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体化教学模式在钳工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2022-05-30/张

职业 2022年13期
关键词:工学一体化

/张 陶

摘 要:一体化教学是技工教育改革的研究重点和方向。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大力推行一体化教学改革的背景下,技工院校钳工教学也需积极推进一体化教学改革。为了确保人才培养质量,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在钳工教学中须针对企业实际需求,围绕一体化教学理念构建全新教学体系、制定全新人才培养方案,进而满足学生综合发展需求,切实深化教学改革。本文就一体化教学模式在钳工教学中的实践进行探究,并对此提出有关看法,希望为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工学一体化  钳工教学  典型工作任务

经过多年的技工教育改革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作为一种全新教学模式,被逐渐运用到技工院校教学中。基于这一新型教学模式,钳工教学从课堂转移到工作车间,教学重点围绕培养学生技能,将工作和学习融为一体,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更为深入地了解,并在這一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不仅如此,教师采取一体化教学模式能够帮助学生在学习中将理论与实际操作紧密结合,使教学时间与教学设备的利用率得到显著提升,让教学内容更具针对性,从而实现工学一体化。

一、目前钳工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在大力发展智能制造的环境下,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结合钳工教学实际情况来看,目前影响钳工教学实效的主要因素在于学生认为现代制造业中,智能制造发展迅速,钳工各项基本功训练周期较长,工作中作用不明显,学生很难主动融入学习过程。同时,由于技工院校的学生来源比较多元化,很多学生的知识基础薄弱,相对缺少刻苦钻研的精神,部分学生表示理论知识难学易忘。与理论教学相比较,钳工教学的实践性教学直观性较强,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很多学生在开始学习阶段表现出极大学习兴趣,但由于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不扎实,且缺少教师针对性引导,他们仅限于简单的操作模仿,时间长了便觉得学习内容枯燥,在技能学习方面较为困难,导致理论与实践相互脱节,学习一段时间之后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便被消磨殆尽,甚至出现排斥学习钳工知识与技能的情况。

(二)教学目标难以实现

一方面,一部分教师为了确保教学进度,在教学中仅是将实践操作讲解一遍,之后便让学生进行实践。这种方法虽然有利于保证教学进度,但是并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学生也难以借助所学知识进行实践,导致整体教学效果较差,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工学没有实现一体化,很多现代化、智能化设备无法在钳工教学中使用。目前很多钳工教师积极顺应教育发展形势,开始在教学中引入模拟教学,但在教学中却难以发挥模拟教学的应用价值。例如,在教学中并未结合企业实际标准打造教学环境,也没有以工作任务为引领,学生所学内容与企业实际存在差异,一体化教学的教学目标难以实现。

二、工学一体化背景下钳工教学的对策

(一)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在实际教学活动开展之前,教师需要提前做好准备工作,包括布置工厂实际生产环境,明确生产任务,以便学生可以顺利完成实践探究。例如,在工具制作教学中,以铁锤制作为典型工作任务,教师要做好以下几点教学前准备工作。

1.将学生合理分组

根据学生学习情况、认知能力和个人意愿等,将学生划分为几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中需要有理论知识、专业技能较强的学生和综合能力较弱的学生,以此来确保后续铁锤制作活动的顺利开展,促使教学效果最优化。

2.让学生了解工具(铁锤)制作这个典型工作任务

学生须自主学习与钳工加工相关的基础知识,如机械制图、机械基础及加工工艺等。本次实践教学活动主要是引导学生按照加工图纸,在台虎钳上完成零件加工。为此,教师要为学生讲解钳工加工的相关工艺、主要的操作步骤以及多数企业所沿用的工作标准,同时对比机械加工和钳工加工的区别,分析工艺流程的不同,强调钳工加工的作用,这样可以确保学生所学知识与企业需求对接,进一步培养学生应用能力。

3.为每个学习小组派发必备的工量具

必备的工量具主要有游标卡尺、千分尺、万能角度尺、刀口尺、平锉、圆形锉刀、钢锯、钻头等。小组长负责小组内不同成员工具的管理,并负有对小组成员的监督、学习情况检查等职责。

4.实现教学效果最优化

教师借助学校的教学平台,通过将教学内容上传,帮助学生提前了解实训项目。教师将实践过程、所用到的设备和工具、注意事项制作成教学案例、视频以及自测题,并将这些内容上传到教学平台,将其生成二维码分享到班级学习群,让学生在课前进行学习,并完成加工工艺流程编制。教学平台有监督功能,教师可以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于后续的教育教学评价。这样,教师在教、学、做合一的教学视角下,制订详细的课前学习计划,有利于后续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二)围绕工学合一,开展有效教学活动

教师在做好课前准备、了解学生基本学情之后,下一步需要开展有效的实践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在加工过程中运用所学知识尝试完成铁锤制作的典型工作任务。加工制作环节的项目设置主要是考查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以及应变能力。学生在项目任务书的引导下,各自完成分项任务,在组长的带领下,各位组员完成协作及互评,这一过程可以反映出学生的技能水平及团队意识。相对目前的实践教学活动,以往的项目任务不够具体,且仍然以教师为课堂主体,而学生并没有太多的选择权,他们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硬性地掌握操作技能。而以学生为主体的项目式教学,需要学生在学习小组内其他组员的帮助下完成学习任务,学生参与主动性将被充分调动,同时他们的综合能力也得以提升。

在铁锤加工制作过程中,教师要围绕一体化和学生综合能力发展需求开展教育教学活动。铁锤制作典型工作任务的实施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计划阶段。在合理分组的基础上,为每个小组发放任务书,让学生在组内完成铁锤制作具体工艺流程的编制,并制定任务实施方案。第二,讨论阶段。由每个小组选派一名成员进行发言,详细介绍本组的实施方案、解读铁锤加工工艺流程,并阐述具体的制作步骤。教师对学生所讲内容进行总结、筛选,进而确定本次加工所要完成的目标,选择完成任务需要的工具、量具以及材料。第三,实施阶段。一是教师结合学生的线上学习情况以及对实践操作流程的解读,帮助学生解析加工过程中易出现问题的操作手法、工艺缺陷、刀具选择等,如在锯削中面对不同材料如何选择正确的锯条进行加工、铁锤木柄孔加工的时机、圆形锉刀的使用注意事项等。二是让学生按照任务书完成制作过程。在整个项目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发挥自身的指导作用,及时解答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并纠正学生不正确的操作步骤,优化学生的加工工艺流程。这样,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小组分工合作完成任务,其思考能力以及实践应用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其综合能力得到发展,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应用价值被充分发挥。此外,教师在教学中需要督促学生围绕企业实际标准完成任务,这一过程能够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和职业素养,培养学生的职业认知能力,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三)完善教育教学评价

在工学一体化教学视角下,针对学生存在的不足,如形位公差、尺寸公差不能控制在范围内,所加工工件表面粗糙度不达标,安全生产意识不强等问题,学校要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向,完善教育评价机制。首先,要重视对学生学习参与性的评价。这一内容的评价主要是督促学生及时加入学习过程,并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做到以具体典型工作任务为课堂引领,保证课堂教学效果。其次,是对学生任务完成情况的评价。任务完成情况是学生学习情况的具体体现。同时,教师也可以结合学生线上学习情况,对其进行评价。再次,评价学生工作过程中的表现。通过观察不同小组成员的学习情况,教师可以将此作为评价内容,帮助学生意识到自身在任务完成中存在的不足。最后,是组长以及其他小组成员的评价。要将对任务完成情况的评价和过程评价相结合,进一步丰富评价主体,这样可以确保评价的公平性。同时,教师在获取学生的评价反馈之后,还要对实训内容以及流程等进行进一步分析,找到其中存在的不足,及时调整教学方向,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保证之后教学的有效性。

三、小结

综上所述,技工院校教师在钳工教学中采取一体化教学模式,有利于有效开展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应用能力、探索能力,促进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陈锦渊.中职钳工理实一体教学改革探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9(4).

[2]张春艳.理实一体实操课学生“评学”的实践与探索[J].同行,2015(9).

(作者单位:安徽芜湖技师学院)

猜你喜欢

工学一体化
《照明线路安装与检修》课程工学一体化教学实践
东营某职业院校工学一体化教学改革调研报告
浅谈“工学一体化”在《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