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以来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样态与未来趋势
2022-05-30宋丽惠
宋丽惠
[摘要] 自新世纪以来,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稳健,且具备了贯通学校全方位育人体系、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规格的价值意义。当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仍旧存在科学化、制度化欠佳,重实践轻理论,重形式轻内容,师资队伍薄弱且专业素养较低等问题。结合国家政策与时代发展需求,未来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将呈现以下新趋势:从补救性教育转化为发展性教育;教师由兼职转为专职、专兼集合;从关注心理健康问题本身到构建整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文化生态系统;在实施保障上心理健康教育将更加科学化与个性化。
[关键词] 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实践样态
心理健康是人成长发展过程中,认知情绪稳定、个体行为合理、人际关系和谐、心理适应力较强等方面的完好状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义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中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而这种身心发展将会面临不同的心理困扰,最终酿成心理健康问题。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心理健康教育逐渐迈入学校教育,成为学校教育的一部分。新世纪以来,心理健康教育作為一种新兴的教育形式,逐步引起了国家和社会的关注。2002年,教育部印发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教育部对此进行修订,足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建立中小学健康教育推进机制,将健康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作为所有教育阶段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心理健康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贯彻我国学生核心素养改革及《义务教育新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重要环节,是一项跨世纪的工程,为我国实现教育强国、人才强国奠基。
一、新世纪以来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
鉴于不同历史时期心理健康的样态,我国新世纪以来心理健康教育有着不同的历史价值。对于起步晚、发展快的心理健康教育,特定的学校价值彰显特定的历史环境。新世纪代表着我国教育发展的新阶段,而心理健康教育同样呈现着不同的发展特质与不同的时代价值。
(一)深化学校教育价值,贯通学校全方位育人体系
“学校是人类社会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创造出来的一种区别于自然现象的社会现象,是有意识创设的社会组织。”[1]教育是人类的重要实践活动,依据广义教育的内涵,可将其分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三种主要的形式。其中,心理健康教育贯穿于不同主体之中,中小学生在不同类型的教育形式中,均会呈现出不同的心理状态,但是学校教育则能够更为系统化、科学化地塑造学生的健康心理机能。历经30多年的探索,我国学校教育已初步建立了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形成了多部门、多学科、多领域的心理健康预警机制。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日渐规范化、体系化,且逐步走向科学化、标准化道路。中小学生心理危机已成为全社会不得不关注且重视的话题,也只有在学校,他们才可以对自己的心理健康进行合理的干预。学校作为中小学生成长发展的重要阵地,虽然可以助力学生实现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但是其心理健康则成为影响五育发展的核心因素,而学校则成为中小学生获得心理健康知识与预防技能的重要机构。伴随着新世纪以来的一系列教育改革,中小学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急切关注,而存在的问题依然较多,比如,校园欺凌现象、学业成就不高、青春期叛逆、文化适应难等诸多困惑。“学校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是本世纪教育发展与改革运动的一个成果,在某种意义上,它已成为现代学校的重要标志之一。”[2]正因如此,学校教育的价值必须予以重视,作为一个专门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场所,学校理应赋予自身独特的功能,有别于其他教育产业化机构组织,更加强调学校的育人功能,同时将心理健康置于育人体系
之中。
(二)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注重学生个性化成长
全面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逐步进入公众的视野,成为学生成长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基础。我国新世纪以来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提高全体中小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发挥学生的心理潜能,助力其健康成长,从而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的需求,在不同阶段会表现出不同的特征,比如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迅速,逐步走向成熟的时期,这时的心理健康教育则会为其全面健康成长提供心智支持。处于学习紧张时期的中小学生,他们的身心健康应该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不然会严重影响他们的学习投入、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及学习期待等,最终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无论是何种形式的教育,都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遵循中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坚持科学性与规律性原则,开展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同时也要注重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性,提高中小学生的心理素质。此外,培养中小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要立足学生发展本身,坚持积极预防和科学干预相结合,注重学生的个性化问题,搭建应急和突发事件预警机制,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充分调动他们学习心理健康知识、参与心理健康活动、培育心理健康素养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个性化成长意味着每个学生都有发挥自我潜能的机会,而且心理健康问题更易呈现出多样化的倾向,只有在以个性化为导向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引下,我们才可以观察到各不相同的学生个体。
(三)满足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提高人才培养规格
心理健康是新世纪以来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加强人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成为我国学校教育的重要部分,以此深入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培养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中小学教育的关键在于人才的培养,而人才的培养核心之一便是健康。”[3]中小学生的健康发展不仅是身体的健康,还包括心理的健康。但是,心理健康教育往往落后于身体健康教育,因为心理牵涉更多的影响因素,且制约着人才培养的类型。新世纪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各项事业迅速发展,社会进入转型时期,社会各行各业所需的人才标准也在逐步发生转变。因此,中小学生在接受学校基础教育的同时,还必须从更高层次出发,迎合社会发展需求,提升心理健康素养。身心和谐发展是现代化社会人才的基本要求,中小学生身心健全发展是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标,而基础教育阶段是中小学生身心持续变化,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因此,在社会转型时期,学校面临双重挑战:一是要提供中小学生全面、自由发展的各类平台或机会,二是要依照多元人才规格,让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做人,最终实现人的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的融通。新世纪以来,心理健康教育的迅速发展是我国教育改革的成果,伴随着素质教育、课程改革、核心素养、劳动教育等一系列政策导引,中小学生教育模式由“应试教育”走向“个性化教育”。为此,开展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就是要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养、科学文化知识能力、身体心理素质等各项指标,使其能够顺利适应未来的社会人才
需求。
二、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学校实践样态
我国心理健康教育起步较晚、发展速度较慢。伴随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各项教育事业突飞猛进,心理健康教育发展速度日渐加快,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成效显著。但是,依然暴露出诸多问题。
(一)教育体系逐步完善,需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
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末陆续建立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组织,并开展了相关的学术交流活动。各个省份成立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得到了教育行政部门的支持,如上海市、天津市等较发达的地区成立了心理辅导协会、心理健康专业委员会等。
新世纪以来,我国陆续颁布了很多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政策文件,对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组织或机构建设、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读物、系统化课程设置、特色化心理健康学校等进行明文规定,但是在具体落实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比如,中小学心理健康组织在很多学校中只是一个名不副实的虚化机构,事实上并不存在,或者由一些兼任教师临时性组建。此外,我国同样注重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心理健康教育。2016年印发的《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强调在心理健康服务中注重发挥社会工作的积极作用,提出:“要依托城乡社区综合服务设施或基层综治中心建立心理咨询(辅导)室或社会工作室(站),配备心理辅导人员或社会工作者,协调组织志愿者,对社区居民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教育和心理疏导。”[4]再如,建立医护人员进校园,精神科医生、心理咨询师、康复师等医护工作人员多方联动工作机制,共同解决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就此,依据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实问题,开展各级各类科研课题,深入探讨多元化心理健康咨询服务,为解决心理健康教育难题奠定科学的基础。总之,新世纪以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逐步完善,但在特定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上仍缺乏科学化的理论与方法作为支撑。同时,相关政策文件较之以前更为细致,但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学校制度化规章较少,“心理健康教育本身尚未能形成一个有机运作的系统,也未能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合成整个学校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5]因而没有实现严格意义上的心理健康教育制度化。
(二)具体实施上重实践轻理论、重形式轻内容
新世纪以来,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一直处于不断探索之中,形式多样,但缺乏对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严格把关,没有形成一个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运行系统。理论是实践的风向标,只有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不断发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才会有进步的可能。而现实中,心理健康教育虽然偏向注重实践活动的效率效果,但是缺乏对相应实践活动的理论提升,也没有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进行科学化分类、精准化指导、程序性布局等,尚未生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的分析,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普遍缺少统一的概念体系、理论方法,学术界对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明显滞后于现实中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而这种无成熟理论、科学方法指引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最终必然使得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学校样态落后于未来中小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期许。我们需要增进理论化的研究,比如,对“个体与全体、教育与矫正、心理素质与其他素质、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科教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关系”[6]的辨识,从概念与概念、命题与命题、观点与观点中不断提炼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之源。此外,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题班会、知识讲解等形式化教育偏多,而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程度关注较少,这样容易陷入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困局。比如,目前存在的校园欺凌现象,虽然一直进行预防与积极干预,但是效果并不明显,无法真正遏制欺凌现象的发生。
(三)师资队伍较为薄弱,心理健康教育推进缓慢
教师是教育之本,唯有优质的教师队伍,方可提高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整体质量。新世纪以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的建设师资队伍的政策文件,有效推动了各级各类教育的发展。但是,心理健康教师依然匮乏,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的效果,制约了我国基础教育的整体质量提升。1999年,《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强调要建设心理健康师资队伍,开展专业培训。心理健康教师逐步受到国家和社会的关注,心理健康教师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不可替代的角色逐渐成为共识。现实情况是,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师资力量匮乏,没有按照生师比进行严格的配备,且已有的心理健康教师大部分来源于本校任课教师,而这些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与技能相对薄弱,无法有效解决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为此,心理健康教育逐渐走向国家和政府积极引导、学校自主开展,伴随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制度及标准的施行,心理健康教师培养与培训逐步走向成熟。国家与地方层面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教师的培养,开展了各类心理健康教师培训工作,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果。2001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布了《国家职业标准·心理咨询师(试行)》。2005年,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与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组织专家修订了《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系列教材。由此,对心理健康教师的培养与培训基本成型。
三、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未来趋势
20世纪20年代,学校心理学的概念出现,Arnold Gesell是第一个被称为学校心理学家的人。[7]新世纪以来,我国学校心理学发展前景光明灿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则会有显著改变。
(一)育人方向:将从补救性教育转为发展性教育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场所,是学生成长发展的摇篮。德智體美劳五育融合发展作为新世纪我国教育发展的总方向,其中“心理健康教育与学校的五育是交叉重叠、紧密相连的”[8],并且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助力五育融合发展,为中小学生全面、自由发展奠定心理基础。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必须以学生发展为根本,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发展面临的心理障碍问题;在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与心理健康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实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新世纪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趋势更为科学合理地对接每个学生,从学生个体差异性出发解决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因此,针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依据多级预防公共健康问题的三角支持模型,具体包括:“第一级预防,占所有学生的80%-85%;第二级预防,有危险的学生占5%-10%;第三级预防,需要加强的高风险学生占3%-5%。”[9]从中得知,对于不同类型的心理问题学生,我们可以实现科学指导每个学生,有效预防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并且,以补救性的心理辅导转为发展性的心理预防,这一转变更能为中小学生的自由发展提供前提性的基础,而不是不确定性的补救。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原则,“发展性心理辅导关心的是正常个体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任务和应对策略,尤其重视智力、潜能的开发和各种经验的运用,以及各种心理冲突和危机的早期预防与干预,以便个体顺利完成不同发展阶段的任务。”[10]
(二)师资队伍:由兼职转为专职、专兼结合,教师素养逐步提高
心理健康教师是开展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只有不断培养与培训更高水平的心理健康教师,才可以实现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高质量发展。首先,对于心理健康教师的培养应当更为科学、精细,要依托我国师范类大学的教育学院、心理学院,或者一些综合类大学的相关学院进行专业培养,增加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数量。其次,通过各级各类大学专家团队、培训组织机构等开展一系列国家级、省市级、县校级培训活动,大大提升心理健康教师的专业素养与实践技能。从心理健康教师的个体视角看,心理健康教师应该“拓宽视野、职责范围,学会更好地发挥核心组织者的作用,更好地融入学校教育的整体系统中,提高广大教师、家长和社会资源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参与程度。”[11]加强心理健康师资队伍建设,是保障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序、正常开展的基础,只有不断提高心理健康教师的专业素养,才可以有效开展、落实心理健康教育。此外,还要提升心理健康教师的科研素养,注重教师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深入研究,从根本上挖掘解决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对策。
(三)研究重点:从关注心理健康问题转向整体文化生态系统构建
2021年,教育部颁布《关于加强学生心理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强调学校、家庭和社会三者的心理健康教育合力。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不仅仅是一个教育现象、教育问题,更是一个家庭问题、社会问题。因此,只有从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产生的文化生态系统出发,才可以从全局把握中小学生在学校教育中可能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建立校内外心理健康教育一体化机制,形成学校、家庭与社区相结合的三方机制,不但在学校范围内构建心理健康教育实施及保障体系,而且必须构筑以学校为中心的家校社协同共育机制。可见,对中小学生进行全员、全方位、多类型、多层次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新世纪以来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趋势。从中小学生、教师、校长等学校内部人员,到家长、社区工作人员等校外人员,开展全体总动员,通过各种线上、线下的方式,提供学习心理健康知识与技能的多种途径。当然,必须加强重视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因为网络健康成为新世纪以来新兴的心理健康问题发生源。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文化生态优化,最终指向多方主体的合力。“学校管理者更多从学校全局工作的视角,特别强调一般教师的心理学基础、教师和家长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参与度及课程设置与建设的重要性。”[12]此外,心理健康教师应及时了解到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比如,早期的心理创伤、心理障碍、家庭问题、亲子关系等,这能够为积极寻找解决办法提供前期诊断。
(四)实施保障:多元协同,更加科学化与个性化
新世纪以来,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学校样态更为完整、科学,更加符合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现实需求。“21世纪越来越多地需要提供更个人化的服务,在整个教育主环境下帮助制定个人化的方案,和学校工作组一起在越来越多的独特和多元化的任务下进行工作。”[13]加快推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是我国新世纪以来心理健康教育的最大要求,只有将这一教育形式进行合理的统合,才可以实现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全面推进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在普及和深化健康教育的同时,加快心理健康教育的法律法规、制度政策、课程设计、师资队伍等方面的建设,并且进行分类指导,对于不同区域的学校样态、不同类型的心理问题,开展协同发展的指导,坚持公共教育资源与优质教育资源的整合,构建科学化、专业化、个性化的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体系。此外,借鉴西方有关心理学理论,生成我国本土化的教育心理学理念、思想,这一重大任务也是今后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理论诉求及现实急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我国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多种支持,比如,心理健康问题的技术测评、心理健康咨询的智能化、学生心理健康知识学习的考评等,凸显了科学技术发展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支持作用。
[参考文献]
[1]马健生,邹维.论学校及其功能[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9,40(04):23-31.
[2]姚本先.当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消极倾向与发展趋向[J].中国教育学刊,2000(04):26-29.
[3]韩丽芳.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和发展分析[J].中国教育学刊,2020(S1):10-11.
[4]国家卫生计生委、中宣部、民政部等部门.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EB/OL].(2016-12-30). http://www.gov.cn/xinwen/
2017-01/24/content_5162861.htm?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1.
[5]葉一舵.我国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回顾与展望[J].中国教育学刊,1997(02):34-37.
[6]俞国良.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与发展[J].教育科学研究,2001(07):62-65,69.
[7][9][13][美]迈瑞尔.21世纪的学校心理学[M].刘翔平,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26,251,247.
[8]赵鑫.上海中学心理健康教育二十年[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7:114.
[10]申喆,周策.从政策角度看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特点及趋势[J].教学与管理,2013(07):38-40.
[11][12]邓林园,梁洁姗,李蓓蕾,等.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心理教师与学校管理者的不同视角[J].教师教育研究,2018,30
(04):5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