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节水教育App平台设计与应用

2022-05-30李宇洋罗盛余颖罗黄睿哲李露瑶丁子洁

中国新通信 2022年15期
关键词:节水高校

李宇洋 罗盛 余颖 罗黄睿哲 李露瑶 丁子洁

摘要:节约用水对缓解我国水资源短缺问题至关重要。高校是人员密集型用水大户,也是思想、行为向社会辐射的重要节点。加强高校节水教育,可促进发挥校园内、外巨大的节水潜力。本文面向高校,就如何提高学生群体节水意识、落实节水行为进行研究,采用调查问卷明确用户需求,设计相应功能模块,以解决传统节水教育形式单一、宣传效率低以及持续影响力弱等问题,通过App平台促进节水型校园的建设,持续加深每一位用户的节水意识、引导其落实节水行为,带动社会节水风气,促进节水真正成为社会共识和自觉行动。

关键词:节水;高校;App;教育宣传

一、研究背景

(一)我国高校用水现状

我国高校数量和规模巨大且增长迅速,目前高等教育办学规模和年毕业人数已居世界首位。根据各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报送数据统计,2019年全国2811所普通高校用水人数达到3501万人,年用水总量为17.3亿m3,且不同区域高校用水水平差异较大[1],部分高校用水效率不高,具有巨大节水潜力。同时,作为社会的子系统,高校中众多师生的节水意识、用水习惯及节水行为不仅会产生直接的节水效果,还会辐射周边人群乃至整个社会,倘若青年一代在校期间养成良好的节水意识,将来迈入社会也必然会产生更大的模范与引领作用。由此不难得出,建设节水型高校已然成为建设节水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应积极探索新的宣传方式,将节水思想贯穿于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渗透到生活中[2],如何建立高效架接国家节水政策与高校师生节水行为的平台也逐渐成为落实我国节水优先战略的重大刚性需求。

(二)高校节水发展动态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作为集教育、科研和生活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共园区,高校常因资源使用的无偿性而存在大量节水意识淡薄现象,其主要体现在用水浪费现象严重,用水管理措施不到位,节水技术与设施不足等。对此,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提出倡导“可持续性教育”,随后,美国、加拿大和英国等多所高校陆续发起绿色校园节能建设活动,并在采取了一定的节水措施后都产生了较好的节水效益[3]。

相较于国外,国内高校节水起步较晚,2006年《教育部关于建设节约型学校的通知》发布,随后我国展开了节约型校园的全面建设。其间,北京部分高校提出了合同节水管理的创新型节水模式[4];例如北京师范大学提出了增加中水处理规模、定额管理、阶梯式水价等机制对现有节水技术进行改善,取得了明显的节水效益[5]。同时,各高校相继举办系列节水教育活动,包括节水类知识讲座、知识竞赛等线下活动等,希望以此增强学生群体的节水意识。但目前的绝大多数宣传活动存在形式单一,宣传效率较低、民众覆盖面小以及持续影响力弱等问题,大大阻碍着节水宣传应有的影响效力,与理想宣传目标存在较大差距。

在全媒体时代,传统、单一的节水宣传手段不仅难以满足公众多元化、多渠道、个性化的信息需求,更制约了节水知识理念的传播与表达[6]。当今社会,新兴媒体的传播速度快、互动性强、覆盖面广以及公信力、专业性和权威性广受公众认可,利用融媒体传播手段推动节水宣传工作提档升级,让用水户拥有更大的主动权,并据此建立一个高效、广泛沟通民众的集节水宣传与知识服务等多功能于一体的互联网节水教育平台已是不可忽略的时代需求。综上,为进一步创新宣传载体手段,推动节水媒体融合发展,“点滴水公益平台”以此为出发点,通过App平台促进节水型校园的建设,在不断致力于加深每一位用户的节水意识、引导其实践节水行为的同时,成风化人,让节约用水真正成為社会共识和自觉行动。

二、高校用水行为及节水App使用意愿调查——合肥工业大学

目前市场上尚无明确的面向高校的线上节水教育窗口,为进一步了解高校学生实际用水情况,探求高校节水App存在的合理性与必要性,本文主要针对高校学生(以合肥工业大学为例)进行了一次随机抽样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391份,回收有效问卷387份,以下为结果分析:

(一)高校学生对我国水知识的了解

调查结果(如图1)显示,约60%的人不知道“中国水周”,约40%的人错误认识我国的水资源现状,约90%的人不经常关注我国节水相关的政策法规,仅有7%的人认知程度较高。由此可见,我国水知识的普及尚不完善,高校学生对节水用水相关内容认知有待提高,国家节水宣传力度有必要进一步加强。此外,调查中82%的人希望有一款针对上述知识服务的App,表明节水教育服务有较强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二)节水意识调查

由调查结果(如图2)可知,97%的人在生活中见过浪费用水的行为,74%的人有过洗脸、刷牙时不关水龙头或流水洗衣等浪费用水行为,约40%的人并不满意自己现在的节水意识,约70%的人认为人们对节水重要性的认识不到位并愿为节水出一份力。由此可见,一方面高校生的节水行动落实情况尚不达标,面向高校用户的节水App存在较大的市场需求与必要性;另一方面,高校生较普遍认识到自己节水意识的薄弱并愿意改进,理解与支持为节水App在高校的推广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三)功能模块可行性调查

据统计(如图3),仅有66%的人认为自己有足够的自觉与动力长期坚持节水。针对知识教育、好友互动、奖品激励、用水量记录、游戏积分等功能,90%以上的人认为其中至少有一个功能对自己长期坚持节水有帮助;88%的人不清楚自己一天大概的用水量,74%的人希望能通过一款App随时查看自己各时间段的用水量记录;8%的人不愿意尝试有上述功能的公益节水App。综合来看,高校学生较普遍认同点滴水公益App的使用价值并愿意尝试使用。

(四)同类产品市场分析

据统计(如图4),高校学生使用过其它类似节水App或关注节水公众号的不到8%,市场开发空间广阔。问卷反馈,本产品兼顾同类产品所具有的计量用水、好友互动、用水提示等功能,同时颇具趣味性、广泛性与激励性,符合大众期待,具有较高的市场竞争力。93%使用过同类产品的用户愿意使用本产品。

(五)管理部门问卷分析

对于学院及学校职能部门(如图5),调查对象中64%的人认为学校有很大的节水空间;100%的人认为大学生用水或多或少存在浪费现象,提高大学生的节水意识能有效提高校园节水效果并影响社会风气,同时对针对高校生的公益节水教育App表示肯定。征求具体意见时,多数调查对象表示:希望App能在提高节水意识,推进节水创新的同时注重简便、实用、可操作性。

综上,以合肥工业大学为例,大部分学生缺乏对我国相关水知识的了解,节水意识较为淡薄,在生活中普遍存在着浪费用水的现象,可见当前的节水教育活动尚未取得良好成效。对于搭载多功能模块的点滴水公益App,高校学生有着较大的使用倾向,学校职能部门也持支持态度。平台将依托良好市场基础,结合自上而下的群体推广方式,利用软件内嵌的功能模块与成长激励机制以新型融媒体传播手段全力助推高校学节水教育。

三、平台设计

(一)技术构架

点滴水公益手机App平台现有Android版本客户端,Android版在Android Studio中进行代码编程。Web后端采用B/S架构,主要分为控制层、持久层以及业务层。

(二)开发语言及工具

程序采用前后端分离的方式编写。前端为App界面,以dart语言编写,使用最流行的基于Flutter的跨平台开发框架实现,主要开发工具为Android Studio。后端是以Java语言编写,主要开发工具为IDEA。

(三)关键技术

1.通过Charts Flutter插件实现用水界面的柱状图和饼状图,方便用户查看用水量对比及用水结构;

2.将云数据库RDS中的用户用水量数据,按照不同的要求排序,得到相应的用水排行榜;

3.将后端系统部署在云服务器ECS上,实现软件的社交功能;

4.通过SlideTransition实现水库的平移动画;

5.通过调用API获取相关信息,实现服务模块。

四、软件功能及作用

(一)功能模块介绍

“点滴水公益”高校节水App平台主要包括个人中心以及我的用水、排行榜、社交、服务、我的水库(游戏)六大模块(如图6)。

个人中心:注册完善个人信息、编辑资料与用水器具报修服务。

我的用水:收集并分析用户的详细用水信息,以柱状图、饼状图、折线图等方式及时反馈;通过后台数据对用户的用水量做出合理性评估,根据个人用水分析推送相关节水知识。

排行榜:开设好友榜、先进榜、进步榜以及天梯榜等,对个人节水量、用户使用App的成长等级做相应的横、纵向对比,定期发放虚拟道具及限量纪念品奖励。

社交:提供好友聊天、群聊等即时消息服务,搭建以“水”会友,“晒”出节水故事,分享节水心得,相互了解节水动态的聊天交友朋友圈。(如图7)

知识服务:包括知识推送、政策解读、活动宣传和课程开设四个部分,提供实时推送节水知识、解读相关政策和倡议、开展线上线下节水活动以及开设节水课程等服务。

水库(游戏):以保护水资源为主题的养成扮演类游戏,水库水量基于用户近期节水量并结合个人成长等级生成,用户可通过多种游戏互动机制进行日常水库维护,自由选择节余水资源分配去向,同时发放虚拟道具及特殊奖励。(如图8)

(二)主要作用及影响

“点滴水公益”App通过奖惩机制、经验等级、金币道具等要素,将上述模块有机结合:

1.以图表等方式将个人用水量可视化,帮助用户及时清楚地了解个人具体用水量的同时进行针对性的督促与提醒,从源头处减少浪费用水现象。

2.开发排行榜及社交功能,旨在以此广泛带动学生群体在良性竞争以及舆论引导中主动学习节水知识、养成节水习惯,从而形成良好的高校节水风气。

3.独有的水库游戏模块,将日常枯燥的节水行为趣味化,以此增强用户黏性,保持平台对节水教育的持续影响力。学生用户在获得成就感的同时大大提高了自身节水热情与积极性,有助于克服“知道却不想做”的能动性问题,从而有效提升个人节水意识,自觉将节约用水行为长期坚持下去。

4.线上结合线下等多种模式开展节水教育宣传活动,有效利用视频、图文多媒体方式提升高校学生对节水宣传的接受率,可通过App线上筹办“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知识竞赛,评选节水标兵,线下组织主题活动等,将节水宣传真正意义上多元化、多渠道地融入每一位用户的生活,在潜移默化中使节水成为大众共识和自觉行动。

5.储存并记录高校学生的用水、节水数据,可通过进一步对外推广及长时间作用,构建相对完整的数据库,为国家今后的相关决策、研究提供大数据储备。

五、结束语

为更好地服务于高校的节水宣传教育,进而促成良好的社会节水风气,本文主要介绍了点滴水公益高校节水App平台。该平台集节水宣传与知识服务等多功能于一体,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传统节水教育形式单一、宣传效率低以及持续影响力弱等问题,有助于推动高校及社会节水教育的进一步开展。平台下一步将根据用户反馈,不断优化功能,增强用水服务的及时性,提高节水教育的针对性,提高平台宣传力度,进一步提升平台的知名度和激发用户的活跃度。该平台中应用的方法和App成品可以作为高校节水类产品的参考起点,为中国节水事业贡献一份绵薄之力。

作者单位:李宇洋   罗盛    合肥工业大学 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

余颖    合肥工业大学

罗黄睿哲    李露瑶   合肥工业大学 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

丁子洁    合肥工业大学

参  考  文  献

[1]刘金梅,赵春红.在水资源集约安全利用中推进高校节水工作[J].中国水利,2021,(6):68-70.

[2]周雨宁,吕洁,米欣.节水优先视域下的高校节水路径探索[J].资源节约与环保,2020,(10):3-4.

[3]金秋.新建高校的节水特性研究[D].北京建筑大学,2018.

[4]赵志刚,刘曦.北京高校节水现状及合同节水探索与思考[J].北京水務,2019(3):12-16.

[5]徐劲草,许新宜,王韶伟,等.高校生活节水技术与措施改进研究:以北京师范大学为例[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12,(3):53-57.

[6]赵洪涛,蒋雨彤.新时代节水宣传工作形势与思考[J].新闻研究导刊,2020,11(22):159-160.

猜你喜欢

节水高校
坚持节水
节水公益广告
节水公益广告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节水妙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