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融发展与国际贸易互动机理的研究进展分析

2022-05-30张泽洋

商业文化 2022年14期
关键词:贸易壁垒国际贸易贸易

张泽洋

近年来,全球经济融为一体化的趋势愈发明显,这也加促了金融与国际贸易的融合度,鉴于此两者之间产生了不可小觑的互动机理。换言之,金融与贸易之间具有相辅相成的关系,即相互牵扯、相互促进,两者均是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构成部分。在此背景下,对金融发展与国际贸易互动作用的研究便显现出必要性,同时这也是进一步推动社会发展的必然研究内容。通过对金融及贸易互动机理的深化探索,能够为经济发展指明一定的方向,优化两者的发展效果,对于社会健康发展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针对金融发展与国际贸易两者间的关系做出的分析

所谓的国际贸易,是指全球范围内的各国对商品或服务进行的相关交换交流活动,这也是反映全球各国于经济、服务及科技等方面的一种重要方式。基于此,金融发展便和国际贸易产生了密不可分的关系,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总的来说金融的发展是世界各国都面对的重要经济问题,是确保国家经济稳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内容。站在金融功能视角上来分析两者之间的关联性,能够更全面地看到金融于经济发展的中的关键地位和作用,同时也指引相关人士意识到金融发展的本质及其功能。总而言之,金融与贸易的关系从始至终都是亲密的,通过两者的互动能够协同助力世界经济的发展,由此可以说对金融及国际贸易的研究是每个国家都需要重视且不断深化的课题。

金融发展与国际贸易互动机理的研究内容

融资成本与贸易结构

1.融资成本差异与贸易结构的概述

从金融发展性质上来看,融资成本和贸易结构显露出较大的差别。具体表现在国家的进口总额与进口产品产业化程度和银行债权额及贸易融资的数量具有直接关联,并且表现出了正相关的关系。换而言之,国家的进口总额通常情况下会受到银行债权额及贸易融资数量的影响,会随其增加而增加,由此可见伴随金融的发展,能够促使资金分配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协调和优化。同理,如果金融发展水平出现逆向情况也会干扰一个国家的融资能力,从而影响到国家的出口结构。总的来说,一个国家想要保障金融处于稳定发展态势中,就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进行融资和借贷,同时要做好产权保护、与时俱进,这样才能实时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从而不断强化出口产品的比例。

2.就金融发展对产业融资成本及资產结构影响的研究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其金融发展水平直接影响着产业部门于融资方面的状况以及资产结构,同时也决定了贸易结构。以此可见,产业部门的融资与借贷能力则和金融发展水平具有密切关联性,也就是说如果一个国家的金融发展水平相较偏低,其融资能力也会受到影响不会很高。反之,如果金融发展水平提升,其就会不断提高产业部门的融资成本,产生愈发多的无形资产。正因如此,一般金融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其在产业融资方面就不会存在很大的障碍,能够轻易获取较多的借贷,基于此国家的出口产品结构,就会跟随其本身的金融发展水平及产业资产结构的变化而变化。具体而言,一个国家的出口能力和其本身金融发展水平的高低存在直接关联性,也就是说金融水平较高的国家其出口能力也不会差,故而就会更易于获取借贷的机会,反之金融系统较弱,出口能力就会受到干扰,难以得到贷款。因此,每个国家在进行产业融资借贷时,都要综合考量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发展水平,全面衡量贷款的利弊,再确定产业的资产结构,这样才能展现出借贷的真正作用和优势。同时,也要结合国家自己的发展需求和规范方向,如果能够将借贷优势转换为国家发展的优势,有利于促进国家经济水平的提升,从而便能够助力其在国际上获取一定地位,以此来看金融发展和国际贸易的互动是日后的发展趋势。

货币流动与贸易融资间的关系

对于货币流动性及贸易融资关系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

其一,通过贸易的融资情况紧随货币的流动情况,前者深受后者的影响。具体来说,一些过于依附于金融发展的产业,其在融资上的能力都会因为货币流通的情况而产生直接性的干扰,如果一国的金融发展程度较高,其就会愈发依赖外部资金,故而所受到的影响也就越大。由此可见,国家在金融和贸易互动过程中,要注意分析自己的实际状况,并要清楚货币流动与融资之间的关联性,只有这样才能发挥融资的优势,促进其自身经济的发展。

其二,融资水平及其流动性均与国际贸易交易成本有关。从金融发展和国际贸易互动研究上来看,在此交易过程中的贸易成本如果增加,就会导致国际的间价逐渐缩小,从而促使贸易融资的通道日益变窄而萎缩,在此背景下,金额就会随之降低。与此同时,在这样的发展模式下也会促使贸易产品数量呈现出逐渐增加的趋势,而这就会大大影响到全球贸易的健康发展,甚至留下严重的祸根。此外,也会加剧金融危机,不断出现很多不稳定因素,从而导致运营成本增加,加之融资通道的缩减,故就会导致生产及贸易的发展规模受到干扰,而呈现出日益缩小的态势。

贸易开放和金融开放

1.通过规模效应互相影响

金融和贸易开放程度直接决定着国家经济贸易的互动情况,也就是说伴随贸易的深化发展会不断拓展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同时也会促进世界范围内的经济行为,从而产生持续性的动力和支持。在经济高速发展进程中,同样也会刺激金融发展而形成集聚规模,对此拓展金融的开发程度。由此可见金融开放程度会跟着贸易开放程度而变化,总的来说国家的经济发展依赖着具有规模效应的行业,同时也推动着市场的发展。

2.通过产业转移互相影响

贸易开放能够促使不同生产状态下的产品皆发生关联,在此趋势下企业也开始就自己的发展战略进行优化和规划,旨在于能够实现各产业在不同国家经济转移中得到良好地发展。同时在此过程中,也要考虑降低成本的问题,故会选择转移成本低于自己经济的国家,借此便能在实施经济转移活动中而达到提高资金转移速度和效益的目的。金融开放能够促使资本较为充盈的国家转为稀缺国家,这就需要各国根据新要素重新布局自己的产业,完成产业转移,扩大贸易发展规模。

3.通过技术渠道和金融开放互相影响

在贸易日益趋于开放化的发展进程中,企业为了持续发展均在积极引入新技术、优化管理、组织资源等,且利用模仿、学习等机制来融合社会经济一同发展,从而进一步扩大金融开放程度。在金融贸易发展当中,不同的技术都会带来不同的风险和成本,即有时会由于风险而促进金融贸易的发展,达到分散成本风险的状况,而有时金融管理对于开放便会干扰到贸易的发展。

金融发展与国际贸易互动机理研究存在的问题

贸易保护壁垒

就现阶段的发展状况来看,在金融发展与贸易互动交流进程中存在较为严峻的贸易壁垒问题,并且这些贸易壁垒展现出了发展及变化无明显规律、不稳定的趋势。在此状态下,贸易壁垒就会很容易受到经济波动的干扰,从而形成一种不规律的发展曲线。

与此同时,伴随各国贸易壁垒都在持续增加,并且贸易壁垒的种类亦在多元化,从之前的高额度关税、管理许可证、反补贴的情况下逐渐衍生出了绿色贸易壁垒、社会壁垒等类型。尽管世界各国都在对贸易壁垒问题实施相应的管理方法和措施,但是由于这些管理对策大部分并没有真正落实,也就削弱了消除各类型贸易壁垒问题的作用,甚至还存在加剧国际贸易壁垒的现象。伴随各种新贸易壁垒问题的持续出现和增加,这在很大程度上对金融发展和国际贸易互动产生了制约和障碍,甚至带来各种不利影响。

贸易保护政策

在社会及经济水平持续提升的态势下,大大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更新,而这也加促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速度。换而言之,在此发展背景下金融的发展意味着要在世界范围内进行交流和互动,而这则是一种由于促进贸易发展的良好现象。但是在实际发展过程中,有很多国家出现了贸易保护政策,具体来说就是部分国家为了保护自己本国的产品与服务,出台了诸多相关的政策。即开始采取各种管制手段,对贸易经营领域和范围设定了限制,而这虽然能够保护本国市场,使其市场动力不断增强,但这只能促使本国产品和服务停滞在本国市场上进行销售,对于金融发展和国家贸易互动而言是不利的措施。与此同时,这些国家为了更好地落实这些政策,达到保护贸易的效果,还对采取对本国产品与服务降低税收和财政补贴等政策。不同的国家拥有不同的贸易情况,导致在同一时期所推行的贸易政策不同,这大大阻碍了金融发展与国家贸易之间的互动效果,并且制约了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与文化的交流。在此之下,严重阻碍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对此需要各个国家结合国际贸易和金融发展来制定合理的措施,努力消除这一问题的影响。

金融开放和贸易开放无法实现精准定位

站在当下发展趋势上来看,金融开发与贸易开发方面还不能做出精准的定位。换言之,针对金融先开发还是贸易先开放的问题,每个学者都有自己的观点和意见,故不能进行准确的定位。每个国家为了更好地适应本国外向性经济发展目标,都需要进行金融开放,且要根据实际情况持续扩大开放程度,在此情况下可以说金融开放在前而贸易开放在后。也有部分学者提出应对贸易开放在先,只有先将自己本国的产品和服务推广出去,才能促进金融的开发,显然对于金融先开放还是贸易先开放的问题目前还处于争执阶段。实际上,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金融的发展依附国际贸易的互动,而国际贸易互动也是金融发展的先行条件。此外,金融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着国际贸易的互动,且这一现象正趋于深入化。总之,金融自由化在一定程度上是贸易自由化的附属产品,两者具有紧密的互动关联性。

针对金融发展与国际贸易互动作用所提出的建议

采取金融风险分散机制降低贸易壁垒

在金融发展中重点就是要规避风险,减少贸易障碍,对此可采取分散金融风险的措施,在最大限度上降低贸易壁垒,从而为两者的有效互动和发展奠定下稳定的基础。对于金融发展而言,可采取控制投资风险的方式决定相关产业的贸易情况,因此在金融程度水平较高的国家可选择出口风险品,而如果一国的金融程度相对偏低则要出口非风险品。同时,想要实现对风险规避的良好效果,国会应当结合实际情况来事先规划出全面且可行的贸易限制对策,以此完好落实风险分散机制,通过该措施,进一步促进贸易自由化的发展。

适度采用贸易保护政策

基于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大部分国家的经济发展都受到了该模式的影响,尤其是对于金融发展程度较低的国家来说,其在此趋势下更是处在了相较不利的位置,而发展水平较好的国家,其产品和服务在交易活动中呈现出较为活跃的状态。在这样的经济环境中,更是加剧了对本国市场的冲击和影响,促使本国产品及服务得不到良好的销售渠道,从而制约了国家的经济发展和提升。因此,一个国家想要保护自己的经济市场,实现将本国产品和服务有效推广和销售,就要制定贸易保护措施,而想要将相关政策落实,还要针对国家的产品进行补贴,亦或是实施相关税收的优惠政策。通过执行贸易保护政策,在很大程度上能够保护自己国家的经济市场,免遭外来产品的抨击。但从另一方面来看,这样的发展模式并不利于金融和国际贸易的互动,更是限制了经济全球化的可持续发展。就此,在实施贸易保护政策时,要注意使用力度,应当遵循适度的原则,确保其实用性、合理性,这樣才能发挥出实质性效用,既要达到不仅可以实现将本国产品顺利销售,还能为金融发展和国际贸易互动创造良好交流环境的效果。总的来说,国家制定贸易保护政策是必要条件,但在使用时也要结合实况注意程度。

控制好金融开放和贸易开放的次序

从经济学来来说,金融和贸易本身是两个独立的个体,但是在实际当中又存在紧密的关系,对此在研究金融发展和国际贸易互动机理过程中,要注意把握好两者的关系,并且要注重金融开发与贸易开发的次序,确保对其进行合理定位。具体而言,金融发展从某个程度来说是实现贸易自由化的前提,而贸易自由化的发展程度也干扰着金融发展的水平,双方相互牵扯和影响。如果金融开放程度较高,则会促使金融体制效率得到大大地提升,同时也能推动国际贸易的发展,从而促使国家实现贸易自由化,提高外来融资的可能性。针对金融开放与贸易开放的顺序,每个国家都应根据自己的发展实况来确定,即要本着贴合实际的原则,而这也是制定相关政策的根本。这样才能确保所制定的金融政策与国家发展目标相一致,充分展现金融开放的实际效用,同时贸易开放亦是如此,也要追求实事求是,以此来保障金融发展的稳定性。

总 结

总的来说,针对金融发展与国际贸易两者互动作用的研究,应当从合理定位两者次序的基础上出发,这样才能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政策,实现对金融风险的分散和规避,从而降低贸易壁垒,促进国民经济得到良好发展。

(泰国博仁大学)

参考文献:

[1]王茅.金融发展与国际贸易互动机理的研究进展[J].财讯,2021(6):1.

[2]苏建平.金融发展对区域国际贸易的影响研究[J].2021(2013-12):168-170.

猜你喜欢

贸易壁垒国际贸易贸易
“2021贸易周”燃爆首尔
贸易壁垒破解策略分析
你应该知道的国际贸易
国际贸易中的环境贸易壁垒问题及对策
论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影响
警惕国际贸易欺诈
点扬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
贸易融资砥砺前行
贸易统计
贸易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