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读通、读明:读书需要的三重境界
2022-05-30孙建友
孙建友
清代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出了诗歌创作的三重境界。他认为三种境界分别从最初的酝酿,中间反复的推敲,最后通过艺术实践达到一个圆满飞跃的创作过程。三重境界就是把“顿悟”与“渐修”二者辩证地统一起来。阅读也有着三重境界,谓之读懂、读通、读明。
读懂,于细读文本中明晰主旨
读懂即“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懂装懂就必然要闹笑话。譬如一教师执教《九色鹿》一文时,提问学生打算用什么方法处死调达。学生七嘴八舌,群情激愤,顿时喊杀声一片。听课者普遍认为教师善于调动课堂氛围,学生踊跃发言,教学效果显著。殊不知,会听者看门道,不会听者看热闹。《九色鹿》是根据敦煌壁画《鹿王本生》故事改编,讲述了释迦牟尼前世善行。佛家倡行救赎,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学生喊杀声一片,这显然与教学主旨背道而驰了。读懂,须于细读文本中明晰主旨,不偏不倚。
读通,于系统阅读中把握整体
不懂则不通,懂则通,通则达。读懂是读通的前提。何谓“读通”,即能够把握文章的结构方式和叙事线索。这就要求阅读者在阅读中按图索骥,把握文章“线索”或“脉络”。知“头尾”,明“始终”,熟知文章板块之间的关联。如阅读《红楼梦》这本名著时,我们就能够看到,曹雪芹比较彻底地突破了中国古代小说单线结构的方式,采取了多条线索齐头并进、交相连结又互相制约的网状结构。它改变了以往如《水浒传》《西游记》等一类长篇小说情节和人物单线发展的特点,创造了一个宏大完整而又自然的艺术结构,使众多的人物活动于同一空间和时间,并且使情节的推移也具有整体性,表现出作者卓越的艺术才思。
读明,于思辨閱读中启智增慧
阅读的最高层次在于读者能够辩证地看待文章的主题、人物的行为,而非不假思索地全盘地吸收、认可。如教授《大禹治水》与《诺亚方舟》两个故事时,聪明的执教者往往不会设计“在大洪水面前,你更喜欢哪一种解决方式”的非此即彼的选择,而是会更为理智地提出一些包容性问题:“大禹和诺亚应对洪灾的方式各有优点和不足,你能比较一下吗?”这样的问题具有包容性。学生会在阅读中一点点地走进故事、走进人物,会在比较中较为全面地认识影响人物抉择的诸要素,更能够认识到无论东方还是西方,人类求存的勇气和智慧是相同的。这样的阅读才会启智增慧,更有价值。
读懂、读通、读明,方可直达“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知行合一”的求学境界与“读”行天下的精神气魄。
(作者系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独墅湖学校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