组织发起的,教师给予了充分支持与鼓励,体现了“幼儿在前,教师在后”的课程理念。这不仅提高了幼儿的运动技能和活动组织能力,还增强了幼儿的集体荣誉感,获得了家长的一致好评。
五、家园共育形成共识,携手同行共助成长
(一)加大宣传力度,感受课程魅力
在课程游戏化实施初期,我园存在的一些问题影响了项目的推进,如教师的流动性大等。对此我园迎难而上,大力宣传课程游戏化为幼儿带来的益处,以教师的专业能力发展促进幼儿的个性化成长,同时将幼儿游戏的精彩瞬间、幼儿的进步表现及时分享给家长,通过家园互动交流,得到了家长的一致好评。
(二)家长体验助教,感悟家校共育
我园实施家长助教活动,每次邀请三位家长分别体验主班、副班、保育老师的角色,切身感受班级三位教师的主要工作内容,进而有效推进班级各项工作的开展。我园还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开发课程,如请医生家长介绍保健知识,请交警家长普及交通安全常识等。真正做到让家长走进幼儿园,走进课堂,参与幼儿园的保教活动,这能丰富幼儿的学习生活,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三)家长参与教研,形成教育合力
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幼儿园应利用各种资源,有效促进幼儿发展。我园定期邀请家长参与幼儿园教研、半日开放活动、每周家长助教、家庭教育讲座等活动,从多方面分享育儿知识与方法,促进了家园共育,得到了家长的全面支持与认可。我园还通过调研了解到部分大班家长认为幼儿应该学习小学知识。为此,我园邀请小学教师代表、家长代表、大班教师参与现场教研,这有效地缓解了家长焦虑的情绪。
随着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不断推进,我园将继续通过“实践—反思—再实践”的循环研究过程,充分挖掘一切可利用资源,支持幼儿的兴趣与满足幼儿的发展需求,通过家园合力抓住一切有意义、有价值的教育契机,提高幼儿的综合能力,进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徐州市云龙区店子教育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