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区域游戏中幼儿开展深度学习的策略分析

2022-05-30王晶晶

教育界·A 2022年15期
关键词:区域游戏策略分析深度学习

【摘要】幼儿的特点之一就是爱玩游戏,幼儿教师在对幼儿进行教育时,需要重视区域游戏对培养幼儿深度学习能力的作用。区域游戏能够激发幼儿的自主创新意识,最大限度地激发幼儿学习的潜能。文章分析当前幼儿在区域游戏中开展深度学习所存在的问题,提出助力幼儿在区域游戏发展深度学习能力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区域游戏;幼儿;深度学习;策略分析

作者简介:王晶晶(1994—),女,江苏省扬州市扬州大学幼教中心第一幼儿园。

區域游戏注重培养幼儿的自主性、自愿性以及自我探索和学习的能力。幼儿通过参与区域游戏可以创造性地思考问题,主动地对问题进行探索。而幼儿在进行区域游戏时开展深度学习,能够开拓自己的思维,让逻辑思维能力得以提升。本文对幼儿在区域游戏中开展深度学习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基于深度学习理念的幼儿区域游戏有效策略。

一、区域游戏中幼儿开展深度学习存在的问题

第一,幼儿在区域游戏中,主动探索意识不强。幼儿园组织幼儿开展区域游戏,目的是培养幼儿的主动性以及自主探索的能力。但是教师发现,有的幼儿在对材料进行选择时过分依赖教师,只想依靠教师的分配来进行选择,而不是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兴趣进行选择,这从侧面反映了幼儿在游戏中缺乏自主意识。另外,还有一部分幼儿虽然是按照自己的意愿选取游戏材料,但是在游戏中不会对玩法进行创新,缺乏主动探索其他玩法的意识,就只是按照教师所教的基础玩法开展游戏。除此之外,还有的幼儿本身就对游戏材料无感,觉得教师提供的游戏材料缺乏吸引力,不愿意进行区域游戏,在区域游戏中体验不到快乐,就更不用说通过区域游戏来进行深度学习了。

比如,在进行区域活动时,彤彤手里有砝码和天平,但是注意力却不在手中的材料上,而是时不时观察其他小朋友在做什么。教师询问彤彤:“利用你手里的这份材料可以玩什么游戏呢?”彤彤回答:“可以用天平和砝码来进行称重。”教师继续问:“你想用天平和砝码来称量什么呢?”彤彤思考了一会儿说:“可以用他们来称兔子玩具。”随后,彤彤拿起手边的兔子玩具进行称重。教师看彤彤开始进行称重,就离开去观察其他幼儿的游戏情况了。彤彤一看教师走了,就停下手中的动作,又开始四处观望。在整个区域活动过程中,彤彤始终对游戏材料提不起兴趣,未曾真正参与到游戏中,缺乏主动探索的意识。

第二,幼儿在区域游戏中,缺少批判性思维。要想让幼儿在区域游戏中建立批判性思维,就需要幼儿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深入理解。但是多数幼儿在进行区域游戏时,会对教师产生依赖心理,往往全部依照教师所讲的步骤进行游戏。教师提出解决方法,幼儿就按部就班地照做。幼儿不会产生质疑,没有对问题进行思考,没有想要深入探究的欲望,也就无法建立批判性思维。

第三,幼儿对新旧知识的衔接能力较低。开展深度学习需要幼儿把新知识与旧知识进行衔接,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但是,大多数幼儿在区域游戏过程中往往无法将新知识与旧知识建立联系,同时无法做到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批判性思考,不能够较好地消化所学习的内容。比如,区域游戏结束后,教师让幼儿对游戏进行分享交流。教师向幼儿提出:“刚刚你玩的是什么游戏?讲一讲游戏的步骤。”“在游戏中有没有发现什么秘密?”等问题,引导幼儿思考。然而,大多数幼儿无法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明确的回答,无法表达出自己对于游戏的看法,只能词不达意地简单表达几句话。由此,教师可以知道,幼儿没有较好地吸收从区域游戏中学到的知识,只是单纯地进行玩耍,对游戏的认知不够深入、全面。

第四,幼儿之间的合作意识不强。幼儿在区域游戏中进行合作性学习,能够对幼儿开展深度学习起到推动作用。但是在实际的游戏环节中,多数幼儿的合作意识较差。比如,幼儿共同完成一项任务时,当其他幼儿提出的意见与自己的想法不同时,幼儿之间就会发生争吵,甚至出现打架的情况。幼儿缺乏友好合作的意识,不能够尊重他人的想法和意见,便会使得游戏合作无法顺利进行,也就无法开展深度学习。

二、幼儿在区域游戏中开展深度学习的策略

(一)调动幼儿参与游戏的积极性

人们往往会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付出行动和努力,幼儿虽然没有这么强烈的意识,但是兴趣也是推动幼儿参与游戏的一个关键因素。因此,幼儿教师要设计出幼儿感兴趣的区域游戏,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幼儿对游戏的积极性,使幼儿全身心投入游戏中,为其开展深度学习打好基础。首先,教师要在游戏开始之前为幼儿设定目标,明确幼儿在游戏中所要完成的任务,幼儿们就会为了完成目标任务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游戏中。其次,教师应选择具有感染力和趣味性的区域游戏,这样才能让幼儿在趣味游戏中更有动力,逐渐提高对游戏的兴趣,提升参与游戏的积极性。最后,幼儿教师可以制订一些相关的鼓励措施,当幼儿在游戏过程中表现良好之时,教师可以给予幼儿小奖励,比如给幼儿印一个星星图案等,帮助幼儿树立自信心。另一方面,受到表扬的幼儿又会成为其他幼儿的榜样,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他们的思想与习惯,从而激发他们参与游戏的主动性。

(二)对幼儿进行观察与指导

在幼儿进行区域游戏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遵循以幼儿为主体的原则,采取观察、指导等方式,适时、适度地指出幼儿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在玩“搭建房子”的游戏时,亮亮尝试了几次都没有成功,“房子”不停地倒塌。这个时候,教师提醒他参考其他幼儿的房子,他看了看,似乎发现了什么。亮亮又重新去寻找材料,把小一点的方块换成了大的方块,放在底下作为基础,使“房子”的地基更为稳固,这样,“房子”就搭建起来了。幼儿在进行游戏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困难,这就需要教师及时发现,并对幼儿进行提示和鼓励,提升幼儿各方面的能力。

为确保幼儿在区域游戏中保持学习的连贯性,教师需要对幼儿的行为进行观察,并且解读幼儿的行为,了解幼儿行为所代表的意义,及时对幼儿进行引导,给幼儿提供相应的材料,促使幼儿在游戏中开展深度探究。比如,有的幼儿在区域游戏中十分喜爱玩风车,那么代表着幼儿对旋转比较有兴趣,教师就可以为幼儿准备不同类型的风车以及陀螺、悠悠球、小火车模型等,以便使幼儿深入探究物体的结构以及旋转原理。教师通过观察和解读幼儿的行为,能够为幼儿的深度学习提供支持,使幼儿自主地深入探索,这对幼儿的成长与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三)创设问题游戏情境

在开展区域游戏时,教师可以为幼儿创设问题游戏情境,以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为依据,建立真实有趣的游戏环境,让幼儿在生活化的游戏环境中进行游戏,有利于激发幼儿的自主探索欲望。比如,教师可根据幼儿的生活经验组织幼儿开展“开超市”的游戏,引导幼儿在游戏区根据自己的兴趣选取合适的游戏材料,如水果、篮子等。在此游戏情境中,幼儿能够根据自己所掌握的实际经验,创建真实的游戏场景。在游戲中幼儿能够根据已有经验处理问题,还能在情境游戏中学到新的知识,包括如何购买物品、进行结账等。深度学习关注幼儿对于问题的处理能力,而在区域游戏中,由于材料的开放性和游戏情境的不确定性,幼儿会在区域游戏中不断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就需要幼儿自主地探索问题、分析问题,用所掌握的知识和经验处理问题,最终使幼儿在自主游戏中获得思维能力的锻炼,创造力得以提高。

(四)培养幼儿的批判性思维

教师需要培养幼儿的批判性思维,让幼儿通过在区域游戏中的深度学习实现全面成长。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幼儿教师应时刻引导幼儿采用批判性思维进行思考和判断,比如幼儿教师可以为幼儿创设问题情境,刺激幼儿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从而带着疑问去思考和解决问题。教师可引导幼儿以小组的形式共同分析问题,在讨论过程中不断地交换想法,理清思路,最后找到问题解决的办法。通过有逻辑性地思考和解决问题,幼儿的批判性思维能够得以锻炼。在此期间,如果幼儿讨论的方向出现偏差,教师需要及时进行引导,帮助幼儿的思路保持清晰。对于幼儿提出的新奇想法,教师也不应该无视或制止,而是应该鼓励幼儿对自己的想法做出尝试。同时,教师还要鼓励幼儿敢于提出和他人不同的想法,帮助幼儿树立信心,让幼儿大胆表达意见。通过上述方式,教师能够让幼儿达到深度学习的目的。

(五)学会倾听幼儿的心声

首先,要营造良好的师幼互动关系,教师需要站在幼儿的角度,对幼儿在区域游戏中的表现进行观察,但要切记不可因幼儿的嬉戏以及吵闹等行为过分指责幼儿。教师在观察过程中还要学会倾听、了解幼儿的心声,鼓励幼儿大胆地说出心里的想法。在幼儿碰到问题时,教师要对幼儿进行及时引导,促使幼儿在轻松的学习环境下独立解决问题,促进幼儿深度学习。

其次,幼儿教师指导幼儿开展区域游戏时,要确保游戏具有针对性。这就需要教师了解每一年龄段幼儿的特点,积累丰富的区域游戏经验。游戏中,幼儿教师需要全面观察幼儿的游戏行为,为其提供有益指导,突出幼儿的主体地位,刺激幼儿主动参与区域游戏,确保师幼之间有效互动。比如,开展区域游戏时,一些幼儿摆放材料时毫无目的,不能做到高效利用游戏材料。这时教师就应利用专业知识展开深入分析,思考为什么幼儿会出现这种现象,究竟是游戏不符合幼儿的游戏水准,还是所准备的材料有问题,以便教师对游戏进行调整,使游戏发挥出应用的作用,帮助幼儿更好地开展游戏。

最后,教师评价和总结幼儿的区域游戏活动表现时,要具有有效性和针对性。正面的评价能够激发幼儿进一步探索的欲望。因此,教师应用客观眼光看待幼儿,倾听幼儿表述,结合不同年龄段幼儿的特点提出具有建设性的建议和评价。同时,教师应关注过程性评价,要在全面观察的基础上对幼儿作出有效评价。

(六)确保充足的游戏时间与空间

幼儿的深度学习不是短期内可以达成的,需要时间的积累。教师在组织幼儿进行区域游戏时,需要保证游戏时间和空间的充足。教师要对幼儿的游戏自主性给予充分的尊重,不能过多地干预,让幼儿自己选择游戏内容和游戏方式。幼儿在游戏过程中遇到问题或是有意外状况发生时,教师才应该站出来发挥作用,指导幼儿。教师还需要对游戏的进程进行把控,掌握区域游戏的大方向,根据游戏的实际情况有目的地做出调整,让幼儿能够在足够的时间和充分的空间里进行深度探索和学习。

(七)合作探究,促使幼儿深入学习

幼儿在区域游戏期间,与其他幼儿进行合作时,常常会因为与其他幼儿持有的观点不同而产生矛盾,认为其他幼儿的想法以及行为不符合自己原有的认知。这个时候,教师要引导幼儿开展合作探究,并让幼儿在合作中体会合作的价值,理解合作的力量,在合作探究中学会考虑他人的想法,理解他人的行为,以此帮助幼儿更清晰地认知自己,使幼儿在与其他幼儿的合作中体会到快乐,感受到成功带来的成就感。另外,教师需要为幼儿的合作提供条件,选取恰当的区域合作游戏。幼儿在合作中遇到问题时,教师要鼓励幼儿组成小组共同进行分析和讨论,确保幼儿合作的顺利进行,进而提高合作学习的质量。

结语

在幼儿开展区域游戏之时,教师需要培养幼儿的深度学习能力,使幼儿通过区域游戏形成自主探索的意识,培养独立自主的能力。在开展幼儿园区域游戏教学的过程中,幼儿园教师作为幼儿的启蒙者和引领者,要认清自己的角色,最大限度地帮助幼儿开展深度学习,使幼儿在区域游戏中提升能力,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吴鸽英.幼儿园区域活动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学周刊,2014(36):128-129.

[2]陈洁茹.谈幼儿园区域活动的有效设置[J].学子(教育新理念),2014(05):18.

[3]赵艳.自主性区域游戏中幼儿深度学习的引发与思考[J].基础教育研究,2018(13):84-85,88.

[4]张秀萍.探讨区域游戏中幼儿自主性探索力的培养[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8(03):166.

猜你喜欢

区域游戏策略分析深度学习
利用乡土资源提升幼儿园区域游戏质量
课程游戏化背景下班级区域游戏创建的新思路
MOOC与翻转课堂融合的深度学习场域建构
大数据技术在反恐怖主义中的应用展望
深度学习算法应用于岩石图像处理的可行性研究
服装电子商务发展浅析
浅议班级课程与主题环境区域的整合
基于深度卷积网络的人脸年龄分析算法与实现
完善计算机通信网络安全的策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