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共创路径下IP赋能盘活清代柳叶云肩研究
2022-05-30关瑛吴雨晴李宁
关瑛 吴雨晴 李宁
摘要:云肩形制图案丰富,文化底蕴深厚,是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的瑰宝。织物类产品研究以形状文法为主,创新方式单一。文章以清代柳叶云肩为研究对象,运用协同共创手段,基于IP理念构建ISCV和IP赋能协同路径模型,探寻云肩与文化IP的内核联系,令多边角色在协同设计中有据可依,指导云肩织物产品迭代发展。研究认为,IP理念与协同共创手段构成的设计策略有利于创新云肩传播思路,提升其实用性和社会性,为盘活各类民俗文化资源提供参考。
关键词:柳叶云肩;协同共创;IP理念;设计策略
中图分类号:TS9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2)14-00-03
0 引言
云肩发展年代久远,形制纹饰独特精巧,是中国传统民俗织物技与艺的融合。现有研究路径分为数理维度和文史维度,数理维度多研究云肩色彩提取和总结检测传统服饰图像颜色的方法[1];文史维度的研究集中于云肩分类发展史及在现代服装中的再生应用,保证了云肩的原真性,但对活化和传播的创新性稍显不足。如薛再年[2]研究了鲁南民间云肩的起源、流变与手工技艺流程,胥筝筝[3]详细阐述云肩形制、功能及发展并提出设计思路。因此,收集足量云肩样本分析寻找共性,IP介入拓展,运用协同共创模式探索云肩发展新思路,实现用户协同下云肩资源的重组再生及设计共创,探究云肩创新路径,对传承发展优秀民俗文化、丰富现代织物风格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1 协同共创路径探索
1.1 协同共创流程
协同共创指将用户思维融入设计过程,由用户和设计师共同完成,满足用户定制需求,实现价值共创。用户是需求提供者和服务接受者,设计师是需求满足者和服务提供者,二者联合创作。设计协同手段支撑价值共创理念,反之,价值共创理念指导设计协同手段,二者相辅相成。此理念应用领域广,郭寅曼[4]将其用于公共服务领域,实现城乡优势协同互补,提高服务效能;郭永辉[5]用其研究军民信息共享,创新共享机制,提出共创策略。这证明协同共创理念实用可行,文章将其应用在民俗文化领域进行研究。
1.2 IP赋能协同路径模型
在探索协同路径过程中融入IP理念。第一,整合资源,将云肩样本提炼为IP单元体,构建IP单元库。第二,用户协同,包括用户与用户间共享信息、设计师与用户间需求互动。用户与设计师联合,用户提供需求及创意方案,设计师指导协同完成,产出符合现代审美的织物产品。第三,价值共创,用户参与度决定价值深度,须调动用户积极性及提供协同场域。设计协同是手段,价值共创是目标,探索创新路径要逐层递进,传递出实用、社会、服务和情感价值。
2 IP介入柳叶云肩拓展
2.1 云肩价值分析
云肩是一种穿戴于肩部、用于衣领装饰的女子衣饰。柳叶云肩是其中一类,形制效仿自然,具有较强美感。《清稗类钞·服饰》记载,“云肩,妇女蔽诸肩际以为饰者”,突出了云肩的审美性与功能性[6]。云肩始于隋唐,盛于明清,从礼仪服饰发展为清代汉族女子出嫁衣物,每件云肩都是女子思想情感的载体,亦是所处时代人们理想的寄托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再现。
2.2 构建ISCV模型
IP英文为Intellectual Property,指将文化内容形成品牌并转化为商业价值的过程,微观包含符号原型、故事原型、角色定位、情感定位等[7]。符号原型是可直观感受的视觉表征信息;故事原型、角色定位、情感定位是深层次的内在化信息,即IP核心要素。整理微观IP后可将其归为四点:I(image)视觉形象、S(story)故事内容、C(connotation)多元内涵及V(value)普世价值,即ISCV模型。
2.3 IP赋能柳叶云肩
IP运用视觉形象和故事内容塑造深度,传递价值观。辨识度高、文化内涵深厚、民族认同感强、历史考证真实等成为IP的必备要素,包含视觉艺术美和内涵价值美两大美学特征。视觉艺术与IP所包含的视觉形象对应;内涵价值美体现在其故事性、内涵性与价值观方面,与ISCV模型一一对应。
两者的共通性为云肩的传承与传播提供了新思路,将IP理念与云肩图案结合,探索云肩深层内涵,将其特征最大化,增强识别性,融入时代性,以协同共创开辟符合当下审美的发展新路径。
3 清代柳叶云肩IP特征
3.1 视觉艺术美
单片柳叶云肩形制仿柳叶的柔美曲线,重复围叠呈放射状。相同形制不同图案使之体现出相对重复美、韵律感和节奏感。云肩装饰图案丰富,依形制呈上中下结构散点构图。图案分三类:一是象征性图案,由自然生物抽象变形而成,多为花草、昆虫禽类、人物戲曲等;二是情感性图案,可直观感受图案传递寄寓的祝福,如石榴抱子、瓜瓞绵绵,或与文字读音相似,如“蝠”和“福”、“莲”和“廉”;三是符号性图案,多为几何符号或文字符号,如“卐”“喜”“寿”[8]。
云肩形制独特,图案多元,作为文化IP,具有强视觉吸引力和高辨识度。当下市场强调个性设计与创新,须拓展云肩设计思路,立足用户情感和审美差异,利用协同设计手段达成元素间的融合互通。
3.2 内涵价值美
刺绣是中国古代女子必备技能与立身之本。云肩作为清代婚嫁礼服,是向待嫁人家展现刺绣技艺的重要载体,也是决定日后能否获得尊重的关键。女孩们将对未来生活的希冀绣制于图案中,体现在云肩整体与部分所讲述的故事里。自然植物、飞禽走兽、人物戏曲等作为元素构建了云肩的故事性,以特定的图式传递关乎自然、爱情、亲情的祝福。
繁茂草本与花卉的图案组合展现了春夏之际的“万物盛”,象征对自然的憧憬及崇敬;盛夏花香引蝶来,蝶恋花图式象征着对美好爱情的向往;瓜瓞绵绵图式寓意多子多福、耕作丰收;“蝠”通“福”,有福运庇佑、幸福绵延之意。这传达了福满和谐的祝愿,展现了中国文化的细腻内敛与包容和谐。
云肩是物质遗产,其绣制技艺、精神内涵、民族信仰是具有衍生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云肩纹饰图案源于自然万物或生活场景,人们以模仿类比、联想抽象、配比组合的艺术手段,将其与内涵信仰一并融于绣面方寸间,展现物我相融、天人合一的价值理念。清代柳叶云肩细腻柔情的故事性、兼容并包的内涵性、天人合一的价值观,是其作为文化IP的核心要素,也是以情感联结用户、挖掘用户真实需求的介质。
4 云肩IP协同共创设计策略
创新云肩内容要立足用户情感需求,将云肩元素IP化,构建IP单元库,融合IP理念与现有协同共创流程,形成集用户、设计师、市场于一体的协同设计。
4.1 整合云肩IP,溯源设计依据
以云肩样本(见表1)为例,拆解样本中的装饰图案,以蝙蝠、蝴蝶为主体,其他元素为辅助图形。根据样本图案分布,将其解构为蝙蝠(A)、草本(B)、花朵(C)、其他(D)以及蝴蝶(a)、草本(b)、花朵(c)、其他(d)。拆解后的元素为IP单元体,编号整合为IP单元库。
4.2 协同设计过程,切合个性需求
云肩装饰图案由多种单元体构成,分类整理后在同一形制内选择4~5个IP单元体重组,可设计出符合当下审美的装饰图案。单元体A2—B7—B9—C3组合典雅朴素,意为福绕枝头;A1—B1—C1—C4组合,意喻藕荷共生、福满和谐;a1—b1—c7—d1—b6组合有如意繁花、喜迎蝶来之感;b3—a4—c5—b3—d2组合展现了蝶闻花香、恋恋不舍之情。不同的组合可以传递不同的愿景,可见审美多元化及搭配的可行性。设计师在此基础上,要运用平面构成等设计方法对云肩图案进行扁平化设计,用几何图形拼接成鲜明色块,赋予其现代潮流审美价值,为之后的应用奠定设计基础(见图1)。
4.3 实现价值共创,释放云肩效能
用户价值共创策略包含用户参与互动的动机、行为及产生的结果价值。此过程传播路径以文化价值共创为动力,用户与设计师协同的过程是内核。共享共创语境中,须创建可满足参与者协同交流及实现民俗文化创新的场域,使其在特定场域下进行具体協同活动,完成价值共创。
云肩IP价值共创策略激发了用户参与的积极性,同时传递四种价值。实用性价值,用户获取云肩知识和文化产品;社会性价值,参与者间建立信任,形成联系,提升云肩传播性;服务价值,参与者在协同过程中获得良好体验;情感性价值,在盘活云肩资源、发扬民俗文化的过程中,可增强文化认同感。拓展协同设计的产物,将其用于更丰富的织物图案设计中,展现时代审美,释放云肩效能,能拓展民俗文化传播路径。
5 结语
将IP理念与协同共创模式相融合,选取清代柳叶云肩样本进行文化资源传播路径研究并提供设计策略,以社会效益为导向盘活传统艺术。结果显示,ISCV模型聚焦IP共性,适用于文化资源特征性研究;IP赋能协同路径模型联结了人与人、信息、场域间的关系,能拓展多元传播路径,提高云肩使用效率,增加使用场景。在活化相关民俗资源时,须回归文化本质,协同多边角色实现价值共创。
参考文献:
[1] 邢乐,张杰,梁惠娥,等.传统服饰云肩实物图像主色的智能检测[J].纺织学报,2017,38(11):110-115,123.
[2] 薛再年,王闪闪,崔荣荣.鲁南民间云肩及其制作技艺探究[J].纺织学报,2013,34(3):109-115.
[3] 胥筝筝.丝绸云肩的形制、功能及发展[J].丝绸,2012,49(10):66-69.
[4] 郭寅曼,季铁.乡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城乡协同设计机制研究[J/OL].包装工程,https://kns.cnki.net/kcms/detail/50.1094.TB.20211115.2122.014.html,2021-11-16.
[5] 郭永辉,夏冬秋.军民科技信息共享的价值共创系统及运行机制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22,45(1):63-70,85.
[6] 刘思露.基于分形理论的云肩形态构成研究与应用[D].上海:华东理工大学,2020.
[7] 姜菁斐,高长春.创意产品设计中的IP思维与价值共创模式分析[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45(6):188-191.
[8] 刘穗.传统云肩的剖析及其在现代服饰设计中的创新研究[D].青岛:青岛大学,2018.
作者简介:关瑛(1976—),女,山西太原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设计创新与服务设计、数字媒体与文化遗产保护。
吴雨晴(1998—),女,河北唐山人,硕士在读,系本文通讯作者,研究方向:产品创新与服务设计。
李宁(1995—),女,山西阳泉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传统民俗服饰。